词条 | 汉师附小 |
释义 | § 汉中师范附属小学历史沿革 汉中师范附属小学位于汉中市汉台区中学巷,是汉中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市级重点小学。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由知县曾朝康、举人兰培源、钟允谐等人,筹捐银一万八千余两,在天台书院(今汉三中)建校舍90余间,招生两班,定名为南郑县立高等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旧有校款银万余两,由汉中镇台江朝宗强行提作军费,迫使学校停办。民国元年(1912年)4月复校,増建校舍20余间,购北操场地9亩(今汉中师范处),次年(1916年)建礼堂一处、立碑两通,记述校史校产。民国7年(1918年),新建校舍10余间,学校有地契、牲畜附捐及校田、房产、地租等项收入约3000元作为办学经费。民国14年(1925年),校址改办为南郑县立初级中学,学校迁至金轮十字西(今汉师东),更名为南郑县立第一小学,后又改为金轮十字小学。民国28年(1939年),日本飞机轰炸汉中,学校迁到今天南郑县高台镇的三官堂和法华庵,两年后迁回。民国31年(1942年)改为南郑县莲湖镇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1950年3月改称为南郑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52年学校迁山西会馆(即今址)。1953年定名为汉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至今。 § 汉中师范附属小学目前情况 现在(2004年)学校有教学班36个,学生2607人,在编 教工77人,代教及勤杂工22人,共有教职工99人,其中有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49人, 具有大学本科毕业29人,专科26人。 学校各科教学设备俱全,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建有音响、灯光、大屏幕投影等设施和360个座位的多功能电教室1个,校园电视演播厅一个,360平方米的舞蹈训练室1个, 74台高规格的计算机教室2个,实现了天地网(卫星教育宽带网和国际互联网接入)合一,设有功能齐全的劳技教室、自然实验室、美术教室,建有三个高标准的音乐教室,各教师办公室配有计算机并接入校园网和互联网,各教室配有29英寸彩电、投影仪、录音机和投影屏幕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及完善的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各年级各科均配有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备课软件、VCD光盘、录像带、浙大网络整套教学多媒体资源库和办公自动化等所需软件。学校于2001年建成互联网站,成为陕南最早的学校网站,目前访问量已超22万人次。近年来,学校在陕西省特级教师、省模范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张玉校长的领导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先后进行了“注·提”、“目标教学”、“快乐教学”等项教改实验,承担了国家、省级专题实验6项。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形成了“减轻负担求质量,发展全面有特色,科学管理讲实效”的办学模式,创出了“负担轻、基础牢、智能高、发展全面”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文明单位”。被省教委授予“陕西省示范小学”“素质教育示范小学”、“文明校园”、“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系统‘创佳评差’优胜单位”、“陕西省‘注·提’实验先进单位”、“陕西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被省教委命名为“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被省教委教研室评为“课堂教学现代化先进单位”,“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被团省委命名为“红领巾示范小学”。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连续九年名列汉台区之首,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学科竞赛和艺术活动比赛,获国际奖11人次,国家级182人次。教师敬业乐教、辛勤耕耘,涌现出全国及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14人次、省市教学能手25人,全国、省市优秀辅导员6人。教师教学研究气氛浓,成绩显著,有136篇教研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学术会议交流或刊物上发表。学校曾两次接待日本出云市代表团来访,8 名学生赴日本参加体育交流,2002年9月比利时特恩蒙特市市长马歇尔来我校参观,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还和省内校际交往密切,频频接待各地学校教师、领导听课和考察交流。目前,全体教师自觉奉献,学生勤奋上进,领导团结务实,为把汉师附小办成全省一流水平现代化小学,跻身于全国名校而努力奋斗。 2000年以后学校面积与主要教学楼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2.79亩。 旧楼:1975年竣工,地区财政投入,可容20个教学班,建筑面积1916.46平方米,1990年进行了排险加固,楼房主色调为红棕色。2003年拆除作为操场用地。 北楼,1989年竣工,建筑面积2222.65平方米,资金来源,地区财政投入;可容18个教学班,并有一间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室。楼房主色调为米黄色。 逸夫楼,1998年竣工,建筑面积2275平方米,资金来源,邵逸夫捐助50万港币,其余由市财政投入;主楼坐北向南为框架四层结构,依次设有四百多座的阶梯教室,图书馆,两座网络教室,体操厅,每层使用面积平方米;副楼为坐南向北砖混五层结构,1–可容20个教学班2层为行政办公用房,3–5层为美术、音乐、演播,荣誉室等专用教室。主副楼呈“L”形,楼房主色调为白色。 南楼:2003年竣工,建筑面积3282平方米,资金来源,市财政投入一部分,其余自筹。坐南向北共有框架五层结构,共有30间教室,设有网络中心,实验、劳技室,楼房主色调为浅棕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