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混血种人
释义

§ 概述

混血种人

混血种人是世界人种的一部分。他们的产生主要是多种人种混居在一起生下的后代,就是比较典型的混血种人。世界上混血种人最集中的地方要数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居民种族构成相当复杂。既有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又有后来的白种人和黑种人,更有三大人种互相通婚而形成的美斯的索人(印第安人与欧洲移民的混血人种)、摩拉特人(欧洲移民与黑人的混血人种)、桑鲍人(印第安人与黑人的混血人种)。此外还有近代从亚洲移入的印度人、日本人、华人、爪哇人等。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1]

西班牙人——包括土生白人与半岛人——印第安人和黑人,在殖民时期互相混杂在一起,产生了各色混血种人。概略地说,经济地位较低的集团、西班牙移民、熟练和不熟练劳动者这一类人,是比较经常地同印第安人通婚的。但这样说也是对的:许多印第安妇女甚至黑人妇女生下了土生的白人地主们的子孙。就所有这些混血种来说,殖民地上人数增长最快的集团乃是欧印混血种人(mestiz0),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共有的子孙。

欧洲人和黑人的共有子孙黑白混血种人,其处境正同欧印混血种人相似……除欧印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外,还有印第安人同黑人、黑白混血种人同欧印混血种人结合起来而产生的各种其他混血种人。

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混血人种,特别是欧亚混血人种,拥有某些更健康的遗传优势,也更有魅力。研究显示,当高加索和日本志愿者观看高加索人、日本人和欧亚混血人种面孔时,他们都认为欧亚混血人种最有吸引力,也最健康。[2]

目前人类按体制特征分为四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近年来分子人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原本被认为很纯的人种实际上竟然是古老人种的混血种。例如被认为是纯正黄种人的蒙古人、日本人和藏族人,竟然和东南亚土著有亲缘关系。由此可见不同人种间的混血由来已久,早在上万年前就有混血现象,以至于到今天已经很难用体貌特征来判断,只能靠基因技术来识别了。

四大人种的分化据估计出现在3万年以前,当时世界上人口很少,各人群生存区域相对封闭,互相间很难有大规模的人员交流,因此在不同地域不断的发展出了体制特征不同的人种。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人类的不断前移,不同人种间碰面的机会越来越多,混血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多了,具体开始时间无从考证,估计在一万年以前。

人种间混血按时间可以分为“早期混血人种”和“晚期混血人种”两类。早期混血人种是指在欧洲殖民活动之前各人种间的混血;晚期混血人种是在欧洲大规模殖民后的混血人种。

早期混血人种的特点是多发生在不同人种的交界地带,主要区域有:北非黑白混血区,中亚和西伯利亚欧亚混血区,印度混血区。其中印度混血区几乎汇聚了除非洲外的所有人种,号称是人种博物馆,因为印度是黄、白、棕三大人种的交汇点。黄种人、棕种人、矮黑人因为早在上万年前就共同生活在亚洲大陆,因此发生了广泛的混血,以至于现在如果不借助于基因技术,很难通过体制特征来判别了。日本人是黄种人、棕种人和矮黑人的混血,蒙古人和哈萨克人有较多的棕种人血统,而藏族则是矮黑人和黄种人的混血。这里所说的黄种人是指基因意义上的O类型,棕种人指的是C类型,矮黑人是D类型,因为三大人种很早就生活在温带的东亚,肤色上差别不会很大。例如日本的纯棕种人血统的阿依努人肤色浅棕,不比其他黄种人深太多。

晚期混血人种主要是发生在欧洲殖民活动后,特点是夸越了大洋的阻隔,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主要发生在拉丁美洲和非洲部分地区,其中拉丁美洲的黄白混血、黑白混血非常普遍。[3]

§ 混血种人产生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殖民者卡布拉尔一行登上了巴西土地,在沿海地区考察了9天,随后留下2名死囚便离开了巴西。这2名死囚与当地印第安人结合,形成了最早的混血种人。 混血种人有人说,经过几个世纪的种族融合,现在几乎每个巴西人的血管中都流有有色人种的血。尽管这种说法似乎过于夸张,但至少反映了混血在巴西的普遍程度。有意思的是,在巴西的竞选中,常有一些白人煞有介事地说,他的祖先曾是有色人,以此赢得有色人种的选票。从实际情况看,巴西的混血种人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1950年的27%提高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37%。巴西的混血种人有5种类型:一是黑人、白人混血儿,称为穆拉托人;二是白人、印第安人混血儿,称为卡博克洛人;三是黑人、印第安人混血人,称为卡富佐人;四是白人、日本人的混血儿,称为艾诺科人;五是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混血儿,称为儒萨拉人。

在巴西的混血种人中,被称为穆拉托人的黑人、白人混血种人为数最多。殖民时期,白人与黑人的结合并不受到鼓励,相反却受到很多限制,甚至处罚。例如,1711年,一名白人船长唐·阿尔梅达与一位穆拉托少女结婚后即遭解职。1755年4月4日,葡萄牙国王更明令禁止官吏、军人同黑人、穆拉托人结婚。直到19世纪以后,白人与黑人通婚才逐渐增多。由于肤色是决定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一些富有黑人为使后代肤色变浅而娶白人为妻,有些贫穷的白人女子委身黑人则是想摆脱贫困状况。白人在黑人与穆拉托人种选择配偶时,更愿意同穆拉托人结合。如今,穆拉托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丛林地带、巴伊亚盆地和巴西东南部地区。

在巴西,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儿卡博克洛人又称凯皮拉人和玛梅洛科人。卡博克洛人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称呼,如在亚马逊地区称为塔普伊奥人,在东北部地区称腹地人,在米纳斯吉拉斯州称卡皮阿乌人,在圣埃斯皮里 混血车模图州称玛鲁廷布人,在圣保罗称凯萨拉人。殖民初期,葡萄牙殖民者一般都是单身来到巴西,不像英国人那样携带家眷抵美国,因而他们同当地印第安人结合的现象十分普遍。到16世纪末,葡萄牙印第安人和卡博克洛人已脱离了奴隶地位,故此后他们同白人通婚的现象逐渐增多。

黑人、印第安人的混血儿卡富佐人又称泰奥卡人和卡博雷任。殖民时期,巴西城市地区的黑人与印第安人虽有通婚现象,但为数不多。在农村地区,他们之间的通婚则十分罕见。因为印第安人鄙视农业,因而也鄙视从事农业劳动的黑人。现在,卡富佐人主要集中在马托格罗索州。

§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

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是在20世纪初,特别是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迁入巴西的。黎巴嫩、叙利亚、约旦等中东国家的阿拉伯人纷纷前往巴西谋生。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大批巴勒斯坦人背井离乡到巴西寻找立足之处。1967年中东战争以后,又有不少阿拉伯人来到巴西。在巴西的阿拉伯人约有100万人,只占全国人口的1%弱,但他们在巴西的经济生活中确有一定的影响。

巴西的犹太移民约有10万人。人数虽不多,但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主要集中在巴西南方的一些城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