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释义 | § 地理气候 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陕西洋县境内,地处秦岭南坡中段的中山带地区。保护区总面积37549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1390公顷,缓冲区面积9930公顷,实验区面积1622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朱鹮及其栖息地。范围在东经107°21′— 107°44′,北纬33°08′—33°35′之间,位于陕西秦岭南坡,行政区划属汉中市,跨越洋县和城固两个县。北界东起洋县姚家沟,沿海拔1200—1500米山脊线一直向西到城固县的梨子坪止;西界由梨子坪沿1200—1300米山脊线向东南方向下至大长沟,沿700—800米山脊线下至刘家坪,在沿500米山脊线下至上溢水折向西,经过老庄村到城固县的西庙,过胥水转向东南直到秦家坝止;东界由姚家沟南下,沿1200—900米山脊线下至两河,从两河沿800—500米山脊线经腰庄到草坝村止;南界由草坝村向西沿海拔线500米浅山区山脚线直到保护区西界附近,再沿胥水河和汉江两岸直到江树湾止。 保护区为山地向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坡缓谷宽,沟底溪水纵横,河谷两岸有成片的水田。气候年均温14.5℃,最冷月均温为2.1℃,极端低温零下9.7℃;年降水量为800毫米,7—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无霜期240天。 § 植物资源 1985年建成的三岔河观察点保护区内植物种类繁多,既有亚热带植物分布,也有温暖带植物生长,植物种类多达2560种。保护区内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顶级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目前多为次生灌丛。只有小山沟或山梁,有块状栎林或乔木林。主要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毛栗、水青冈、杨、柳、山核桃、青皮槭、水曲柳等。灌木有松花竹、野刺梅、野花椒等;藤本有猕猴桃、南蛇藤等。 森林植被类型多样,且随海拨高度变化呈现明显垂直梯度分布,海拨500-900m为马尾松、麻栎、侧柏林带;900-2100m为华山松阔叶混交林带;2100-2500m为桦木林带;2500-2900m为冷杉、落叶松和高山灌丛草甸带。 § 动物资源 主要保护对象是朱鹮及其栖息地。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动物534种,分属29目,96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7种,2级保护动物62种。 在全世界的鸟类中,是最为珍稀濒危的种类之一。在1960年召开的第12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上被定为“国际保护鸟”。1981年5月在我国陕西秦岭南坡洋县发现,当时仅有7只。被命名为“秦岭一号群体” 。这是我国自1964年以来复查到的第一个野生群体。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的工作。根据1999年的数量统计,目前野生的总数以达200只左右。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多年,作为一个物种,从兴盛到衰亡,只经历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1986年发现的团山河巢区衰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森林采伐,湿地环境的破坏,使其栖息地缩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的食物减少;人为猎捕;蛇、青鼬、猛禽等天敌的威胁。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鹳形目科属。别名“朱鹭”。 全身羽毛大部分为白色,翅为粉红色,头部为橙红色,喙黑色细长且弯曲,其尖端和基部为朱红色。后颈枕部有若干羽毛延伸成矛状,形成羽冠。它体态优美,羽色艳丽,是一种美丽动人的鸟。 朱鹮自然保护区位于汉中洋县的姚家沟、金家河、三岔河等地。据1984年统计,世界上只有20只,除日本笼养3只和北京动物园笼养的几只外,其余都生活在秦岭南麓的洋县,命名为“秦岭一号朱鹤群体”。 戴无线电发射器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英文名Japanese Crested Ibis又称朱鹭(通名)、红鹤、朱脸鹮鹭(北名)、日本凤头。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最北为西伯利亚北部(北纬50°30′),最南为台湾东部(北纬20°30′)。20世纪70年代,西伯利亚和朝鲜半岛已无野生报导。朱鹮被视为吉祥之鸟。它的体长80公分,体重约1800克。通体白色,两翅与腹部及尾渲染着美丽的朱红色泽。嘴长约17厘米,尖端微向下弯曲,脸裸呈红色,枕部有数十根柳叶状的羽毛延伸,形成羽冠,腿与爪亦为朱红色,喜欢栖于浅涧和稻田中觅食水生昆虫,多结伴成群翱翔。 朱鹮以其特有的羽色和秀雅的体态以及起落时翩翩起舞的轻盈舞姿,为历代诗人所歌咏。早有“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的优美诗句流传。 在我国境内曾经有14个省份有记录,但20世纪60-70年代,各地均未遇见;直至1981年夏才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当时仅残存7只。朱鹮生活在水田附近及沼泽地和山区溪流附近,平时栖息在高大的树木上,寻找食物时,才到水田、溪流沼泽地上,鸣声似乌鸦。飞翔时,头向前伸,腿向后伸,鼓翼飞行。朱鹮的食物主要是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甲壳动物、昆虫,还兼食植物性食物,如米粒、小豆、谷物、草籽、芹菜、嫩叶等。 § 保护措施 1994年24只-朱鹮大集群一是初步建立了朱鹮保护体系,摸索出一整套保护繁育技术。为提高朱鹮繁殖成活率,保护区建立了姚家沟、三岔河、花园和洋洲4个保护站,长期坚持在朱鹮繁殖区采取设立观察棚、监护棚、防护罩、救护网等措施,由专业人员和当地农民联合实行昼夜24小时监护制,以保护朱鹮卵、雏安全;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泥鳅人工投食,保证繁殖区朱鹮对食物的需求;为了预防野生种群出现不测,1990年在洋县周家坎建立了朱鹮救护饲养中心。10多年来饲养中心共抢救、饲养繁殖朱鹮20余只。2002年建成的占地7480平方米的朱鹮大网笼正式投入使用和人工朱鹮野化放飞试验的开展,标志着朱鹮保护工作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是广泛开展社区共管活动,积极帮助朱鹮活动区建设道路、生产生活设施,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扶持和引导社区发展以绿色水稻项目为代表的高效农业,走保护区和社区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之路,初步建立起人鸟和谐发展的朱鹮保护模式。 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保护朱鹮。1985年10月,朱鹮“华华”,第一个走出国门,走向大洋彼岸的日本,首开国际联姻先河。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向日本赠送了一对朱鹮“友友”和“洋洋”,2000年10月朱镕基总理再次向日本提供了了朱鹮“美美”,极大的促进了朱鹮保护的国际性进程,架起了与国际有关组织开展技术合作的桥梁,赢得了国际组织的高度赞誉。每年,到朱鹮栖息地从事科研和生态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留连往返,达万余人次; 四是在强化野生朱鹮保护,人工饲养、繁殖的同时,积极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联合开展朱鹮科学研究,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受到国内外有关部门高度表彰和奖励。1999年,国际朱鹮保护研讨会在陕西汉中隆重召开,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的“99国际朱鹮保护研讨会汉中宣言”,朱鹮保护的成就成为世界濒危物种拯救的成功范例。 朱鹮是世界最濒危的鸟类,有“东方宝石”之称。自1981年5月在陕西秦岭南坡、洋县境内重新发现世界上唯一幸存的7只野生朱鹮以来,国家及省市县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同时也得到了国际上有关组织的极大关注,国家林业局、陕西省林业厅等与日本政府及有关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保护朱鹮项目。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朱鹮的总数量已增加到300只,其中野生种群155只,人工种群145只。 § 旅游资源 保护区紧靠陕西关中至陕南汉中的交通要道——108国道,是关中和陕南来往的必经之地。距省会城市西安320公里,距咸阳市280公里,距宝鸡市290公里,距汉中市70公里。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周围的各大中城市到达保护区非常方便。同时,保护区又是陕西省大旅游格局中南线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上的一个重要结点,使保护区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汉江以北,秦岭南坡各道山梁受湑、溢、氵党、酉、金等各条水系纵向切割,自北而南,向汉江谷地延伸;汉江以南,巴山丘陵受河流树枝状切割,涧岭纵横,沟坝相连。这种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构成了引人入胜的山水风光,其中的黄金峡自小峡口入峡,历经24险滩,出峡于渭门,全长45km。该峡山水风光独特,唐代大诗人杜甫、白居易、岑参,明代诗人王任钧接踵而至,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 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更是鸟语花香,风景优美,保护区及其周围分布区有动物31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3种,主要有朱鹮、黑鹳、东方白鹳、金雕、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和林麝等;Ⅱ级保护动物21种,主要有黑熊、小熊猫、斑羚、血雉、红腹角雉等。是蜚声国内外的“东方瑰宝”朱鹮的野生栖息地和生态旅游观光游览胜地。一年当中参观游览朱鹮的最佳时间是五月至十一月。五月份朱鹮处在繁育后代的季节,山花烂漫,气候宜人。到十月份,朱鹮白里透红了,飞翔在汉江之上,自有青山绿水红霞飞的意境。 朱鹮救护饲养中心位于洋县城北3公里处,占地1.5公顷。自1990年建立以来,先后共抢救收养病、伤、弱朱鹮幼鸟20余只,到目前已人工饲养繁殖145只,该中心是我国唯一的一个集科研、教学、保护为一体的朱鹮救护饲养中心,中心有饲养笼舍30间,占地1000平方米,建有仿古式建筑的朱鹮宣教馆一座,集影视、图片、标本为一体;朱鹮放飞大棚一个,占地8000平方米,高度达35米。中心附近的草坝村是野生朱鹮的夜宿地,鸟语花香,十分迷人,十分壮观,成为洋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满足人们对朱鹮的认识和了解,近年来对外开放,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共接待国内外考察观光旅游者数十万人次。 § 参考资料 1、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ttp://www.chinaibis.com/ 2、http://www.ipiao.com.cn/travel/23/6225.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