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汪振军
释义

简介

汪振军,男,1963年出生,河南省灵宝市人,199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文艺美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社会兼职:中国民间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学术专长:传播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美学。

为学之道:信守陈寅恪先生所说的“自由之意志和独立之精神”。

§ 个人经历

1982-1985年就读于洛阳师专中文系。

1985—1994年在河南义马矿务局中学从语文教学工作。

1994--1997年云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美学家赵仲牧教授。

1997-2000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编辑。

2000-2003年河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文学评论家刘思谦教授。

2003—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作为为跨学科跨专业的学者,汪振军老师对中西哲学、传播学、文艺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有深入的研究,长期从事文学与新闻的教学和实践,曾在云南大学、河南大学讲授写作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学等课程。参加过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文学爱好者》、《小说联播》,河南电视台《新闻六十分》、《文化视窗》、《纪录片之窗》《华豫之门》等栏目的采访、编辑和策划工作。目前在郑州大学为研究生和和本科生讲授《媒介批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文艺心理学》、《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课程,近期主要从事西方传播学的文化学派和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思想人格研究。

§ 获奖情况

《后现代主义与中西当代文学比较》获云南大学世川良一(日本)优秀青年奖励基金三等奖。(1995)

《关于生命与艺术的美学思考》(两篇)获云南大学世川良一(日本)优秀科究成果奖(1996)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六篇)获云南大学世川良一(日本)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华臧奖。(1997)

《让历史告诉今天》(电影评论)获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新进杯”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优秀影片全国影评征文比赛三等奖(1996北京)。

《横空出世二月河,妙笔重现三帝王》(广播文学专题)获1998年度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三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河南广播文艺一等奖(河南广播电视学会)。

《大无大有周恩来》(文学专题)获1999年河南广播文艺二等奖。(河南广播电视学会)

《生命的莲灯-----介绍林徽因和她的诗》(文学专题)获2000年河南广播文艺二等奖。(河南广播电视学会)

§ 主要论文

1、《缺陷美刍议》《洛阳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

2、《张贤亮<灵与肉>与<绿化树>之比较》《洛阳师专学报》1986年第1期。

3、《涌动的潮汐——寻根小说谈片》《洛阳师专学报》1987年第1 期。

4、《关于生命与艺术的美学思考》《东陆学林》(昆明)1995年第4辑。

5、《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6、《当代西方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东陆学林》(昆明)1996年第5辑。

7、《佛教与艺术思维》《洛神》1996年第2期。

8、《云在青天水在瓶——佛教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几点联系》《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第4期。

9、《再论异化与审美》《殷都学刊》1996年第6期。

10、《诗人、语言及诗歌精神》《云南文艺评论》1996年第4期。

11、《解构与建构——当代文化的总体趋势》(即《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1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12、《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当代美学的发展方向》《洛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13、《庄子的言意之辩与符号学的能所关系》《东陆学林》(昆明)1997年第6辑。

14、专访《与十五大代表二月河谈创作》《郑州晚报》1997年9月24日。

15、《康德与克罗齐美学思想之比较》《美与时代》2000年美学与美育研究专辑。

16、《论新闻的文学化与文学的新闻化》《河南广播影视》2000年第1期。

17、《认同与超越》(《原型批评笔谈之一》)《中州学刊》2001年第3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18、《文学史观念与价值立场——从两部中国当代文学史谈起》《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19、《文学史观念与价值立场——从两部中国当代文学史谈起》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2002年第4 期。(中文核心期刊)

20、《文艺学的绿色之思》《海南师院学报》2002年第2 期。

21、《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价值之惑》《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22、《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价值之惑》《渝西学院学报》(重庆)2002年第4期。

23、《从心物关系看中西美学的差异》《新乡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24、《〈空镜子〉照出了什么?》《新批评文丛》第六辑(山西作家协会编2003)。

25、《海归派的意义》《文明与宣传》(河南)2003年第11期。

26、《关于中原文化的讨论》《文明与宣传》(河南)2003第12期。

27、《走出电视文化的误区》《首播——河南电视》2004年第1期。

28、《人文精神是新闻评论的灵魂》《采写编》(河北)2004年第1期。

29 《寻求传媒与司法的契合与平衡》《首播——河南电视》2004年第3期。

30、《内容为王,形式是金》《首播——河南电视》2004年第4期。

31、《新闻评论的人文精神》《新闻爱好者》(新闻类核心期刊)2004年第5期。

32、《广电人的文化积累与精品创造》《声屏世界》(江西)2004年第6期。

33、《影响的焦虑——全球化、知识分子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34、《中西美学视野中的言意观》《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5、《析:陈独秀和杜亚泉的东西文化论争》《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6、《公共领域、舆论监督与公共知识分子》《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 学位论文与专著

硕士学位论文:《后现代主主义与中西当代文学的发展》(2万字)(1997)。

博士学位论文:《独立精神的坚守与失落——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知识者题材小说研究》(12万字)(2003)。

《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刘思谦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论文集,收入论文三篇)。

专著《文学艺术的境界》(论文集)25万字,待出。

§ 近期学术会议论文

《人文精神是新闻评论的灵魂》(2003年10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首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会议论文)。

《公共领域、舆论监督与公共知识分子》(2003年12月北京第三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论文)。

《二十世纪知识分子关于言论自由的思考》(2004年4月浙江大学媒介与社会秩序研讨会论文。

《新闻传播思想应该成为新闻史教学的主要内容》(2004年4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议论文)。

§ 主持与参与项目

参与2003年河南省社科联项目《中国民本思想与中国封建政治关系研究》,已结项。

主持2004年河南省社科联项目《中原文化价值倾向性研究》。

主持郑州大学博士研究项目《传播学批判学派研究》(200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