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修辞学发凡》
释义 《修辞学发凡》

《修辞学发凡》,由著名语言学家、修辞学家陈望道编著。全书共分12个篇章,具体内容包括说语辞的梗概、修辞的两大分野、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文体或辞体等。该书可为人文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中国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一种必读的参考书。

§ 作家简介

陈望道(1891-1977),修辞学家、语言学家。

原名参一、融,笔名雪帆、张华、晓风、南山等。浙江省义乌人。 青年陈望道

1915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

1920年应陈独秀邀请回国编辑《新青年》,后任教于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四届代表和第四届常委,中国政协第一、二、三、四届代表和第三、第四届常委,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务委员,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语言组副组长,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上海语文学会会长,《辞海》修订第一任总主编等。

陈望道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语文改革、修辞学研究和语法学研究方面。他是最早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学者之一。自1918年起就开始发表《标点之革新》(《学艺》第1卷第3期)等论文,积极推动新式标点的使用与普及。1922年出版的《作文法讲义》(民智书局)一书,是中国有系统地讲授作文法的第一部书,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1934年,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文言复兴”现象,与人一起发动了“大众语运动”。主张建立真正的“大众语”和“大众语文学”,并创办《太白》半月刊,撰写多篇文章,宣传大众语运动。1938年开始,他积极提倡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发起成立“上海语文学会”“上海语文教育学会”,并撰文支持文字改革,积极从事语文运动。1949年之后,他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和推广普通话工作,为我国语言学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作出了贡献。他在修辞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修辞学发凡》(大江书铺,1932年)一书中。其中对汉语文中的修辞方式作了系统而详尽的分析、归纳,对修辞格式作了全面的概括(分为38格),首先提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野的说法。该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创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的修辞学著作。他在语法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他于30年代末期发起的一场文法革新讨论运动当中以及他的《文法简论》一书中。在这场文法革新讨论中,他先后发表了十多篇论文,结合汉语特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用功能观点来研究汉语语法的见解。1977年完成的《文法简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是他几十年对汉语语法研究的系统总结。此外,他还有许多篇论文。目前,他的论著均已收入四卷本《陈望道文集》中或依专题而分别收入《陈望道语文论集》、《陈望道修辞论集》等当中。

老年陈望道

见陈望道。

§ 本书目录

第一篇 引言/1

一 修辞两字习惯用法的探讨/1

二 修辞和语辞使用的三境界/3

三 修辞和语辞形成的三阶段/5

四 修辞同情境和题旨/8

五 修辞的技巧和修辞的方式/11

六 修辞研究的需要、进展和任务/14

七 修辞学的功用/16

第二篇 说语辞的梗概/19

一 修辞和语言/19

二 “态势语”/20

三 声音语/23

四 文字语/24

五 声音/27

六 形体/29

七 意义/30

八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31

九 汉语文变迁发展的大势/33

第三篇 修辞的两大分野/36

一 形式和内容/36

二 内容上的准备/38

三 两种表达的法式/39

四 语辞的三境界和修辞的两分野/41

五 两大分野的概观/43

六 两大分野的概观二/46

第四篇 消极修辞/49

一 消极修辞纲领/49

二 意义明确/50

三 伦次通顺/56

四 词句平匀/59

五 安排稳密/62

第五篇 积极修辞一/66

一 积极修辞纲领/66

二 辞格/67

甲类 材料上的辞格/68

三 譬喻/68

四 借代/76

五 映衬/87

六 摹状/90

七 双关/9l

八 引用/99

九 仿拟/104

十 拈连/109

十一 移就/110

第六篇 积极修辞二/112

乙类 意境上的辞格/112

一 比拟/112

二 讽喻/114

三 示现/118

四 呼告/121

五 夸张/122

六 倒反/127

七 婉转/129

八 避讳/131

九 设问/134

十 感叹/137

第七篇 积极修辞三/139

丙类 词语上的辞格/139

一 析字/139

二 藏词/153

三 飞白/157

四 镶嵌/160

五 复叠/164

六 节缩/172

七 省略/178

八 警策/182

九 折绕/183

十 转类/186

十一 回文/189

第八篇 积极修辞四/195

丁类 章句上的辞格/195

一 反复/195

二 对偶/198

三 排比/199

四 层递/201

五 错综/203

六 顶真/212

七 倒装/215

八 跳脱/217

第九篇 积极修辞五/224

一 辞趣/224

二 辞的意味/224

三 辞的音调/229

四 辞的形貌/233

第十篇 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238

一 格局无定/238

二 修辞现象也不是一定不易/239

三 修辞现象常有上落/242

四 修辞现象也常有生/244

五 适应更是形形色色/247

六 变化的统一/249

第十一篇 文体或辞体/251

一 文体或辞体和文体或辞体的分类/251

二 简约繁丰/252

三 刚健柔婉/254

四 平淡绚烂/258

五 谨严疏放/264

六 语文体式的繁复情况/268

第十二篇 结语/269

一 从修辞学术萌芽时期说起/269

二 修辞文法混淆时期/270

三 中外修辞学说竞争时期/272

四 结语/275

一九七五年重印前言/276

一九六二年重印前言/278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把存在汉语语文中的种种修辞方法、方式,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方式的原理原则,加以系统的阐释,并且指明它的发展方向。在阐释和说明中,随处引用丰富、适切的白话和文言的例子作证。对于系统地研究修辞学,对于了解古典文学和练习现代文写作,都有一定的帮助。

全书共分十二篇。第一篇概括地述说修辞现象和修辞学的全貌。指出修辞现象有消极和积极两大分野,又指出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和修辞所须适合的题旨和情境。第二篇述说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第三篇述说消极和积极两大修辞分野的互相区别和互相联系。第四篇述说消极修辞的一般情况。第五篇到第九篇都是述说积极修辞,其中第五到第八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格,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趣。第十篇述说修辞现象随种种不同情况而变化,以及它的统一的线索。第十一篇述说语文的种种体式,特别详述了体性方面的体式。第十二篇结语,述说修辞学的变迁、发展,并指出研究修辞学应有的努力。

初版是1932年,分上下两册,由大江书铺在上海先后印行。以后再版重印过多次,作者也不断地有所修改。这次重印,由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根据作者生前修订的一九六二年本和一九七五年本参照校订,并作了个别文字上的修正。

§ 本书书摘

第一篇引言

一修辞二字习惯用法的探讨

修辞本来是一个极熟的熟语,自从《易经》上有了“修辞立其诚”一句话以后便常常连着用的。连用久了,自然提起了辞字,便会想起了修字,两字连结,简直分拆不开。但是解说起来,终究还是修是修、辞是辞的,被人当作两个单词看。直到现在讲修辞的还是如此。

而各人对于这两个单词的解说,又颇不一致,大体各可分为广狭两义:(甲)狭义,以为修当作修饰解,辞当作文辞解,修辞就是修饰文辞;(乙)广义,以为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

第一,是文辞还是语辞?这在过去,往往会回答你说:既然讲修辞,自然修的是文辞。如顾亭林所谓“从语录入门者多不善于修辞”(见《日知录》十九),便是隐隐含有这种意思的一个例。但若略加考察,便知这只是礼拜文言时期的一种偏见。在礼拜文言的时期,人们往往轻蔑语体,压抑语体,贬称它为“俚语”为“俗语”。又从种种方面笑话它的无价值。而以古典语为范同今后语言的范型。其实古典语在古典语出现的当时,也不过是一种口头语言,而所谓修辞又正是从这种口头语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中外,都是如此。后来固然有过一大段语文分歧的时期,执笔者染上了一种无谓的洁癖,以谨谨守卫文言为无上的圣业。而实际从语体出身的还是往往备受非常的礼遇,如“於菟”、“阿堵”之类方言,竟至视同辞藻,便是其例。如所谓谐隐,逐渐发展,成为灯虎商谜,竟至视为文人雅事,也是其例。而(1)文辞上流行的修辞方式,又常常是受口头语辞上流行的修辞方式的影响的,要是承认下游的文辞的修辞方式,便没有理由可以排斥上游的语辞的修辞方式。(2)文辞和语辞的修辞方式又十九是相同的,要是承认文辞的修辞方式,也便没有理由可以排斥语辞上同等的修辞方式。(3)既是文辞语辞共有的同等现象,即不追寻源头也决没有理由可以认为文辞独得之秘。就修辞现象而论修辞现象,必当坦白承认所谓辞实际是包括所有的语辞,而非单指写在纸头上的文辞。何况文辞现在也已经回归本流,以口头语辞为达意传情的工具。而我们现在听到“演说的修辞”云云,也早已没有人以为不辞了。这就是实际上已经把语辞认作修辞的工具了。

§ 参考资料

[1] 新浪商城 http://mall.sina.com.cn/product_1233923.htm

[2]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990977.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3: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