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格洛托夫斯基,J. |
释义 | § 格洛托夫斯基,J. § 正文 波兰导演、 戏剧家, 生于波兰东部的热舒夫省。1951~1955年在克拉科夫戏剧学校学习,毕业后赴莫斯科戏剧学院表演系深造。回波兰后担任克拉科夫老剧院和波兹南的波兰剧院导演。 1959年,他担任奥波莱的“十三排剧院”经理和导演,开始进行戏剧实验。1964年将“十三排剧院”改称“戏剧实验所”,1965年迁至弗罗茨瓦夫,被称为“表演艺术研究所”。 格洛托夫斯基探索戏剧艺术的本质及其特性,试图重新建立演员与观众的亲密关系。他认为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是直接的、现实的、互相感应的、富于生命力的,为其他艺术所不能取代。他提倡一种“质朴戏剧”。60~70年代格洛托夫斯基根据他的理论先后实验演出了拜伦的《该隐》、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A.密茨凯维奇的《先人祭》、S.韦斯皮扬斯基的《卫城》以及W.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剧。在大部分演出中,舞台被拆除,演员与观众的隔离禁区被打破,体现出特殊艺术风格和演员的精湛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戏剧观念和演出方式。 格洛托夫斯基,J. 格洛托夫斯基主张,演员要不断挖掘和发展生动的外在表现手段,且要通过严格的形体训练为内在的戏剧组成部分服务。演员既创造戏剧动作,又引导观众进入戏剧情节之中。演员成为演出与观众精神、心理、感情及理智的沟通者与建树者。格洛托夫斯基称之为“圣洁的演员”。他认为演员的形体及精神生活接近观众,演员与观众的共鸣是可能直接形成的。 他还认为表演艺术是戏剧演出的根本,没有服装、布景、音乐和灯光效果,甚至没有剧本,戏剧照样存在。戏剧的一切听觉、视觉效果都可以通过演员的身体与精神得到体现。 格洛托夫斯基训练演员的方法不同于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不同于B.布莱希特,它既不被自然冲动所控制,又不被过分强调角色的设计所束缚。他要求演员不要为观众更不要为自己表演,而是在观众的交流与接触中完成真实的戏剧动作。 格洛托夫斯基的训练体系包括形体练习、塑性练习、面部表情练习、发音练习等项目。 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外,C.杜兰、戴尔萨特、В.Э.梅耶荷德、Е.Б.瓦赫坦戈夫、布莱希特及 An.阿尔托等著名戏剧家对格洛托夫斯基的训练方法都有过影响。1962年他曾到北京研究京剧,到日本研究能乐,到印度研究印度民间古典戏剧与柔技,更加充实和丰富了他的训练体系。 60年代和70年代之间,他率领的剧团到英、法、美及北欧诸国举行公演,曾风靡一时。他还应邀到意大利、南斯拉夫和苏联等许多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学。国际戏剧协会于1975年在波兰弗罗茨瓦夫主办的国际戏剧大学由他担任指导职务。 意大利戏剧家尤金尼奥·巴尔巴收集他的论文、访问记以及有关材料,编辑成《迈向贫困戏剧》,于1968年在丹麦出版,翌年在英国印行,中译本名《迈向质朴戏剧》。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