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 |
释义 | §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 § 正文 测定高浓度污染物在短时期(一般不超过几天)内对水生生物所产生的急性毒作用,用以评价污染物毒性的实验方法。 目的 通过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可以确定半数存活浓度(TLm)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用来评价污染物的毒性大小和性质。此外,还可粗略了解毒物引起生物体中毒的症状和特点,以判断毒物的毒性强弱和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为制定在环境中的毒物最大容许浓度提供基本数据。 要求 用于急性毒性试验的水生生物种类很多, 常用的是小型水生生物,主要是鱼(见毒性实验的鱼类)。另外,也有用浮游生物作急性毒性试验的,如中国常用的有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大型溞(Daphnia magna)等溞类,栅藻(Scenedesmus)、小球藻(Chlorella)等藻类。 为了避免受试生物个体差异过于悬殊,应选择种属较纯,年龄、大小、体重差别不大,雌雄性别各半的动物。受试鱼一般采用体重轻于5克、体长短于7厘米的,最长的不超过最短的1.5倍。 方法 将受试鱼随机分组。每组至少10尾,要设置5个以上不同浓度的毒物组,另有一个对照组,毒物浓度应按对数浓度分级,包括使动物完全死亡和完全不死亡的浓度。 试验前,受试动物要先在实验室内饲养7~10天,以观察其活动是否正常,去除有病的或畸形的。试验期间,对照组动物的死亡率应低于 5%。试验容器是用无毒的玻璃、聚乙烯、搪瓷等材料制成的,形状可为椭圆形或柱形。为了便于比较,试验时环境因素要恒定。例如稀释水要无毒,要预先脱氯,溶解氧要超过5ppm,pH值在6.5~8.5之间,水温对温水鱼为25℃,对冷水鱼为15℃,保持水质恒定。静水试验每天至少换一次试验溶液,每克体重的鱼平均要有2升的水。流水试验每 24小时要换入95%的新试液。 急性毒性试验期间一般不喂食,从致毒开始就观察记录动物中毒表现,生理、生化变化和死亡情况,并将观察结果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用内插法或外推法求出动物的LC50或TLm、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浓度(LC100)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毒物浓度(LC0)即最大耐受浓度。 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同受试动物的种属和稀释水的水质等因素有关。例如比较谷硫磷对蓝鳃鱼和金鱼的TLm值,蓝鳃鱼比金鱼高900倍。但是,金鱼对铜最敏感,而蓝鳃鱼对铜抗性较强。许多种重金属的毒性由于受稀释水的硬度和pH值的影响可相差两个数量级以上。一般硬度增加会使毒性减弱,而溶解氧降低会增加生物的生理负担,从而使毒性增强。水温对毒性的影响比较复杂,有些物质因升温而增加毒性,有些物质则因升温而降低毒性。 发展历史 急性毒性试验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 750年中国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中就记载:“若有毒,其物即死”,提出将动物放在有毒气的场所来作试验,以检查气体的毒性。西方最早关于用动物研究毒物毒性的论文发表于1809年(R.德莱尔和M.弗朗科伊斯)。1933年J.H.加德姆提出用对数转化法求半数致死浓度,此法至今仍在应用。40年代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的普遍施用,急性毒性试验逐渐被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对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克服动物个体差异的影响,已开始使用离体器官和细胞作为试验材料,试图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参考书目 G.E.Paget,Methods in Toxicology, F. A. Davis Co.,Philadelphia,1970.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