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国强
释义

§ 个人简介

林国强院士林国强,1943年3月7日生于上海,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国强院士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2006 年起),《Tetrahedron / Tetrahedron Letters》出版物理事(1992年起)及地区执行编辑(2001年起),林国强院士是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家协会理事,《有机化学》,《中国化学》,《化学学报》副主编,IUPAC生物化学委员会委员,资深委员(1998年-2006年)。2005年受聘复旦大学。

林国强院士的研究领域主要有:

1、林国强院士研究昆虫激素和昆虫信息素:从事昆虫信息素的结构鉴定(亚毫微克级水平),合成及应用。鉴定了棉红铃虫性信息素中两组分的比例,首次发现了雌棉红铃虫在交配后释放一种抑制剂来阻止与雄虫再次交配的有趣现象;鉴定了枣粘虫性信息素的结构,为枣粘虫种属的归类从化学信息上提供了证据;首次鉴定了桑毛虫性信息素的结构为异戊酸酯;与北京大学生物系合作,对我国六种透翅蛾的信息素在触毛感受器的水平上进行研究;同加拿大科学家合作,对难度相当大的,有光学活性的桑树害虫桑尺蠖和林业害虫大袋蛾的信息素结构进行了鉴定;确定了舞毒蛾,松干蚧和库蚊对其性信息素或产卵引诱信息素的手性识别现象。

2、林国强院士研究不对称合成,手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与合成研究:参与了Sharpless氧化反应体系中加入 CaH2和硅胶,能加速反应的进程而不影响光学收率的发现;发展了环氧醇的原位开环并用此合成一系列多羟基胺,多羟基氮,硫杂环,以及多羟基 Sphingosin类化合物;用分子内开环的方法合成多羟基季碳氨基酸sphingofugin E和F;开展手征性的阻旋联芳烃化合物的合成(包括不对称合成);首次确定了5个轴手性征天然产物的绝对构型;发现了用Ni(0) /NaH/Zn/PPh3的反应体系,用于芳基和烯基卤化物偶联。在该体系中加入Bu4NI可以减少底物的脱卤副反应;成功地利用SmI2合成一系列a, g,g--三取代丁内酯产物的对映选择性达99%e.e.,进而又实现了手性质子源的试剂控制不对称诱导;最近又成功地完成了SmI2诱导的手性亚砜修饰的亚胺类同偶联和交叉偶联,以及与醛的杂氮频呐醇高对映选择性的合成,成为合成邻二胺,非对称邻二胺及邻胺醇类片段的有用方法。同时又首次实现了手性质子源催化的取代苯酞化合物的高对映选择性合成;

3、林国强院士研究氧化还原酶与羟腈化酶生物催化:通过与李祖义教授合作,从土壤中筛选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氧化还原酶G.38,其特点是:许多酶和酵母还原羰基遵循的是Prelog规则,而G.38非但活性高,且能将羰基按反-Prelog模式还原成羟基;合成了一种角甲基骈六元,五元双环双酮新合成子;发现了羟氰化粗酶在常规有机溶剂中催化合成手性氰醇的微水相体系(不用有机-水相缓冲剂),筛选到4个高活性的新(R)-醇氰酶源。该体系有开发前景。

§ 个人经历

林国强 院士林国强院士个人经历如下:

1959年-1964年,上海科技大学

1964年-196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研究生,导师周维善院士

1981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1986年-1987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和美国Smith Kline药业研究开发部访问科学家

198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3年-199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1990年-1996年,中国化学会理事

1992年,《Tetrahedron / Tetrahedron Letters》出版物理事及地区执行编辑

1996年,Novatis基金会理事

1997年,《有机化学》、《中国化学》、《化学学报》副主编

1998年,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家协会理事

1998年-2001年,IUPAC生物化学委员会委员

1998年,中国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

1991年-1992年,上海科技大学系主任,兼职教授

1994年-2001年,香港大学访问教授

1997年,复旦大学兼职教授

1998年起,南开大学兼职教授

1999年,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兼职教授

2000年,贵州大学客座教授、西南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

2000年,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 个人荣誉

林国强院士在开会1992年,林国强院士被评为中国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93年,1997年,林国强院士获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

1996年,林国强院士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庄长恭专项奖

1996年,林国强院士被评为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林国强院士作为课题负责人有8年项目获奖,其中有两项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 ,到2009年1月为止,林国强院士共发表论文150余篇,申请专利30项,授权专利13项,其中1项获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三等奖。林国强院士曾获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项。

个人中文著作

《手性合成--不对称反应及其应用》---林国强、陈耀全、陈新滋、李月明,科学出版社,2000年, ISBN 7-03-008114-5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获授权专利2项;

1、用电弧离子镀沉积氮化钛铌硬质薄膜的方法, ZL00108514.X ;

2、用电弧离子镀沉积氮化钛铌超硬质梯度薄膜的方法,ZL00108513.1。

§ 同名人物

林国强政协主席

1、林国强政协主席

林国强,男,汉族,1948年10月生,山东烟台人,197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月参加工作,广西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九届委员,政协第十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

个人经历

1969年1月-1970年6月 广西柳州市郊区插队知青

1970年6月-1972年12月 广西柳州第二空压机总厂铸工车间工人

1972年12月-1978年1月 广西柳州第二空压机总厂团委专职团干、宣教科宣传干事

1978年1月-1982年1月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学习

1982年1月-1984年4月 广西柳州第二空压机总厂铸造车间技术干部、副主任

1984年4月-1989年11 月广西柳州第二空压机总厂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党委委员

1989年11月-1991年2月 广西柳州气体压缩机企业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柳州第二空压机总厂厂长、党委委员

1991年2月-1993年2月 广西柳州南方压缩机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柳州空压机总厂厂长、党委委员

1993年2月-1995年5月 广西柳州联合压缩机制造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柳州空压机总厂厂长兼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

1995年5月-1995年8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工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1995年8月-1995年10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工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南宁市委常委、副市长

1995年10月-1998年1月 广西南宁市委常委、副市长

1998年1月-1998年2月 广西南宁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1998年2-2007年1 广西南宁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7年1月-2007年4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南宁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7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第九、十届中国国人大代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八、九届委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十届人大代表

林国强

2、林国强教师

林国强(副教授)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88年赴日本留学;1990年岩彩画《樱花节》获亚细亚现代美术展优秀奖;1991年获日本“经团连石阪财团”奖学金,1992年于日本国立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林国强教师在日本东京新宿伊势丹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十三次;2000年、2001年被聘为第四届和第六届“中国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究班”结业创作导师、客座教授。

3、林国强录档音师

林国强,男,1942年10月生,广东潮阳人。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录档音师。1966年起在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摄影机械员、录音助理。参加55部故事、新闻、科教片的录音,其中《雅马哈鱼》《牡丹亭》被文化部和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授予优秀奖。撰有《录音师也应深入生活》一文。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他在特区 》(1984年) , 录音师

《雅马哈鱼档》(1984年) ,录音师

《张春郎》(1984年) ,录音师

《男人们和女人们》(1985年),录音师

《还剑奇情》(1986年), 录音师

《程咬金照镜子》(1983年),录音师

《逆光》(1982年),录音师

《春城昆明》(1988年),录音师

《毕升》(1981年) , 录音师

《气功奥秘》(1988年) ,录音师

《春雨潇潇》(1979年),录音师

《超限大件的运输》(1977年) ,录音师

《魂荡东洋》(1987年) ,录音师

《宏碧缘》(1949年), 副摄影

《靓女阿萍》(1985年) ,录音师

《华夏十四秋》(1993年) ,录音师[1][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