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同琰
释义

林同琰

§ 林同琰

(1912~2003)又名林同炎,中国福州人,著名桥梁专家,美国加州大学终身荣誉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预应力混凝土先生”,前林同炎国际咨询公司创办经营者。193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学院,并赴美国学习深造,1933年获美国加州柏克利大学硕士学位,并获国内外四所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然而他说:“我的所有成就,都是在国内念私塾、上中学、唐山交通大学罗忠忱、茅以升教授们教诲打下的基础”。

1933-1946他在国内任成渝铁路桥梁课长,滇缅铁路设计课长,工信公司总工程师以及台湾糖业铁路处长等职。

1946-1976他任美国加州柏克利大学教授,结构工程系主任,全校教育改进委员会主委,并获得过全校多种最高奖状。1994年又荣获其校友会所颁发的杰出校友奖状,该奖每年从其三十多万校友中遴选出一名。

他还热心于政治经济。他在加州大学任教三十年,曾任该校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写过百余篇论文报告,所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闻名于世,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中译本第三版在1983年发行)。林同炎相信“工程师型的思想家会成为优秀的政治家。”他关心祖国的经济建设,也关心祖国的政治改革。他把名字“林同”改为“林同炎”,说:“去掉木字旁好,是茅以升老师提示我改的;既好懂,又代表炎黄子孙。”1978年改革开放一声号角,林同炎即偕夫人访华,目标是对祖国建设做贡献,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人才。他是率先倡议开发浦东建设大上海的外籍华人;他参加美籍华人组织的“百人会”,为祖国献计献策;

§ 他奔走海峡两岸

,为统一团结牵线搭桥。

有人问他:“海外的炎黄子孙,是不是更爱国?”

“正因为他(她)们在海外,所以更觉得祖国可爱,更希望祖国可爱。”这是回答。

“预应力先生”与“林同炎奖”——美国科技史上第一个以华人命名的科学奖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是一种新型工程结构材料。说它“新”,因为它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才比较成熟,受到重视和推广使用的。这个“新”字,林同炎有他更深邃的见解。说它是“材料”,从看得见的实物上,它仍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的成份:高强度钢筋和高强度混凝土。只不过对钢筋,预加了一种看不见的拉力,就成为“新型”了。钢材是延性材料,现在是预先拉长,以防在使用荷载下过分拉长;混凝土是脆性材料,现在被预压以防在拉应力下开裂。因此,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是两种现代高强度材料的一种理想结合,这种材料本身就体现了人的智慧和创新技术。

林同炎教授四、五十年代开始在加州大学学习、研究、试验和推广预应力混凝土的理论和实践,发明荷载平衡法,简化了预应力混凝土的设计计算。1954年他主持了在旧金山举办的世界预应力混凝土讨论会。林同炎国际咨询公司运用预应力混凝土新技术理论,设计修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优良、实用、经济、美观的桥梁、房屋及其他建筑物。1970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将预应力奖改名为“林同炎奖”,是美国科技史上第一个以华人命名的科学奖。1974年林同炎得到国际预应力协会弗雷斯纳奖,是该协会成立二十年来第一次将此奖颁发给欧洲以外的工程师。1976年加州大学为纪念林同炎任终身荣誉教授举办了《预应力混凝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专题讨论会,他被尊称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1979年来华的第一项建议就是在我国大规模建设中,更广泛地使用预应力混凝土,他认为这在我国相对地缺乏优质钢材的情况下,显得更为迫切需要。为使我国更快更多地交流和吸取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先进经验,经林同炎的介绍推荐,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迅速而顺利地参加国际预应力协会,成为其成员国组织。

林同炎与预应力混凝土结了不解之缘,深情地把它人格化了。在1957年世界预应力混凝土讨论会上,他的报告的结束语说:

“我们不该把我们的研究仅限于工程、计划和技术。迄今我们‘预应力者’们都在忙于处理预应力的技术问题,而很少时间想得更宽。”

“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把预应力混凝土看做整体项目和多种材料大家庭中的一个局部来考虑.我们应该把预应力混凝土看做起到推动国家和人民之间相互交往的部分作用的角色来考虑。”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更积极地参加国际预应力协会的活动。这个协会致力于预应力技术活动而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有助于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讨论会对林同炎报告的评语是:“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在未来建设中能扮演的角色;提出使用预应力混凝土解决桥梁、建筑和海洋工程中当前和未来问题的构思范例,以造福人类。标新立异的观点与切合实际的解题相结合,显示出受到本座谈会尊崇的林同炎博士的宽广无垠的意境。”

事隔十八年了,预测在逐步实现。林同炎教授的“预应力混凝土先生”尊称是否可以切切实实地改为标题所写的“预应力先生”?

创新:林同炎“为后人提供了一份使全人类均获益的国际财产”预应力理论和实践的开发,及对未来的展望,充分体现林同炎一贯强调的创新思想。1993年在北京科学会堂做《如何追求有创造性的桥梁和房屋设计》学术讲座报告时,他说:“创造,从科学上看,非常要紧。从技术上看,土木工程对它有些不够重视。做一项土木工程,工程师往往要问,这类工程以前做过没有?如果没有做过的,那就表示非常担心。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还不够科学化,而且土木工程与当地的环境条件关系很大。不同的环境必须要新的见解来处理。创造,要有理论的背景,要有实践的经验,还要适合当地的条件。所以创造很难。但我们不能退缩,因为世界进步得太快了。中国大规模建设,不能照抄欧美的技术,抄过来也要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土木工程。现代技术日新月异,你抄人家,人家又前进了。所以必须赶上,再前进,必须有创造精神。”“我们创造不是为创造而创造。为创造而创造,出出风头,也不容易。但我们是实际上需要的创造。我们的创造是为了符合科学、实际需要、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经济,还有美观这五个条件,不一定五个同时有,至少满足三个条件。然而要创造第一个条件是先要思想解放,土木工程师的思想太拘束了,所以必须解放,才能创造。”

半个世纪以来,在林同炎一贯的创新思想的指导下,林同炎国际咨询公司设计修建了一系列壮观、奇特的伟大建筑,如:世界上最大的双曲线抛物面壳顶结构的波多黎各体育馆;新加坡40层工商联合大厦,首创使用后张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旧金山地下展览厅,地震时期成为许多市民的“避难所”;尼加拉瓜首都马拉瓜18层的美州银行大厦,在1972年中美洲大地震中安然无恙,鹤立鸡群(马拉瓜市区万座以上高楼尽悉震毁);哥斯达黎加跨越深谷的倒挂式悬索桥,世界首创,开建桥业风气之先;台北关渡桥,与周围山景红绿相映,成精美异常景观,出现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的封面上;林同炎公司设计修建的工程项目在该杂志封面出现已有十次之多,是其他任何工程单位所没有的;闻名遐尔的曲面斜拉罗卡巧克桥,虽因故未建,但被公认为适合当地情况的最佳造型。《先进建筑》杂志在923件参赛建筑设计中,唯独选中此桥刊登封面并颁发首奖;倡议并提出修建欧非间直布罗陀海峡大桥方案,和联通亚美的白令海峡大桥方案,详情以下另叙。

林同炎的亲密战友,与林同炎合作50年的公司前总裁杨裕球说,“我们专找技术上有难题的项目做,人家有难题也就专找我们,难题逼我们想新点子,逼我们提高自己。因此,我们公司所承办的每一个工程项目,都一定有新东西在里面。”1987年美国咨询工程师学会授予林同炎杰出成就奖时,对他的评价是:“林先生为工程界的一位先驱者,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他的工程设计的创意和优美造型,为后人提供一份使全人类均获益的国际财产,并使所有工程界人士都分享到职业的荣誉感。”

林同炎的这些创新,不是要违反规范,打破规范吗?规范是总结前人的经验制定的,是进行设计施工的重要参照依据。但林同炎认为,规范并不是枷锁,不是不可以改变的禁地,更不应用做保守工程师的保护伞。在林教授所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一书扉页上写的是:

献给不盲从规范而寻求利用自然规律的工程师在美国,突破规范是允许的,但也不那么简单。林同炎公司前总裁杨裕球说了一段故事。林同炎公司初成立时,设计一些房屋建筑,运用预应力混凝土等新技术,节省材料,缩短工期,美观造型,降低造价,有突出的成就。当时许多同行却认为设计的结构不够坚固安全,会有短期内损坏倒塌的危险,为此控告到发行执照当局,甚至考虑吊销公司执照,法律纠纷达两年之久。直到1972年中美州大地震,林同炎公司设计修建的马拉瓜银行大厦屹立无恙,世界各地纷纷报道并向林同炎致贺。事实胜于雄辩,这时吊销执照问题才迎刃而解。

林同炎说:“有学生问我,你设计这些创新的工程,不怕出问题吗?晚上睡得着觉吗?我的答复是,我睡得着,而且睡得很好。胆子要大,同时也要心细。思想要放开,而设计中各项细节都要想到,要想到底。施工工人,材料条件,风、雨、地震、监工等等等等,都要想到。有些问题比如风、地震、钢索材料维护等,还要请教专家,甚至多位专家顾问咨询,听他们的意见,才有把握。我所设计的所有工程,没有一个出问题的。”

1979年,林同炎从上海返回美国的公司,第一句话就是:“祖国来了任务”;他是率先提出开发浦东的外籍人士。

1978年改革开放号角吹响,1979年林同炎立即访华。他将目光投向上海,是因为他从小受教育时,就知道上海是东方最大的城市、东方明珠、曾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呢,还是因为他看到上海是长江口上的钥匙,有着无限发展前途的商业、金融、工业中心?也许是他受到当时在上海的胞兄、复旦大学名教授林同济的召唤和指点/当广东、福建(林教授祖籍福州)正大规模地开放,欣欣向荣地发展,而上海还在原有框架中、千万人口挤在狭小市区难以举步的时候,林同炎访华到上海的次数,比到其他任何城市都多。这年林同炎从上海返美,下飞机没有回家休息,立即驱车到公司办公室,召集会议,第一句话就是:“祖国来了任务”,即提出黄浦江大桥设计方案;随即马不停蹄地集中精英力量,收集资料,设计计算,赶绘出四份大桥方案图,1980年送到上海。

这是他对开发浦东的第一项贡献。

站在浦江外滩,看着此岸灯火辉煌,彼岸星星点点,林同炎在考虑建桥的同时,更注意到开发浦东问题。1985年10月他在旧金山自荐于刚下任的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提出开发浦东的建议,这是外籍人士提出此项建议的领先者.随后林同炎陆续送出建议书若干件,1986年又提出一份《开发浦东——建设现代化的大上海》计划的简明报告(与公司顾问陈乃东合写)。报告引言写的是:上海为全国工商业人才发源地,也是铁路、公路、河道、港口交汇之枢纽,实乃工商文化交流中心。奈以地区有限,无法发挥其功能与潜在力,实为可惜。好在黄浦江对岸浦东有大好土地一片,尚待开发。只因一江之隔,比邻竟成天涯。所以我们必须把它和上海市中心连成一片,来建成现代化的大上海。   上海与浦东之间目前只有一、二座狭窄隧道,实感不敷使用,故修建大桥联接两岸实乃第一要务。若在浦东再加以基础建设,其土地价值必然大涨,我们便可收到高价的使用费,使浦东成为工商财经的重地。政府可以坐享其成,建设一座最现代化的城市,达到世界一流的标准,包括社会主义的真正精神,并具有中国传统的优点。这个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可为国家赚来足量的财富和税收。

本计划的圆满实现,要看下列两个重要条件的存在:(1)中国政府必须坚持开放政策,而积极改善对外贸易和金融的政策。这个条件要靠中央的方针。但是我们预料是乐观。(2)开发浦东的办法和组织,必须用最新而最合理的公司方式。……成立公司的方式是林同炎从美国办大企业的经验引来的。他认为优点是:机构灵活有效率;财政独立,资金自筹;便于引进外资以至合资;与政府人事关系脱钩,避免官僚主义。

林同炎的报告还就全面规划,长远计划,财务计划,建设计划等各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并把开发浦东建设大上海与新加坡和香港的情况做了对比。他写道:“看看香港、新加坡,地方这么小,为什么会发展繁荣起来?主要是他们把它当做远东的发展中心。这中心的生产力,大部分是靠银行家、轻工业、管理、技术、商业、金融和进口出口汇萃而成的。因为有了这个中心,世界各处都向这里投资。因为交通、居住等等也都很方便,宾至如归,所以大家都会安顿下来,经营他们的事业,协助了这个地方的繁荣。

再看这两个地方,他们政府是怎样发的财。英国政府就是卖地皮发财的,地皮价高得不得了,他一块块地卖给中国人,卖给香港老百姓去盖高楼。钱到哪里去呢?英国拿走了,英国发了财,可是香港也繁荣起来了。

新加坡也是由国家拿出许多土地,开标租购,所以政府赚了不少钱。不过他们的对象多半是当地有钱人或者是华侨、华人和部分外国人。我们中国在浦东的对象就不同了,大部分都是租让给外国人,赚到外汇。但是原则是一样的。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抄学香港或新加坡,但是我们可以参考他们的成就和经验,借鉴比较,截长补短而青出于蓝。

香港、新加坡范围都小,而上海的范围有十万万人为背景,这里面至少有三万万人的产品和技术都是从上海经过,而且上海的工业比较先进,所以这地区的重要无可比拟。但必须坚持在国家政策上,确是向外开放的,不断地引进技术、管理,提高品质,减低成本,增效增产,供销进出口货品。这种机会,恐怕是世界无双,不但造成现代化的大上海,而对整个国家的贡献,也是不可限量的。”

林同炎对开发浦东建设大上海的无限关注和奔走,是鲜为人知的。他写了报告十二件,与上海市各方的通信,积起来五厘米厚。他说:“1987年8月13日,我在家中忽然想起浦东的范围,可以‘三水为界’:黄浦江、长江及川杨河包围的三角地,面积三百多平方公里。我立刻写信向上海市领导提出。不到一个月,得到回信,表示完全同意。——直到现在,这个范围没有改变,这是开发浦东一个决策,我很高兴的。”

1989年4月林同炎印制了一份宣传文稿,寄送海外各方,为开发浦东招商集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