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毗沙门天王像 |
释义 | 毗沙门天王像 石刻名称: 北山佛湾第5龛 所在石窟: 北山石窟 所在龛位: 北山石窟 第5号 年 代: 唐末 建造规格: 摩崖平顶方形龛,右壁坍塌。 毗沙门天王又名北方多闻天王,为佛教护法之神,四天王之一。据说,他是古代印度教中的天神俱毗罗,别名施财天(意思是"财富的赠予者"),早在印度古代伟大史诗《玛哈帕腊达》等书中就已出现过。又说吉祥天女和他关系密切,是他的妹妹或妻子。在古代吠陀神话中,毗沙门天王本是帝释天的部下。后因帝释天在神话流传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尽管佛教传说中还保留其名,然势已微弱,毗沙门天王等便逐渐脱离了他,独树一帜。在中国早期佛教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已若即若离了。 更有甚者,在唐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君护法仪轨》中还记述说:天宝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军围困,毗沙门天王于城北门楼上出现,大放光明。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蕃军大溃,安西表奏,玄宗大悦,令诸道州府于城楼西北隅置天王像供养。一时毗沙门天王声威大震,香火极盛。 在四川石窟中,毗沙门天王像均作主像供养,单独凿出,主要盛行于唐和五代。其形象多作戴冠,着甲,手托宝塔,足踏夜叉。较重要者有巴中南龛第16、39龛,荣县罗汉洞第1龛,资中北崖第46、49、58、106龛,西崖第34龛,邓蛛石笋山第28龛,大足北山佛湾第5龛等。 北山佛湾第5龛高2.95米、宽2.74米、深1.45米。龛右壁中段已崩毁。主像毗沙门天王头戴高方冠,肩后饰牛角形火焰,顶后有圆形头光。上身着两裆式锁子甲,下身着护腿长幼靴。腰带中部平挂一小刀。左手上举,右手置胸前(二手腕下部残缺)。足下踏二夜叉,左名尼篮婆,右名毗篮婆。其胯下两足露一戴冠者,名地天。天王像身高2.5米、肩宽0.83米,身躯硕壮,怒目圆睁,威武逼人。 天工像左侧分两排侍立四人。后排内侧者为一武将,头戴幞头,身着长型片甲,左手横置胸前,右手举狼牙棒,飘带于头后作圆形。外侧者温文尔雅,着方领外衣,戴束发小冠,冠上有雉尾,双手捧盘拱立。前排内侧为一女像,发作形,胸饰璎珞,右手垂,左手捧钵,内盛物似果。外侧为一额扎束发带,颈系项圈,赤足袒腹,身材低矮,双手捧坛的武士。 天王右侧现存二像。内侧者怒目四张,赤裸上身,颈下挂三骷髅头,左手持剑。外侧者头戴搭耳帽,身着甲,手持笏。 按般若揭罗译的《摩河吠室罗末那野提婆喝罗者陀罗尼仪轨》中记:"画天王,身着七宝金刚庄严甲胄。其左手执三叉戟,右手托腰(又一本左手捧塔)。其脚下踏三夜叉鬼,中央名地天,亦名欢喜天,左名尼篮婆,右边名毗篮婆……。其右边画五太子及两部夜叉罗刹眷属,左边画五道天女及妻等眷属。"据此,阎文儒先生认为第5龛内天王的左右侍者,可能是天王眷属中的五位太子、夜叉、罗刹与五行道天女和天王之妻的形象。 从第5龛造像的风格和处于北山佛湾之首的位置看,应是韦君靖在北山建永昌寨之时开凿的龛窟之一,即为晚唐作品。韦君靖之所以在永昌寨内雕此毗沙门天王,其目的是为自己助威壮胆,以求利用毗沙门天王的"神力",来巩固其统治。 图片列表 门票价格交通提示相临景点宝顶山 圣寿寺 牧牛图 释迦涅般圣迹图 柳本尊十炼图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 地狱变相 六道轮回图 华严三圣像 父母恩重经变相 北山 转轮经藏窟 弥勒下生经变相 北塔 龙水湖 西山森林公园 路孔古镇 妙高山 潼南大佛寺 青龙湖 石门山 千手观音像 石篆山 十大明王像 毗沙门天王像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