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淤灌
释义

§ 淤灌

§ 正文

利用天然河流中含泥沙的水或山洪水进行淤地改土或肥田浇灌作物的灌溉方法。中国黄河干支流汛期夹带大量泥沙,其中尤以黄河中游支流的含沙量最高,有时每立方米水中泥沙含量可达 500千克以上。泥沙中含有一定养分,灌溉落淤后,即可耕种。淤灌除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要外,还能起到淤填土地、冲洗盐碱、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增产的作用,是改良低洼地、盐碱地、沼泽地及沙荒地的有效措施之一。

公元前246年,在中国陕西省泾河下游开辟了郑国渠,结合灌溉放淤,改良利用了大片盐碱洼地。《史记·河渠书》载:“用注填阏之水,灌泽卤之地4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指的就是淤灌。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一古老的灌溉技术在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大范围运用并取得了成功。世界上也有类似的经验,古埃及人民利用尼罗河洪水放淤肥田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淤灌形式  按土地利用状况分为:①白地放淤。一般在低洼沼泽地、盐碱地或沙荒地进行,它不受作物种植的限制,淤得较快,较厚。②灌溉放淤。与农作物灌溉同时放淤,多适用于水稻田。③沉沙放淤。在沿河或背河洼地,为加固堤防淤背,淤高洼地或灌区沉沙池结合放淤。

按灌溉水流在格田内流动的形式分为:①动水漫灌放淤。边灌边排,连续放淤。用水较多,淤后溜沟多,粘沙分布不匀,淤地质量较差。②围堤静水放淤。适用于地势封闭而低洼的地方放蓄浑水,沉积泥沙,排除表层清水。此法省水、落淤均匀,但所需时间较长。③动水、静水结合放淤。在动水放淤接近完成时,倒灌回淤静水沉淀数次,淤地质量较好,速度较快。

淤灌工程  由灌排渠系、畦埂围堤、进泄水建筑物等构成。淤区面积和布置形式应根据地形、引水流量、土地利用状况及行政区划而定。目前多采用中、小型淤区,面积200~2000亩不等。引洪漫地的引洪渠同一般灌区引用高含沙水流的渠道不同,由于洪水历时短,来势猛,需要在较短时段内引用洪水,因此引洪渠的渠线短、比降大、级数少、断面宽且浅。

淤灌技术  斯托克斯定律及由中国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试验得出的水流挟沙能力经验公式表明:泥沙的沉降速度主要与悬沙粒径成正比,与水流速度成反比。应根据泥沙运动规律掌握好淤灌技术,才能使土地淤得均匀、平、厚。淤灌技术一般包括:①多口门分散进水。需要增大淤区的长度时,采用此法,以保证下游有足够的落淤量。②局部导流。筑挡流墙或挖导流沟,引淤泥至较远处,并使落淤均匀。③低引高泄。根据地形和落淤厚度修建不同高程的进、出水口,在放淤过程中交替使用各种口门,以减缓淤区水流速度,使泥沙充分淤淀。④先静后动,以清顶浑。开始放淤时先将出水口堵住,淤区灌满浑水,关闭进水口浑水澄清后,再打开进水口和出水口,使进淤区的浑水推着清水缓缓前进,泥沙下沉,从出水口排出清水。⑤倒灌回淤。在放淤将结束时,把进水口堵住,改由出水口进水,如此倒灌回淤2~3次,以达到均匀落淤的目的。

适宜淤灌的季节一般以夏季为好,这时水量丰富、含沙量多,沙粒细,养分高,淤地质量好。

存在问题  适宜淤灌的时期往往是作物生长旺季和多雨季节。因此,淤灌易引起内涝或掩埋作物,且存在着淤地与灌溉、淤地与农业生产、放淤漫地与沟渠输水等矛盾。故需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和加强管理才能收到良好效果。随着小流域治理工作的加强和水土流失状况的逐步减轻,从长远看淤灌规模及范围将日趋缩小。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3: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