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杨梅 |
释义 | § 基本资料 水杨梅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ShuǐYánɡMéi 英文名:ThinlearAdinaFruit,FruitofThinleafAdina 别名:水杨柳、水毕鸡、串鱼木、水石榴、水金铃、鱼串鳃、绣球柳、沙金子、白消木、水红桃、水荔枝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细叶水团花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名:AdubarubellaHance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茎叶,鲜用或晒干。8-11月果实未成熟时采摘花果序,拣除杂质,鲜用或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疏林中或旷野。 资源分布:分布江苏、安微、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凉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泄泻;痢疾;湿疹;疮疖肿毒;风火牙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含漱。 § 植物形态 水杨梅水杨梅生命力旺盛,愈合能力强。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怕水渍,萌发力强,枝条密集,双子叶植物,叶小形似柳,叶色苍翠,新叶带有红晕,树干光滑微黄白色,根系发达,枝条柔软易蟠扎,树枝秀丽。 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小花褐色,6月至7月开放。 蒴果长卵状楔形,9月至10月成熟。 水杨梅枝条披散,婀娜多姿,紫红球花满吐长蕊,秀丽夺目,适用于低洼地,池畔和塘边布置,也可作花径绿篱。 日本水杨梅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柔毛。 年老的根丛中常有短而大的根茎,须根多。 根生叶具长柄,叶片羽状分裂,裂片大小不一,顶裂片特大,卵状圆形或心形,先端钝,多3裂,基部心形至广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略淡,两面散生短柔毛;茎生叶卵形至广卵形,浅3裂或深3裂;托叶叶状,有粗齿牙。花1至数朵,生于枝端;萼5片,与副萼片间生,萼片三角状披针形,外面密被毛,副萼片极小,线形;花瓣5片,黄色,圆形或广椭圆形,平展,与萼片等长;雄蕊、雌蕊均多数。 瘦果,散生淡黄色粗毛,具长而先端钩曲的宿存花柱。花期4~6月。 果期9~11月。 生于山阴、路旁或水沟边。 § 科属介绍 茜草科,双子叶植物,茜草目,约500属,6000种,主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带或北极地带,我国有75属,477种,大部产西南部至东南部,西北部和北部极少,有些入药或为染料,或供观赏用,少数的木材供细工用或为农具的把柄。草本、灌木或乔木,枝多带刺,有时攀援状;叶对生或轮生,单叶,常全叶缘;托叶各式,在叶柄间或在叶柄内,有时与普通叶一样,宿存或脱落;花两性或稀单性,辐射对称,有时稍左右对称,各式的排列;萼管与子房合生,萼檐截平形、齿裂或分裂,有时有些裂片扩大而成花瓣状;花冠合瓣,通常4-6裂,稀更多;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互生,很少2枚;子房下位,1至多室,但通常2室,每室有胚珠1至多颗;果为蒴果、浆果或核果;种子各式,很少具翅,多数有胚乳。 § 化学成分 果序的醇浸出物中分得熊果酸(Ursolicacid)、β-谷甾醇、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和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m.p80~82℃。另经水蒸汽蒸馏得黄色挥发油,n22D=1.4670。此外,本品尚含大量鞣质。抗痢疾菌试验有效部位显示儿茶精化合物反应。 药理作用:抗菌:水浸剂及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100对金黄色葡萄菌、溶血性链球菌及阴道滴虫,1:10对各种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从水杨梅中分离提得2个活性成分,为甲其鞣花酸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 各家论述 水杨梅1.孟诜:和五藏,能涤肠胃,除烦愤恶气,亦能治痢。 2.《本草拾遗》:止渴。 3.《日华子本草》:疗呕逆吐酒。 4.《开宝本草》:主去痰,止呕哕,消食下酒。 5.《玉楸药解》:酸涩降敛,治心肺烦郁,疗痢疾损伤,止血衄。 6.《现代实用中药》:治口腔咽喉炎症。 7.《中国药植图鉴》:对心胃气痛及霍乱有效。 8.《本经逢原》:水杨梅,能止渴除烦,烧灰则断痢,盐藏则止呕喙消酒。但血热火旺人不宜多食,恐动经络之血而致衄也。其性虽热,而能从治热郁,解毒。 9.《本草求真》:水杨梅,能治心烦口渴,消热解毒。若或多食,则有损伤动血致衄之虞。缘人阴虚热浮,气血不归,清之固属不能,表之更属不得,惟借此为酸收,则于浮热可除,烦渴可解,并或因其过食,而致见有损伤动血之变矣。设使热从实致,则食此味必不能效。 § 食疗作用 水杨梅 本品味苦、涩,性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根:感冒发热,腮腺炎,咽喉肿痛,风湿疼痛。花、果: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阴道滴虫病。叶、茎皮:跌打损伤,骨折,疖肿,创伤出血,皮肤湿疹。 1、《纲目》:治疔疮肿毒。 2、《峨嵋药植》:治咳嗽及吐血。 3、《国药的药理学》:利尿。 4、《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头晕,失眠,四肢无力,口味不开,身体虚弱;又可治遗精,缩阴,表虚热。 5、《四川中药志》:平肝气。 治虚劳咳嗽,肺痿声嘶。 6、《湖南药物志》:温中,行气,止痛。 7、《贵州植药调查》:活血,接骨。 8、《贵州草药》:解表散寒,壮阳补虚,和血,解毒,治感冒。 § 附方 水杨梅 1、治老年头晕:水杨梅二两,炖猪肉,肉汤煮绿壳鸭蛋吃。 2、治头晕疼痛:水杨梅一两,仙桃草一两。 研末,肉汤或油汤送下,每服五钱。 3、治虚弱,精神不振,骨蒸自汗:水杨梅三钱,地骨皮三钱,臭牡丹根三钱,子鸡一只蒸服。 4、治虚弱咳嗽:水杨梅、黄精、竹叶黄、夜寒苏、白胭脂花根、川牛膝、姜各三钱。 煎水服。 5、治肾亏体弱阳痿:水杨梅二两,五谷根四两,枸杞二两,肉桂五钱,黄精五钱,猪肾五个。 用文火煮约二小时,分三日服完。 6、 治菌痢,肠炎:水杨梅全草一两,水煎,当茶饮。水杨梅花果序五钱,水煎(或滚开水冲泡一刻钟,去渣),每天服三次。 7、治妇女小腹痛:水杨梅三至五钱,水煎服。 8、治月经不调:水杨梅、血当归各四钱,龙芽草、对月莲、泽兰各三钱,月季花七朵。酒一斤泡服,早、晚各服五钱。 9、治疔疮:水杨梅捣绒外敷。 10、治风火牙痛:水杨梅二两,水煎,日含漱数次。水杨梅叶适量,食盐少许,共捣烂,塞虫牙孔内。 11、治皮肤湿疹:水杨梅全草、三角泡、蚂蚱勒、苦地胆各适量,水煎洗患处。 12、治外伤出血:鲜水杨梅叶或花,捣烂外敷。 13、治小儿惊风:水杨梅根,煎水服。 此外,用水杨梅内服或外用(冲洗或制成栓剂),对阴道滴虫病亦有较好疗效。 § 有关附注 水杨梅 1.水杨梅的根对宫颈癌细胞、金生肉瘤(SAK)、瓦克氏癌瘤(W256)及白血病615(L615)有抑制作用,其醇浸膏每日以5g/kg连续灌胃或腹腔注射6天,对小鼠L615白血病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1.4%。 2.同属植物水团花Adinapilulifera(Lam.)Franch.与本种相似,有时与水杨梅混用,功效相似。其区别为水团花系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纸质,倒披针形或椭圆形,较大,长4~12cm,头状花序直径1.8~2.2cm,分布中国东南各省。 3.蔷薇科植物草本水杨梅GeumaleppicumJacq.在名称上有时易于与本种混淆。 § 食谱药膳 蔷薇科水杨梅炒水杨梅 一、原料: 1、主料:水杨梅嫩茎叶500 克。 2、调料:精盐、味精、葱花、猪油。 二、制法: 1、将水杨梅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切段。 2、油锅烧热,下葱花煸香,投入水杨梅煸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按:此菜可为人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腰腿痹痛、痢疾、水肿、白带、月经不调等病症。因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防病能力,强身健体。 水杨梅炖鸡 木本水杨梅一、原料: 1、主料:水杨梅嫩茎叶300 克,光鸡1 只(鸡重1000 克)。 2、调料: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葱段、姜片。 二、制法: 1、将水杨梅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待用。将光鸡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血污。 2、锅内放入光鸡和适量水,煮至鸡熟,加入料酒、精盐、葱、姜,用小火炖至鸡肉熟烂入味,投入水杨梅烧至入味,点入味精、胡椒粉,出锅即成。 按:此菜由水杨梅与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鸡肉组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补肾填精、活血消肿之效。适用于腰腿痹痛、咽喉肿痛、消渴水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崩漏泄泻、带下、小便频数等病症。健康人食用更能强身少病,精力充沛,泽肤容颜。 水杨梅水杨梅炒肉片 一、原料: 1、主料:水杨梅嫩茎叶300 克,猪肉200 克。 2、调料: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花、姜丝。 二、制法: 1、将水杨梅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洗净切段,猪肉洗净切片。 2、锅烧热,入肉片煸炒至水干,烹入酱油煸炒,加入精盐、葱花、姜丝煸炒,烹入料酒,炒至肉片熟而入味,投入水杨梅炒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按:此菜由水杨梅与补肾气、解热毒的猪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水杨梅能消除猪肉的湿热作用。此菜具有活血消肿、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疮疖脓肿、赤白带下,痢疾、便秘、痔疾等病症。 § 水杨梅酒 茜草科水杨梅 配方: 水杨梅、龙芽草、对月莲、泽兰各9克,血当归12克,月季花7朵,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6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活血调经。 主治: 月经不调。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 § 鉴别 水杨梅性状鉴别:茎呈圆柱形,有分枝。表面灰褐色,有细纵皱纹及灰黄色类圆形皮孔。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成片状,木部呈纤维状,黄白色。气微味微苦。果序由众多小蒴果密集成头状,呈圆球形,直径3-10mm,棕黄色,粗糙触手,搓揉后小蒴果很易脱落露出果序轴。小蒴果倒圆锥开,长3-4mm,淡黄色,先端有5裂的宿萼,内有4-8枚种子。种子棕色,外被毛,长椭圆形,两端并有狭窄的薄翅。气微味略苦涩。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木栓层可风1-4列切向延长的石细胞环带,并具髓部,髓部细胞增厚,木化。余与根相似 果实横切面:外表皮细胞长圆形,大小不一,外被非腺毛,非腺毛1-5细胞,角质层具纵皱纹理。表皮内方为薄壁组织,可见数个小型维管束分布其中,少数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最内为2-4列石细胞,壁厚。种子横切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外被单细胞非腺毛,先端2叉或偶有3叉,并向外反卷,种皮细胞壁略增厚,微木化;胚乳及子叶薄壁细胞含众多糊粉粒。 根横切面:木栓层由数列木栓细胞组成,黄棕色。皮层劝胞数列,呈椭圆形,切向延长。韧皮部有众多韧皮纤维束,我径向排列成行或散在,壁厚,微木化;韧皮射线明显,顶端扩展呈漏半状。木质部宽广,导管单个散在,直径25-135μm;木纤维散在,壁厚,木化;木射线宽1-2细胞。 理化鉴别:取果序5g,加乙醇20ml,置之不理水浴上回流10min,滤过,滤液作以下试验:1.取滤液1ml,置之不理蒸发皿中,水浴蒸去乙醇,残渣加醋酐数滴使溶解,再加态酸1滴,先显桃红色,继转紫红色,最后呈污绿色;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检查甾类)2.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溶液1滴,显墨绿色。(检查酚性化合物) § 临床应用 水杨梅治疗菌痢及肠炎:主要用于急性病人,据666例观察,治愈率达89.2%。绝大部分病例于3日内见效,平均服药6.5天。对使用其它抗痢药不敏感的病例,本药亦具疗效。曾追访部分病例,复发率低于2.4%。对慢性菌痢及急、慢性非特异性肠炎,也有效果。用法:取全草1两,水煎,当茶饮;或用花果序(干鲜均可),干品5钱,煎沸或用沸水泡15分钟后去渣饮用;或用片剂,成人1.5~2.0克,日服3次。对某些口服困难或慢性病例,可用全草2两的煎剂加200毫升温水行保留灌肠,每日1~2次。如制成注射剂使用,亦具同样疗效。实验证明,本药浸出液对痢疾杆菌在10%浓度即显抗菌作用。 此外,用水杨梅内服或外用(冲洗或制成栓剂),对阴道滴虫病亦有较好疗效。 § 繁殖栽培 水杨梅水杨梅又名细叶水团花,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不耐高温和干旱,但耐用水淹,以肥沃酸性的沙壤土为佳。 繁殖: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10月采种,冬季室内贮藏,翌春播种,播后约30天发芽。扦插,以梅雨季节最好,选取二年生成熟枝条,长10-15厘米,插后30-40天可生根。 栽培:在秋季落叶后移栽,并加以修剪整形。春季萌芽后,施肥1次,促使多萌发新枝,对徒长枝适当进行摘心,使株形均衡美观。遇干旱天气,需灌水1-2次。 病虫害:有时会发生黄化病和煤污病,黄化病施3%-5%硫酸亚铁水溶液防治,煤污病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介壳中危害,用50倍机油乳剂喷杀。 应用:水杨梅枝条披散,婀娜多姿,紫红球花满吐长蕊,秀丽夺目,适用于低洼地、池畔和塘过布置,也可作花径绿篱。[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