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新美
释义 杨新美

杨新美(1911年-2005年) ,江西南昌人。1935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先后被聘为助教、讲师、副教授。中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对油菜菌核病寄主范围和生态特性的研究有较大贡献;在食用菌资源开发、人工栽培及遗传育种研究上成就卓著。主编有《中国食用菌栽培学》,著有《普通植物病理学》。

§ 生平简介

普通植物病理学

杨新美,1911年10月16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今南昌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中小学是在寄校中度过的。1931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学系学习。在校期间,与陈鸿逵教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学识上受陈影响较深。1935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48年夏,杨新美获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植物病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50年完成“细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底回国,应聘为武汉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教授。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成立华中农学院,杨新美转入该校任教。1954年该校成立植物保护系,他就任系主任达30年之久。

杨新美从教近50余年,开设课程颇广,但1978年后,却侧重于应用真菌学方面的课程,如真菌遗传学、真菌分类学、真菌生态学等。他在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良好,曾多次被评为湖北省、武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杨新美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博采众长。1981年,他在武汉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食用菌学术讨论会;1984年在武汉举办了中英食用菌专家学术报告会;1986年主持召开第二届全国真菌、地衣学术讨论会;1989年协助举办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国际食用菌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1979年杨新美以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顾问的身份赴日本考察,与日本专家进行了食用菌栽培、育种等学术交流;1982年访问英国,与英国同行进行了植物病理及食用菌方面的学术交流。

杨新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过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顾问、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

§ 个人简历

华中农业大学

1911年10月16日 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

1935年 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学系。

1935年-1940年 任浙江大学助教。

1940年-1944年 任浙江大学讲师。

1944年-1948年 任浙江大学副教授。

1948年-1950年 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50年-1952年 任武汉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教授。

1954年至今 任华中农业大学(原华中农学院)教授兼植物保护系主任。

2005年9月11日凌晨3时30分 著因病去世,享年95岁。

§ 成就贡献

一、在植物病理学领域的贡献油菜菌核病

杨新美70年代前,主要从事油菜菌核病、棉花枯萎病、抗菌素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突出成就。

阐明了油菜菌核病的寄主范围及生态特性杨新美早在30-40年代就对油菜菌核病进行过一些零星观察,5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到1959年才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代表作《油菜菌核病在中国的寄主范围及生态特性的调查研究》。其后又做了许多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首先在病菌的寄主范围方面,他于1959年报道了国内外最详尽的寄主名单,分属于19科的71种植物;其次通过对油菜菌核病菌子囊孢子的单孢分离培养观察,指出此菌为非绝对的异宗结合菌。他深入观察并分析了菌核病菌生态学特性,从而揭示了该菌在中国的流行规律,指出油菜与向日葵均为菌核病菌的重要寄主,但在江南油菜发病重而在东北则多在向日葵上流行,其主要原因在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同时他根据油菜花瓣最易受侵染的特点,设计了采用油菜花来捕捉空中孢子,以测定孢子传播距离。上述成果,为拟订菌核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本摸清了棉花枯萎病在湖北省的流行规律60年代初期,棉花枯萎病危害严重,杨受湖北省农业厅委托,他和同事们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基本摸清了棉花枯萎病在湖北省的发生、发展及流行规律。提出通过检疫保护无病区,通过铲除病株消灭零星病区,以及实行水旱轮作、推广抗病品种、增施肥料等措施进行防治。这些措施推广后,使湖北省棉花枯萎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到了控制。

参与农用抗生素“878”的研究:杨新美在英国留学期间,就开始了抗生素的研究工作。其博士论文“细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被评选在英国《应用生物学年鉴》上发表。50年代中期,他与湖北农科院、上海农药研究所合作,开展了878抗生素的研究,并取得较好成果。农用抗生素“878”应用于防治棉花炭疸病上,具有防病、保苗、壮苗的作用。对促进棉花生产起了一定作用。

二、在食用菌的研究上成就卓著牛肝菌属(伞菌目)

早在40年代,杨新美就已涉足高等担子菌这一研究领域。1941年他在贵州首先用孢子弹射法分离获得银耳纯菌种,用椴木人工接种获得成功。这种方法比当时日本学者松甫勇采用过的银耳子实体碎片接种法,以及天然孢子受种法,能提高子实体产量5-10倍。70年代以后,为了解决中国食用菌栽培中出现的问题,杨新美又将主要精力转向了真菌学,尤其是食用菌的研究上,并取得了重要成就。

开展真菌资源的调查研究:1983年受商业部委托,杨新美组织华中农业大学、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湖北农学院等单位对湖北省神农架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种类及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亲自参加了300余号标本的鉴定。经过三年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在神农架地区采得大型真菌252 种,分属8个目24个科86个属。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如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多种牛肝菌属(Boletus)及疣柄牛肝菌属(Leccinum)等。这一研究不仅为神农架真菌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填补了中国大型真菌分布研究的一项空白。

提高食用菌栽培技术 60年代初期,杨新美多次深入到中国著名的黑木耳之乡——湖北房县、保康县等地,系统总结农民的栽培经验,并以现代化生物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一套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黑木耳、香菇栽培技术》,对促进黑木耳生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杨新美积极推广银耳纯菌种人工接种技术,使产量增加7-9倍。

1987年在杨新美主持下,华中农业大学与武汉市科委、湖北大学、武汉市蔬菜研究所通力合作,完成了食用菌周年生产模式的研究,为大规模开展周年性高密度、多复种、高效益的集约化生产,提供科学的管理技术。这项成果1988年获得国家“星火计划”展览银质奖。1989年在南京国际食用菌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上报告后,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在香菇遗传育种研究上的成就 1979年受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委托,杨新美主持香菇优良菌株的驯化及选育的研究。他亲自率领教师及学生到湖北随州市设点开展试验。经过3年试验从23个国外引进的菌株中,评选出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栽培的两个良种“7925”和“7917”。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受到好评。这项成果1982年获得国家经贸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为了提高中国食用菌遗传育种的水平,1985年杨新美主持了有关香菇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他们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食用菌的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及杂种优势预测,于1987年完成。这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在中国国内居领先地位。在上述成果指导下育成的几个香菇优良杂交种,于1987年-1990年在湖北、陕西、安徽等地推广,比原主栽品种显著增产。1984年以来,经过数年努力,他的科研组初步找到了用钴60诱变获得营养缺陷型、进行种间融合及检出融合子的方法。

组织编写《中国食用菌栽培学》:1988年杨新美完成了组织编写《中国食用菌栽培学》的工作。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食用菌栽培专著。作为主编,杨新美自始至终尽心竭力地主持了全书的编、审、定稿工作,并亲自执笔撰写了“绪论”和“食用菌的生态”二章。该书不仅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在食用菌栽培实践中的经验,也反映了中国食用菌科研的重大成果,对生产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杨新美常说“科学的最终价值在于应用”。80年代以来,他虽年逾古稀,仍经常深入基层推广科技成果。他的足迹遍及湖北、陕西、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边远和贫穷地区,采用“两带一指导”的方法(带试验经费、带香菇良种、指导栽培技术),帮助当地农民发展生产。当地菇农尊称他为“菇神”,1989年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联合授于他“在科技扶贫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的称号。

§ 主要论著

《湖北农业科学》

1、杨新美,陈冠球:《宜山几种重要作物病害之调查》,《病虫知识》,1941 (1):19-24.

2、杨新美:《湄潭之油茶苞》,《病虫知识》,1941(1):31-35.

3、杨新美:《中国的银耳》,《生物学通报》,1954(12):16-17.

4、杨新美:《棉花病害·农业植物病害之第25章》,中国财经出版社,1955.

5、杨新美,邝文兰:《湖北芝麻病害调查报告》,《华中农学院学报》,1959 (3):9-15.

6、杨新美:《油菜菌核病在我国的寄主范围及生态特性的调查研究》,《植物病理学报》,1959(2):111-122.

7、杨新美,蒋振海,刘闲秋:《棉花苗期病害及铃期角斑病的生物防治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科学出版社,1961.

8、杨新美:《我国主要油料作物病害,油菜菌核病的研究及防治》,《中国植物保护科学》,科学出版社,1961.

9、杨新美:《黑木耳香菇栽培技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

10、杨新美,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学院,上海农药研究所:《“八七八”抗菌素的研究》,《湖北农业科学》,1977(10):25-29.

11、杨新美,朱兰宝:《黑木耳栽培》,农业出版社,1982.

12、杨新美:《对英国植物病理学及食用菌教研情况的观感》,《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3(3):1-7.

13、杨新美,黄年来:《我国食用菌事业的发展前景》,《食用菌》,1984(5):1-3.

14、杨新美主编:《中国食用菌栽培学》,农业出版社,1988

15、彭生斌,杨新美:《化学农药对椴木栽培中黑木耳主要害虫黑光甲和食丝谷蛾的毒力测定和药效试验》,《植物保护学报》,1988(3):201-207

§ 参考资料

[1] 环球人物资料库 http://www.rendb.com/people/r385655/dangan_1.html

[2]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http://www.mushroommarket.net/news/show.asp?id=13634

[3] 中国食用菌技术网 http://www.hzsyjw.com/dispTable.asp?id=3&tab=zjk

[4]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http://cpst.hzau.edu.cn/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9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