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柏文蔚 |
释义 | § 简介 柏文蔚 柏文蔚(1876-1946)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烈武。安徽寿县人。1899年就读于省垣求是学堂,因痛陈清廷丧权辱国,被勒令退学。1900年与赵声等在南京组织强国会,密谋反清,事泄走安庆,入安徽武备学堂。1904年任南京防营第二十三标管带。与孙毓筠等谋炸两江总督端方,事败亡命关外,在东北边防督办吴禄贞任管带。1905年与陈独秀在芜湖成立岳王会,不久到南京任第九镇二十三标二营管带,秘密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后,策动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率部起义,占领南京、任第一军军长兼北伐联军总指挥。1912年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二次革命时,宣布安徽独立,任安徽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逃亡日本,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1915年赴南洋募集军资,1917年归国,到川、湘、鄂边区策动军队进行护法运动,并任川鄂联军总指挥。1920年起历任鄂西靖国军总司令,长江上游招讨使、建国军第二军军长等职。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奉命北上,整饬西北党务,同时与冯玉祥部进行联络。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1928年改任北路宣慰使。1930年任反蒋派的北平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常务委员。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条陈抵抗意见,为时论所推崇。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国府委员,1947年4月病逝于上海。著有《五十年革命大事》 。 § 简历 1900年与赵声等在南京组织强国会,密谋反清,事泄走安庆,入安徽武备学堂。 1904年任南京防营第二十三标管带。与孙毓筠等谋炸两江总督端方,事败亡命关外,在东北边防督办吴禄贞任管带。 1905年与陈独秀在芜湖成立岳王会,不久到南京任第九镇二十三标二营管带,秘密加入同盟会。 1911武昌起义爆发后,策动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率部起义,占领南京、任第一军军长兼北伐联军总指挥。 1912年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二次革命时,宣布安徽独立,任安徽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3年6月被袁世凯撤职。 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 1915年随李烈钧等赴南洋募集军资。 1917年归国,到川、湘、鄂边区策动军队进行护法运动,并任川鄂联军总指挥。 1920年起历任鄂西靖国军总司令,长江上游招讨使、建国军第二军军长等职。 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奉命北上,整饬西北党务,同时与冯玉祥部进行联络。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 1928年改任北路宣慰使。 1929年3月汪精卫、陈公博、顾孟余、何香凝等联名发表《关于最近党务政治宣言》,反对南京中央,被撤职。 1929年10月被开除党籍,受通缉。 1930年任反蒋派的北平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常务委员。 1931年11月恢复党籍。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条陈抵抗意见,为时论所推崇。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国府委员, 1945年5月在国民党“六大”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45年9月兼任国民政府委员。 1947年4月病逝于上海。终年71岁。著有《五十年革命大事》。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