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柏吉斯法
释义

§ 正文

最早的一种煤直接液化技术,采用高压方法使煤加氢裂解为液体燃料(见图)。首先由德国化学家F.柏吉斯开发,于1913年获专利,后由M.皮尔等人继续发展。1922年建成的早期的柏吉斯法装置(日处理煤1t),采用三个平卧串联反应器,首先将煤和溶剂(重质油)制成浆液,注入反应器内进行高压加氢。产物有气体、液化油,残煤及灰分。液固分离采用过滤或离心分离方法。以烟煤作原料可得到44%~55%的液化油,其中230℃以下的馏分占原料煤量的15%~22%。此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反应停留时间较长(约需2h)。后来,皮尔找到活性较高的催化剂,提高了反应速度,使难以加氢的沥青烯得到了部分转化。在柏吉斯和皮尔等人工作的基础上,1926年德国法本公司将此方法工业化,并相继在德国洛伊纳、鲁尔区等地建厂。褐煤的液化压力为30MPa,烟煤为70MPa,温度均为450~480℃。褐煤加氢时用炼铝厂的废渣作催化剂;烟煤加氢除用炼铝厂的废渣外,还须加入少量硫酸铁和多硫化钠。

1981年,联邦德国鲁尔煤矿公司和费巴石油公司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建成日处理煤200t的半工业试验装置,操作压力由原来70MPa降至30MPa,反应温度475~485℃。固液分离采用真空闪蒸方法,将难以加氢的沥青烯留在残渣中,随同残渣进行气化制氢,循环油中基本不含沥青烯,轻油和中油产率可达50%。

§ 柏吉斯简介

柏吉斯

Friedrich Bergius

1884~1949

德国燃料化学家。

1884年10月11日生于德国戈尔德施米登。

1924年3月30日卒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907年就读于卡尔斯鲁厄劳工学院和莱比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卡尔斯鲁厄工学院F.哈伯教授指导下从事高压下氨合成的研究。

1909年任汉诺威工学院副教授,研究煤的生成、结构和高压化学反应。与1913年出版了《高压化学反应》一书,并发明了煤直接液化的方法即柏吉斯法。该法是将煤用氢气在高压高温下转化为液相产物,再制成汽油等轻质汽油,于1913年获得德国专利。柏吉斯在埃森的戈尔德施米登实验室继续研究,后又在曼海姆的一套专门建造的装置进行生产试验。历经十数载,使该法得到工业应用。

柏吉斯因此而于193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金。1933年以后他进行了合成食物的研究,包括用木材转化为糖和制取人造肉的方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