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产动物油脂 |
释义 | § 水产动物油脂 § 正文 从鱼类、海兽及其加工废弃物中提取的油脂。主要包括鱼体油、鱼肝油和海兽油,是食品、医药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化学成分 水产动物油脂主要由混合甘油三酸酯组成,此外还含有磷脂、甾醇、烃类、蜡、甘油醚、维生素和色素等成分。其中脂肪酸的种类约有50~60种,重要的有14种,大部分是碳原子数为20~26偶数的直链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的比重较大,且大部分为具有5个或6个双链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在不饱和脂肪酸中,靠近碳链末端的烯基位量为n3(或W3)型系列的比 n-6型系列的多。软骨鱼类及海兽类的油脂还具有其他特点,如鲨鱼肝油的甘油脂中的脂肪酸大部分为单烯酸,比之其他鱼油还含有较多的不皂化物,主要为萜类(如角鲨烯)、不饱和醇(如油醇)以及甘油醚(如胶肝醇、鲨肝醇与鲨油醇)等。海豚的体油、头油、下腭油中除含有长链的脂肪酸外,还含有大量碳原子数为奇数并有支链的异戊酸。抹香鲸,特别是鲸的腭部和海豚的油脂中除甘油酯外,还含有由脂肪酸与一元醇组成的蜡,分为液体蜡和固体蜡。液体蜡常含有较多的不饱和醇与脂肪酸组成的酯,如抹香鲸的鲸蜡油。固体蜡称为鲸蜡,仅含有饱和的醇与脂肪酸组成的酯。 生产 水产动物油脂的制取大部分以动物的储存脂肪,即皮下脂肪层(在海兽中称为皮下脂)、沿腹壁的脂肪层、肌肉中的组织脂肪和肝脏中的脂肪为原料来源。鱼体油主要取自鳀、鲱、油鲱、沙丁鱼、鲹、毛鳞鱼等多脂鱼类。鱼类的储存脂肪含量随季节变化而有很大差异,最低时仅占体重的1%以下, 最高时可占30%以上。鱼肝油主要取自鳕和鲨。海兽油主要取自各种鲸类、海豚等。 鱼体油是制造鱼粉时的联产品。通常采用湿榨工艺,原料经过蒸煮、压榨之后,从压榨液中分离出粗油再经分离澄清成鱼油。鱼肝油一般用蒸煮法、淡碱消化法或溶剂萃制法制取。海兽的皮脂、骨和内脏中的油脂一般都直接加热熔出,也可用蒸气或水加热制取。提取鲸油是先将皮下脂切成块状或搅成糊状,然后加压或在真空中进行热熔。从抹香鲸油中分离鲸蜡是将鲸油冷却到0℃左右使固体蜡析出后,再经压榨将蜡质从液体鲸油中分离出来。水产动物油脂在应用之前需根据不同用途加以精炼,包括冷滤、碱炼、脱色、脱臭和氢化等。 用途 水产动物油脂除鱼肝油主要用于医药外,鱼体油、海兽油的主要用途是供氢化后制人造奶油、起酥油和肥皂,也可用以制造油漆、油墨、润滑油和鞣制皮革等。海豚腭油粘度低,耐高温又耐低温,可用作精密仪器和钟表的润滑油。从水产动物油(特别是鲸蜡)中可提制高级醇,用作化妆品、药物和其他有机合成物的原料。鱼油中的某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见水产医药用品)。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