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欧美同学会 |
释义 | 欧美同学会欧美同学会1913年在北京成立,定名为欧美同学会,2004年增冠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名。欧美同学会是以中国留学海外各国归国同学为主体自愿组成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联系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做好留学人员工作的助手。欧美同学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和服务海内外留学人员,继承发扬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传统,秉持修学、游艺、敦谊、励行的理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为完成祖国完全统一大业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 协会简介 欧美同学会是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的全国21个群众团体之一。主要任务是: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倡导留学报国;增进会员联系和友谊,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与海外专家学者、留学生及各界人士的相互了解,开展民间友好往来,在经济、科技、文教等领域进行人才交流及学术技术交流;努力拓宽留学人员同祖国的联系渠道。欧美同学会始建于1913年,由当时的爱国知名人士顾维钧、颜惠庆、詹天佑、蔡元培、严复等创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爱国主义传统的民间组织,曾经在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 、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的成新中国首任会长茅以升立和建设中发挥过特殊的作用,因此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文革后,欧美同学会恢复活动,第一届理事会于1986年12月在北京召开,当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茅以升学长当选为会长。会议还聘请了当时的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为名誉会长。9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当选为第二届理事会会长,伍修权为常务副会长,严济慈、宋健、周培源、费孝通、钱伟长、程思远、雷洁琼为名誉会长。第三届理事会1995年6月15日召开。会议选举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为会长、国务委员、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为总顾问,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等二十五人为副会长。党和国家领导人雷洁琼、程思远、卢嘉锡、吴阶平、李贵鲜、严济慈和全体理事一起参加了会议。现任会长即欧美同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都十分关心欧美同学会和留学人员工作。毛泽东主席1957年在苏联接见中国留学生时曾发表“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演讲,周恩来总理曾亲自到欧美同学会视察工作,邓小平同志为欧美同学会会刊题写刊名,江泽民总书记为欧美同学会题词“学习奋斗、团结奉献”,并多次参加欧美同学会的活动。欧美同学会恢复活动以来,重新登记并发展会员、开展各种壮大组织、凝聚人心、留学报国的活动,逐步恢复和扩大了在海内外的影响。目前,欧美同学会国内正式在册会员已超过1万人,设有留美、留苏、留英、留法、德奥、留意、东欧、北欧、瑞士、加拿大、拉美、日本、澳新、朝鲜等十四个分会,会员分布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为了继续加强欧美同学会的活力,更加有效地组织广大留学人员积极参加报效祖国的活动,欧美同学会又根据专业领域和行业界别相继成立了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欧美同学会MBA协会、欧美同学会商会、欧美同学会旅游饭店业 欧美同学会专家委员会等等组织。此外,欧美同学会还有大批海外联系会员。近几年,欧美同学会不断加强与海外中国留学人员组织的联系,先后与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一百多个留学人员专业组织建立了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 欧美同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大街111号,即成立初期原址。 欧美同学会会徽由象征宽阔海洋的蓝色长方形背景、代表中国传统书写工具的毛笔和西方传统书写工具的羽毛笔及欧美同学会英文名缩写组成。 欧美同学会的英文全称是WesternReturnedScholarsAssociation,缩写为WRSA。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的英文全称是ChineseOverseas-returnedScholarsAssociation,缩写为COSA。 § 历史沿革 中国最早的留学人员组织形成于各留学国家。先期赴欧美的学人身处异国,深感团结互助的必要,自然而然地组建了同学会、同乡会等组织。归国后,留学人员为了维持友谊,便于学术交流和事业合作,依然愿意保持这样的组织形式,于是先后在京津等地成立了以留学国别划分的留学人员组织。 在进步思想和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归国学人迫切希望建立更大规模的组织,商讨报国之计。这时,留美学者顾维钧提议“把各国留学生联合在一起”,深为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赞许。 1913年,在著名学者梁敦彦、周诒春、颜惠庆、王正廷、顾维钧、叶景莘、詹天佑等人的发起和赞助下,京津两地的同学会合并,创建欧美同学会,英文名为Western Returned Students' Club.中国建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并延续至今的留学人员组织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成立初期会员合影欧美同学会创立之初,就以“修学、游艺、敦谊、励行”为宗旨,鼓励留学回国者继续研究其所学而又互相团结,担负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任务。同学会定期召开各类问题的讨论会,开展学术性、交际性会务活动,同时兼有国民外交的意向。为了开展活动,在北京西交民巷租了一所小四合院为会所。当时东交民巷有一个专为外国人开设的北京俱乐部,拒绝中国人进入。会员对此极为愤慨,遂商议另购会址建一个俱乐部与之抗衡。 1911年,在梁敦彦先生(首届会长)的倡议下,由会员集资两千两白银,购得南河沿街口的石鞑子庙,拆修后建立了会所。 1925年至1928年,主持会务工作的颜惠庆等人向海内外会员募集资金四万银圆,由贝寿同工程师亲自设计,经过四次扩修,奠定了现今欧美同学会会所的规模。从此会务活动大大开展,足以与东交民巷的北京俱乐部相抗衡。 新会所除供同学座谈、集会、游憩之外,还经常举办学术讲座、举行交际舞会、开设西餐厅、兴办新式文明婚礼等,日益成为引进西方文明的窗口。周培源、汪德昭等就是在此举行新式婚礼仪式的。以上活动的开展,使欧美同学会成为当时华北中西方民间文化交流的中心。 1950年,周恩来总理发出了欢迎身居国外的科学家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号召。欧美同学会迅速响应,广泛联络海外学者回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滞留国外的留学人员约有5000人,1952年底,已有2400余人归国。李四光、王淦昌、严东生、朱光亚、吴仲华、侯祥麟、汪德昭、吴文俊等科学家都是这一时期回国的。 “文革”期间,欧美同学会活动中断。此前,梁敦彦、王正廷、陆徵祥、颜惠庆、顾维钧、胡适、章士钊、张奚若、曹日昌、李宗恩、章元善、陈岱孙、严济慈、叶景莘、竺可桢等人先后担任会长或主持会务工作。 1982年,茅以升、周培源、赵君迈、伍修权、杨放之、毛鹤年、何长工等联名向中央提出欧美同学会恢复活动的请求。恢复活动不久,理事会采纳了吸收留学苏联、东欧的留学人员入会的建议,一大批留学苏联、东欧归国的中青年学者加入了同学会。 增冠“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名80年代中后期,欧美同学会利用人才智力优势,成功开展了科教文诸方面的学术交流和社会咨询活动。1987年,欧美同学会组织各方专家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评价”咨询,成为欧美同学会开展大型学术活动的良好开端。进入90年代,欧美同学会的会务工作重心逐渐由联谊和学术探讨向咨询和服务倾斜。 1996年,欧美同学会成功举办“21世纪中国”研讨会,得到众多海外学人社团组织的响应和广大海内外学人的参与,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90年的历练,使欧美同学会越来越具有凝聚力和生命力。而在一代又一代学人中形成的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爱国激情,则始终作为一种原动力,激励着无数后学为民族振兴、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矢志奋斗。在跨世纪发展的今天,留学人员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新中国、新时期国家经济腾飞的实践者。他们为留学报国理想的实现,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们广泛参与到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工作中去,做出了突出的业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留学人员总数已愈58万,归国留学人员已达15万,中国的留学工作正处在最辉煌的发展时期之一,欧美同学会正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 宗旨任务 成立初期的章程学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留学人员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和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 推动留学人员报国实践,宣传留学人员报国业绩。 开展咨询、信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策出力。 联系海外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团体,开展科技、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和推动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丰富文化生活,增进留学人员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反映留学人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关心会员的工作和生活,努力为留学人员服务,把欧美同学会办成留学人员之家。 表彰、奖励优秀留学人员,积极举荐人才。 § 组织制度 欧美同学会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由各团体会员单位、各分会和其他有关方面推荐,理事会须经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每五年选举一次。理事名额参照会员人数,根据欧美同学会工作需要,由会长会确定。 欧美同学会 理事会的职权 (一)修改并通过欧美同学会章程; (二)选举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会; (三)讨论并决定欧美同学会工作方针和任务; (四)审议并通过欧美同学会工作报告; (五)决定欧美同学会其他重大事项。 理事会每届召开两次全体会议,由常务理事会召集。理事会全体会议休会期间,常务理事会领导欧美同学会工作。 常务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由会长会召集。如遇特殊情况,会长会可决定提前或推迟召开。 在常务理事会中选举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组成会长会。会长会主持召开常务理事会全体会议,在常务理事会全体会议休会期间主持会务工作,向常务理事会负责。会长、副会长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但一般不超过两届。 会长会可根据工作需要,建议增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会成员,提请常务理事会全体会议通过。但增选名额不得超过本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会成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会长会提名并决定秘书长、副秘书长人选。秘书长、副秘书长在会长会领导下,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会长会提名,经常务理事会全体会议通过,可聘请具有留学经历的海内外知名人士为当届名誉会长、海外名誉会长和海外名誉理事。 分会和专门委员会 欧美同学会按留学国家或地区设立分会。各分会在会长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分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分会会长、副会长的任期为五年,可连选连任,但一般不超过两届。 欧美同学会欧美同学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专门工作委员会。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可对欧美同学会有关重大会务活动提出建议并参与筹划,在会长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欧美同学会根据发展需要,设立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在会长会领导下开展欧美同学会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和活动。 欧美同学会设立由专职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机构,在秘书长领导下,执行常务理事会和会长会的决定和决议,配合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开展会务活动,承办有关事务。 欧美同学会团体会员是地方党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接受欧美同学会的业务指导。 经费来源 欧美同学会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会员会费、会员和社会捐赠、机关团体资助及服务事业的合法收入等。 欧美同学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任务和事业发展之所需。 欧美同学会建立会长会领导下的财务管理体制。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务主管部门的财务审计和常务理事会的监督。 欧美同学会所属事业单位的资产隶属关系不得随意改变。 § 会员与干部 会员 欧美同学会会员包括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 凡承认欧美同学会章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市留学人员组织,向欧美同学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可成为欧美同学会团体会员。 凡承认欧美同学会章程的归国留学人员,具备《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组织通则》规定的个人会员资格,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由会员两人介绍,向欧美同学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可成为个人会员。 欧美同学会(一)在海外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毕业; (二)国内高等院校本科毕业后,在海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厂矿企业等学习、进修或从事讲学、研究工作不少于两年; (三)在国内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或担任讲师、工程师及其他相应职务后,在海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厂矿企业等学习、进修或从事讲学、研究工作不少于一年; (四)在学术上有突出成就或对社会和留学事业有突出贡献的留学人员入会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但需经会长会同意。 在海内外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毕业,有成就、有影响但尚未回国的中国籍海外留学人员,承认欧美同学会章程,经欧美同学会联系的海外留学人员社团及相关机构推荐,由会员两人介绍,向欧美同学会提出申请,经批准,可成为个人会员。 会员自愿退会,须书面报告欧美同学会并履行退会手续。会员有严重违法行为,欧美同学会取消其会员资格。 团体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一)其代表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了解欧美同学会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参加欧美同学会举办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 (四)享受欧美同学会提供的服务和优惠; (五)对欧美同学会工作进行监督。 二、义务 50年代归国的留学生(一)遵守欧美同学会章程; (二)执行欧美同学会决议; (三)承担欧美同学会委托的工作; (四)协助欧美同学会发展新会员; (五)向欧美同学会报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信息资料等。 个人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一)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了解欧美同学会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参加欧美同学会组织的有关会议和活动; (四)享受欧美同学会提供的服务和优惠; (五)对欧美同学会工作进行监督。 二、义务 (一)遵守欧美同学会章程; (二)执行欧美同学会决议; (三)关心并参加欧美同学会工作; (四)与海内外学人、友好人士建立联系,促进交流和友谊; (五)积极发展新会员; (六)按规定缴纳会费。 现任领导 现任会长韩启德韩启德,男,汉族,1945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九三学社成员、中共党员,1968年12月参加工作,西安医学院毕业,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学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1962—1968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病理生理学专业学习。1968—1979年陕西省临潼县多所基层医院临床医师。1979—1982年西安医学院硕士研究生。1982—1985年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教师。1985—1987年美国埃默里大学药理系进修。1987—1988年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讲师。1988—1995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血管医学研究所副所长。1995—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心血管基础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九三学社北京市副主委(1997年)。2000—2002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医学部主任、心血管研究所所长、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01.06)。2002—2003年九三学社中央主席(2002.12按部长级待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2003—2008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006.05),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2008—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 社会贡献 二十一世纪中国研讨会二十一世纪中国研讨会 改革开放以来,负芨海外的中国年轻一代留学人员已达 20 多万。他们中许多人学成归来,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力量,尚在海外的也心系祖国,渴望有更多的机会报效祖国。为此,欧美同学会举办“二十一世纪中国与新一代留学生“研讨会。会议得到了中华海外联谊会、国家教委、国家科委、人事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协的关心和支持。作为协办单位,香港海外留学生联谊会、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和加中科技协会将与欧美同学会一道共同举办此会。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和欧美同学会联络委员会具体负责会议组织工作。 研讨会内容以中国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人才、科技、贸易、教育和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讨国内外的学人如何为祖国经济发展多做贡献,为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如何为海外学人为国服务创造条件。会议印制了论文摘要集并于会后出版论文文集。会议还嶙选了部分优秀论文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 报国计划 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欧美同学会最近几年广泛联系海内外留学人员,宣传留学人员在不同领域为祖国发展做出的突出成就,弘扬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传统,促进海外留学人员与国家有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国内企事业单位的联系联络与合作,维护留学人员在国内的合法权益等等,各项工作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欧美同学会在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大力支持下,联合报国计划海外近百家留学人员组织共同发起的“报国计划”以及从96年至今连续7届举办的“21世纪中国”系列研讨会,已经在海内外中国留学人员中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报国计划”是欧美同学会在海内外留学人员和国内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搭设的联系桥梁,主旨一方面是为国内各地政府开发区、高科园区、创业园区及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资讯服务,另一方面是为旅居海外的留学人员为国服务进行有关创业方面的帮助。目前欧美同学会“报国计划”已经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大连、青岛、湖北武汉、山西太原、海南海口、河南洛阳、广西柳州、浙江绍兴、山东潍坊、辽宁鞍山等地相继开展了高科技产业化的论坛、研讨会、考察、洽谈以及共建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等影响广泛的活动,欧美同学会“报国计划实验基地”已经在北京挂牌。欧美同学会支持在日本的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开展“为国服务团”活动,目前已经组织了24批400多名博士回国开展知识创新、科技项目转化的留学创业活动。党和政府充分肯定了这些旨在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活动,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第18批“为国服务团”的全体代表,鼓励他们到各地开展科技创新和留学创业的活动。 § 参考资料 欧美同学会http://www.coesa.cn/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