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椒江区 |
释义 | § 地理地形 椒 椒江地理地形江,是改革开放以后崛起于浙江沿海中部的海港新城。境域东濒大海,西接黄岩、南傍路桥,北界临海。陆域东西宽18.80公里,南北长23.0公里。海岸线长22.7公里。总面积343.5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263.49平方公里,海岛面积14.96平方公里,滩涂53.2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平方公里, 椒江水域16.89平方公里,内河水域面积59.24平方公里。 境内以海积平原为主,占总面积65%,平原上间布小山陆屿,山在城中,树木茏葱,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孕育出独特的城市风貌。大江贯城而过,形成天然良港,向以得舟楫之便,富山海之利,有"台州六邑咽喉"之称。沿海滩涂漫漫,海域辽阔,海洋自然资源富饶。大陈渔场为东海第二大渔场,计有鱼类、甲壳类、软体类和贝藻类300余种,昔以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四大经济鱼类著称。海域环境良好,近年发展海洋养殖,出产的大陈黄鱼已成为著名品牌。 § 气候环境 椒江区 自然条件优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活动积温6300℃·日,降水量1500毫米,日照总时数1900小时。最热月平均气温28℃,最冷月平均气温6℃。适宜多数喜温果木生长,全年无休耕期,为传统农业三熟制地区。椒江是浙江省第三大河流,辖区即以此为名。流域总面积6290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97.7公里。境内河口段长11.7公里,江面宽900~2000米。出海口称牛头颈,两山夹峙势成关隘,故古称海门。 § 新城建设 椒 椒江城市建设江作为台州中心城市的主要城区,区委、区政府按照"拓展东西、连接南北、改造旧城、塑造景观"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市场经济理念,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最大限度地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把修筑标准江堤作为重新描绘椒江新蓝图的契机,展开旧城改造、医化工业园区、东部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到目前,共拆迁旧城面积达56.2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花园式小区和高档次的市政设施。2001年以来城区新增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7.3%,改造和新建了凤凰公园、葭沚大转盘,尤其是占地110亩的江滨公园建成,标志着椒江城区生态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椒江这几年城建累计投入近50亿元资金,分别建立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大桥实业有限公司、水利投资公司、土地储备公司、以投资公司作为工程项目的业主,用企业方式进行项目的筹资、建设、开发、经营,建立了"借钱、用钱、生钱、还钱"的新机制,并采取合资、独资、股份等形式,吸引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投资建设。几年来,椒江区通过对城市的精心经营,实现了城建和经济新的飞跃。 § 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 椒江 椒江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区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发展态势。 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名、特、优、新农产品得以快速发展,涌现出前所春大豆、葭沚大棚蔬菜、三甲榨菜、下陈和三甲的茭白、大陈大黄鱼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粮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达到13.3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5.16万吨,引进推广了适合椒江种植的R-144、甬优6号等一批农作物优良品种,主要农作物的单产水平和品质均有明显提高。水果特色品种增加,品牌效益显著。已建成千亩以上的水果基地6个。 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55家,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化加快推进,已成为我省重要的大黄鱼养殖示范基地,大黄鱼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覆盖率达65%以上。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畜禽产品稳步增长,奶牛年产奶量处于全省中上水平,家禽良种覆盖率达78%。农田水利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完成了全区山林延包工作,启动实施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和近海资源综合调查。 工业经济 椒江以 椒江工业建设先进建造业基地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引导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全区工业经济在调整转型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工业经济总量稳定增长。2002年与2006年相比,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从280亿元增加到544亿元;其中规模上工业总产值从111亿元增加到317.89亿元,自营出口额从2.61亿美元增至9.14亿美元。 规模经济队伍不断壮大。先后实施了市“128”工程、市“513”工程、区“522”工程、区“216”工程等重点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坚持扶优扶强,重点培育机械、医药化工、电器等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全区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企业从2002年的168家增加到2006年的366家。 品牌建设硕果累累。“飞跃”、“星星”、“宝石”、“东港”等4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名牌企业;共获得浙江著名商标13个,台州名牌产品23个;我区特色产业缝制设备行业荣获中国缝纫机制造之都。 第三产业 椒江连锁超市四年来,椒江深入实施“三产活区”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设立了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加快。编制完成全区商贸、旅游、信息化等产业专项规划,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加快椒江商业核心区建设。积极推广现代营销方式,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和连锁经营,推进“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鼓励引进世界500强和全国知名连锁企业,鼓励引进世界及国内知名品牌,充分挖掘椒江商业“老字号”,新时代广场、凤凰新天地等一批商贸设施相继建成。 以海门港、葭沚物流功能区、洪家物流中心和拟建甬台温复线椒江道口物流基地为依托,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形成物流基地、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战略联盟,枫叶海运与中石油大连海运公司共同组建了船运物流基地,天天物流基地己建成投用,泰和塑料等4个重点物流项目已动工建设。洪家市场群建设全面启动,钢材市场、二手车市场已建成。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大陈岛旅游度假区已建成对外营业,创建中国旅游优秀城市已获通过。房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科教兴区”战略全面实施 椒江科教四年来,椒江科技投入大幅上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始终名列全省前茅,企业纷纷引进大院名校,建立了台州智能电子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台州分所、海正博士后工作部,东港浙江大学精细化工联合开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农业科技进一步提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成绩显著。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区,国家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区,国家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先进实验区;实施名师强教战略,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和星级教师人数分别达到11名、36名和626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茅,高考成绩实现了“三区第一、全市三强”的目标;加大教育帮扶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校改水改厕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杂费工作全面启动,共发放513万元资金,对4649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创办了椒江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了椒江区职业教育集团,普职之比继续保持1:1。 城乡建设一体推进 椒江四年来,椒江区实施了“东扩西进、跨江发展”的城区空间拓展战略,使主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大,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四年间,椒江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8.18平方公里,面积扩大近1倍,改造拆迁旧城71万平方米,回建90万平方米。目前,解放南路二、三期工程改造步伐加快,云西路南侧部分区块已启动拆迁,枫南路以北区块改造回建安置房已结顶。同时抓好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了烈士陵园改扩建、海门老街保护性改造、椒江剧院、城区截污、机场路改扩建一期、九条路拓宽改造、工人西路改造、220千伏台海梁输变电、台州学院一期、东方太阳城一期等一批重点工程。台金高速东延椒江段即将启动建设,垃圾填埋场二期扩建工程已基本建成。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四年来,共整治河道373公里,围垦滩涂2800亩。新增公共绿地面积88.6万平方米,公园面积扩大了1.8倍。建成了体育中心体操馆、东山公园盆景园,位于城区中心白云山顶的白云阁已动工建设。 § 行政区划 椒江区下辖海门街道、白云街道、葭沚街道、洪家街道、下陈街道、三甲街道、章安街道、前所街道、大陈镇、椒江海洋渔业总公司、椒江农场。 § 历史沿革 椒江区椒江历史悠久。椒北章安,有其久远的历史。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置回浦县,治设章安。东汉建武年间(25~56),改名为章安县。其辖区相当于今温州四县、台州四县及处州、松阳等地。吴太平二年(257)于章安置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安阳)、罗阳(安固)、罗江县,相当于今浙东南和闽北的大部。隋开皇九年(589)废临海郡,置临海县。十一年,县治迁往大固山,章安地入临海县。其后,章安便一直未能复兴。 南岸于唐以后渐兴,先自三山、栅浦,渐移至葭沚、海门。 海门地处椒江口,因江北之小圆山和江南之牛头颈山对峙,状如大门而得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筑城设卫,以御倭寇,始称海门卫。嘉靖三十六年(1557)设台金严参将,首任参将戚继光。 清顺治十一年(1654),移定海镇驻海门(十三年改台州镇,康熙二年改设水师右路总兵官,八年改为黄岩协,九年改镇守宁台总兵官,十五年改水师提督,十九年复改海门镇总兵官,后镇移黄岩,称黄岩镇),在此前后,设临海县丞衙门于海门。十八年(1661)清廷颁布禁海令,沿海居民内迁,海门设台寨驻兵,仅留少数居民。康熙二十二年(1683)开海禁,复置。道光二十三年,移台州同知衙门于葭沚,以加强对沿海的统治。光绪二十年(1894)开埠通商,发展成为商埠。 1928年建临海县海门区。1934年,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海门。 1949年6 月设台州专员公署直属海门区。1956年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辖区。1980年7月建海门特区,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椒江市,为本省第一个县级市。 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设立地级台州市, 同时撤销椒江市改设椒江区,并成为台州市委、市政府驻地之中心城区。 1997年下辖7镇、1乡、3街道、1国营农场、1渔业总公司。总人口43.73万人。 § 人口民宗 椒江宗族境内为汉民族聚居地区。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251100人,其中满族2人,回族6人,藏族1人,瑶族1人,壮族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365844人,其中回族16人,藏族1人,苗族1人,壮族4人,朝鲜族1人,满族4人,另有日本国大和族入中国籍1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462846人,其中蒙古族12人,回族63人,藏族3人,维吾尔族4人,苗族368人,彝族59人,壮族48人,布依族107人,朝鲜族3人,满族31人,侗族68人,瑶族7人,白族11人,土家族103人,哈尼族2人,傣族2人,黎族1人,傈僳族3人,佤族2人,畲族31人,水族5人,土族7人,其他少数民族5人,其他未识别的民族13人。2007年全区48.94万人。 § 人文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椒江就有古人类居住,在山麓带从事原始渔猎生活。先秦时期,统称"越"地,属闽中郡。 椒江人文三国吴黄龙二年(230),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士万人,由章安港出发远航夷州(今台湾),经年而返。留下了中国历史上大陆与台湾交往的最早文献记录。太平二年(257),在章安设临海郡。公元3~6世纪的两晋、南北朝,是章安古郡最繁荣的历史时期,在这三个多世纪中,章安作为浙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港埠兴旺,人文荟萃。佛教文化始传入境内,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之一灌顶和尚,即为章安无碍寺出家的僧人。 唐武德八年(625),章安县并入临海,此后章安不再设县。但仍为沿海重要港埠,乾符四年(877),日本商人曾从章安港装运香药等货物外运。章安出产的姜也运销外埠,被作为优质中药材载入本草药典。宋时期,海洋捕捞业和盐业进一步发展,盐业生产已成为主要产业,海洋捕捞向浙北拓展。西山、东山、栅浦等地开始形成街市。与日本、朝鲜等国的海上贸易往来逐渐兴旺,建炎元年(1127)在章安设"市舶务",专营港口管理和税收等事务。四年(1130),高宗赵构从舟山移驻章安,并游览枫山清修寺。此外,宋代的著名女词家李清照、民族英雄文天祥等,都曾至椒江。 元时期,以朝廷漕运为背景的海运业迅速发展,在岩屿设立海运千户所,与椒北的章安港均为漕运海船驻泊和装运大埠。同时葭沚和栅浦等地也是福建货物的集散地之一。至正八年(1348),黄岩方国珍起事,义军出入椒江沿海,在中国东南率先揭起反抗元王朝的大旗。明代初期,因倭寇为患,朝廷下令"海禁",沿海经济受到较大打击。洪武二十年(1387)筑海门城,二十八年(1395)又筑前所城,皆为军事卫所建置。明弘治(1488~1505)间,筑成最早的一条海塘--丁进塘,之后在数十年间又相继筑成两条海塘,围垦海涂10万亩。自此揭开椒南平原500年开垦海涂的历史。 椒江历史建筑明嘉靖(1522~1566)间,连年倭寇入侵,并一度盘踞大陈,登陆海门,占领栅浦,四处流劫抢夺。沿海军民奋起自卫,朝廷亦遣兵追剿。参将戚继光率"戚家军"数次驰援,驻守海门,终于荡平剧寇。座落东山西麓的"戚继光庙",是全国著名的抗倭纪念古建筑遗存之一,也是椒江最具历史人文教育意义的古迹。公元17世纪中叶的明清鼎革之际,沿海数为拉锯之地。 顺治三年(1646),明鲁王朱以海驻跸海门。八年(1651),清兵在海门港集结,前往舟山围击明军。十二年(1655),因郑成功游弋海上,清廷禁民出海。此后,郑成功部屡攻海门。十八年(1661),清廷又下令迁界,海门沿海居民被迫内迁30里。 至康熙三年(1664),明军将领张煌言被捕,浙东南坚持19年之久的抗清运动始告寂然。清代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解除"海禁"以来,沿海经济迅速恢复。时在葭沚设立"海关"机构,后迁海门,称"台大关"。并加强海防建设,大力兴修水利,筑塘围垦,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又从18世纪中叶起,葭沚商埠渐兴,一度形成闽货的主要集散地。同时,台州列岛得到进一步开发,大陈形成浙东沿海岛屿最兴旺的渔业集镇,居民最多时达万余人。 清末,海门港正式辟为商埠,于光绪二十七年(1910)建立最早三安川码头,开通椒江至上海、宁波、温州等客货航线,并创办各类实业。货商毕集,市场兴旺,成为台州最繁荣的港埠。至民国间,遂有"小上海"之称。 § 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 该景区位于台州市椒江区,已列入国家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单,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景区由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大陈岛、一江山岛等景点构成。整个景区分为市区块与海岛块。 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区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区 位于台州市椒江区枫山北麓,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04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红色旅游基地,05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主要建筑物有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陈列馆、纪念塔、烈士桥、将军碑林、烈士墓群、战斗场景大型浮雕群雕等,平均每年接待的扫墓和参观者约10万人次,是椒江城区主要旅游景区。 一江山岛一江山岛位于台州湾大陈列岛外,以"一江山登陆战"而闻名海外。1955年1月18日,我陆、海、空三军参战部队密切配合,灵活机动,英勇作战,仅用两个小时,就全歼岛上国民党守军1000余名,攻下了被美蒋喻为“反攻大陆大门”的一江山岛。一江山岛战役作为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三军联合作战永载史册。 现岛上遍布战壕,构筑有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碉堡154个,分三道防御阵地,火力交叉,而岛岸又多陡壁,海面开阔。该役之壮,于今虽已岁月远逝,但仍常有游人上岛寻访故地。 台州海洋世界台州海洋世界是目前中国最高的、浙江省最大的海洋馆,也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个自上往下参观的海洋馆之一。它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型海洋馆的建设运营经验,创造性地应用了许多全新理念,让你尽享海洋文化的乐趣。 台州海洋世界内设热带雨林馆、珊瑚礁生物馆、海底遂道馆、海洋风情馆、海兽表演馆、海洋嘉年华、海洋科普教室、水族实验室等八大部门。这里集聚了各种形色绚丽的海洋生物,超大型的展示,逼真再现水世界的缤纷精彩。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惊险刺激的人鲨共舞、动人心魄的万鱼争食、精彩绝伦的水中芭蕾、精灵可爱的海豹表演……您还能认识到许多来自异国的珍稀海洋生物,学到许许多多的海洋知识。 海门老街 历 海门老街史悠长,是集人文景观和商业休闲为一体的主题街区,现存多为清未民初所建。此街南北走向,南接中山东路,北至江滨路,原街长470米,今留存有225米长,宽约6-8米不等,石板路面。南端为吊桥头,系繁华街口;北端有杨府庙,庙北牌楼,上书“海门关”三个大字。它曾是椒江(原为海门)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百来年前,老街店铺林立,商品琳琅,顾客如织,但随着时间流逝,岁月变迁,曾一度衰落。 现如今,踏着青石板,畅游一回老街,去感受一番老街当年的风貌,真是惬意无比。这儿是酒肆,那儿是茶馆,还有各家玉器行,打金铺,古玩店比肩而临。兴致所在,可以畅饮,可以叙旧,可以怀古,更可以淘宝。耳畔是余音绕梁的台州乱弹,身边是古朴雅致的建筑,眼前是古趣盎然的老街。似真似幻,百年时光,弹指一挥间。 章安古郡章安古郡自西江昭帝始元二年始设回浦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台州的发祥地,三国以来一直是浙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章安港是台湾首航出发地,是台州湾口最重要的海港,为章安发展成为台州最大的食盐转运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章安古街建于清朝,满街都是商店作坊,许多老字号粉墙台门,是章安辉煌历史的见证。有台州独一无二的百年老店“方万盛”药号旧址,名店“方鼎盛”南北货号,还有保存比较完好的府衙旧址、祠堂、牌坊,历史悠久的古木屋、老宅等古建筑。穿行街中,脚下饱经风霜的石板路,章安桥那被风化的桥面和桥两边残缺不齐的石阶,仿佛在告诉我们它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桥下的回浦水,依然在不停地流淌,映托着浙东南最古老的历史古郡—章安。 § 参考资料 http://www.jj.gov.cn/jjgl/jjjj/ http://www.jj.gov.cn/jjgl/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6%DD%BC%CC%B9%E2&z=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