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樟树市 |
释义 | 樟树市位于中国江西省中部。 樟树市人口约48.8万。汉族为主,有回、壮、苗、侗、满、土家、京 、畲等13个少数民族。面积1286.8平方千米。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析高安、新淦置清江县,北宋治平三年(1066)并入新淦县茂才乡、新喻县思贤乡。1988年10月26日,撤清江县设樟树市。矿产资源有岩盐、煤、铁、瓷土等。岩盐储量大而集中,为江南最大矿盐基地。野生动物有黑麂、小天鹅、穿山甲、苏门羚、猴面鹰。土特产品有四特酒,清江红橘,商州枳壳。自古为中药材集散地。名胜古迹有筑卫城遗址、三皇宫、药码头、望津楼。 § 自然地理 樟树市地处江西中部, 樟树市鄱阳湖平原南缘,跨赣江中游两岸,自古有“八省通衢之要冲,赣中工商之闹市”之称,水陆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浙赣铁路穿境而过,京九铁路和105国道纵穿南北,赣粤高速公路和沪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樟树港与南昌、九江港并称为赣江三大港口。地理坐标:东经115°06′33″至115°42′23″,北纬27°49′07″至28°09′15″。市区位于横穿江西的浙赣铁路和纵贯江西的赣江交叉点上,市域东邻丰城、南接新干、西毗新余、北连高安。全境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31公里,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樟树市距江西省省会南昌市仅88公里,高速公路车程仅一小时;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南昌昌北国际机场。 境内地势平坦,河川纵横,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560毫米,平均气温在摄氏17.5度以上,无霜期约272天,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樟树市有耕地59.1万亩,其中水田51.4万亩、旱地7.7万亩;可养水面6.6万亩;林业用地面积44.77万亩,有林地21.84万亩,森林覆盖率18.2%,面积构成为“三山一水五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农业人口38.2万人,农户99940户,农业劳动力197792人。 § 历史沿革 樟树市原名清江县,建县于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八月, 樟树市 割高安的建安乡、修德乡,新淦的崇学乡建清江县,以萧滩镇(今临江镇)为县治,直属镇南军节度使。境内袁赣两水在萧滩镇合流后一段,波流澄澈,名为“清江”立县后即以水名县。南唐保大十年(952),将高安升为筠州,清江改隶筠州。北宋淳化三年(992),割清江、新淦、新喻三县置临江军,先后管辖“清江、新干、新余、峡江”四县近千年之久;清江为倚郭望县。北宋治平三年(1066),割新淦茂才乡,新喻思贤乡入清江县,县境由三乡增至五乡。元至元十四年(1277),临江军改临江路,清江为上县。明洪武二年(1369),改临江路为临江府,辖清江、新淦、新喻三县。清代府县隶属仍沿明制。历经“宋、元、明、清”四朝的临江府(今为樟树市临江镇)先后经历了军、路、府的行政变革,但一直是地级市级别,江西重要城镇,江西十三府之一。民国二年至民国十四年,属庐陵道;民国十五年至二十年,直属省;民国二十一年至民国三十八年,先后属第一、二行政督察区。1930年10月至11月,在临江镇建立过县苏维埃政府,属湘鄂赣边境特委领导。1949年6月19日,在樟树镇建立清江县人民政府(同年7月15日迁临江镇,1950年3月27日又迁回樟树镇),属南昌分区专员公署。1959年1月1日,改属宜春专员公署管理。(1978年改称宜春地区行政公署)。1988年10月26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撤消清江县设立樟树市,以原清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樟树市的行政区域,同时划为江西省经济计划单列市。2000年,国务院国函[2000]50号文件,定樟树市为江西省直辖市。同年,江西省决定樟树市由宜春市行政代管。 § 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 樟树市 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2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完成23.8亿元,比上年增长28.3%;第三产业完成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九五”末的40.7∶32.∶27调整为24∶47.6∶28.4。2005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46108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中央收入21378.5万元,比上年增长36.1%;地方收入24018万元,比上年增长6.5%;省级收入7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全年完成财政支出4648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4%。 ●工业 樟树市主要知名企业和产品:四特集团四特酒、仁和集团的妇炎洁、樟树医药集团的中药制剂、江西盐矿的井冈牌食盐、山峰日化的蚊香、金虎集团的保险柜、省樟树粮油公司的玉珠大米、春丝面条等。 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7.4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全年药业实现增加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72.4%;酒业实现增加值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盐业实现增加值1.51亿元,比上年增长62.3%;保险设备和机械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99亿元,比上年增长67.8%。 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5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实现利润0.65亿元,实现税收3.2亿元。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7.5%,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2005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实现利润0.44亿元,实现税收0.38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万平方米。 ●农业 樟树市 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大豆、红薯等,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经济作物主要有药材、蔬菜、花生等;养殖业较为发达,肉用畜饲养以生猪为主,是肉类生产百强县市之一。地表水资源丰富,为全省水产养殖十强县市;畜禽生产发展迅速,是畜牧业百强县(市)之一。境内树木繁阴,“清江红桔”以“色、香、味”俱佳而驰名中外。野生药用植物2400多种,“商州”枳壳、车前籽等为中药佳品,享誉中外。形成了药材、粮食、生猪、水禽、蔬菜、工业原料林等主导产业,有农业龙头企业11家,其中省级6家和宜春市级5家。2004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并获1180多万元商品粮基地补助资金;2005年获省委、省政府“出路在工”发展先进县市。2002、2004宜春市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县市,2003年获宜春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增收306元,达到3579元。 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14.7万亩,同比增长2.4%;粮食总产达45.7万吨,同比增长4.3%;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50万亩,其中超级稻种植面积达21万亩,粮食作物优质率为95%以上。目前,全市中药材基地面积15.3万亩,1家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支撑系统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得了宜春市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2001年至今,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1.2万亩,并实施了“绿色通道、绿色养老、绿色帮扶”三大绿色工程,林改面积达33.8万亩。全市共建立省级畜禽无公害养殖基地5个(昌傅牧工商公司、临江生猪养殖基地、江西绿环实业有限公司、樟树市虹桥牧业有限公司、樟树市种草养畜示范山羊基地),2005年新增各种生态养殖小区13个(观上龙虎山、观上横里、城北廖洲、城北槎市、临江毛家山、洲上铜江、吴城瓷场、吴城山前、昌傅城头等9个养猪小区,洋湖敖洲家禽养殖小区、阁山台埠水库养鸭小区、吴城塘下养鸡小区、永泰大塘养鹅小区)。2005年,全市生猪出栏70.16万头,存栏32.7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3.06%、1.8%;家禽出笼1670万羽,存笼582万羽,同比分别增长12.8%、1.6%;肉牛出栏4.2万头,肉羊5518头,水产品产量达3.5万吨。2005年省农业厅授予我市为养殖十强县,并有7个乡镇(街道)成为全省养殖百强乡镇。 2005年全市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宜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固定资产总额达6亿多元,上交税收8000多万元,联系农户8万多户,形成药材、生猪、家禽、优质水稻、蔬菜、花生等特色产业。全市已建立起乡镇小型科技示范基地26个、村级示范点800多个。涌现种植面积50亩以上粮食种植大户205户、连片种植青皮冬瓜50亩以上的基地27个;建立千亩以上中药材基地18个,其中吴城乡5000亩黄栀子基地通过GAP认证。围绕主导农产品,建立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强化资金、技术、场地、人才管理等服务,实现农户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全市已培育各类农产品运销联合体931个,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85%以上农副产品实现外销。全市农产品共获中国名牌2个、江西省著名商标15个、江西省名牌6个、宜春市知名商标9个、绿色食品商标3个。 ●对外贸易 樟树市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出口企业由2000年一家发展到现在的20家,出口企业由2000年的200万美元,发展到现在的700多万美元,翻了几番。主要出口企业有冠京香料有限公司、清丽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江西盐矿、春丝食品有限公司、美科实业有公司和新黄海医药食品化工有限公司。其中冠京香料和清丽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一直是宜春市的出口龙头企业,年出口额超500万美元,2005年该企业出口产品获江西省重点出口培育和扶持品牌。2006年,富达制盐公司、金虎集团、其门堂蔬菜、金怡制衣和福铃内燃机配件等新的出口企业增加。 § 城市建设 ●基础建设 2005年来,樟树市城区面积由1987年樟树设市时的12.6平方公里扩大到25.2平方公里,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城区面积扩大了12.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比设市时的9.6平方公里扩大了8.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9.3万,比设市时的9.7万人增加了9.6万人;全市公交运营线路长度80公里,公交车180辆,城市日供水综合能力10万吨,供水管道长度77公里,城区道路长度133公里,道路面积232.6万平方米,路灯3541盏,排水管道长66公里。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樟树市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往年成倍增加。2006年,城市新拦洪墙建设、清江大道拓宽改造、香樟外滩广场等工程相继竣工,药都公园改造正抓紧扫尾工程建设,药都大道北段拓宽改造、沿江路、葛玄路、王家佬路、福城大道南段延伸、楼门前、马洲上道路改造、药都广场、水景广场、城北工业园、盐化基地等基础设施正在抓紧建设,高速公路连接线改造也在筹备中。特别是四特大道、清江大道、沿江大道、药都大道、盐城大道和杏佛路、葛玄路、药都路、福城路、吴城路等道路的新建、改建、扩建,初步构建起了樟树“五纵五横”的城市道路网。 ●城市建设 樟树市 按照樟树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樟树市先后制定了1.8平方公里的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按照规划要求,在新城区以杏佛路为城市建设主轴,沿轴线两侧先后建起了新华书店、樟树人寿保险、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建设大楼、财政大楼、民政大楼、电信大楼、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地税大楼、交通大楼、疾控中心和银河大酒店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物,加快了行政办公区的建设步伐。同时,通过市场引导和招商引资,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先后开发建设了五洲花园、江南华城、世纪花园等一批基础设施配套、质量好、环境美、品位高、具有一定规模效益的住宅小区,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品位。特别是四特大道的打通和南昌理工学院以及新天国际、干部安置小区、水景广场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做旺了新城区人气,使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在老城区,政府通过盘活土地存量,以资源换资金等方式,加大了旧城改造力度,投资近亿元,先后对药都公园、香樟外滩、锦绣共和(繁昌地段)等旧城区实施成片开发改造,有效地改善了老城区的基础设施,使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樟树市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先后把城北、大桥两个街道办事处纳入城区范围,并投入资金完善城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 § 社会事业 ●教育 2005年末,全市拥有中小学校218所,在校学生69456人,中小学教职工5119人,专任教师4886人。其中:普通高级中学1所,专任教师196人,在校学生4249人;普通完全中学4所,专任教师647人,在校学生12520人;职业高中2所,专任教师33人,在校学生432人;初级中学20所,专任教师1098人,在校学生1520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专任教师482人,在校学生5809人;完小146所,专任教师2303人,在校学生30156人;初小及教学点32所,专任教师127人,在校学生1088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教职工1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工10人,在校残疾少儿283人;幼儿园60所,其中公办教职工(即市幼儿园)38人,幼儿及学前班学生9554人。 ●医疗 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4所,其中市直医疗卫生单位8所,中心卫生院5所,一般卫生院11所,有村卫生所220个,乡村医生530人。全市医疗机构拥有病床857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494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医生760人,注册护士655人。拥有固定资产9800万元,其中医疗设备4600万元。全市有二级甲等医院2所,一级甲等医院4所,经评审达到爱婴医院4所,为全国农村中医试点先进县,江西省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 ●科技 承担并实施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0项,其中,“863”计划一项、创新基金项目3项、星火计划项目2项;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兴贸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火炬计划各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7项,其中火炬计划2项、创新基金1项、农业重大专项1项、星火计划4项、重点新产品计划9项;宜春市科技计划项目27项;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63项。 § 文化渊源 ●中药文化 樟树市以中药业著称于世,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誉称。中药业是樟树宝贵的古文化遗产,也是樟树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篇章。 据方志文献记载,樟树的医药活动,自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著名道教创始人之一葛玄,到阁皂山修道炼丹,采药行医算起,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兴起、发展、鼎盛三个历史时期: (1)、兴起时期 据说葛玄在阁山修道炼丹的同时,也采药行医。从唐朝廷组织苏敬等人编写的《新修草本》来看,收录的药品844种,其中樟树阁皂山所产的药材就有茯苓、沙参、乌药、葛根、乌首等200余种。阁皂山麓、赣江之滨的古代淦阳一带,地势低洼,常有洪水为患,水灾之后,往往流行瘟疫,阁皂山民将采集的中药,或巡诊于村舍,或摆摊于淦阳,悬壶施诊,从而开创了樟树医药业之先河。阁皂山亦为今日之药都源地,葛玄被尊称为樟树药业鼻祖。 (2)、发展时期 樟树市 樟树成为今日的“药都”,为中药材交易,集散,加工炮制之地,奠基于唐宋。唐代“药圩”,宋代“药市”,为明清时期樟树中药业的鼎盛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樟树“药圩”的形成,始于唐代。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江西通往广东的古驿路“大庾岭道”开通,它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处于这条“官道”中心的淦阳城(今樟树)即成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津。凭借袁赣二水与南通北达的驿路,或达京师,或至吴楚,或走湘桂,或通闽浙,为药材的集散、中转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于是“货栈”、“药行”等应运而生。至宋代“药市”也就逐渐形成。医药兼备的“药店”相继出现。 北宋元丰(1078-1085年)年间,樟树地产“商州枳壳”、枳实,又以它上乘质量,每年作为贡品向皇宫进贡15斤左右。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著名史学家、名医徐梦莘所著《集医录》问世,为樟树最早的医学著作。元代至元十六年,南宋遗民侯逢丙,耻于仕元,举家从庐陵(今吉安市)迁至樟树开设“侯逢丙药店”济世度人,“设肆制药”,所制饮片成药享誉东南,成为樟树药史上首创设厂制药的著名药师。樟树在唐、宋、元三代约700余年的时间里,形成“药圩”,并进一步发展为“药市”。药行货栈应运而生,药店药厂渐次开设,名医药师不断涌现,医学专著相继问世。 (3)、鼎盛时期 樟树中药业,在明清时期的400余年中,已进入全面发展、鼎盛时期。行、号、店、庄遍布全国,同时也引进“外商”,在樟树设立字号,形成“以我为主,主客并存”的药业体系。清道光初年(1821-1850年),樟树镇内有药材行、号、栈、庄近200家,其中药行所占比例大,号称“四十八家药材行,还有三家卖硫磺”。在这200家店中本地药商经营的有百数十家,外地药商以河南、安徽人为主,开设店、栈50余家。以“乡谊”、“亲谊”为纽带,专业技术为基础的樟树药帮逐渐形成。它虽非官方组织,但高尚的药德,严明的帮规,高超的技术,雄厚的资金,是与其它政治为背景的“帮会”有区别的,它是促进中华医药事业的发展,繁荣社会经济的民间组织。樟树药帮的形成,是与樟树人向外开拓分不开的。 樟树药商以樟树为“大本营”,通过三次外出经商的高潮,逐渐形成了以湖南的湘潭、湖北的汉口、四川的重庆,加上樟树四个中心据点。“樟树药帮”在组织上进一步的健全,反过来又促进了“樟帮”药业经营的发展,形成了以樟树为中心的全国药业网,与当时的“京津帮”、“四川帮”三足鼎立。以药、医结合,药材集散与药材加工炮制同步发展。樟树中药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已不仅仅是药材交易、集散,而且以独特的鉴别技能,科学的收藏保管,技艺精湛的加工炮制,质量上乘的成药产品,而获得“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 ●酒文化 樟树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谷物生产,商代有佳酿,宋代出名酒,清末民初,“四特酒”又在竞争中崛起。樟树酒文化,有文字记载是从南宋开始。爱国诗人陆游,号放翁,以喜酒、豪放著称,他在临川任职时著有《剑南诗稿》,在“对酒”诗中写道:“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可见当时樟树的酒已颇有名气了。 “四特酒”一名始于民国初年。清末,娄源隆独创南北合一的酒型,即用北方汾酒(以高粱为原料,大曲发酵)和当地土酒(以稻谷为原料,小曲、药曲发酵)两种工艺相合酿造,并巧为勾兑,生产出酒色清亮、香醇可口的色、香、味俱全的特型白酒,即四特酒。而“四特”一名则是在激烈的生意竞争中产生的。首先是娄源隆分店“天成”别出心裁地在酒坛上贴上两个“特”字,即所谓“双特”,以示他的酒优。抗日战争前夕,又用大鹏商标,标出四个“特”字,以示更优。于是,娄源隆这种特型酒便以“四特”而闻名。 § 旅游资源 樟树市地处赣中, 樟树市交通方便,可进入性强,处在南昌-井冈山-赣州金牌旅游线路的必经之道上,又是赣西旅游网络开发与全省金牌旅游线路的结合部。樟树市旅游发展是发掘和彰显樟树药文化、道教文化、古文化底蕴,重点开发建设樟树市药都旅游区、阁皂山药道养生旅游区、吴城商邑文化旅游区、临江赣文化旅游区、筑卫城远古文化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可以概括为“一山、一江、两镇、两城”。一山为閤皂山(含玉华山),一江指赣江,两城分指吴城和筑卫城,两镇各为樟树镇(即樟树市区)和临江镇。从而形成以閤皂山(含玉华山)为龙头,以市区为核心,以“吴城”和“筑卫城”为两翼的旅游开发框架和格局。江西省推出了三条金牌线路,其中“南昌——井冈山——赣州”是一条红绿古文化生态兼俱的金牌旅游线,樟树正处在必经之道上,特别经公路的旅游者可将樟树作为一个中间站。 ●吴城遗址 位于樟树市吴城乡吴城村。1973年樟树市博物馆调查发现,遗址总面积有4平方公里,遗址中心是一座61.3万平方米的商代中晚期都邑古城。自1973年起共进行过十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6000多平方米,清理出房基、灰坑、窖穴、制陶、铸铜、祭祀场所等文化遗迹和墓葬,出土有青铜戈、矛、刀、器盖;陶器及原始瓷器鼎、罐、盆、大口尊、鬲、缸、碗、盂、豆、爵、尊;陶质和石质生产工具有马鞍形刀、纺轮、网坠、拍、垫、斧、锛、刀、镰、铲、镞、矛、玉刀,以及铸造青铜器的石范,还发现200多个刻划在陶器和石范上的文字符号,这些文字有的与甲骨文相似,有的更为原始。特别是在西段城墙城壕近4米深的不到4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了20多个商代人头颅骨和部分肢骨。吴城遗址是长江以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人类居住遗址,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历史。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荣获“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01年,国家文物局将该遗址列入“十五”期间大遗址保护50处重点之一,定性为商代中晚期的都邑遗址。 ●樊城堆遗址 位于樟树市西南24公里的刘公庙乡庙下村东侧,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系高出稻田1—3米的台地遗址,南北长124米,东西宽101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距今约4500年的原始村落,是赣江中下游最具有代表性的遗址。 ●阁皂山 道教名山——阁皂山,又名阁山,海拔802.7米,位于市境东南隅,雄峙赣江东岸,蟠衍200公里,成为樟树碧嶂。山名肇见于东汉。宋代以来,即有“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馆”的誉称。东汉建安七年(202)著名道家葛玄在此悟道修真,在此山建“卧云庵”,筑坛立灶,修炼“九转金丹”,尊称樟树药业之祖。唐仪凤年间(676-678)朝廷赐阁皂山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与金陵(今南京)茅山、广信(今贵溪)龙虎山并称为天下三大名山。 ●九龙泉 位于福地景区太极峰西麓。传为崇真宫前放生池内十条锦鲤,受葛仙翁洗药池水灵气而化成龙,有九条飞入宫东深壑中深修,故壑称九龙洞,泉为九龙泉。经现代科学检测,九龙泉水中含锌、钙、铁、镁等十二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四特酒酿造水的源头,也是福地景区群众唯一的生活饮用水。 ●永镇塔 樟树市 又名永泰塔。位于樟树市城南偏西17公里的永泰镇。赣水河畔。据清同治九年《清江县志》永泰团图载:“市前小港,明成化末,赣水暴涨冲决,遂成大江,因水势直下,建永镇塔以控下游”。当时村民建塔九层,为镇水患命名为“永镇塔”。系砖石结构。六边形,共7层,从下而上逐层递缩,高24米。清光绪十七年(1981)“辛卯风灾”,刮去塔顶,注入江口。乡民又捐资整修,由9级改为7级。至今塔身保存尚好。塔基系用灰绿色花岗石砌成。青砖作平台,砖上压印铭文,有“洪永昌修”、“洪永昌会公修”、“永镇塔砖”等。每层高3米,设6门,三虚三实,塔身眠砖垒砌,塔壁白灰粉饰,腰檐皆以青砖叠涩铺挑出,上盖青石吻鳌斜出联角,雕作翘式,下部吊挂铜铃,顶层以青石覆盖,顶部铜帽呈圆锥形。塔内中心竖一参天杉木柱,柱直径80公分,直通塔顶。各层设有井字木架四根,夹嵌木柱,使木柱与塔身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原塔内设有楼板、木梯,现已废。1984年公布为樟树市文物保护单位。 ●望津楼 位于樟树市西面赣江边大码头石级坪台上。又名望津亭。与对岸的“知津亭”(毁)遥遥相望。该楼创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光绪元年(1875)重修。1957年秋,1982年又两次维修。因处重要渡口,居码头之上,登楼可远望赣水;清代曾设卡课税。为商贾税收之要津,故名为望津楼。大码头系赣水交通必经之地,过往船停泊之点,为之标记,当时码头旁设有义渡,过往行人可在望津楼内歇息避风雨。该楼系木石结构,方形擎檐石柱四根,置于方础石之上。木质圆形通住四根。下垫鼓础,楼为两层。底层为敞间,呈方形。铺砌花岗岩为基台,两侧砌有台阶,上下层之间设楼板腰檐,天花板素底,四面棂条明窗,歇山顶泥瓦覆盖,勾头,滴水檐头,彩瓷葫芦刹,饯脊鳌尖,四翼悬挂铎,楼体髹漆枣红。楼上层原悬挂“望津楼”匾颜体字,下层悬挂“利涉大川”横匾、隶书体。两匾均系黑地金字,笔力雄劲,惜毁。 § 参考资料 1、http://www.china-zhangshu.gov.cn/Article/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