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板齿鼠
释义

§ 形态特征

体型粗大,平均体重250~300g,最大者达750g。成体体长达250mm上。吻较短,不突出。尾较粗,其长约与体长相等,

板齿鼠

其上具清晰的覆瓦状鳞片。背毛较硬,长约40mm。臀部毛尤长,达70mm。足掌裸露,具6枚足垫,爪锐利。乳头6头,胸、腹部各3对。

背毛黑褐色,头部与背中央部分毛色最深,体侧稍淡。背毛毛基灰褐色,毛尖棕黄色,杂有黑色长毛。腹毛棕黄色,毛基灰褐色。尾部背腹面均为黑褐色,有光泽。前后足背面黑褐色。

头骨粗壮,颧弓向外扩展。鼻骨前端与门齿等齐。眶间宽较窄,有眶上嵴,与颞嵴相接,两颞嵴平行向后延伸至鳞骨。顶间骨小,矢状嵴不发达。枕骨垂直向下。门齿孔后缘超过臼齿前端的连线。臼齿齿列较短,腭骨大于齿列长。听泡不发达。

门齿粗大。臼齿咀嚼面的齿突愈合成横嵴状,而不是鼠科动物通常突出的3列齿突。这是鉴别的主要特征。 [1]

§ 生物学特征

板齿鼠是东南亚暖湿型种类。喜栖息于潮湿、近水、土质松软的环境中。在沿海的稻田、水塘、河堤、竹林及杂草丛生荒地处特别多。很少进入村镇。

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食甘蔗、甘薯、香蕉等具甜味的植物。在水稻田中啮食作物茎叶,严重影响水稻分蘖和成熟。从乳熟至收割期不仅盗食稻谷,而且将其大量拖入洞内。在饥饿时也捕食小鱼、螃蟹等小动物。

夜间活动为主,白天多躲藏在洞内或甘蔗、稻丛下。善游泳,可潜水十几分钟。性多疑。出洞前先窥视四周,无异常时才出来。如有敌情则迅速钻入洞中,并将洞口堵塞。如果躲避不及时,将前身直立,背毛耸立,与敌格斗。

洞穴建于隐蔽处,有2~4个洞口,多达7、8个。洞道分支多,总长达260~750cm。有窝巢和盲道,窝巢内垫有潮湿的软草。 [1]

§ 发生消长规律

全年均可繁殖,春末至秋初为繁殖高峰期。每胎可产2~10仔.多为4~6仔。

种群数量的季节幅度较小,一般为2~4倍。年度间的变动幅度可达10倍以上。 [1]

§ 综合治理策略

1.捕捉 人工捕捉或放养蛇、猫等动物。

2.药物诱杀 在老鼠出没的洞口行道投放毒饵诱杀。

①敌鼠钠盐0.05%饵料:即每100公斤谷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敌鼠钠盐50克,翻拌均匀。

②杀鼠迷0.04%饵料:即每100公斤谷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杀鼠迷40克。

③鼠甘伏1%~2%饵料:在大缸内,100公斤谷物加入50公斤~60公斤水和1公斤~2公斤鼠甘伏原药,搅拌均匀,缸口盖上塑料布密封浸泡一昼夜,捞起晾干,勿晒!再加入1~2公斤食油拌匀即可。 [1]

§ 地理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其分布北界为我国南岭至金沙江一线,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农业害鼠。

§ 相关文献

刘乾开主编.农田鼠害及其防治.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汪笃栋,叶正襄主编.农田鼠害及其防治.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吕佩珂.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续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6

吕佩珂.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病虫原色图鉴.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

§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目:啮齿目 Rodentia

科:鼠科 Muridae

属:板齿鼠属 Bandicota

种:板齿鼠 B. indica

二名法

Bandicota indica

(Bechstein, 1800)[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