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毛蕊山茶 |
释义 | § 简介 所属卷:Camellia L. 所属科:Theaceae 中文名:毛蕊山茶 § 描述 灌木或小乔木,高2—8米;幼枝被柔毛,一年生枝变无毛,红褐色。叶革质,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6—13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常具尖锐细锯齿,叶面深绿色,无毛,有光泽,背面淡绿色,疏生长柔毛,沿中脉上毛被较密,侧脉6—8对,在叶面凹陷,背面突起,网脉在叶面也常凹陷,背面突起;叶柄长5—15毫米,被柔毛或变无毛。花单生小枝顶端,深红色,径4—5厘米;无花梗;小苞片和萼片10—15枚,半圆形或近圆形,外面5—10枚较小,长1.5—6毫米,里面5片较大,长1—1.5厘米,外面密被灰黄色绒毛,里面被毛或近无毛,花后脱落;花瓣6—10枚,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4厘米,宽2—2.5厘米,先端微凹,里面5枚下部连合,长约1厘米;雄蕊长2.5—3厘米,外轮花丝下半部合生,上部分离花丝被长柔毛;子房球形,径约2毫米,密被灰黄色绒毛,花柱长2—2.5厘米,密被淡黄色柔毛或仅基部被毛,先端3浅裂。蒴果球形,径4—5.5厘米,3室,表面黄褐色,果皮厚达1厘米;种子半球形,长约2厘米,宽约1.5厘米,褐色,无毛。花期2—3月,果期9—10月。 § 分布及生境 产盐津、邱北、广南、富宁、砚山、文山、西畴、麻栗坡;生于海拔550—1 900(—2 300)米的石山常绿阔叶林下或灌丛中。四川西南部、贵州、广西、广东西北部和湖南南部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盐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