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系 |
释义 | § 简介 狭义的“民系”,又称“次民族”、“亚民族”,指一个民族内部的分支,分支内部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之间互为认同。例如,就南方汉族而言,有说闽语的闽南、兴化(莆仙)、潮汕,说客家话的客家、东江本地,说粤语的广府、粤西、四邑、桂南等民系注1、2。 有人亦引申“民系”的概念,用来指同属一地区有相互认同的人,不一定需要满足符合内部语言、文化、风俗相同的要求。例如所谓的老表民系,就是指江西人。不过这种引申的“民系”概念使用得较少,一般称为“某某人”而不是“某某民系”,如“江浙人”、“东北人”等。 因此,“民系”一词在用于汉族时,基本上只运用于广东、福建等省内各族群语言、文化、风俗等差异较大的地区。此外,就中文环境而言,只有中国大陆的学者较喜欢使用“民系”(sub-nation)的概念,而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更多的是使用“族群”(group)的概念。 § 参考 百度百科、雅虎百科、GG百科、114百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