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殷墟 |
释义 | § 遗址简介 殷墟是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出土文物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 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它占地100多亩,就建在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它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梁结构而成。苑中建筑由著名的古建筑家设计,严格地构筑在原建筑的遗址上。每座建筑都采用了重檐草顶,夯土台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 殷墟博物苑不仅展现了殷代王宫殿堂的布局与建筑,而且还具有园林特色。同时,它也是集考古、园林、古建、旅游为一体的胜地。 § 发掘概况 发掘现场1928年,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持,开始殷墟的发掘工作,主要参加者有李济、梁思永等人。从1928年10月到1936年6月,共进行了15次发掘。发掘面积共约4.5万平方米,发现了许多重要遗迹:在后岗首次发现了晚商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3个地层的叠压关系;在西北岗西区和东区发掘了13座大墓和大批祭祀坑,证明这里是王陵区;在小屯发掘出一批宫殿和宗庙遗址。出土遗物中最重要的是甲骨,共发掘出土24794片,其中包括著名的“大龟四版”、“大龟七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殷墟的发掘工作继续进行。1950年春,发掘了武官村大墓。其后,在小屯西勘探出一条南北长1100米,折向东西长650米的濠沟,环绕宫殿区西侧和南侧,与洹河共同构成宫殿区的防御设施;在苗圃北地发掘出一处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铸铜作坊遗址;在后岗发掘出圆形祭祀坑。1971年冬,在小屯西地发现21枚牛胛骨,其中10片有刻辞。1973年在小屯南地一次发掘出4829片有字甲骨和一批无字卜骨。1976年发掘妇好墓,在武官村大墓南侧,发掘出一批祭祀坑。1969~1977年,在殷墟西区发掘出900多座平民墓。1978年春,在殷墟王陵区1217号大墓东墓道之北,发掘甲字形大墓1座,是这一带新发现的殷墟早期墓葬之一。其后,又发掘了相传曾出司母戊鼎的大墓,墓道内发现不少殉葬的奴隶头骨。1989年,在小屯北侧发掘出一处大型宫殿基址,三排房呈凹字形连成一体,面积约5000平方米。 § 范围布局 殷墟殷墟的范围和布局已基本搞清。宫殿区在小屯村东北,已发掘出建筑基址53座,分为甲、乙、丙3组。乙组面积最大,甲组次之,丙组最小。甲组基址有15座,分布在遗址的北部,靠近洹河,多东西向,年代最早;乙组基址21座,分布在遗址中部,门多向南,年代晚于甲组;丙组基址17座,分布在遗址南部稍偏西,门多向南,还有一些向东或向西,年代最晚。这些建筑基址平面多为长方形,也有近正方形,还有凸字形、凹字形等。修建时,有的先挖基槽后填土夯筑;也有的仅把原来的文化层堆积挖掉,再回填净土夯筑。皆用石柱础,有的在石础上还垫有铜础。在基址下或门侧处,经常用人“奠基”。乙八基址规模最大,南北长约85米,东西宽约14.5米。其西与乙七基址相接。在乙七正南,发现3组排葬坑。坑内少者1~3人,多者10~13人,有俯身、仰身、跪式葬以及砍头葬,出土有青铜礼器、兵器和车马。此外,还有葬兽坑。这些大规模人祭遗存,说明乙七、 乙八基址可能是用于祭祀的宗庙类建筑。1989年发掘的大型宫殿基址,使殷墟宫殿宗庙建筑向南延伸了130多米,向东扩展了50多米。此外,在大司空村、高楼庄、花园庄、王裕口、四盘磨、白家坟、梅园庄等地都发现了居住遗址。王陵区在洹河北岸的侯家庄、西北岗、前小营和武官村之间。已经发掘出13座大墓和1400多个祭祀坑,可分为东西两区。西区有8座大墓(其中1567号墓为未竣工使用的“假墓”)。这些大墓分别有4个、2个和1个墓道,平面呈十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墓葬规模很大,如西区的1001号墓,南北长18.9米,东西宽13.75米,深10.5米。墓葬总面积为712.75平方米。西区的1217号墓更大,总面积达1 200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掘的西北岗东区217座祭祀坑皆为长方形竖穴,每坑掩埋人骨8~10具,多为青壮年男性,也有少数女性和儿童,总数达1387具。处置方法有砍头、肢解、腰斩、活埋。这是多次人祭的遗存。 § 宫殿宗庙遗址 宫殿宗庙遗址位于安阳市洹河南岸的小屯村、花园庄一带,总面积达71.5公顷,总面积达71.5公顷,是商王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场所,也是殷墟最重要的遗址和组成部分。自1928年以来,在这里先后发现宫殿宗庙建筑基址80多座。这些宫殿宗庙建筑,采用黄土、木料等建筑材料,夯筑高大厚实的台基,房架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被中国古代典籍称为“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对中国古代早期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的宫殿宗庙建筑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其建筑多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基置柱础,房架多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以茅草,造型庄重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主要建筑规模巨大、结构繁复、互相连属;多重院落组合有序,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开创了中国古代厅堂建筑的独特风格。殷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1937年以前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群,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本世纪70年代以来,又陆续发现了著名的54号基址和妇好墓等。在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两面,有一条人工挖掘成的南北长1.1千米,东西长0.65千米,宽10-20米,深5-10米的巨型防御濠沟,其东、北两端与洹河的河曲相通,将宫殿宗庙遗址环抱中间,构成了严密的防洪、防御体系,与宫殿宗庙遗址浑然一体,起到了类似宫城的作用。 甲组基址位于宫殿宗庙遗址的东北部,东、北两面濒临洹河,其范围南北100米,东西90米,共发现15座夯土基址,以东西向的长方形房基为主,个别为凹字型,呈现出东西成排分布的特点。按其分布位置,可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包括甲一至甲十等10座基址;南区包括甲十一至甲十五等5座基址。南区中甲十一、甲十二、甲十三等3座基址面积较大,北区中大多数面积较小。这些建筑是宫殿宗庙遗址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位于甲组基址东南部的甲十一基址,是甲组基址中最大的建筑基址,也是宫殿宗庙遗址最具代表的建筑之一。它南北长46.7米,东西宽10.7米,面积达500平方米。共出土柱础34个,其中铜柱础10个,这种以铜为础的建筑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极为罕见。 殷墟出土青铜面具乙组基址位于甲组基址西南部,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共发现夯土基址21座,以东西较长的长方形房基为主,门多南向。房基以子午线为轴,呈对称布局东西分列,而且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联属。其中,朝南向的17座,朝东向的4座,在基址的南面分布着密集的祭祀遗迹。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乙组基址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为乙一和乙八基址。乙一基址位于乙组基址的最北部,整体近方形,南北长11.3米,东西宽11.8米。其南北中线与子午线相一致,是乙组基址的核心。乙八基址位于乙组基址中部,南北长85米,东西宽14.5米,面积1,233平方米,由四部分组成,共出土柱础石153个,是宫殿宗庙遗址内规模最宏大的建筑。 丙组基址位于乙组基址西南部,共发现夯土基址17座,这些基址呈对称排列,面积较小。其中,丙一基址是丙组基址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南北长17米,东西宽20米,北部有柱础石8个。丙组基址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 54号基址位于乙组基址东南,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基址濒临洹水西岸,整体呈凹字形,缺口向东。包括南、北、西三组基址,这些房基构成半封闭状的建筑群,面积达5,000平方米,结构严谨,构思精巧,已具备了中国 “四合院”的雏形,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的滥觞。该基址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宫殿宗庙遗址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建筑基址。 § 妇好墓 妇好墓著名的妇好墓在小屯西北约100米。妇好为武丁配偶,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年代与墓主的商王室墓葬。此外后岗、大司空村南和孝民屯东有3处贵族墓地。平民墓葬多分布在遗址边缘,其中以孝民屯南的殷墟西区和大司空村北二地最为集中,已发掘约3000座。殷墟西区900多座墓较有规律地分布在8个墓区内。各个墓区之间有一定的界限,在埋葬习俗、随葬陶器组合以及铜器铭文等方面各具特征。一个墓区往往有数件青铜器上带有同样的族徽,表明一个墓区应是一个族的墓地。这批小型墓中,除部分青铜器外,还有随葬陶觚、爵等礼器,有的还有生产工具和兵器。在殷墟还发现一批手工业作坊遗址。如苗圃北地发现一处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铸铜遗址,发掘出房基和工棚的遗迹,出土有大型坩埚和炼炉以及大批铸造青铜礼器的陶范;在小屯东南0.5公里的薛家庄和孝民屯西地也发现铸铜遗址;北辛庄南地和大司空村南地则发现有制骨作坊遗址,出土有铜刀、锯、钴和砺石等工具和大批骨器、骨料,还发现贮存骨料的窖穴和与制骨有关的地穴式房屋等;此外,在小屯村北还发现有制作石器和玉器的作坊遗址,发掘出房基,出土大批砺石,石器半成品以及少量玉料、石料和雕琢精致的艺术品,说明当时的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妇好墓内部殷墟出土遗物非常丰富,以陶器数量最多,还有较多的铜器和玉器以及石器、骨器、角器、蚌器、象牙器等。陶器 主要为夹砂灰陶、红陶和泥质灰陶、红陶的日用器皿。纹饰有绳纹、环络纹、弦纹、三角划纹等。器形有鬲、簋、盆、豆、圜底罐、大口尊、瓮等。还出土有刻纹白陶、硬陶和原始瓷器。白陶用高岭土制成,胎质细腻、洁白、坚硬,器形有簋、豆、壶、瓿、觯、大口尊等,纹饰有饕餮纹、夔纹、雷纹、蕉叶纹、乳丁纹、弦纹等,形制及纹饰多仿自铜器。随葬用的陶明器仿铜器和实用陶器,火候较低,制作简陋。青铜器 礼器有鼎、鬲、爵、觚、尊、觯、盘、簋、壶、卣、瓿、觥、彝、豆等。纹饰较复杂多样,多采用主纹高出地纹,并配用扉棱和兽头的复层花纹。兵器有戈、矛、刀、钺、镞等及用于防护的胄。工具有斧、锛、铲、削等。还有车马器、弓形器和铜铃等。其中最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妇好偶方彝、妇好尊、司母辛四足觥等。玉器 礼器有琮、璧、环、瑗、璜、圭、璋、簋、盘。兵器和工具有矛、戈、戚、钺、镞、刀、斧、凿、锛、锯、铲、锥、镰、纺轮。此外,还有装饰品、艺术品等。妇好墓出土玉器755件,除礼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品之外,还有玉人、龙、凤和27种玉雕动物,显示出商代晚期琢玉工艺和抛光技术的极高水平。甲骨 主要为王室占卜记事用的龟甲和兽骨。自1899年发现以来国内外搜集收藏的达15万片以上,其中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几批甲骨内容丰富,地层关系明确,价值很高。这些甲骨对研究商代社会历史有极重要的意义。此外,妇好墓出土的3件象牙杯,通体有繁缛的纹饰,雕刻精细。武官村大墓出土虎纹大石磬长84厘米,小屯北地出土的龙纹大石磐长88厘米,音调悠扬清越,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大型乐器。 § 青铜器 “殷墟出土了大量青铜器,这么精美的青铜器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谈到殷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周室主任杜金鹏这么评价。 司母戊鼎杜金鹏说,安阳殷墟在1978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青铜容器4000余件,这些青铜器中,司母戊鼎是殷墟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实际上,安阳其他一些证据证明,这并不是殷墟最大的青铜器物。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钢进行考古发掘时,曾经发现过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工厂,那个工厂现场有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内范,而这个内范表明它是一件圆形青铜器,这个圆形青铜器的口径达到1.6米,比司母戊要大得多,这样来讲,如果它是一个圆形的鼎,那比司母戊鼎壮观多了。 这种规模、体型的青铜器要进行铸造必须有一批熔化青铜器的炉同时工作,而且有大量的铸造工人,这个浇铸是不能间断的,能把各个工种有机协调起来,可见当时的社会组织已经非常严密。 殷商的青铜加工业如此发达,但安阳周围并没有高品位铜矿以及冶炼青铜所必需的锡铅矿石。有学者推测,当时的工匠们已经学会了在矿石的产地进行冶炼粗加工,然后把加工过的粗铜、粗锡、粗铅运到这里,进行配比熔炼。当时的铜矿很可能采自江西、安徽等长江流域一带,而锡、铅的矿藏则主要在江西一带。有学者推测,商代频繁的战争,可能也与争夺矿产资源有关。 商代的石器与玉器亦可谓琳琅满目,殷墟出土的玉器体现出中国青铜时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想像力。学者们认定,殷墟出土的玉器,其原料大都为新疆的和田玉、辽宁岫玉。那么可以这样设想,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通往新疆的“金石之路”了。这要比始于公元前二世纪的“丝绸之路”早1200多年。 § 甲骨文 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及占卜方法、程序和卜辞的语法、辞例等形成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据甲骨文记载,殷代已有专门掌管占卜和纪录的贞人,见于卜辞的贞人约有上百人。占卜涉及内容包括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等,甚至于商王游猎、疾病、做梦、生子等。商代以后,甲骨占卜逐渐失去了其显赫地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见证了已经消逝的商代占卜制度,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目前殷墟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其书体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在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历史意义 殷墟建筑发现填补了考古空白 仿殷建筑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博士率领的考古学家,在殷墟的东北方探明了一座面积470多万平方米的洹北商城,其中仅一号基址长度就有170余米,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不仅是夏商周三代最大的单体建筑,甚至可谓历代宫殿之最,它的建筑面积相当于六七个故宫太和殿的面积总和。 在洹北商城发现的1号宫殿建筑基址,是继1999年发现400多万平方米的商代城墙遗址后,又在该城内南北中轴线偏南位置,发掘出的一座回字形巨大宫殿建筑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代夯土建筑。 唐际根博士说,洹北商城及其中轴线附近夯土建筑群的发现,在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考古工作者通过多年野外调查,分析大量古文化遗存和古地貌资料后,发现的一商代都邑遗址,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空白,从而完善了商代的编年框架。 § 遗址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加强了对殷墟的保护与研究。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派出发掘团,发掘武官村大墓。其后建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负责殷墟的调查发掘工作。1953年,安阳市成立殷墟文物保管所,划定了遗址的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开展保护工作。1984年9月,在小营附近的祭祀坑修建了保护房。1987年建立了殷墟博物苑,在原址复原或仿建了4座商代宫殿和妇好墓上的祭祀建筑。 § 殷墟博物苑 殷墟博物苑殷墟博物苑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 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命名,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又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国旅游景区全国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殷墟博物苑坐北朝南,建于洹水之滨,仿商代的古建大门以红、黑两色为主色调,三门并峙,设计简约,洋溢着3000年前王室的气息。大门内的广场中央伫立着一尊大鼎,这就是出土于安阳、堪称商代青铜器登峰造极之作的司母戊大方鼎(仿制品)。后面是刻着“甲骨文发现地”几个大字的石碑。从清末到现在,人们都是为此而来。 殷墟宫殿区驰名中外,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占有重要地位。50余座宫殿、宗庙遗址,宏伟壮观,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石器等珍贵文物。据考古专家评价,殷墟“发掘着一个典型的奴隶社会”。殷商文化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是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 殷墟博物苑犹如一座展示华夏历史瑰宝的艺术殿堂,它给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和启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