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棘颚口线虫 |
释义 | § 概述 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 颚口线虫归类为颚口属,已确定的共有10种,其中在东南亚报道5种,在中国发现的有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刚刺颚口线虫(G.hispidium)和杜氏颚口线虫(G.doloresi)。人体颚口线虫病的报道,均由棘颚口线虫和刚棘颚口线虫所引起。1960年代后,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在东南亚尤其是泰国十分普遍,病原均为棘颚口线虫。1980年代以来,在日本发生不少颚口线虫病例,是由刚棘颚口线虫引起的。迄今,我国已报告的病例有34例,表明我国棘颚口线虫病在增多。棘颚口线虫是狗、猫的寄生虫,也寄生于虎、豹等食肉动物,刚刺颚口线虫则主要寄生于猪的胃壁,它们偶可寄生于人体。 成虫短粗,活时呈鲜红色,稍透明,两端稍向腹面弯曲,前端为球形,上有8圈小钩,颈部狭窄,体前半部和近尾端处被有很多体棘,体棘的形态有分类学意义,雄虫长11~25mm,雌虫长25~54mm。虫卵椭圆形,一端有帽状透明塞,内含1~2个卵细胞。第三期幼虫盘曲呈6字形,长约4mm,头顶部具唇,头球上都具4环小钩,其数目和形状有重要的虫种鉴别意义, 全身被有200列以上的单齿皮棘,体前部的棘长10mm, 往后逐渐变小,变稀,在体前1/4的体内有4个肌质的管状颈囊,各自开口于头球内的气室中,内含浆液,这四个构造对头球的膨胀和收缩有重要作用,食管分为肌性和腺性两部分。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胃壁肿块中,肿块破溃后虫卵落入肠胃腔道并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出第一期幼虫, 幼虫被剑水蚤吞食后,经7~10天发育为第二期幼虫。当含幼虫的剑水蚤又被第二中间宿主(多为淡水鱼类)吞食后,大部分移行至肌肉,1个月后发育为第3期幼虫。终宿主(狗、猫等动物)食入感染有棘颚口幼虫的鱼类(主要为乌鳢、泥鳅、黄鳝等)后,第三期幼虫在其胃内脱囊,并穿过肠壁移行至肝、肌肉或结缔组织,最后进入胃壁,在粘膜下形成特殊的肿块,逐渐发育为成虫。一个肿块中常有1至数条虫寄生,有些动物如蛙、蛇、鸡、猪、鸭及多种灵长类等动物食入已被感染的鱼后,其体内的幼虫不能进一步发育,故为转续宿主。人亦非本虫的适宜宿主,常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第三期幼虫的淡水鱼类或转续宿主而受感染。在人体组织内寄生的虫体仍停留在第三期幼虫或性未成熟的成虫早期阶段。幼虫在人体内可存活数年,长者可达10年以上。 § 作用 本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幼虫在人体组织中移行,加上虫体的毒素(如类乙酰胆碱、含透明质酸酶的扩散因子、蛋白水解酶等)刺激,可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损害部位极为广泛。皮肤幼虫移行症可在全身各部位表现出匐行疹或间歇出现的皮下游走性包快。局部皮肤表面稍红,有时有灼热感和水肿,可有痒感,疼痛不明显。内脏型幼虫移行症的临床表现随寄生部位的不同而异,如进入脊髓和脑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后果严重可致死亡;可在消化、呼吸、泌尿系统中移行或寄居,引起相应的症状。 在临床上对可疑表现者,尤其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或转续宿主史者,则应考虑本病,并作进一步检查。从病变组织中取出虫体作镜检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对无明显体表损害者可结合感染史,用免疫学方法作辅助诊断。 本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猫的感染率可高达40%,世界各地以报道可作为棘颚口线虫第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的有104种,包括鱼类、两栖类,爬形类、鸟类和哺乳类等。有的资料说剑水蚤吞入的是第二期幼虫,以后在其体内发育为早第三期幼虫,鱼体内发育为晚第三期幼虫。人的感染大多是生食或半生食鱼类引起,人体病例则呈散在分布。治疗主要靠手术取虫,可用噻苯达唑杀虫。 预防方法是不食生的或半生熟的鱼类、禽鸟类、两栖类,爬形类和哺乳类等肉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