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棘蛙
释义

§ 基本资料

棘蛙 中文学名: 棘蛙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两栖纲 Amphibia

科: 蛙科

属: 棘蛙属

种: 棘蛙种

分布: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甘肃、陕西、西藏等省区。

§ 形体特征

棘蛙类体大而肥壮。体长约有9-12厘米,体色较为暗淡,杂以不规则的黑色斑纹。它们的皮肤更为粗糙,背面有成行排列的窄长疣,眼间常有一条暗色横纹。与其它蛙类不同的是,雄蛙体型比雌蛙大,而且只有雄蛙身上才有刺。所谓“刺”,只不过是皮肤肉疣上生长的黑色棘刺,摸上去并无痛感,更不会被其刺伤。棘胸蛙形似黑斑蛙, 但比黑斑蛙粗 壮肉肥。棘刺的分布状况依种类而异:咽喉及胸部长满疣刺的叫棘胸蛙(Paa spinosa),胸腹部满布大小黑刺疣的叫棘腹蛙(Paa boulengeri),胸部有两团对称刺疣的叫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

成蛙一般体长10~13厘米,体重150~250 克,大的可达400克以上,头宽大于头长。皮肤粗糙,背部皮 肤呈暗灰色,有许多疣。雄性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窄长疣,疣上有小的黑剌。棘胸蛙不仅背部有疣,头、四肢、 背 面、体侧也布漫小的圆疣,疣上还有分散小黑棘。 雄体的胸部长有分散的角质黑丁肉剌,故名棘胸蛙。 雄性前 肢较粗壮,指端圆,略膨大,第一指基部尤为粗大, 雌性腹面皮肤光滑,没有黑剌。棘胸蛙的头又宽又扁, 吻 端圆并且突出于下颌,吻棱不很明显, 两个鼻孔间的距离与两眼间的距离几乎相等。  [1]

§ 习性

棘蛙类多栖息于山区的溪岩边,夜间活动,捕食各种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

棘胸蛙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 常栖息于海拔150~1000米的密林峡谷间、溪流中、石窟里、岩沟内,昼伏夜出,喜在水上觅食,畏烈日。每年11 月 底至翌年4月中旬为冬眠期。它在气温25℃~30℃、水温 20℃~27℃时生长最快。它主要捕食各种昆虫,如蝽象、蚱蜢、金龟子、天牛、蚂蚁、叩头虫及螺虾、 泥鳅和嫩 草根等。5~9月为棘胸蛙的繁殖季节,每年交配产卵3次。雌 蛙年产卵量为500~1000粒,一般产于瀑布下方的树根或石上,有时则附着在水沟的石上或水生植物上。卵很大,平均直径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卵质膜厚、 粘性强,很多卵粘附在一起呈索状浮在水中或附着水中的物体上。 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胚胎发育较慢,经22 天开始孵化出蝌蚪。蝌蚪生活在山溪水坑内的大石缝间或碎石堆内。

§ 经济价值

体夫肉多而细,昧美如鸡肉。营养丰富。蛙肉中含有蛋白喷、葡萄精、氯基酸、铁、磷和维生索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岔壁很低。为珍肴食品,有治疗疳积、病后虚弱等疗效。目前,国内已建立了棘蛙类的养殖场进行繁育。

§ 养殖技术

养殖场地选择根据棘胸蛙自然栖息条件,养殖场地要有所选择,这是养殖成功与否的一大关键。因此,养殖场宜选在农村森林覆盖好,空气清新,有山涧、小溪的地方,四周较安静,有建场所需土地等,还要考虑水、电及交通便利等因素。

饲养池建造:人工养殖棘胸蛙必须选择在无污染的水、泉水、地下水流经的地方, 模拟野生棘胸蛙的野生生态环境建造饲养池。饲养池最好在海拔200~ 800 米的高山区地带,有利于渡夏越冬。 如在海拔低的平原高温区养殖棘胸蛙,可导引深井水、 冷塘水或深洞积水 入池,并使养殖环境保护安静、荫蔽、凉爽、 温差变化小、湿度大。所以,养殖场内要有遮荫设备, 养殖池附 近具备川流不息的清洁水源条件。

饲养管理:小蝌蚪5~8天开始摄食。100组种蛙 的蝌蚪可用鸡蛋或鸭蛋5个与豆腐渣5~7.5公斤拌和,傍晚投放,每天1次;10日后,每天投饵2次, 这时可改用 豆腐渣;20日后,喂食配合饲料,用量以每天吃完为佳。夏季池间气温不宜超过32℃,水温保持在28℃以下。 依据蛙用肺、皮呼吸的生理特点,相对湿度必须保持在80% 左右。为给棘胸蛙提供足够的饲料,应结合饲养蝇蛆。

繁殖:棘胸蛙繁殖率很高,每年5~8 为产卵季节。在雌蛙产卵前,应在上水头设置产卵池,放种蛙300 ~1000只,暂养10~15天后, 转入通常培育夏花鱼种的 网箱产卵和孵化。产卵箱可放20~30组种蛙, 小批量只要将雌雄蛙按1∶1放在水深15厘米、 面积为桌面大小的池子里即可。池内要放稻草或麦秸作卵粒附着物, 水温 10℃~16℃,1天左右就会交配,10天就会产卵。孵化池水深15厘米,在水温10℃~16℃时, 每平方米水面投放卵块4~5团,如温度正常 100天左右就会孵出小蝌蚪。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