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次声武器 |
释义 | § 武器原理 次声波可与人体器官产生共振 利用频率低于20赫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其共振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形变而造成损伤的一种探索中的武器。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的频率和强度不同,对人体的各种器官和部位损伤程度也不同。强度相同、频率不同的次声波可对不同器官和部位造成损伤;频率相同的次声波的杀伤程度视其波强度而定。次声波对人可产生精神的和机械的损伤。其主要症状有:全身不适、无力、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严重的可发生神志失常、癫狂不止、腹部疼痛、内脏破裂等。国外实验证明,10赫 135分贝的次声波,可使小白鼠的内脏濒临坏死状态;0.5赫170分贝左右的次声波,可使狗的呼吸困难,甚至停止。次声是不易被人察觉和听不见的声音,在大气中传播衰减很少,与大气沟通的掩体和工事难以防御。 次声波作用示意图 次声武器一般由次声发生器、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次声发生器是关键。次声武器的作用距离,决定于次声发生器的辐射声功率、指向性图案和声波的传播条件。次声波不易集聚成束,在空旷环境中很难产生高强次声。次声的波长很长,要使它定向传播,其聚集系统的尺寸将会很大(直径达几十米或几百米),实际上很难实现。因此,有的国家考虑采用两个频率相近的可听声波,使其频率差处在次声频率范围内,这样可较易实现次声的定向辐射。另外还有利用爆炸产生高强次声的次声弹的设想。[1] § 种类及应用 从目前研制的情况看,次声武器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两项,一项是高功率次声发生器,另一项是次声波的聚焦发射。关于聚焦技术国外报道很少,高功率发生器则有较多报道。 按照感官刺激分类,次声武器可分为两种,即神经型和器官型。神经型次声武器的发射频率与人脑的阿尔法节律相近(约5Hz),能强烈刺激人的神经,使人晕眩头痛、精神沮丧或神经错乱。器官型次声武器的发射频率与人体内脏固有频率相当(4~8Hz),可使人出现恶心呕吐、胃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以次声波产生的方式分类,次声武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气爆式次声武器 气爆式次声武器工作原理 是将压缩空气、高压蒸汽或高压燃气有控制地以脉冲式突然放出,利用高速排出的气体激发周围媒质的低频振动,形成所需的次声波。这种次声装置因体积小、频率低、易控制,近年发展较快。但其次声波强度较低,近距离使用才有效。 (2)爆弹式次声武器 是利用爆炸产生强次声波,也可称为次声弹。爆炸所释放的能量约有50%形成冲击波,冲击波衰减后又产生次声波。目前的新型次声弹是将已有的燃料空气弹加以改进,使原来只能形成一个云雾团变成可以形成若干云雾团,并能连续多次引爆。只要控制好云雾团的数量和起爆时间间隔,就能获得所需频率的次声波。 (3)管式次声武器 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很像乐器中的笛子,当管子中空气柱的振动与管子本身固有频率相同时,就可产生较强的次声波。在管子一端装上一个活塞,用电动机驱动或用气流激励,当振动频率的1/4波长与管子长度相等时,可获得最强的次声波。但要产生次声波,管子必须足够长。 (4)扬声器式次声武器 其工作原理与扬声器相似。采用特殊的振动膜片,膜片振动可产生一定频率的次声波。但要产生一定强度的次声波,除要求较高的振幅外,还必须使振动膜面积足够大,其周长大致要与次声波波长相当。 (5)频率差拍式次声武器 是采用两个不同频率的声波发生器同时工作,利用它们频率的相差来获得需要的低频次声波。其中有一种方法是利用压电晶体产生两束频率稍有差异的超声波,两者作用产生高频和低频声波,高频声波是两者频率之和,低频声波是两者频率之差,高频声波在空气中很快衰减,低频声波(次声波)则直达目标。这种方式能量转换率高,并可制成小型武器。 § 武器特点 次声武器具有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不污染环境和破坏设施等特点,军事科学家已把它列为未来战争中新概念武器的重要成员。它将成为新世纪战场上的新宠利器。 § 武器缺点 次声波武器研制难点在于定向聚焦 次声武器虽是强大、厉害的武器,但却存在着固有的缺陷。首先,次声波不易聚焦成束,实现定向聚焦发射相当困难,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敌我不分,容易误伤,且在空旷的环境中难于产生高强次声波;其次,次声波很长,因而定向困难;再次,它的聚焦尺寸太大,一般很难实现。不管怎么说,次声武器的问世,世间又多了一种杀戮的方式。由于次声武器对环境、自然生物及非战斗人员所产生的巨大的破坏作用,该武器是否应当投入实战值得商榷。 [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