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桂林象鼻山 |
释义 | § 概述 象鼻山又称象山,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0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占地1.3万平方米。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构成,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临江汲水,因而得名。 清代工部郎中舒书在《象山记》中说:“粤西之奇以山,粤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对之象山,则又其奇之甚焉者。”象山的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 象鼻山素以粤西奇山著称,山水岩洞而外,题刻多且珍贵,还是古来兵家战略要塞。 § 外貌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有一洞名曰“水月洞”。距今约 1. 2万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位干象鼻与象眼之间东西通透的圆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阳洞。江水穿洞而过,山洞如明月浮水。宋代蓟北处士《水月洞》有诗赞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笼,竹篱茅舍掩映其间。若是雨季,云蒸雾腾,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古人称之为“訾洲烟雨”,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烟雨中惟妙惟肖。《象山记》载,“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圆而长,其半人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象山的水月与隔江的穿山月岩相对,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 历史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清代改称得月楼,已废。但远在800多年前, 围绕水月洞的命名, 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 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 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 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 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兴题诗作序, 因洞口东向, 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 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 持不同意见, 恢复了原名, 写下《复水月洞铭》, 并镌在洞的南壁。 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象山山腰有一岩洞名曰“象眼岩”,是一个南北两侧互相贯通的山洞,高约2米,宽5米~ 10米,长52.8米,原是一段古地下河道,因位置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象眼岩南北两洞,是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巨象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对象服而显得更加神采奕奕。 出象眼岩曲折而上,至象山之巅。山势孤拔陡峭,山岩鳞峋,崖间藤蔓缠绕,山榕依依,山顶树木成荫,小道迂回;绿树丛中,一座喇嘛式实心传塔耸立平岩石之上,即为普贤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因此称“剑柄塔”,或“宝瓶塔”。该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而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也象征着和平、美好和幸福。 在象山西南麓有一寺名曰“云峰寺”,相传此处原为唐代温灵庙旧址。为了祀奉方信儒和范成大,明代建成“范方祠”。这两位宋代的诗人学者曾先后在桂林做官。范成大于1173年出任静江(桂林)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史,任职两年,其间他游遍桂林的山、水、洞,写下了广西第一部风物志《桂梅虞衡志》,并感叹:“余尝评往山之奇,当为天下第一。”方信德于宋嘉定七年(121年)曾在此定居,并建一书斋“云崖轩”,成为当时桂林文人重要聚会场所。如今的寺宇为1979年改建的钢筋水泥结构的仿古建筑,两层.三进、五开门,弧形山墙,朱红包住梁和窗棂,碧绿色琉璃瓦。 “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汲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景,白日相看不厌多”。象山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被视为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令世人叹为观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