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正义感
释义

§ 内涵

公平正义

追求正义、伸张正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具有无产阶级正义感的人,能坚持真理,同一切邪恶势力和错误行为作斗争,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一种表现。

公平,就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正义,就是公正的、有利于人民大众的道理。公平是正义的体现,正义是公平的保障。没有正义就没有公平。人是社会的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需要政府的领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更需要社会上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正义感。

§ 形成

《正义论》中叙述了这种道德情感的发展过程。罗尔斯所谓的权威的道德是道德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是儿童的道德,由许多准则构成的。在这一阶段,父母是儿童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基石,父母有绝对的权威,父母以符合道德规范的言传身教,使孩子生活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就会逐渐获得一种情感。按照心理学法则,父母的爱会使孩子信任父母并对家庭环境产生信任;会在心中唤起一种价值感,唤起一种要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的愿望。儿童具有一种权威的道德就表现在他在倾向于遵守他的父母最初倾向的准则,当然这样的前提是权威的道德必须是正当和正义的原则。罗尔斯认为权威的道德还只是初步的、暂时的,儿童的理解是有限的,所发生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儿童还不能把握正当和正义的更大的系统。

社团道德是道德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社团道德包括很多理想,每一个都是以适合于各自的身份或角色的方式规定的。在这一阶段家庭就成了一个很小的社团,学校、各种邻里社团及各种短期合作形式等,而他们的理解能力会随着在社团的角色或地位的经历而不断提高,相应的理想目标也会促进理性的判断和更高层次的道德感。社团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目的和动机计划等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个合作系统的不同方面所需要的,根据这些知识以合适方式调整自己的行为。参加社团的过程中就会自然的建立起感情和态度,当他和他的社团成员以这种情感实践各自的义务和责任,也就会产生友好的情感和信任的感情,这就是道德的第二条心理法则。合作性的社团道德具有正义和公平,忠诚和信任,正直和无偏袒的性质。只要我们在一个公正的系统中逐渐依恋于与我们合作的人们,这些道德态度就一定存在。

原则道德是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较高且复杂的形式的社团道德。原则道德包括权威道德和社团道德,它标志着道德发展的最后阶段。从而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的理想都在这些一般的原则所理解和组织成为一个一致的体系之中。罗尔斯得出了原则的道德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正当和正义感相对应;一种是同人类之爱和自制相对应。罗尔斯的正义感含有理智的力量,并且他的秩序良好的社会是一种由公共的正义观念所调节的社会即公民具有一种正义感。在保证社会稳定方面互惠原则有要求每个成员都必须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互相连接着的个体是溶在社会这个整体里的互动的状态。这就是说维护正义是我们基本的自然责任,道德人格将体现为使正义道德自觉升华为道德必需的能力。这是表达了人类对正义诉求渴望即“这种正义感能够使他们理解和应用为公众所承认的正义原则,而且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正义感还能够使他们根据其社会位置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且这些行动也符合义务和职责的要求”。构建道德的大厦需要科学的方法,让道德理念根植于社会成员的心中。

§ 表现

扶贫济困献爱心

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是古今中外人们视为最有正义感的表现。它是人们推崇的一种英雄气概,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体现了人们崇尚正义、追求公平的美好愿望。中国自古就倡导“路见不平,拨刀相助”的侠义行为。有很多人舍生取义,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但有正义感不仅仅体现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敢和坏人坏事做斗争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大大小小事情上。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救死扶伤、扶贫济困、抢险救灾等行为都是有正义感的表现。

有正义感,首先要分清是非。有很多人是有正义感的,心地善良,疾恶如仇。但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往往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搞不清谁对谁错。有的好心办坏事;有的人做错了事,还不知道错在哪里,懵懵懂懂;有的触犯了法律还以为做了好事,当警察把手铐戴上他的双手时才如梦初醒。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基本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学习,知道哪些是社会提倡的,哪些是社会反对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 发展

制度保障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而建立的行为模式或社会规范体系,基本含义有三层,(1)指社会形态;(2)指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3)指各种社团组织的社会制度。“在价值多元化时期,社会价值意识的整合水平,已不完全归因于主流意识形态或某种政治需要,而是依靠社会制度基础上人们的社会公共意识和情感需求,主要是社会正义感的强弱。”人的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制度保障是最终能否发挥人的正义感,实现正义社会的关键。在道德发展阶段,外在道德规范和制度伦理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制度、规范、榜样等对人的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罗尔斯认为,对制度的道德评价和选择应当优先于对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选择,社会成员的正义感在制度范围内的各种力量中具有一种根本性的作用,由正义感调节的社会才能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更准确的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方式。”也就是说只有制度保障,才能为道德找到牢固的根基。总之,制度的保障和个人的德性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梁禹祥认为的“制度伦理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体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信念,强调的是社会基本制度的道德合理性;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制度化、法律化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依靠制度力量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要实现真正的社会正义还需要社会制度的力量,法制法律的力量,虽然道德具有更深的价值性,但法律是道德的补充,违背道德的法律应予以废除。法律和制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有利于道德及功能发挥,但仅靠法律和制度很难形成完美的道德人格,而且道德人格最能从根本上保证人们行为选择的道德一贯性。所以说,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也是法律的人格保证。要做好和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建立有助于实现正义社会的有效机制。 

内外结合

就像罗尔斯所理解的一样人类之爱的表现远远超出自然义务和职责的方式来提高人们的共同善,是一种特有的德性,是一种对他人的最高境界的忘我和善;而自制是自我约束的一种道德形式,是一种以符合正义的要求之外的也超出了义务和职责的要求的更高的善。只有达到了内在品质与外在规范合二为一,才能达到道德上的实质阶段,与人的人生观、幸福观、荣辱观、尊严观等紧密相连,构成了人心中最神圣的做人准则。社会应对道德负责,个人是社会的一个个分子,是社会的载体,每个人都有责任,只有共同构建道德的“长城”才能阻挡道德的流失,让社会真正成为美的归宿。古人曾说“有才无德,行而不远”。“德”永远站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现在人们正面临着道德问题的拷问,道德缺失表现为道德的沦丧,也许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许是家庭教育的遗漏,或许是学校教育的偏衡,或许是社会环境的感染,但是个人的自身素养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要努力成为社会道德的捍卫者和弘扬者。

人类之爱是同他人为友,发扬正义才能真正做到人类存在和社会稳定的目标。正义的行为体现了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无畏精神和巨大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富有正义感的人具有神圣的美德,崇高的美德,人性的美德。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是一种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美德,奉公守法的人和正义的人都是正义的,美德要求当然要以是否符合正义为标准即服从美德就是服从正义。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最高原则,正义的火苗会惠及全社会的成员。我愿奉着对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敬畏与崇拜之心做一个有良知,有正义的人,也希望这将有助于全社会建立心灵的相通之系统,去建立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的社会。 

总之,从道德心理学角度发展人的正义感出发,结合制度的保障是实现社会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 做有正义感的人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社会正义感的人?

第一,要为人正直。为人正直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是有正义感的基础。

第二,把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当作是自己行为的习惯。我们青少年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第三,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这是正义最起码的要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在一个法律社会里,每个人都负有不伤害他人人身的义务,每个人都具有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每个人的财产权利、名誉权利、隐私权利,都应当得到同等的尊重与保障。每个人的自由都是在自己的权利范围之内的,他人的权利是我们自由的边界。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第四,要鄙视非正义行为,当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1]

有正义感,更要身体力行。有很多人的正义感只表现在口头号上,当要付诸行动时却只把别人排在其中,把自己排除在外。比如有的人平时一说起社会上的一些不义的人和事都义愤填膺,但见到不义的人和事特别是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人和事时却无动于衷;有的甚至只要尽举手之劳就能使别人摆脱困境却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人人都是参与者,实践者。有正义感,最主要的是要体现在自身的行动上。不能空喊口号,不见行动;不能只要求别人、只要求政府,不要求自己;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而是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以正义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正义感,还要仗义执言。随着信息化的爆炸式发展和中国社会民主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言论越来越自由,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道德为准绳,大张旗鼓地支持和声援正义的,反对和声讨非正义的人和事。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见利忘义,帮着不义的人和事说话。[2] [3]

相关词语

阿Q正传阿正安宅正路作古正经尊正追正

宗正正气凛然正清正尸正佐郢正

严气正性奏正字正腔圆准正中正周正

衷正转正质正众正忠正正儿巴经

忠驱义感正片正灵正经正棺正黑

正妃正鹄正课正面正腊正割

正家正领正名师正切正库正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8: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