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母池
释义

§ 概述

王母池泰山历史悠久,泰安城亦历史悠久。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老的泰安城由于帝王封禅、民众礼神、文人骚客游历的需要而渐渐地发展起来,并渐渐地形成了山不压城、城不占山,而又“山城一体”的独特格局。 [1]

经过千百年的营建,如今,代表着“天”的山和代表着人间的城,结合巧妙,浑然一体,城仰山势,山借城辉,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古代遗存与当代作品互映成趣,形成了十分壮丽而意味无穷的景观群。人们把山与城的结合部,东起中溪王母池,西至西溪大众桥,并由一条环山公路连接起的一带名胜古迹称作泰山的“丽区”。

环山路东首坐落着王母池。王母池是一组依山傍水、高下相间、玲珑紧凑的古代建筑群。《泰山述记》记载:“王母池本名‘瑶池’,俗名王母池。池上为群玉庵,祀王母,下临虬在湾,前有飞鸾泉。”《岱史》也说:“黄帝建观岱岳,遣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王母,故名。”黄帝之事,荒远难稽,但三国时曹植“东过王母庐”的诗句,即已足见王母池由来久矣。

王母池建在中溪西畔,溪旁曾建有王母梳洗楼,中溪之水至此便改名为“梳洗河”。河上原有一座王母桥,早废。建国后又在河上筑一座石桥,取名“八仙桥”。桥东北立壁下有一石洞,称“吕祖洞”,相传吕洞宾曾在此炼丹,洞中嵌有碑碣,说是吕洞宾的题诗,但文辞粗陋,不足为观,无聊文人所为之也。吕祖洞之北是虎山水库的大坝,大坝同龙潭水库的坝一样也为顶溢式,所不同的是坝上又建了一条近百米长的观澜桥,每至雨季,6个桥墩把水分为七派,形成7条瀑布,只有见过的人才知道,人造的景观只要恰到好处,也是十分动人的。这虎山书库与西溪的龙潭书库一东一西,一虎一龙,扼守着山前的两条溪谷,积起了两泓碧波,就像是在泰山脚下镶上了两块晶莹的绿翡翠。

王母池建筑群历史悠久,经历代重修,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境界,因此备受历代垂青。百余年来,王母池附近众多的庙宇如药王殿、老君堂、后土殿等等尽已不存了,惟独王母池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王母池为三进式庙宇,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3.6米,东西宽53米,面积3900平方米,由大门、王母池、王母殿、东西配殿、东西耳房、悦仙亭、七真殿和蓬莱阁组成。

王母池同斗母宫的建筑属于同一种类型,都是依山临水而建,都有专为观水而修的房舍,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显得格外宜人。因此自古以来,从曹植、李白到元好问,无不有诗提到它,王母池的确是一个极好的去处。

§ 建筑布局

泰山王母池道观位于泰山环山路东首王母池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的诗句,唐李白则有“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的吟咏,足见建庙历史之久远。王母池临溪而建,殿庑亭阁,参差坐落在三层台基之上,红墙黑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 [2]

山门上嵌清道光年间徐宗干题匾。门内为池,周环石栏,中架拱桥。池东立《泰山凿泉记碑》,叙述冯玉祥于1932年在此凿朝阳泉的经过。池西洞内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冽。池北洞内有宋代立《重修王母殿碑》。

沿阶而上至正殿,内祀明代铜铸王母坐像。殿两侧为耳房,前有配殿。东殿匾书 “观澜亭”、“咽石山房”;西殿是药王殿,原祀孙思邈,今为泰山文物展室。

后院台基上有七真殿,又名吕祖殿。殿内原供明代彩塑吕洞宾、李铁拐、何仙姑及吕祖弟子柳树精、苗庆、焦成广、济霄堂等七真像,栩栩如生,素称名塑。

1946年,陈毅登泰山时指示拨款加护玻璃罩,1966年像毁,1986年重塑。殿东有蓬莱阁与殿相连。殿前有悦仙亭。 庙前原有飞鸾泉,1956年改建为喷水池。池南有朝阳泉,系冯玉祥为解泰城居民饮水之难而凿。

庙东临中溪绝涧, 《山海经》称“环水”。旧时跨涧为王母筑梳洗楼,故俗称梳洗河,今柱础尚存。溪中有虬在湾。《水经注》称:“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上。 ”湾南有八仙桥。桥南有“将军石”、“源清流洁”、“水不在深”诸刻。明代李养正诗:“携磕踏秋遍,瑶池景更幽。水澄清似玉,松老曲如虬。乍冷依山足,高眠枕石头。忽闻青鸟唳,仿佛到昆丘。”

§ 历史探究

王母池泰山王母池道观,古称群玉庵,位于泰山南麓,山、城结合部的中溪谷口,座落于飞虬岭下,东傍梳洗河,北临虎山水库,属于泰山名胜带“丽区”。清人聂剑光在《泰山道里记》中记载:群玉庵,祀王母。宋皇佑间炼师庞归蒙辈居此,赐紫服,题名于石。后人增置药王殿、观澜亭。……庵前……古有王母桥,今废。旁为吕公洞,唐双碑韦洪诗谓之‘发生洞’,宋钱伯言纪游谓之‘金母洞’。上有王母楼,俗称梳洗楼。[3]

“群玉庵”一称由何而来,难以稽考。据三国时曹植《仙人篇》中“东过王母庐”,崔爱国、吉爱琴认为此地已有早期建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所跨处也。”刘慧认为,这是王母池以水为号之始。唐代李白《泰山吟》六首有“朝饮王母池”的句子,是否有庙,并无文献证据。由《双束碑记》可知,唐大历七年,代宗遣内侍魏成信至岱岳观修斋,并投告王母池,这是官方认可王母池的较早记载。但此时官方的几次拜访、投告等行为,目标都是岱岳观。“瑶池”独立地位还不是特别明显,可能是岱岳观的附属,是否有庙,也无文献记载。

最早见于文献的王母池殿宇记载是宋元祐八年,宋人李谔的《王母池办置花园记》刻石,原来立于王母池内二山门的墙根处,可惜今轶。元祐八年,岱岳观重修王母殿,及砌垒山子(山墙),办置花园一所。泰山文献中,多有用这通碑文只言片语,来引证王母池历史之处。聂剑光《泰山道里记》引用了李谔的说法:按宋李谔记称,黄帝建岱岳观,遣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王母。宋代的李谔将一则神话传说采录到碑刻中,勒石在王母池。说明宋代时“群玉庵”一名由来已久,又无准确文献记载,已经无从追考了。聂剑光认为“其说荒远,不可稽然。”在泰山地方文献相关记载中,“群玉庵”虽不可考,但指称今天的王母池道观并无歧义。但从文句中看,宋代的王母池与泰山中庙岱岳观密不可分,在王母池置办花园,也是在岱岳观重修的工程范围之内。

聂剑光在《泰山道里记》提到的庞归蒙被赐紫服,其实是对宋皇祐五年的《李若清等题名》的误读。这些题名与《办置花园记》刻在同一块石头上,《岱揽》认为如聂剑光等人右读,文句有误,应该左读,文中是李若清等道人分别掌管何种道职,并被道正赐予紫服嘉奖一事的记载。左读按职位高低从大到小,庞归蒙位卑,名列众人之后;右读则文句不通。由此可知,宋皇祐间,王母池已是比较正规、纳入官府统一管理的道观了。

建中靖国元年,“泰山大雨,涧谷水溢,王母池亭宇砌石皆被冲去。后由道士募工重修。”据姚建荣《重修岩岩亭碑》,正隆末年,金军与各支抗金义军在泰山附近数次激战,泰山王母池东岩岩亭毁于兵燹。

明嘉靖间殿庑亭阁方具规模,清代多次重修。清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山东巡抚陈预奏请岱庙等多处倾圮,请求修整,获准。乃委泰安知府廷璐与历城名匠魏祥住持工役。工竣后,魏祥以余资修添女厕十余所,改修王母池、斗母宫东厅各一座。

现在所见的王母池建筑,主要是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的结果。80年代至今,王母池经过多次扩建,修缮旧的殿堂,才使得这座庙宇保持秀丽的面貌。

§ 王母池子考

泰山 王母池现在泰安当地人把道观称为“王母池”,道观内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母池子”,道观东侧的石渠称为“梳洗河”。可是这几种指代并非从来如此固定而且明确,因此考证“王母池子”、“王母池”、“梳洗河”这几种指代是必要的。学者吕继祥曾经考证过“池”的所在,认为王母池原来在梳洗河内,与虬在湾同出而异名。严文圣也持同样论点。《岱史》引用《图志》,认为王母池就是瑶池,也就是虬在湾:(王母池)一名瑶池,又名虬在湾。《泰山道里记》云在白鹤泉东北,飞虬岭下。《水经注》云,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上。西北为王母殿,殿东跨涧为王母楼,俗名梳洗楼,圯。故址犹存,其水为中西谿所迳,遂名梳洗河,《山海经》所谓环水也。 [4]

据孔贞瑄《泰山记胜》所述王母池水势与规模,并区分群玉庵与“池”,可见当时认定的“王母池”不在群玉庵内,并非现在王母池道观内部的王母池子:池受小蓬莱之水,深广可胜小艇。左吕仙洞,右群玉庵。夏秋山水暴涨,声沉沉作江潮吼,震摇城市如殷雷未吐,郡人有竟夕不能寐者。

《泰山志》记载王母池“池大盈亩,悬流注之”。道观内的水池,东西长仅7.3米,南北宽不过3.45米,无论如何不足以盈亩;平时水深不过两米,更无法“深广可胜小艇”。王母池子与道观内的王母泉相通,本是泉水汇集于此,而王母泉一年到头细流涓涓,不会随着季节出现暴涨或者断流的情景。梳洗河内的虬在湾,南北长30余米,东西宽25米,足以盈亩;在虎山水库截流水源前,丰水期潭水深,水域广,足以泛舟;夏秋水势暴涨时,水流自高处奔涌而下,激流湍然,声势如雷也是可能的。因此,“王母池”所指代的水塘,应该是今梳洗河内的虬在湾。

唐代《双束碑记》记载,大历七年(772年)唐代宗遣使到岱岳观修斋,并投告“瑶池”、建中元年(780年)“登岱岳因访瑶池”,唐代“瑶池”一称毋庸置疑。王母池道观内的水潭开凿于道光年,据民国泰安县志记载:清光绪六年,邑宰曹钟彝以郡城乏水,开渠引涧水,自北门入,从西南隅出。恭亭前作双龙池以蓄水,商民便之。道光前,已经有以“王母池”命名的记载。与“瑶池”的称呼几乎同时,在《双束碑记》中,也可见“王母池”一名:《淄州刺史王圆游记》提到“大历十四年,…各携茶果相侯于回马岭,因憩于王母池”。唐代诗人李白《泰山吟六首》中,有“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的句子。宋皇祐间的《王母池办置花园记》,宋代官员以“王母池”一名称呼此地。 [5]

待到元明,“瑶池”一称渐渐式微,“王母池”逐渐成为正名。由元代至元二十九年《王母池禁约刻》可知,“王母池”作为庙宇的正式称谓出现在文告中。明代李养正诗作《饮王母池》中,王母池、瑶池二名并用,其中,也有文人出于怀古幽思,以古称“瑶池”称谓庙宇的可能性。

清代以降,王母池一名越发模糊。据乾隆四十七年《泰安县志》,其中《卷三·山》认为王母池即瑶池,包括“虬在湾”:王母池,亦曰瑶池。中有潜虬化龙去,因名虬在湾。今于上立王母殿,别有池有桥。可是后面一句令人迷惑,似乎指向今王母殿前的水池。据王母池文献资料,王母殿的殿址自明代至今,并无变动;王母殿位于二山门内,自水池进殿,要拾级而上,确实殿址在水塘“之上”,在梳洗河内的虬在湾之西,也在谷底低洼处的虬在湾“之上”。紧接着同一本书的《卷七·祠祀志》又说:王母殿,在老君堂东。殿下临虬在湾,有泉侧出,汇为池。甃以石栏,曰瑶池,又名王母池。此处明确指出王母池就是道观内的水塘,却又陷入了另一个疑问:此时的虬在湾指哪一个?从这本志书修纂的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可见,清代当时的人对“王母池”这一地名的界定十分模糊。可能一名多指,也可能一地多名。

《岱揽》卷十二《分揽二·岱阳中》提到,“群玉庵祠王母,西厢为药王殿,东厢为观澜亭,辟东牖梳洗河,潺湲其下。庵前有幡竿,石上有宋人题名。重门外石□丈所,下临方塘一鉴,蓄紫鳞噞喁荇藻。”这个方塘没有被叫做“王母池”。民国十八年的《重修泰安县志》中,祠宇志介绍“群玉庵”词目时说,“群玉庵,即王母池,在老君堂东。王母池下临虬在湾,王母池者,侧出之泉所汇,甃以石栏,曰观澜亭。又增置八仙殿。”民国县志中的“王母池”已经是庙宇的专称,与“虬在湾”是截然分开;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庙宇得名王母池,就是因庙宇内的王母泉水集汇为池。而同书的《舆地·山水志》中还有个相反的说法:“王母池在白鹤泉东北,一名瑶池,又名虬在湾……”文句与《岱史》相同。 [6]

与乾隆县志一样,民国县志在“王母池”的指代上,重又陷入了一个名词、两种定义的局面:王母池一方面是指庙宇群玉庵;另一方面,也是梳洗河内水潭的名称。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王母池一名自清代以来,所指称的范围变大了,泛指群玉庵以及周边左近的梳洗河等景观,清代以来,在文献中,它们向来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且看民国县志对于“王母池”条目的记述:王母池……出飞虬崖下,池上为群玉庵,祀王母;西为药王殿,后为八仙楼,塑像颇工。前有飞鸾泉、曹公渠……之东有观澜崖,下为吕公洞。又东跨涧为楼,俗名梳洗楼,圮。因名其水为梳洗河。此山为中谿,《山海经》所谓环水也。其中很多景观无法分离,都是作为王母池整体景观的一个部分,比如吕公洞、观澜崖(亭)、梳洗楼、梳洗河、虬在湾等,都与王母池或者“王母”传说相关,因此属于广义的“王母池”范围,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从属和卫星式的环绕分布,在文化或者象征的意义上,也是王母池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或者有力补充。正是它们的存在,使得王母池的文化体系层次丰富,意味悠长。

§ 附属景观

王母池与吕祖洞梳洗河“源出岱阳黄岘岭之中豀,山海经所谓环水水。南流过回马岭、水帘洞、桃花峪、饮马湾,下注王母池。有古梳洗楼基此河,所由名也。”《泰山道里记》言及的王母梳洗楼已不存,石渠却因此得名“梳洗河”,自从虎山水库修成,石渠水势渐小,不过未曾断流。河上原有王母桥一座,亦名“环水桥”,为明代张虎所建,早已不存。现河上所筑石桥为清代重修,名为“八仙桥”。桥东北石壁上一个天然石洞,相传吕洞宾在此修炼,现名“吕祖洞或“吕公洞”:《泰山图志》云,在王母池南东崖下。唐韦洪诗谓之“发生洞”,宋钱伯言纪游称“金母洞”,方广如夏屋,传纯阳子炼丹于此,内有纯阳石像。吕祖洞与王母池道观第三进院落的七真殿相呼应,七真殿又叫做“吕祖殿”,主祀吕洞宾。溪旁原有的王母梳洗楼,现已不存;传说王母在梳妆河梳洗,以瑶池为澡盆。吕洞宾偷看王母娘娘洗澡,被发现后,罚入溪畔的石洞内打坐,石洞名也由“金母洞”改称“吕祖洞”。 [7]

梳洗河中,依依垂柳下,有碧水一潭,叫做虬在湾。中溪水流经八仙桥下的窄陡河道,丰水期水势激越,沙石携裹而下,年深日久,竟冲出一个大水湾,常年积水,湾底的累累巨石被冲刷成得洁白而光滑,在水势涨落间,这些条石忽隐忽现,似虬龙浮游。当地人说,虬在湾的得名与吕洞宾的传说有关。

在吕祖洞有政和八年的回回翁题字:昔年此地我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蛟虬知我字,使我踪迹不沉埋。吕祖是否真正在此修炼、此地是否真有虬龙,是否真的被吕祖度化,关系到这些能否成为历史。并非只有“历史”才能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重要的或许不是说了什么,而是为什么这么说。当地文人认为,这些故事“颇疑此碑必是当时道士托为仙迹,夸耀于人者也”。为何在遭到文人质疑其真实性后,并未妨碍吕祖故事口耳相传,能够依然流传至今,在王母池屡屡听到香客说起?这说明这些传说跟王母池有不解之缘。它们与王母池关系密切,来解释王母池的相关风物。虬在湾传说的流传基本动力不在于其真实性,而在于为事物为何如此提供一种相对逻辑圆满的解释,在于它表达的观念和理想符合民众的预期。也就是说,王母池作为一组景观,它景观的完整性、意涵的丰富性,很大程度上来自这些附属景观,来自这些看似无稽的怪谈。正是这些无稽,综合地汇成王母池的“引人入胜”。

§ 民间传说

王母池与吕祖洞王母池与吕祖洞:泰山东麓的王母池,是王母娘娘的瑶池仙境。庙的后面是风景清幽的小蓬莱。

这座庙的东楼,下临溪谷。楼上有块匾,上书"山不在高"四个大字,取"有仙则名"的意思。楼下有个不大的水湾,清澈见底,山雨大作之时,咆哮如雷,浪花四溅。这个水湾,名叫虬在湾,俗称虬子湾。

相传,小蓬莱有一条神虬,在溪涧中修炼,不知犯了什么天条,被王母娘娘囚禁在这个小水湾里。它在这湾浅水中,既不能兴风,也不能作浪,终年蜷缩着它那细长身子,过着囚禁的生活。

有一年的夏天,泰山上来了一个疯疯癫癫的老道士,自称姓单,人都称他单道士。他白天游山玩水,化缘讨斋,晚上住在虬在湾东岸的石洞里。

这年中秋节的夜里,皓月当空,王母池内外,寂静清爽。单道士带着一壶酒,拿着一支箫,还带了文房四宝,来到虬在湾的石坪上,席地而坐,喝一会酒,吹一会箫。悠扬的箫声,引得潜藏在水底的神虬跃身水面,还不断向老道点头朝礼。这时,老道用竹箫敲着石坪,大声喊道:"功业已满,就此飞升,此时不走,还待何时?!"道士拿起毛笔,在虬头上点了一笔。再看那条虬,在水中一滚,立刻化做一条墨龙,腾空而去。泰山上空,马上乌云翻滚,大雨倾盆。

风雨过后,又成了月光明亮的世界,从此单道士也就在泰山上失踪了。第二天,人们在石坪上见到了一首墨迹飞舞的大草字,写的是"昔年此地我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虬蛟识吾面,使我踪迹不沉埋。"后面大书"回回翁"三字。

以后人们从单字的两口和回字的两口,恍然悟出了,这是吕字的变形,知道这是吕洞宾专门来泰山解脱神虬升天的。因此人们就把他所住过的石洞,称做吕祖洞了。

§ 临近景点

黑龙潭 大观峰 普照寺 经石峪 碧霞祠 南天门 王母池 孔子登临处 岱庙 大汶口遗址 壶天阁 岱宗坊 冯玉祥墓 红门 斗母宫 高山流水亭 后石坞 泰山佛光 旭日东升 桃花源 徂徕山 秦泰山刻石 玉皇顶 瞻鲁台 天街 日观峰 升仙坊 月观峰 五大夫松 云步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