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棕果蝠
释义

§ 基本资料

中文学名: 棕果蝠

中文目名: 翼手目

中文亚目名: 棕果蝠

中文科名: 狐蝠科

中文亚科名:

中文属名: 果蝠属

同物异名: Pteropus leschenaulti, Cynopterus blanfordi,

中文俗名: 果蝠

拉丁文目名: CHIROPTERA

拉丁文亚目名: Megachiroptera

拉丁文科名: Pteropodidae

拉丁文亚科名: Pteropodinae

拉丁文属名: Rousettus

拉丁文种名: leschenaulti

拉丁文亚种名: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Desmarest, 1820)

英文俗名: Fulvous Fruit Bat

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

§ 主要特征

成年蝠

雌蝠体重100-110克,体长140-145 毫米,翼展450毫米左右,翦臂长92-110毫米,尾长16-18毫米。雄蝠体重80-90克,翼展340-380毫米,前臂长72-80毫米,尾长 11-14毫米。雌雄体的头顶和体背的毛为棕褐色,体侧面和腹面的毛为灰褐色。翼膜淡褐色。脸吻长,形似犬吻。上、下唇和有一条纵沟。耳长椭圆形,无耳屏。齿式为:2 1 2 3 ,上颌门齿甚小2 1 2 3 。

但犬齿发达,第一前臼齿大开门齿,第二臼齿显著大于臼齿;齿尖利;上、下齿冠低平,具纵沟,外侧稍具尖齿。

幼蝠

初产幼蝠体重约5克,全身光裸无毛,鲜红色。

§ 生活习性

棕果蝠是一种寿命较长的哺乳动物,在冬寒地区,常成群队匿在岩窟中冬眠,但在广西南部地区,冬天仍见其外出觅食活动。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下旬交尾活动,7-8月为产仔期,胎生,每胎一仔。初产幼蝠由母蝠护育,母蝠外出觅食时,常将幼蝠置于胸前,而幼蝠双翼紧抱母体,口衔母乳头,随母飞翔。

此果蝠白天倒挂群栖在山洞,或三五成堆倒挂在枝叶稠密的竹、树、蕉林和其他隐蔽场所栖息。夜晚飞出觅食,觅食时间于傍晚至次晨4-5时、晚上8-10时和次晨的3-4时为觅食活动盛期。在荔枝、龙眼果实成熟期入园为害,每天傍晚开始入园,入园时由少数个体在果园上空盘旋飞翔,忽上忽下寻找取食目标,一旦发现即向果树株俯冲,叼含到果粒后顺势向下滑翔随即上飞到附近的林木上或屋檐下倒挂啃食,依此反复为害;随着天色渐黑,入园的个体数增多,为害加剧。当夜深人静时,有些个体可直接在果穗或果株上取食。至黎明,果蝠停止入园,在园内的个体则飞回原地栖息。

棕果蝠的主要天敌是猫头鹰。

§ 科学研究

此蝠最喜咬食荔枝、龙眼的成熟果实,食量较大,在其怀孕、生育期,食量更大,一头雌蝠在1个小时内可食下自身重量2-3倍的食物。在龙眼果园,当龙眼果实假种皮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3%时,果蝠开始食害,含量达20%,受害严重。

在果蝠取食活动中,遇到人工安装的红、绿色灯光,紫外光和白炽光等,仍继续取食。对不同的声波或异常嗅味、幸辣味,虽在短期内表现有不适之感,但能很快适应,正常取食。

在无人干扰下,果蝠每晚进入果园的方位少变动。在大雨过后或闷热无月无风之夜,果蝠入园取食特别活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