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正国 |
释义 | § 生平经历 王正国院士 王正国,汉族,1935年12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祖籍安徽省合肥市)。父亲是一位军医,母亲是小学教员。王正国四岁入小学,因年龄太小,又生性好动,学习成绩平平。 1949年南京解放,王正国考入南京师范大学附中。1950年底,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被分配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军医系学习。1953年11月,王正国加入中国共产党。6年的大学生活,不仅教会了王正国一般的医学知识,而且使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人活着,就应当对社会有所贡献。 1970年,组织上要王正国负责组织对冲击伤的研究。冲击波损伤是核武器损伤的重要伤类,平时的爆炸事故中冲击伤也屡见不鲜。有人劝他不要接受这一任务,理由是:冲击伤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因为“重伤治不了,轻伤不用治”。还有就是要改变研究方向,难度太大。王正国认为,如果能研究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定能降低危重冲击伤病人的死亡率。而且,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军队,难道不需要一个冲击伤研究单位吗?他接受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多次到核试验场、化爆试验场及事故现场进行动物实验和现场调查,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对冲击伤的预防、诊断、治疗的措施,出版了专著《冲击伤》。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和重视。1978年,国际上已召开了三届创伤弹道学会议,也曾邀请中国参加,有关部门的回答是:中国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故不参加会议。王正国听到这一消息后,受到很大刺激。创伤弹道学是研究投射物击中人体后在体内的运动规律、致伤原理的一门科学,是指导火器伤救治的理论基础,也是野战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我国从事野战外科学研究的人,确实尚未做这方面的研究。为了军事医学建设的需要,王正国在轻武器所马玉媛教授和本所刘荫秋教授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从零开始,开展了创伤弹道学的系列实验研究工作。 1982年12月,王正国以英语考试川东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出国考试,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客座研究。在一年的时间里,王正国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工作,他的勤奋和才气,赢得了美国同行的钦佩,伴随着课题研究的重大进展,这位中国讲师被破格任命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会成员。1983年,王正国谢绝了美国一些科研单位的挽留,按期回国。这一年,他从讲师破格提升为研究员。 1988年,第六届国际创伤弹道学会议在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召开,王正国任大会秘书长。中国代表提交论文一百余篇,占与会论文的70%。国外学者一致赞扬中国同行所做的工作,在短短十年中,中国的创伤弹道研究从一片空白发展到与会代表公认的与美国、瑞典并列三强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期,王正国率领学生孙立英、刘宝松博士等率先组建了国内第一家大型的交通伤(撞击伤)实验室,并进行了动物模型、量效关系、致伤机制方面的研究。同时,王正国还在《创伤杂志》上撰写述评,呼吁加强交通事故伤的研究工作。组织召开了两届全国交通事故伤学术会议,在中华创伤学会下组建了交通伤学组(对外交流称为交通医学学会)。他还先后五次出席了国际交通医学会议,介绍了中国交通伤研究的成果。国际交通医学理事会一致通过,第16届国际交通医学会在重庆召开,并委任王正国为大会主席,此外,还约请王正国担任《国际交通医学》杂志的副主编。1997年他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约150万字的专著《交通医学》。 2000年,王正国牵头组织申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及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正式列入国家“973”重点课题,获科研经费3000万元。 § 个人荣誉 王正国教授为医学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王正国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作军事医学研究工作,从事烧伤和放射复合伤的研究。刚开始,王正国对做这些课题并不很积极,而是希望做一名外科医生。后来他看到像蔡翘、周延冲等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为了我国军事医学的发展,甘愿隐姓埋名,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这种高尚情操对王正国的教育很大,使他认识到只有将个人的奋斗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从此以后几十年,凡是国家需要的任何研究课题,王正国都积极努力去完成,并不断取得一些新的成就。 经过三年的努力,在高速投射物致伤效应、瞬时空腔效应的高速摄影、伤道病理形态学和生物化学、致伤机制、坏死组织判定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他们三人共同主编了专著《创伤弹道学》,成为我国创伤弹道学研究的奠基人。1981年,王正国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在瑞典哥德堡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创伤弹道学会议,并破例在未事先安排的情况下,在大会上报告了两篇论文,介绍了他在伤道形态学上的新发现——肌原纤维Z线出现特征性的阶梯分布,受到与会者的重视与好评。王正国和其他作者的两篇论文一起被收入论文集。这次会议之后,全国多家单位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王正国于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部主任。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交通医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军事医学大会“Jules Voncken”奖评委;国际《journal of Traffic Medicine》和《Crash Prevention&Injury Control》杂志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之一;中华医学会理事;总后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重庆市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交通伤学组组长;《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和《现代健康人》杂志总编辑;《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先后被南斯拉夫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一、第二、第四军医大学,以及天津、山东、华西、白求恩等医科大学聘为名誉教授或高级学术顾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 § 科技成就 王正国教授 冲击伤是核爆炸或化学爆炸情况下最主要的伤类之一,也是平时意外事故,如煤矿、炸药爆炸时常见的一种损伤,但由于其研究和救治的难度很大,过去国内很少有人问津。1970年起,王正国开始了冲击伤的研究,先后10余次赴核试验场、化爆试验场及意外事故现场,对冲击伤进行调查和动物实验,收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并撰写了《核爆炸冲击伤》等有关资料,为冲击伤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协助下,共同研制出国内唯一、国际领先的系列生物激波管,首次解决了国内在实验室内开展冲击伤研究的难题,从而使冲击伤的实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套设备在以下两方面的创新居国际领先水平: ①能同时模拟爆炸波的正压和负压,因此能较真实地模拟核爆炸和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且波形光滑、整齐;王正国与刘荫秋教授一起,首次发现了高速武器致伤时伤道周围肌原纤维Z线呈阶梯分布,提出了“早期清创难以将坏死组织全部切除”的新观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还在国内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交通事故伤数据库;主持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大型撞击伤试验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②可分别模拟高原、高空或水下爆炸波,也可模拟爆炸性减压。因此,可广泛用于各种条件下的冲击伤研究,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对冲击波杀伤效应、量效关系、安全标准及其防护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较系统地阐明了冲击波的致伤机制。率先提出一整套冲击伤的防、诊、治原则,尤其是利用灌注、铸型冷冻蚀刻、形态立体测量、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对肺冲击伤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提出了肺冲击伤新的病理分类方法,打破了传统的保守输液法,创造性地总结出了“足量补液加监测”的治疗原则,使肺冲击伤的临床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该系列成果获两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撰写了国际上第一部《冲击伤》专著,有关理论被美国军事医学教科书引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