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柳侯公园
释义

§ 简介

柳侯公园位于柳州市中心的柳侯公园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所建的公园,占地15.52公顷。始建于1906年。公园内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亭等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趣,湖边林木葱茏,凉亭假山,景色怡人。园中还有盆景园、动物园和儿童乐园等多姿多彩的游玩场所和设施。是广西旅游主要名胜之一。柳侯公园犹如闹市中的一块绿洲,是人们公休假日和茶余饭后散步游玩的好场所。[1] 柳侯公园

柳侯公园内还有人工湖、盆景园、假山凉亭、曲桥回廊、儿童乐园等可供人们休闲游玩。05年上半年,柳侯公园清除人工湖淤泥,对园中的景观进行了改造。取柳州市名石之一的柳江县百朋镇的太湖石,改变了人工湖滨驳岸的人工痕迹,形成曲折有致的湖岸线;将园中的道路统一为自然质朴的青石板路和青砖路,呼应柳侯祠古建筑的古风古韵;原柳侯公园内的动物园,已于05年“六一”前搬迁至帽合公园,那里有着宽敞、较为舒适的居住条件,适合动物们生活,将动物园搬迁出公园,搬至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改善了动物的生活环境,游人的游园质量。

§ 罗池

游人进入柳侯公园,沿着林荫道前行,就见一泓碧水,澄澈明净,水旁有碑,刻了“罗池”二字。每当月亮升到东台山上空,倒影罗池水面,便构成柳州八景之一的"罗池夜月"的绝美景致。  罗池原来只是柳州城北的一泓野水,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常在此散步,死后又托梦给生前部属欧阳翼说要把自己的庙建 在罗池旁而名声大噪。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来游柳州时,还专程访问过罗池呢!

§ 柳侯祠

柳宗元雕像 绕过罗池花径,便到了柳侯祠。该祠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朝,大门上的祠匾是郭沫若的手笔,门联是清代杨翰书写的唐代韩愈的诗句:“山水归来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祠为红柱丹梁的三进古屋。 柳侯祠荟集了明清以来的石刻三十余块,壁间悬挂柳宗元生平资料及后人的书画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中厅有一座元代雕刻的柳宗元石刻像碑,在刻像旁的石刻中,以“荔子碑”最为著名。碑文是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享神诗》。此诗赞颂柳侯,字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亲笔。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所以人们称之为“韩诗苏书柳事碑”或“三绝碑”。 此外厅里还陈列着一块“龙城石刻”,碑上的字体是柳宗元的手迹。此碑出土于明代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当  时在一起被挖出来的还有一把短剑,所以人们又叫它“剑铭碑”。现存的“龙城石刻”,是1933年柳州周耀文根据民间流传的拓本勾勒上石的。祠的第三进是正殿,中央端坐着柳宗元的塑像,他头戴褐色幞头,身着唐朝官服,正手执狼毫,在凝神攻读。

§ 柑香亭

柳侯祠左面隔着罗池,有一座六角长亭,这就是“柑香亭”。当年柳宗元曾在这里栽种黄柑,并写有《种柑诗》广为流传,有后人因此修建此亭。它碧瓦红柱,脊吻飞翘,牖格精细,花饰俊美,掩映于桂花丛中,颇具特色。

§ 柳宗元衣冠墓

柳宗元衣冠墓

柳宗元衣冠墓在祠后东侧,这里松柏拥翠,肃穆雅静。柳宗元逝世后,遗骸运回长安,

柳州人于是便在柳宗元灵枢停放处,葬下他的衣冠作墓来怀念他。

§ 公园由来

纪念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所建的公园  柳侯公园位于柳州市中心的柳侯公园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所建的公园,占地15.52公顷。始建于1906年。公园内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亭等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趣,湖边林木葱茏,凉亭假山,景色怡人。园中还有盆景园、动物园和儿童乐园等多姿多彩的游玩场所和设施。是广西旅游主要名胜之一。柳侯公园犹如闹市中的一块绿洲,是人们公休假日和茶余饭后散步游玩的好场所。

“柳侯祠”原叫罗池庙,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衣冠墓。

§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公元773--819年),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在柳州期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建有罗池庙祭祀他。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因而纪念柳宗元的祠堂称为“柳侯祠”。

重建的“柳侯祠”  现在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的。柳侯祠古朴轩昂,塑有柳宗元及其部将的仿铜塑像,陈列有文物、图表、书画,详尽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和历史功绩,祠内还有柳宗元书写的“龙城石刻”和苏轼书写的“荔子碑”等啤刻40余方,脍炙人口。

柳侯公园内还有人工湖、盆景园、假山凉亭、曲桥回廊、儿童乐园等可供人们休闲游玩。05年上半年,柳侯公园清除人工湖淤泥,对园中的景观进行了改造。取柳州市名石之一的柳江县百朋镇的太湖石,改变了人工湖滨驳岸的人工痕迹,形成曲折有致的湖岸线;

将园中的道路统一为自然质朴的青石板路和青砖路,呼应柳侯祠古建筑的古风古韵;原柳侯公园内的动物园,已于05年“六一”前搬迁至帽合公园,那里有着宽敞、较为舒适的居住条件,适合动物们生活,将动物园搬迁出公园,搬至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改善了动物的生活环境,游人的游园质量。

著名理论学者陈剑晖说:“散文的文化本体性要求散文作家不仅要以独到的眼光对历史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描绘,并在这种审视描绘中创造性地构建民族文化性格。”余秋雨正式用这种高度来度量历史和古人,体现出超强大气的美学震撼力。

§ 评价

此文看似游柳侯祠,但作家的笔触更多的触击着历史与现实、触击着历代文人内心深处的苦痛。从屈原到柳宗元、刘禹锡,再到苏东坡等等,历代文人有太多不为朝廷所理解甚至戕害的典型。他们的鸿图大志在理想中破灭,面对被贬他们表现出苦闷或豁达。苦闷着渴望能有那么一天统治者的一道诏书从天而降,豁达则往往是反京无门表现出的一种倘然的心境。文人的命运往往属于后者,最终客死于荒凉凄清的异地他乡。

文人是痛苦的,他们在当时的王朝下一事无成,即使有显赫的政绩同样也得不到统治者的认可,但恰恰是当时不为认可的政绩推动着历史文化进程和构建着民族的文化性格,柳宗元当属此类。

《柳侯祠》集文化散文大气恢弘的气魄,作家用精湛优美的笔墨道出了柳侯祠继前启后的深刻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柳宗元式的文人书写着中国的历史。柳侯祠不仅仅是用来观赏的旅游景点。“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执地怆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们而去。”这是作家留给我们青年人的思考。我们必须认识到柳侯祠对我们现代人的深刻意义。

§ 百年史话

柳侯公园的百年历史,可分为五个阶段:

1、清末时期——1906-1911 赵屏藩、杨道霖

2、民国前段时期——1912—1936 廖磊、覃连芳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在抗日救亡大潮中(3.7公顷)

4、新中国成立——70年代 公园大扩展第一波

5、改革开放以来——公园大扩展第二波(15.52)

(一)筚路蓝缕,首创其功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赵屏藩从马平县典史任上退职后,于柳侯祠内外种花植树,美化环境。金秋佳日,于罗池畔设萄花会,地方名流龙城求是学会会长邓子恢等与会赋诗酬唱,与会者倡言将柳侯祠周边辟为市民休闲的园林胜区,柳人闻而皆乐见其成,赵屏藩应声 而起,率二子辟花圃,修花径(桂花路),浚罗池。带领两个儿子旧罗池挑淤泥。其后还按期骑马或坐轿到现在的鹿寨中渡、雒容,柳城东泉等地收纳各县柳侯祠祭田租款。筚路蓝缕,首创其功。

柳州柳侯公园始建于是1906年,同年,外地建成公园的有北京农事试验场附设公园、沈阳万泉公园、无锡城中公园(都是当地最早的公园)。比较早的上海(1868)、天津(1887)、黑龙江齐济哈尔(1897),柳州早一两年的天津、济南、丹东。广州最早的黄埔公园(1910)在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各地城市,柳州的柳侯公园是最早的。

(始建时间-的一场笔墨官司)

(二)百年前新城市建设的一个座标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1月,新调来的柳州知府杨道霖到任,杨道霖曾于05年随五大臣出洋考察(半年多),考察日、英、法、德、俄、美等9国,参观过意大利、奥地利、日本的公园。到柳州任上,宣称:“知府与各绅会议,仿照日本公园之例,建立柳侯公园,为合郡士民休沐游观之所。”(杨道霖在当时清王朝中是个开明派,出国开了眼界。才那么热心搞公园,柳州在全国能排上比较早有公园,天时合乎世界潮流,地利柳侯祠周边,人和柳州人开通不保守、杨道霖)提出8条措施:

一、起一座望台。二、护理好果树。三、开浚罗池,养鱼、建桥。四、通两池,种莲花。五、修复柑香亭。六、南部建三间楼房。七、周围多种木槿和竹子,以形成藩篱。八、筑道路,堆土山。

此外,清理原各县应交纳柳侯祠田租收入。实得银400多元。全拨入公园使用,另有府署库存柳侯祠春秋祭祀专款。又发动官绅商士民捐款赞助、市民纷纷自动参加义务劳动,还“助送竹卉树种,络绎不绝。”杨道霖更挑选能干兵士到公园助工。并拨给原拟于罗池南城 墙外建中学堂所存部份建材投入。

杨道霖订出《柳侯公园规则十四条》第一条开宗明义:公园宗旨,在与民同乐,无论男女老少,皆可入园游览。亭屋树阴,多设坐处,以便憩息。应男让女、少者让老、前坐让后至,不得喧哗争杂,以存礼俗。

(三)柳宗元和柳侯公园

1909年(宣统元年)柳侯公园正式命名。杨道霖说:“(柳侯)祠旁立公园,即以‘柳侯’名之,从民望也”。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为柳州做了许多好事,1100年来,柳州人民春秋祭祀,永记不忘。(应韩愈语“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

罗池是柳宗元生前很喜欢的风景胜地,他的部将说,柳侯托梦千知,“馆我于罗池。”柳州人按此说,就在罗池旁边起了座罗池庙,也就是现在的柳侯祠。(停棺材的地方起衣冠墓,墓前建祠)园内有柳侯衣冠墓(819年逝世,820年立墓)、柳侯祠(822)、罗池、柑香亭、思柳轩等柳宗元人文景观建筑以及三绝碑、罗池庙碑、龙城石刻、元刻柳宗元像碑等珍贵文物。还有唐代开元寺遗址、明代刘贤良祠、柳州八贤祠、观音阁遗址、清代柳江书院等古代附属建筑和遗存。(三绝碑西北大学拓片,庙碑从日本《书道大全》拓片复制,石刻的真假:假胜真,清道台宋思仁移入道台衙门,原件带回浙江老家,退回的后移学院衙门民国大火烧毁,周某摩刻,62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王冶秋告诉冼光位,巴黎博物馆藏有)

(四)柳州人和柳侯公园

船厅、思柳轩、六角亭、护花楼等,均建于清末民初。  民国六年(1917),督军陈炳馄夫人郭氏捐款于罗池建新月桥。  陈炳妮于公园南城外沿开辟大马路(今文惠路)。  民国七年(1918),两广巡阅使陆荣廷捐款于罗池建蓉镜亭。  民国十五年(1926),将原西南向(今新辟柳侯祠临街大门)公园大门东移今南大门处。  民国十九年(1930),第四军进驻柳州,张发奎军长派出士兵平整公园地面,修筑园内道路。  民国二十年(1931)第七军军长廖磊没收工商业大户兼大地主秦选斋现公园南大门东侧到湾塘路十多间房屋,拆并入公园。  民国二十一年(1932),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白崇禧拨款修整经战乱被损坏的柳侯公园所有扁牌、楹联,由本地朱子垣、莫樾楼、莫萍舟、严正衡等书家名流执笔。  民国二十四年(1935),柳州地方建设委员会委员长覃连芳对柳侯公园进行大修。一、 东面拓张。二、园周围泥墙改建石墙,上段砖砌通格。三、园内道路水泥铺设。四、原砖木结构平房大门拆掉,另参照广东佛山祖庙重建(今南大门,1984仿重建)。五、府黉庙(今市二中)门前两石狮移来公园大门两侧;大成殿前云阶移来大门前铺设。六、用大型方块料石,重修柳侯墓。七、增建第七军北伐阵亡将士纪念塔、音乐亭等。  这一年,柳侯公园设招待处中国工程师学会、化学、地理、科学社、动物、植物学会到柳州和公园参观。

(五)抗战中的柳侯公园

1938年,广西第二保育院设柳侯祠(战区难童160人)。广西学生军代表在柳侯公园展出一批战利晶和抗敌照片。东三省地图石桌。  抗战时,曾改名中山公园。  1939年,大韩民国光复阵线青年工作队经常在公园柳侯祠、柑香亭、思柳轩等处开展活动。  1942年,柳江中正铁桥工程筹备处成立,在罗池旁蓉镜亭办公。  剧宣五队在柳侯祠举办战地画展。  飞虎队日光浴。  1943年,篮球华队(四战区军人)邮队(柳邮局)在公园篮球场比赛。  画家沈千逸在柳侯公园举办战地写生画展。  1944年,“一切为了前方诗歌朗诵晚会”在柳侯公园举办,小提琴家马思聪参加演出。  1946年,园内建抗日阵亡空军纪念碑。

(六)新中国的柳侯公园

1964年,柳州市成立柳侯公园扩建工程指挥部,市长孙芸生任 指挥长。市政府发动八万多人扩建成柳侯公园,建立柳州解放纪念碑(1950),开湖堆山,建成桥筑亭,完善道路和供电系统,进行经常化配置。开出人工湖4.6 公顷,堆成坭山一座,人工岛两个,建成儿童乐园,完成新大门汉白玉桥、曲桥、长廊、水榭等各项园林建筑。

公园面积扩大到15.4公顷。

文化大革命初期,柳宗元衣冠墓、古代碑刻、公园设施、供给卉盆景遭受破坏,荔子碑获保存。69年,曾改名人民公园。1971年,柑香亭拆除。1974年年重建柳侯祠,1975 年恢复柳侯公园名称。1976年,重建成柑香亭。

1987年,南大门内立柳宗元花岗岩雕像。1987—1988年。重建柳侯祠。1992年柳侯公园面积达15.52公顷。

(七)柳侯公园与和谐社会

今日的柳侯公园不仅具有园林休闲功能,还有群众文休活动、历史纪念、传统文化传播等多方面社会教化功能。以柳宗元文化为主线的传统文化与优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深受人们喜爱。这个百年名园必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 游览时间

约需40分钟

§ 相临景点

龙潭公园  柳侯公园 立鱼峰 都乐公园 马鞍山 融水苗寨 程阳风雨桥 柳侯祠 金秀老虎潭峡谷 喷泉广场 元宝山 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 贝江 鱼峰公园 圣堂山 柳江风景 鱼峰山 都乐岩 百崖峡谷 龙怀水库 大苗山 真仙岩 三王宫 土司衙门 江滨公园 白莲洞公园 雀儿山公园 马鞍山公园 三江侗乡 箭盘山奇石园 东门城楼 蟠龙山 大桥、洛维农业旅游区 鹅山公园 象州温泉疗养旅游区 金秀大瑶山 融水风光 九万山

§ 相关图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