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一男 |
释义 | § 人物简介 李一男,1970年出生,湖南人,1992年,研究生第二年的时候李一男在华为实习。1993年6月,毕业后即加入了华为。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2008年10月,百度任命李一男为该公司首席技术官(CTO)。2010年李一男加盟中国移动任12580运营部CEO。[1] 1985年,李一男 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 1993年6月,毕业后即加入了华为。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 2000年,李一男带着从华为拿到的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北上创建港湾网络。公司迅速发展后,成为华为对手。 2006年6月,华为收购港湾网络,李一男回到华为,任首席电信科学家、副总裁。 2007年12月,华为内部公告任命李一男为华为终端公司副总裁。 2008年10月,百度任命李一男为该公司首席技术官(CTO)。 2010年1月, 李一男从百度离职,出任中国移动12580运营部CEO。[1] 2011年7月21日,无限讯奇CEO李一男宣布辞去无限讯奇CEO的职务,未来将继续专注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其他科技方面的工作。[2] 2011年8月18日,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宣布,12580前CEO李一男即日起以合伙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创投。李一男将专注于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 [3] § 职业经理 年少得志 在很多华为人的记忆里,1998年前的李一男是个集科学天才和处世弱智于一体的大男孩形象。当时,27岁的李一男已经是华为主管技术开发的副总裁。高强度的工作,加上长期缺乏体育锻炼,李一男又黑又瘦,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技术出身的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书生气十足,没有什么为人处世的概念。曾在华为研究院工作的一位员工说,李一男少年得志,很少对人假以颜色,对其他副总也是态度粗暴,和任正非很相像。这可能源于他的单纯,不知道去了解如何做人,或许压根是不屑于了解。但是,李一男对技术发展趋势,对产品走向具有惊人的敏感度和准确的把握能力。这是任正非曾经想将李一男作为接班人的重要原因。华为给李一男的舞台不可谓不大,李一男在华为不可谓不得志,不可谓不风光,可谓前景光明,前途无限。但是,李一男毅然决然辞职北上创业了。这里面固然有他想摆脱任正非的影子,自立门户的诱因。 出走华为 李一男的出走,任正非痛心不已。据知情人士描述,当年任与李之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上下级关系,而类似于师生或者父子的亲情,提起李时,任正非常感慨不已。另外,华为某高层证实,任正非由于自身脾气的关系,对已经担任常务副总裁的李一男非常粗暴。一旦做错什么事情,任正非说骂就骂,说踹就踹。情形就像一位脾气暴躁的父亲惩罚性格倔强的儿子,或者像过去的老司机训练学徒,由于师傅在旁而过于紧张,该向左打轮的时候打反了方向,老师傅不出声抬腿就是一脚。这种方式现在在驾校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但是,老师傅的心理却很有意思。他们由于技术好对人要求高,看得上的人才要求严,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而对于看不上的人,“根本懒得理他。”一位老师傅说。 自主创业 李一男和华为的股权结算是价值1000多万元的设备。李就靠着这1000多万的设备2000年在北京创办了港湾网络公司。创业时,李一男带走了不少顶尖的研发和销售人员,这种暗渡陈仓的手段让华为损失惨重。任正非的心情从痛惜又转变为恼火。李一男创业后根本不见记者,遇人只谈对行业的看法,没再提过华为一个字。但是李一男丝毫不领任正非过去的“情谊”。他很清楚华为的优势,也更清楚华为的劣势。港湾公司由最初代理华为的产品到生产类似的产品,由代理商发展为华为的竞争对手。在宽带IP产品领域,港湾网络市场占有率在7%-8%,而华为也不过10%-15%。二者已形成全面竞争。 回归华为 2006年6月6日,港湾网络与华为联合宣布,就港湾网络转让部分资产、业务及部分人员给华为达成意向协议书并签署谅解备忘录。业内估计,随后的整合中,华为支付了近5000万美元的现金,及调拨了大量资产。 之后,任正非在杭州会见了李一男等港湾管理层:我是受董事长委托而来的,是真诚欢迎你们回来的,如果我们都是真诚地对待这次握手,未来是能合作起来做大一点的事情的。不要看眼前,不要背负太多沉重的过去,要看未来、看发展。任正非将他们之间的矛盾归咎于风险投资,“当然真正始作俑者是西方的基金,这些基金在美国的IT泡沫破灭中惨败后,转向中国,以挖空华为,窃取华为积累的无形财富,来摆脱他们的困境。” 任正非甚至于表示了歉意:这两年我们对你们的竞争力度是大了一些,对你们打击重了一些,这几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我们自己活下去,不竞争也无路可走,这就对不起你们了,为此表达歉意,希望你们谅解。任正非同时强调,“如果华为容不下你们,何以容天下,何以容得下其他小公司。” 2006年9月,李一男重新回到深圳坂田华为公司总部,出任“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工号:59056。2007年年末再次传出传闻,李一男将再度离开华为创业,创业的方向不再与华为主业有冲突,是电信设备测试仪器仪表领域。不过,12月末,华为公司发出内部公告,任命李一男为华为终端公司副总裁。 加盟百度 加盟百度 2008年10月6日,百度任命前华为公司副总裁、首席电信科学家李一男为该公司首席技术官(CTO),任命从即日起开始生效。百度董事会主席兼CEO李彦宏表示,李一男是中国自主创新科学技术领域的顶尖专家,在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拥有杰出管理经验,相信他的加盟将带领百度的产品技术团队攀上新的高峰。 有接近华为与李一男的人士认为,作为技术天才的李一男,对通讯和IT行业有着非常敏锐的技术前瞻性。李一男离职华为加入百度,是华为收购港湾的一个很理想的结局。李一男的加盟也意味着,百度CTO职务在空缺一年多时间后有了新人选。 加盟中国移动 2010年1月18日,百度首席运营官叶朋离职的第十天,内部员工向网易科技证实,百度首席技术官李一男近期也将离职,他将出任中国移动旗下12580的运营公司“无限讯奇”首席执行官(CEO)。 李一男加入百度一年有余,2008年10月,他离开华为,加入百度出任首席技术官,负责百度下一代搜索引擎“阿拉丁”的开发。离开华为前,他的职位是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 百度内部员工透露,李一男离开百度后,将出任12580 CEO。12580是中国移动旗下的综合信息服务门户,北京无限讯奇信息技术公司是12580的独家合作伙伴,李一男将加盟的便是北京无限讯奇信息技术公司,业内一般直称这家公司为12580。[4] § 成名在华为 李一男,华中科大少年班本科,1993年从该校硕士毕业后进入华为研发部,凭借出色的技术、业绩及领导能力,1995年升任主管华为最要害的部门———中央研究部的总裁、公司副总裁,1998年任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1999年任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0年离开华为,独立创办北京港湾通信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刚一起步,年销售额就达到2亿元,两年就得到10个亿的风险资本。 李一男在华为公司当时的实际地位和权力仅次于“左非右芳”。但在华为公司研发史上,他做出了很多对公司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决定。其实在李一男之前主持研发的是郑宝用,郑宝用是任正非创业的搭档,相当于P&G(Procter &Gamble,宝洁公司,1837年以两个合伙人的名字命名),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位元老而已,他是华为公司研发的奠基人,管理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不要以为他年纪已大,其实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2001年,郑宝用因健康原因退出华为公司的管理层,他的为人和能力在华为都是广为传诵的,用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 就是这样一位既是元老(而且是元老中的元老),又年富力强,能力、资历、成就不比任正非逊色多少的郑宝用,在研发大权的争夺中最后却输在了没有华为创业背景、从华中科大刚刚毕业不久的“小孩子”之手。 从1995年李一男主管研发到2000年李一男离开的5年间,正是华为发展最辉煌的时候,而直到1999年,李一男在华为中央研究部都是一人独大。华为中央研究部高手如云,年轻气盛,即便不是高手,也都是高学历。作为研究部总裁,你没有几下子能把人服住?李一男当政5年,研发部人莫不对他交口称赞,服服帖帖。他离开华为创业后,上百的在华为是骨干以及担任重要职务的兄弟们先后聚在他的大旗下。截至现在,华为常务副总裁级别的人走过3个,高级副总裁走的更多,唯独,只有,仅仅只有李一男离开公司后,华为专门在《管理优化》报上登载了李一男的长篇辞职声明,大致意思是说他辞职不是因为华为亏待了他,只是想尝尝创业的滋味,感谢华为云云。你也看得出来,实际上这不仅是李一男的声明,还是任正非的声明,华为的声明。主要意图就是怕引起员工的震动,稳定军心。 § 个人才能 聪明绝顶的李一男 华为无线研究部的总工唐东风满怀敬重地评价过李一男的聪明。有一次唐要向客户搞一个技术汇报,邀请李一男出席。由于李一男太忙,事先没有就技术进行沟通,在去会议室的楼梯上,李一男说:你给我把主要的东西讲讲吧。就是从1楼到2楼的距离,李一男到会场上竟然能滔滔不绝地把精华阐述得非常透彻,连唐本人都难以置信李一男领悟、掌握得如此之快。这是一项新技术,而且可以看出他事先不知这项技术的细节,因为他说的很多语言是唐的介绍,但如此专业的技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全部掌握,理解丝毫没有偏差,而且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自然领袖的李一男 1998年李一男除了负责研发外,还在市场部兼任产品行销部总裁,就市场部而言,最大的官不是李一男,应是市场部总裁,因为市场部在公司的地位,市场部总裁、下属几大部门的头都是公司副总裁,当时在市场部任职的6位公司副总裁在华为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年富力强一族,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硕士、博士,都掌握着核心部门的大权。论资历,谁都比李一男老,3位是1990年就进入华为公司的元老,最晚的两位是1993年进入公司,但人家好歹都是博士啊!论年龄,都普遍比李一男大5岁以上,只有胡厚昆比李一男大2岁,可胡是1990年进的华为。另外,李一男长期在中研部,到市场部来只能算是个新丁,而其他6位中的4位都是市场部元老级的人物,小米加步枪从市场上一步步做起来的。就是这样6位让华为人敬畏的副总裁(我相信不少人连他们的面都没见过,毕竟公司太大了),在市场部常委的会议上,只要李一男说话,6位副总裁基本鸦雀无声,认真听讲,如果没有他的意见,这结论是没法轻易下的。 华为没有政治级别,华为内部也没有谁有什么背景,同志们都是精英中的精品。如果你能力一般,仅凭职位高一点是不可能获得大家尊重的。就是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就算官比别人大,也不代表别人就一定要尊敬你。再说,除了孙亚芳外,华为的副总裁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可以说,李一男的权威一方面来自于他的职位和权力,更主要还是他的自然领袖风范。[5] § 业界成绩 李一男在25岁时已是10个亿产值的华为公司副总裁,30岁时他已协助把华为带过了200亿的大关,他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华为的发展方向:程控交换机、几十个G的波分传输、代表未来的数据通信、通信技术的皇冠GSM、CDMA、数千人的招聘计划、盛大的市场策划、全球性的市场扩张战略的拍板,李一男都是核心决策层中的一员,甚至很多时候就是直接来自于他的决策。[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