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本超星系团
释义

§ 背景资料

本超星系团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

宇宙演化观念的发展在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俶真训》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认为世界有它的开辟之时,有它的开辟以前的时期,也有它的开辟以前的以前的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还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浑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

太阳系概念确立以后,人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太阳系的起源。1644年,R.笛卡尔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旋涡说;1745年,G.L.L.布丰提出了一个因大彗星与太阳掠碰导致形成行星系统的太阳系起源说;1755年和1796年,康德和拉普拉斯则各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现代探讨太阳系起源z的新星云说正是在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1911年,E.赫茨普龙建立了第一幅银河星团的颜色星等图;1913年,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则绘出了恒星的光谱-光度图,即赫罗图。罗素在获得此图后便提出了一个恒星从红巨星开始,先收缩进入主序,后沿主序下滑,最终成为红矮星的恒星演化学说。1924年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提出了恒星的质光关系;1937~1939年,C.F.魏茨泽克和贝特揭示了恒星的能源来自于氢聚变为氦的原子核反应。这两个发现导致了罗素理论被否定,并导致了科学的恒星演化理论的诞生。对于星系起源的研究,起步较迟,目前普遍认为,它是我们的宇宙开始形成的后期由原星系演化而来的。

1917年,A.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运用他刚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态、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1922年,G.D.弗里德曼发现,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静态的,它可以是膨胀的,也可以是振荡的。前者对应于开放的宇宙,后者对应于闭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个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 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这一发现是对膨胀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纪中叶,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他们还预言,根据这一模型,应能观测到宇宙空间目前残存着温度很低的背景辐射。1965年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了伽莫夫等人的预言。从此,许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标准宇宙模型。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 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

§ 基本简介

本超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的本星系群在人类看来已经是十分巨大的了,但它在宇宙中只是更高一级天体系统“本超星系团”的一小部分。除了太阳系之外,本超星系团还包括其他50来个星系团和星系群。本超星系团的直径约在1~2亿光年之间,核心部分在室女星系团。室女星系团包括2500个以上的成员星系。银河系在本超星系团的边缘附近,距离边缘二三百万光年。本超星系团的所有成员星系都在围绕着本超星系团中心作公转运动,银河系的公转周期大约是1000亿年。[1]

§ 本星系群

本超星系团

1937年,霍姆伯格在分析了双重星系和多重星系的分布后认为,存在着一个“总星系云”,尺度范围100百万秒差距.这是本超星系团最初的概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沃库勒重新提出关于本超星系团的概念,并为后来的研究证实,沃库勒认为,本超星系团的长经为30~75百万秒差距,它是许多星系云和星系团的集合体,包括本星系群,室女座星系团,大熊星系团以及50个左右较小的群和团.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扁平状天体系统其中亮于13.5等的明亮星系集中在天空中的一个大圆上,这个大圆称为超星系赤道,大圆的极坐标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银道坐标系中是银经47°.37,银纬+6°.32.本超星系团的中心在室女星系团附近银经283°银纬+75°. 对沿超星系赤道的星系视向速度的分析表明, 本超星系团可能正在自转和膨胀,目前银河系绕团中心的公转周期约为1000亿年. 本超星系团的存在已为人们所公认,关于它的结构,特别是动力学性质尚待进一步研究。

本星系群只是本超星系团的一小部分。它除了太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之外,本超星系团还包括其他50来个星系团和星系群:室女星系团,大熊星系团,以及许多比较小的星系群和星系团。本超星系团的直径大体上在1亿~2亿光年之间,核心部分在室女星系团。室女星系团包括2500以上的成员星系。银河系在本超星系团的边缘附近,距离边缘二三百万光年。本超星系团的所有成员星系都在围绕着本超星系团中心作公转运动,银河系的公转周期大约是1000亿年。

§ 星系分布

本超星系团

LSC的星系数值密度以室女座星系团为中心呈现与距离平方的关系掉落,显示这个星系群不是被随意选出来的。总之,明亮的星系(绝对星等大于13的)大多数集中在少数的星系云(星系团组成的集团)内,98%的被发现在11个云中(以明亮星云数量递减的顺序排列):猎犬座星系团、室女座星系团、室女II(向南方延展)、狮子II、室女III、巨爵(NGC 3672)、狮子I、小狮(NGC 2841)、天龙(NGC 5907)、喞筒(NGC 2997)和NGC 5643。

位于盘面的明亮星系,三分之一属于室女座星系团,其余的都属于猎犬座星系团和室女II云,加上有些可能属于NGC 5643的。在晕中的明亮星系也集中在少数几个星系云内(94%分布在7个云中)。这样的分布显示超星系团盘面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巨大的空洞” 。能够用来与观测的现象比拟的是肥皂泡的结构。稍平的星系团和超星系团能在泡沫的交会处找到,它们是巨大的泡沫,在太空中接近球形(直径的数量级在20-60 Mpc)的巨大空洞[7]。 场纤维的丝状结构似乎占了优势。1个例子是长蛇-半人马超星系团,最靠近LSC的超星系团,它从大约3千万秒差距之处延伸至6千万秒差距。

§ 层次结构

本超星系团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共有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目前以被从行星里开除,降为矮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26颗。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直径约140万千米,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14万千米。太阳系的大小约120亿千米(以冥王星作边界)。有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内,从侧面看很像一个“铁饼”,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

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3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现已观测到大约有10亿个。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200亿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