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扬汉
释义

§ 简介

李扬汉

李扬汉(1913年-2004年),字洪都,江西南昌人。中国近现代植物学家、杂草学家、农业教育家。193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植物学系。1945年留学美国。建国后,历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南京农学院教授、农学系主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江苏省植物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中国杂草研究会主任委员。中国最早从事杂草及其防除、研究与教学的工作者之一。他首先对毒麦及其变种进行分类、鉴定、检疫和防除研究,对菟丝子检疫和综合防治等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一批杂草科学专业人才。筹建了中国最早的杂草研究室和中国杂草标本室;主编《中国杂草志》,是中国杂草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著有《禾本科作物的形态与解剖》,编著《田园杂草和草害--识别、防除与检疫》。

§ 生平介绍

植物学

李扬汉,字洪都,江西南昌人。1913年2月3日(农历癸丑年腊月28日)出生于江西吴城镇。父亲在江西都昌行医。他8岁时母亲去世,乃随教书的二伯父生活和学习。1928年赴九江同文中学求学,至高中毕业。由于他成绩优良,经校长熊祥煦推荐考取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主系),辅修园艺系,并取得奖学金。因受中学老师的影响,喜爱生物学,一年后转入植物学系(主系),辅修植物病理学系。这一选择,奠定了李扬汉一生的事业。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扬汉随学校西迁成都。三年级时,由系主任聘为见习助教,承担普通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实习课。1939年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3年任讲师。1945年参加农林部选考,赴美国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进修特别班学习。1946年回国后在金陵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至今,在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金陵大学过去植物学课程由美藉教授讲授,采用美国R.M.贺尔门(R.M.Holman)与W.W.鲁滨斯(W.W.Robbins)合著的《普通植物学》作教本。李扬汉留校任教后,感到用英文版教本非长久之计,遂征得原著者鲁滨斯同意(贺尔门已去世),进行中文译书工作。当时,夫妇收入微薄,为了一家5口的生活,他还在成都师范兼课。该校在乡间,距离华西坝的金陵大学10余公里。他骑自行车,早出晚归,经常在青油灯下工作到午夜。经过2年的辛勤劳动,终将该书译完。抗日后方纸张紧缺,印刷昂贵,书中图版难以完成。他采用石印制版,延请精工木刻,将图插入文中。在院长章之汶、母校中学校长熊祥煦的资助和系主任焦启源的鼓励与支持下,得以付梓,列为金陵大学农学院丛书,满足了当时国内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

李扬汉回国前,在加州大学与原著者鲁滨斯晤面,得知原著不进行重版,另编新书。1946年,李扬汉回国后,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中国实际,重编《普通植物学》(上下册)。该书经教育部审定,列为大学丛书,194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49年以后,该书在台湾省继续出版至1972年,发行7版。

自1956年起,李扬汉受农业部委托,主编和修订了历届全国统编植物学教材。他编写的《植物学》是一部内容较全面而系统的植物学参考书。数十年来,李扬汉为中国农业院校编写符合实际需要的植物学教科书付出了大量心血。

李扬汉十分重视科普教育,亲自组织编写《植物学浅说》,主编《大众植物学》。并与张万佛合编《奇妙的植物适应》,《科学种田》(即《当代农业》),编写了《植物学入门》等。这为广大农村科技工作者及中小学师生了解、应用植物学知识提供了良好读本,也极有效地普及了植物学知识。

早在1948年,李扬汉便对中国新发现的“植物活化石”水杉做了木材结构的研究。论文首先在美国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学刊上发表。之后,他又对其硬纹木发生的特征和原因,木材因真菌滋生产生界纹等进行了研究。

在禾本科中,作物和为害较重的杂草均较多,进行研究时,李扬汉认为二者不可偏废。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阐明生产中迫切要求解决的结构植物学问题,他编著了《禾本科作物形态与解剖》一书。该书1979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李扬汉首先发现了水稻叶片最尖端的排水器。这一发现及研究手段,有利于观察研究水稻细菌性病害--稻白叶枯病感染的途径。李扬汉根据多年研究结果,撰文阐述了植物形态解剖学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进展,不断地为结构植物学如何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1991年,李扬汉撰写出版了《蔬菜解剖与解剖技术》。编写时,原有讲义、手稿和资料在“文化大革命”中丧失殆尽,但他仍矢志不移,克服重重困难,重新整理、收集了有关资料,并采用了康文隽、陈维培等学者的新研究成果。

为表彰李扬汉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国务院批准他成为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并颁发证书。国家新闻出版署因他在编纂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授予他荣誉证书。

§ 个人简历

金陵大学东大楼

1913年2月3日 出生于江西省吴城(原籍南昌)。

1929年-1935年 江西九江同文中学,毕业。

1935年-1936年 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主系农艺,辅系园艺)。

1936年-1939年 四川成都金陵大学农学院(转主系植物系,辅系植物病理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1938年-1939年 金陵大学植物系见习助教。

1940年-1945年 任金陵大学植物系助教、讲师。

1945年-1946年 农林部选考,在美国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进修特别班(1946 SPECIAL)结业。

1946年初 兼美国林产研究所木材病害协作研究员(Collabo-rator)。

1946年-1952年 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植物系副教授、教授。

1946年-1948年 兼中央林业实验所技正(荐任)。

1952年-1956年 南京农学院教授兼生物教研组主任。

1956年-1972年 任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教授兼系副主任、系主任。

1972年-1978年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979年-2004年 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杂草研究室主任。

2004年8月22日 13时30分在兰州逝世,享年91岁。[1]

§ 成就贡献

一、运用植物学开展杂草科学的研究菟丝子

1、一份植物检疫名单的启示

1938年,李扬汉在金陵大学选读经济昆虫学时,认识了程淦藩。程淦藩特地送他一份日本植物检疫杂草拉丁学名的名单,勉励他将来从事杂草检疫工作。他意识到了植物学与杂草科学之间的关系,理解到植物学中的植物分类、植物形态结构以及植物生理、生态等知识对农学、植保以及开展杂草学研究的重要性。这一启示影响到李扬汉大半生的研究和教学历程。

李扬汉回忆,1946年在美国与鲁滨斯晤谈时,意外得知这位国际上负有盛名的植物学家竟也致力于杂草的调查研究并出版有专著,而且正着手调查加州外来有害杂草,深受启发。他便应用植物分类学知识,对检疫杂草毒麦及其变种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应用结构植物学知识、技术和方法,证实了毒麦之有毒是由于籽实中内生真菌的存在;用电镜技术研究观察了菟丝子细胞中细胞器的超微结构,阐明了其寄生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2、第一号杂草检疫对象——毒麦

中国原无毒麦。毒麦传入中国是随进口粮食和引种混杂传入的。毒麦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和人畜安全。1964年,李扬汉受农业部植保局委托,在江苏省毒麦发生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李扬汉经过鉴定,首次明确了中国有毒麦一种,有和田毒麦、“长芒毒麦”(李扬汉拟名)2变种。并根据其来源、分布、发生传播与为害提出检验、防除及处理和利用等建议。

1985年,李扬汉进行了毒麦及其变种籽实的解剖学研究,首次观察到籽实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菌丝与籽实细胞间的关系不同,存在细胞间生长和细胞内生长两种类型。菌丝与寄主有短暂共生期,侵入寄主细胞后寄生性则明显加强。并提出温汤浸种方法,杀死籽实内生真菌,以消除其毒害。

李扬汉对毒麦的系统研究,开创了中国对外来检疫性杂草的检验、鉴定以及利用和防治研究的先河,也为中国杂草检疫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3、在寄生杂草研究上的贡献

李扬汉对寄生杂草的研究工作独具特色。早在50年代,他便开始研究寄生杂草菟丝子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他深入研究了南方菟丝子质体超微结构、发育与功能;日本菟丝子为害杞柳的特性、吸器的发育结构及其防除;菟丝子的质体和根的退化与吸器的发生、调控机理,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吸器发生的调控机理应用于防治。

李扬汉还系统研究了“鲁保一号”(胶胞炭疽菌菟丝子专化型)的生防效果。他为了探索“鲁保一号”真菌的退化和取得新的菌种,曾赴北京请教俞大绂。他用设备简易、成本低廉的方法,就地培养菌种,便于推广和农户使用。并提出精选种子、早期药剂土壤处理、轮作和加强检疫防止传播等综合防治手段防除菟丝子,还把全过程进行录像,供教学之用。他的工作得到美国、澳大利亚及非洲一些国家同行的重视和好评。

全世界约有菟丝子200种,种子外形很相似,难以鉴别,需要根据花部特征才能正确鉴定。而菟丝子有一定的专一性,须在一定寄主上才能开花,每年只开花一次。李扬汉提出了用组织培养方法在试管中诱导菟丝子开花的设想。经多次试验,使菟丝子50-60天就在试管中开花。这为对外检疫鉴定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此外,李扬汉还指导博士生对无根藤、列当等寄生杂草进行研究,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二、为发展杂草科学和学术活动而努力

杂草科学在中国发展较晚。50年代初期,中国建立了大型国营农场。这些农场由于杂草为害严重,防除问题十分突出。1963年,在全国农业规划会议上,将“杂草调查和除草剂作用原理与应用技术研究”列入国家课题。1963年4月,杂草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1963年5月,在王震等领导同志关怀下,成立了全国化学除草领导小组,李扬汉是成员之一。

70年代末期,农田草害严重,杂草学研究人员缺乏,生产上对化学除草技术需求迫切。李扬汉首先在南京农业大学开设杂草课程,培养杂草科学研究生,并通过办讲习班培养从事杂草科研、教学和推广人员。他经常深入到边远地区,进行调查和传授防除知识。他多次参加国际会议,曾到菲律宾、意大利、美国、日本及韩国等,向国际同行介绍中国杂草科学发展动态。他还邀请美国、加拿大、原联邦德国著名杂草学者来中国进行讲学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他曾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杂草研究会首届理事长、联合国粮农组织改进杂草管理专家组成员、亚太地区杂草管理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杂草科学学会终身会员、美国杂草科学会荣誉会员。在韩国第12届亚太杂草科学学会会议上,由于李扬汉在杂草科学与国际间学术交流和增进友谊方面所作的成绩,荣获了金属表彰状。

三、主编《中国杂草志》中国杂草志

1953年,李扬汉便开始田间杂草的研究工作。1956年,受农业部委托,他对山东新垦区国营广北农场和江苏沿海及丘陵地区进行杂草普查和采集。1965年,组织和开展了江苏省六大区的杂草普查,大江南北、海南岛、西双版纳,都留下他的足迹。1980年,李扬汉参加了新疆垦区科学考察组,走遍了石河子、奎屯、博乐、伊犁、巴州垦区及吐鲁番等14个团场,9个科研单位,进行了调查和采集。1985年在主编《中国杂草志》的过程中,李扬汉不顾年迈,亲自带领课题组成员与研究生赴川、陕、豫、皖、甘、青、新等13个省(区)20多个市,并派遣人员赴西藏考察采集,共采集杂草标本2.5万余份。他又与全国农业院校和植保系统近百名专家学者进行联系,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下,对全国杂草组织实地调查、采集、鉴定,将中国田园杂草分为恶性杂草、区域性恶性杂草、常见杂草等几大类。经过9年,四易其稿,编纂完成了这部全面反映中国田园杂草种类、分布、生态环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化学防除的巨著--《中国杂草志》。

四、创建第一个中国杂草标本室

1985年,经李扬汉努力在南京建立起第一个中国杂草标本室。标本室收藏各地田园杂草3万余份,隶属132个科594个属1500余种。为了反映台湾省杂草发生情况,他将上海博物馆珍藏的主要台湾杂草标本借来摄制放大,入柜收藏。1989年,台湾大学陈玉麟教授通过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K·穆迪(Keith Moody)寄赠的台湾水稻田主要杂草标本,使全国杂草标本接近完整。该标本室已成为中国收藏数量最多包罗最完备的杂草标本室。自建室以来,曾先后接待国外杂草专家28人,国内杂草科学工作者、杂草讲习班学员及植物学工作者580人次。国际著名杂草分类学家、《世界为害性最大的杂草》(The World′s Worst Weeds)的作者L.G.霍尔姆(LeRoy G.Holm)到室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

§ 个人评价

一、献身农业教育事业,为发展学和学术而努力李扬汉教授与kim教授交谈

李扬汉十分重视基础教学,81岁高龄时,仍承担农学专业植物学部分的教学任务。他备课认真,讲课深入浅出,内容丰富,举例典型,概念清楚,不仅学生爱听,很多中青年教师也喜欢旁听。

50年代初期,直观教具很少,李扬汉自制了显微照片、石膏模型等教具。

植物学是农学院的基础课,50年代招生多,大部分教师为青年教师,以指导实习为主。李扬汉为了使他们尽早独立开课,以“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十杯水”的标准,经常利用星期天带领青年教师到野外认识植物,使他们在短期内掌握300多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独立带领学生进行野外教学。李扬汉还亲自辅导青年教师提高英语水平。

李扬汉还为中国杂草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创造了优越条件。他已培养了35名硕士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班)、5名博士研究生。自1994年起,每年在读博士研究生有9名之多。

二、教书育英才,桃李满天下

李扬汉教书育人,重视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以培养高层次的科研、教学人才。他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启发和指导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他自己坚持锻炼,并要求研究生持之以恒练就强健体魄。他的培养方式和独特风格,深受学生和学校好评。他培养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和海内外,有的在工作岗位上取得较大的成就。真可谓“半个世纪育英才,今日桃李满天下”。[2]

§ 主要论著

《植物保护学报》

1、李扬汉:《普通植物学》,《金陵大学农学院丛书》,南京:金陵大学植物学会,1943

2、李扬汉:《普通植物学(上、下册)》,《大学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修订本,1953;第七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3、李扬汉:《植物学(上、中、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4、李扬汉:《禾本科作物的形态与解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

5、李扬汉:《水稻叶片最尖端排水器的发现和叶尖生态——形态的变化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南京农学院学报》,1981(2):1~5

6、李扬汉:《田园杂草和草害——识别、防除与检疫》,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7、李扬汉:《毒麦及其变种籽实的成熟结构与内生真菌之间的关系》,《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4):1~7

8、章毓英,李扬汉:《日本菟丝子离体培养和花芽的诱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11(2):24~29

9、秦晓霞,李扬汉:《南方菟丝子质体超微结构、发育与功能的研究》,《植物学报》,1988,30(3):254~258

10、李扬汉主编《检疫及外来杂草与杂草检疫资料汇编》,1991

11、李扬汉,黄建中,张宗俭:《高等寄生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和进展》,《植物学通报(增刊)》,1993:26~34

12、李扬汉:《对假高粱的现场调查及清除对策建议》,《植物保护》,1990(4):37~38

13、李扬汉:《蔬菜解剖与解剖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14、李扬汉:《中国杂草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