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晋朝 |
释义 | § 朝代简介 西晋地图 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6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建都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建都建康。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在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政权。司马炎篡位后于280年统一中国,由于无法解决浮华奢侈的社会问题及贪污腐败的政治风气,统一的局面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后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西晋在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最后于316年灭亡,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司马睿于建康建立东晋,领土范围在中国南方。东晋也与十六国合称东晋十六国。中原的世族及人民陆续南迁促进南方的发展。东晋皇权低落,主要由世族掌权,由于军权外重内轻,不少方镇心怀野心,造成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此时虽然陆续有北伐以收复失土,但是朝廷担心野心家借此扩张势力,进而篡位,所以大多消极支持。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这是成立以来最团结的一次。淝水决战后前秦崩解,谢安、谢玄等人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然而,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篡位。由于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并夺得皇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东晋初期,王导等人采取镇之以静策略,以稳定局势。东晋的庄园经济的程度比西晋更重。由于农业技术提升等因素,在侨姓世族与吴姓世族密集开发下,江南获得全面开发而繁荣兴盛,中国的经济中心也逐渐南移,使得后来有大运河的出现。此外,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晋朝虽为自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自晋朝开始,为异族蹂躏华夏之时期,也可说为异族同化于华夏之时期。在汉代以前,政治主权完全在华夏族,而他族则以被统治者而同化,汉代以后,政治主权不全在华夏族,而他族则或以征服华夏族者而同化,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因而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凤。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会,中国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融合。 § 西晋简介 晋朝西晋初期疆域图 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公园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占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帝,延续西晋政权。五年后,即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第二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续建了晋朝,史称东晋。 西晋的历史仅有五十二年,但它却结束了三国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280年司马炎灭吴),为当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短期的良机。西晋继续沿用曹魏时建立的“九品中正制”选官法,但却弊端百出,成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工具,形成了等级性的士族门阀制度。西晋还以法令确定官僚贵族的经济特权,即官品的占田权和隐客制。西晋虽然只有五十二年,但中间却有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反映出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矛盾。 西晋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著《三国志》即由西晋时的陈寿所著。 § 西晋建立 西晋建立 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西晋司马懿,河内温县(河南温县)著名的士族。曹操开始起用他,至曹丕时地位逐渐显要。明帝时,他是指挥对蜀作战的主将。238年,他又率兵平定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成为魏国有声望的大臣。明帝死,年幼的曹芳继位,司马懿为太尉,与宗室大臣曹爽受遗诏共同辅政。曹爽上表推举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将他架空。司马懿表面称病,不预朝政,暗中却在布置力量,伺机消灭曹爽集团。 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续掌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死,弟司马昭当政。260年,曹髦不甘心做傀儡,于是率数百仆从向司马昭进攻,结果被杀。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政权完全为司马氏所控制。 公元263年,司马昭利用蜀国内部混乱的机会,派邓艾、诸葛绪、钟会率大军分三路攻蜀。时蜀将姜维驻军陇上沓中(甘肃临潭县南),闻钟会军已至汉中,诸葛绪至武街桥头(甘肃成县西)切断了他的后路,乃率军退回剑阁,抵抗钟会军。西路邓艾军从陇上轻装出阴平道(从甘肃文县经四川平武),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接连攻下江油、涪城(四川绵阳)、绵竹(四川德阳北),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出降,蜀亡。 265年,司马昭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西晋统一 孙权病死,暴君孙皓继位,政治极端腐败。司马氏灭蜀以后,便在益州大造舟舰,准备伐吴,而孙皓却漠然处之。 279年(咸宁五年)十一月,晋大举伐吴,步骑二十余万分五路直指建业、夏口、 江陵等地。王浚率水军自巴蜀顺江而下,直逼吴都建业。280年(太康元年)三月,吴主孙皓向晋将王濬投降,吴亡。经过九十年的分裂混战,至此中国又重新统一。 § 西晋政治 门阀政治 西晋王朝(265-316) 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它萌生于后汉,形成于魏晋。曹丕为代汉作准备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渐成为世家官僚垄断选举的工具。为了取得世家官僚的支持,司马氏对他们采取笼络和放纵的政策。司马炎建国后,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因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门阀士族拥有特权并与庶族保持着严格界限。政治上,他们累世做职闲望重的高官;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并且不向国家纳租服役;社会地位高人一等,不与无特权的庶族(又称寒门)联婚和同乘共坐。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权,他们特别注意门第。他们垄断政治,排斥庶族寒门。庶族即使做官以后,依然受到士族的歧视。至于那些不愿巴结士族的庶族地主,便一生沉滞,永无晋升的希望。 司马炎 分封诸王 在曹爽当政时,有人指出如不分封宗室诸王,政权可能转入他人之手。以后,司马氏果然轻易地夺取了曹魏的政权,这件事在统治阶级中造成很大影响。因此,西晋建国不久便分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并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 开始是允许诸王自选国中长吏,继而又以户数多少把诸王分为三等,并开始置军。又逐步地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这样,诸王不仅掌握了封国中的军政大权,而且控制了相当多的军队。西晋分封宗室的目的是藩卫皇室,但后来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诸王大部卷入了争夺中央统治权力的斗争,反而削弱了中央的统治。 八王之乱 西晋时期,皇室极其腐朽。开国皇帝司马炎就是一个荒淫君主,“后宫殆将万人”。世家大族则贪暴恣肆,奢侈成风。如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 大族王恺、石崇互比奢侈,王恺用米浆洗锅,石崇用白蜡当柴;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石崇用锦作步障五十里;王恺涂墙用赤石脂,石崇就用香椒泥。司马炎暗中支持王恺,赐他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树;王恺拿到石崇面前夸耀,石崇顺手把它打碎,然后叫人拿出三四尺高的珊瑚树六七株,任他挑选。大臣傅咸上疏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请求皇帝制止,但司马炎无动于衷。官僚们不仅奢侈成性,而且公开抢劫、杀人。如石崇做荆州刺史,“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 司马炎死,惠帝即位,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八王之乱”。 所谓“八王”,一般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河间王颙、成都王颖、长沙王乂和东海王越。他们为争夺中央统治权,先是同外戚杨、贾两家斗争,而后宗室诸王兵戎相见,直到西晋灭亡前夕。 306年,东海王越入朝专政,以后又毒死惠帝,诸王力量消耗殆尽,“八王之乱”才告结束。五六年的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迅速激化。 § 西晋经济 占田制 西晋陆机《平复帖》 占田制内容 曹魏推行的大规模屯田制度,到魏末已逐渐遭到破坏。到264年,魏元帝下诏罢屯田官,将典农官分别改为太守、令长。次年,晋武帝又重申前令,民屯制度正式废除。 民屯废止以后,贵族、官僚争相侵占田地,隐匿户口。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针对这种情况,灭吴以后,西晋采取两项重大措施:罢州郡兵以归农;颁布占田制。 占田制包括下列内容 其一,户调式:凡是丁男(男、女16岁以上至60岁为正丁)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男女15岁以下至13,61岁以上至65为次丁)立户的,纳半数。边郡民户的户调,纳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更远的纳三分之一。 其二,农民的占田和课田: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地数额。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女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 其三,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西晋 占田制影响 从占田制的内容看,它是一种既保证政府收入,又保护士族特权的一种土地制度。占田制并不是官府授田,更不是将地主的田地授与农民,而是在屯田制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占垦荒地,占田制中对于官僚士族占田、荫客、荫亲属等特权的规定,其主要精神不在于对官僚士族的特权加以限制,而在于确认和保护他们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 与曹魏时期的自耕农相比较,户调增加了二分之一,田租增加了一倍。但实际上还不止于此。因为曹魏的田租是校亩计征,占田制的田租是按丁征收,丁男、丁女、次丁男不管是否占足规定的课田数额,都必须按法定的课田数交租。 不过,在占田制的规定中,也有一些积极因素。首先,与屯田制下农民相比,占田制下农民的负担显然有所减轻。特别是解除了屯田制下军事管制的强迫劳动,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占田无年龄之分,课田有年龄、性别的区别,占田数又高于课田数,这些规定可以鼓励人们去占田垦荒,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晋书·食货志》云:“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均平,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这虽有夸大之处,但多少反映出占用制实行后,太康年间的繁荣情况。 § 西晋灭亡 人民内迁 西晋末年,由于晋王朝的腐朽统治,北方少数民族纷纷起来反抗西晋王朝的统治。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已陆续向内地迁徙。 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和补充内地劳动人手的不足,经常招引和强制他们入居内地。 各少数族人民内迁后,在汉族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地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的农业生活过渡。魏晋时,西、北各少数族人民向内地迁徙的活动,更加频繁,而且种族很多,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族,史称为“五胡”。 当时,在内地不少地方,少数民族人数相当多,如西晋时,关中户口百万,其中少数民族占了一半左右。 人民起义 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魏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服力役,“服事供职,同于编户”。 西晋占田制明确规定了他们的租调负担。汉族的官僚、地主多以少数民族人为奴婢、佃客。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因而反抗不断地发生。 西晋后期,先后爆发了齐万年、李特、张昌、王如及杜弢等领导的大规模起义,其中李特之子李雄还在四川建立了“成汉”政权。 石勒称帝 走向灭亡 在各地流民不断起义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也相继起兵反晋,其中刘渊、石勒起兵最早。 刘渊字元海,匈奴左部帅刘豹之子,汉化程度很深。刘豹死后,他代为左部帅,惠帝时为五部大都督。当李特、张昌先后举兵反晋,宗室诸王混战于北方之际,匈奴贵族共推刘渊为大单于。 304年(永兴元年),刘渊开始起兵。很快发展到五万人,定都于离石(山西离石),建国号“汉”,自称汉王,“胡”、汉各族很多人归附他。他在军事上也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攻占了太原、平阳(山西临汾)等地,向南迁都于蒲子(山西隰县)。 石勒出身羯族,居上党武乡。曾被卖为家奴。刘渊称汉王时,他参加起义。 308年(永嘉二年),刘渊称帝,迁都平阳。接着派王弥、刘曜等率大军进攻洛阳。310年,刘渊死,子刘聪杀兄自立为帝。次年四月,石勒在苦县(河南鹿邑)宁平城消灭十余万晋军,晋军元气大伤。 六月,王弥、刘曜等攻下洛阳,杀王公以下三万余人,俘获晋怀帝。八月,又攻下长安。后来,晋将贾匹等在关中汉人的支持下夺回长安,迎司马邺为帝,是为愍帝。[1] 316年(建兴四年),刘曜围长安,愍帝出降,西晋灭亡。 西晋王朝帝系 (1) 晋武帝 司马炎 (265-290) (2) 晋惠帝 司马衷 (290-306) (3) 晋怀帝 司马炽 (307-313) (4) 晋愍帝 司马邺 (313-317) § 东晋简介 东晋十六国形势东晋(公元317年~420年)西晋灭亡以后,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在北方,从刘渊建国到北魏统一北方的一百三十多年的时间内,各少数民族上层和汉族官僚地主纷纷建立政权,历史上称之为十六国时期。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家大族把持,最先的一个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谢安、谢玄、王敦等等。而世家大族中,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谢、袁、萧,和本身居于江南的朱、张、顾、陆。最初东晋有赖权臣王导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拢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从北方南下的士族,并以司马家族作为共同拥戴的对象。 但世家大族本身并不真正忠于司马氏,尤其是他们本身都拥有大量田地,以至拥有自家部队(即所谓“部曲”),有足够实力抗衡司马氏政权。最初有王导主持大局,东晋政权得以稳定,故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但元帝以降则内乱频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后期又有孙恩、卢循之乱等。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帝,为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旁落。420年,大将刘裕篡位,东晋亡。 § 东晋发展 建立 东晋地图317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东晋本身并没有强大的实力,主要是凭著长江天险,偏安江南;及依靠丞相王导号召南迁避难的中原士族,并联合南方大族,取得他们的支持。不过,南北大族之间时常发生冲突,内乱频生,导致东晋政权并不稳定。 西晋灭亡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的统治者,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一带先后建立许多割据政权,连同汉族所建立的政权,较重要的有十六个国家,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 北伐 从北方南迁的人民时常怀念家乡,因此一些有志之士多次进行北伐,希望能够收复北方的国土。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祖逖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地又被胡人重新占领。 继祖逖之后,又有桓温三次北伐,曾一度收复洛阳,他屡次请求朝廷把都城迁回洛阳,但遭到大族的反对,东晋君臣又怕他权势太大,难以控制,因而无法实现。 危机 氐族所建立的前秦,在苻坚时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强大起来,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383年,苻坚率军南下,声势浩大,企图一举消灭东晋,于是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大乱,再次陷入长期分裂的状态,胡人无暇南侵。东晋以弱胜强,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灭亡 东晋的宗室和大族,经常争权夺利,人民生活相当困苦,以致盗贼四起。淝水之战后,南方人民暂获安定,但政治混乱和贪污腐败的情况,并没有改善。东晋大臣桓温死后,其子桓玄逼晋安帝禅位给他,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刘裕起兵声讨,杀死桓玄,恢复东晋的统治。但刘裕自己有夺位的野心,终于在420年,废晋恭帝自立,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东晋至此正式灭亡。 § 东晋早期 淝水战前的北方政治 汉、前赵和后赵的兴亡 汉、前赵和后赵的来由 东晋十六国刘聪灭西晋以后,汉国控制了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他们把各族人民大批地迁到平阳,并对各族人民采取了“胡”、汉分治的办法:设左右司隶、内史、令长,统治四十几万户汉人;设单于左右辅、都尉,统治包括匈奴族在内的二十几万落的少数族人民。 刘聪父子都是昏庸的统治者。刘汉王朝又残酷地掠夺和压迫各族人民,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刘聪死后,大臣靳准发动政变,尽诛刘聪子孙。一些大臣拥立长安的刘曜为帝。318年,刘曜遣兵至平阳族灭靳氏,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次年,石勒在河北称赵王,都襄国(河北邢台),史称后赵。 汉、前赵和后赵的兴衰 前赵建国后,出现了各族三十多万人的反抗,刘曜把这些反抗镇压下去之后,又降服了陇西诸部。前赵沿用汉国“胡”、汉分治的办法,特别注意利用各族的上层分子统治他们原来的部落。他还选拔汉族地主做官,采用封建租赋制度,并在长安设立学校,传习汉族的封建文化。通过上述措施,前赵的统治才勉强稳定下来。 建立后赵的石勒出身羯族。由于他受过汉族官僚的残酷压迫,所以在他起兵的初期,大量屠杀汉族官吏、降卒和百姓。那时,各地的地主豪强为了自卫,纷纷结坞自保;汉族人民为了躲避战乱,也投奔坞堡。坞堡在当时对抵抗“胡”人贵族的屠杀、掠夺和保护生产力方面有积极作用。汉人的抵抗给石勒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使他稍有收敛,攻下坞堡不再滥杀,而是简选丁壮补兵,让老弱照旧生产;任命坞主做官,强迫他们送交人质和输粮助军。 以后,石勒注意学习汉族的统治经验,又能听取部下的意见,使得杀掠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转变。通过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321年,石勒完全控制了幽、冀、并三州。330年,前赵亡,石勒称帝。后赵全盛时,占有南抵淮河,北到燕代,西起河西,东至大海的广大区域,成为与东晋对抗的大国。 333年,石勒死,子石弘继位。335年,石勒的侄子石虎杀石弘,自立为帝,迁都于邺。石虎是一个极端残暴的统治者。在石虎统治的15年中,各族人民惨遭屠杀和压迫,社会生产也受到严重的破坏。石虎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的不断反抗。石虎末年,诸子争权,太子石宣杀石昭。石虎杀石宣,并把东宫卫士十余万人谪戍凉州。349年,谪卒军校梁犊乘机发动起义,打击了后赵的统治,使它走向瓦解。 冉魏 冉魏的兴亡 1956年瑞安丽岙东晋墓出土石虎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皇位互相残杀。最后,石虎养孙汉人冉闵和大将李农控制了后赵政权。 350年,冉闵杀傀儡皇帝石鉴和石虎五子,自立为帝,改国号“魏”,史称冉魏。 冉闵登基后,大杀“胡”人,激起了各少数族人民的强烈反抗。352年,从幽州南下的前燕慕容儁,与冉闵大战于魏昌城(河北无极),俘冉闵,冉魏政权灭亡。 前燕、前秦及前凉 前燕概况 建立前燕的是鲜卑族的慕容氏。 晋武帝时,慕容廆率部移居辽西,仿照魏晋建立政治、法律制度。晋末中原大乱,一批汉族官僚地主和人民投奔慕容氏。慕容廆死后,第三子皝即位。337年(咸康三年),慕容皝自称燕王,建立了前燕,迁都龙城。 前燕按照魏晋制度实行屯田,注意发展文化教育。慕容皝死后,第二子儁即燕王位。352年(永和八年),他称帝于中山(河北定县)。慕容儁死后,前燕政治日益腐败,民不聊生,四处逃亡。 前秦发展 当前燕进入中原的时候,氐族首领苻健也建立了前秦。苻健西入关中,进据长安。351年,苻健自称天王,国号秦,都长安,史称前秦。 苻健在关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优待士族,尊崇儒学,各方面都有了一些起色。苻健死后,子苻生即位。苻生极端残暴,不久,苻健的侄子苻坚在汉、氐族大臣的支持下,杀苻生,做了大秦天王。 苻坚在汉人王猛的帮助下改革内政。苻坚器重王猛,引起氐族豪强的强烈反对。苻坚、王猛打击氐族豪强中的顽固保守势力,才使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得以推行。 政治上,苻坚除重用王猛和太原薛赞等参掌机要外,还下令“复魏晋士籍”,维护士族地主特权,争取汉族地主的支持。对其他各族上层分子也采取宠络政策。 在经济上,苻坚很重视农业生产。他常派官吏巡行郡国,劝课农桑。针对关中少雨易旱的情况,他下令在关中推广汉代的区种法。后来又征发王公富室的奴隶三万人,兴修水利。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又注意发展交通事业。 在思想上,符坚禁止老庄玄学和图谶神学,广立学校,提倡儒学。通过上述措施,前秦迅速强大起来。 前秦国力的增强,为其统一北方提供了条件。370年(太和五年),苻坚派王猛率六万军队攻灭前燕。不久,前秦又降服了仇池的杨纂,于其地置南秦州。凉州的割据势力和占据青海的吐谷浑也遣使称臣。成汉自347年为东晋桓温灭后,巴、蜀和南中归东晋统辖。373年,苻坚派兵攻占了汉中、益州,南中诸部皆降,前秦在汉中置梁州,在巴蜀置益州,在南中置宁州。 前凉状况 西晋末,张轨为凉州刺史。其后晋室南渡,张氏虽然接受晋朝的封号,但实际上开始割据。那时北方大乱,只有凉州比较安定。 张轨兴办学校,发展生产。张轨及其后裔据凉州七十六年,史称前凉。 前凉末年,政治日坏。376年(太元元年)苻坚灭前凉。同年,又灭鲜卑拓跋部在代北建立的代国,统一了北方。 § 东晋政治 东晋建立 东晋建国 东晋发型西晋末,北方的刘渊、石勒的势力日益强大,坐镇下邳(江苏睢宁西北)的晋琅玡王司马睿也感受到了威胁。 307年(永嘉元年)九月,司马睿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的身份移镇建业(江苏南京),用琅玡(山东临沂)大族王导为谋主,后又任命王导从兄王敦为扬州刺史。司马睿素无重望,后来,江南大族看到司马睿得到北方大族的支持,才投靠了司马睿。 317年(建武元年),晋愍帝投降的消息传到建业,司马睿称晋王。第二年,他称帝,是为晋元帝,都建康(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建业为建康),史称东晋。 侨置州郡 北方士族南渡,大都率领宗族、宾客、乡党同行。这些流民,随同豪强大族南下,自然就成了他们的依附人口,分散南下的也多被豪强大族所兼并。 这些南下的人们,起初大都不上户籍。后来,东晋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利益,便在流人集中的地方,用他们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侨人单立户籍,称为侨户。 侨户最初享受不为国家纳租服役的优待,后来即使纳租调也比一般编户轻些。 侨州、郡、县的设置,主要是照顾南迁世家豪族的利益,一则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二则他们控制大量户口而又不纳租服役,其政治、经济利益都得到了照顾。 祖逖北伐 东晋政权是西晋门阀士族统治的继续和发展。当时,除了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的矛盾外,在士族地主内部还有南北之分。 北方侨姓士族以王、谢为高,南方士族以顾、陆、朱、张为大。南方士族常受到北方士族的排斥,因此终东晋南朝之世,南、北士族之间的斗争一直比较激烈。在北方士族中,又有渡江早、晚之分,所以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门阀政治发展的结果,在东晋时期形成了琅玡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几家北方士族轮流执政的局面,皇帝实际上没有什么权力,又造成士族当权派和皇权之间的尖锐矛盾。为争掌权力,统治阶级的内部经常火并,使东晋的政治极不稳定。 就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祖逖北伐。 祖逖,范阳遒县(河北涞水北)大族,晋末率亲党流移至京口。他认为北方民心可用,北伐有希望成功,因此在东晋建国之前,他就向司马睿请求北伐。司马睿任命他为豫州刺史,给他一些粮饷。祖逖率部曲渡江后,在淮阴冶铸兵器,募得二千人,向前进发,招抚河南一带的坞主势力。祖逖待人热情,不蓄私产,与将士同甘苦,虽宗族子弟亦皆耕地、担柴。因此,祖逖北伐取得一定的成就,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 但就在这时,王敦之乱行将爆发,祖逖知北伐事业必将无成,遂忧愤成疾,321年病死。祖逖死后,石勒又攻占河南,祖逖北伐宣告失败。 上层斗争 晋元帝建国后,王导居中执政,王敦在外掌兵,势力很大,故当时有“王与(司)马,共天下”之说。 王敦为荆州刺史,率重兵镇武昌。晋元帝感到王氏势力太大,于是重用刁协、刘隗、戴渊等。322年(永昌元年),王敦以诛奸臣刘隗为名,攻入建康,杀戴渊等,然后退回武昌。 晋元帝死后,明帝即位,王敦为扬州牧。324年,王敦病重,明帝下令讨伐王敦。王敦令其兄含为元帅,率兵三万再次向建康进军。但不久王敦病死,王含兵溃被杀。 成帝时,庾亮以帝舅执政。当时,豫州(治寿春)刺史祖约,遭受排斥,历阳(安徽和县)内史苏峻,因平定王敦之乱有功而骄横。庾亮怀疑苏峻、祖约将叛。327年(咸和二年),庾亮召苏峻入京为大司农。苏峻怕入朝被杀,便联合祖约进行叛乱,攻入建康,纵兵大掠,废黜百官,安置亲信。329年庾亮打败苏峻,收复了建康。 东晋政权又暂时安定下来。 桓温在东晋穆帝时任荆州刺史,347年(永和三年)出兵灭蜀。此后他多次上书请求北伐,想通过北伐攫取更大的权力。东晋中央为了压制桓温,在349年、351年先后派兵进行北伐,结果都遭到惨败。在这种情况下,桓温要求北伐就没人能阻挡了。 桓温北伐共有三次:354年(永和十年),桓温第一次北伐。他率步骑四万,一直打到关中,后来,前秦打败桓温,晋军乏食被迫退军。356年,桓温第二次北伐,攻占了洛阳。后来,洛阳又被前燕攻占。369年,桓温率五万人进行第三次北伐,出徐、兖,连战皆捷。但最终也失败了。 淝水之战 战前准备 淝水之战桓温北伐失败后,长期专擅朝政。373年,桓温病死,谢安开始执政。 谢安“镇以和靖,御以长算”,缓和各方面的矛盾,深得朝野的拥护,东晋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谢安用兄子谢玄为兖州刺史,让他召募在京口的北方流民和江淮民兵,训练出一支精锐的新军,号为“北府兵”。 382年(太元七年)一月,前秦苻坚召集群臣商议南伐,准备统一中国。 当时,绝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但苻坚却坚持己见。次年七月,苻坚下诏大举伐晋,在全国征兵。八月,苻坚从长安启程,秦军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从各地一齐向南进发。这时苻坚非常骄傲,出发前连东晋皇帝、宰相俘虏后的官号、公馆都准备好了。 淝水之战及影响 东晋闻苻坚率大军南下,惶恐不安。宰相谢安沉着冷静,派弟谢石为大都督,兄子谢玄为前锋,率八万北府兵迎战;另派水军五千增援寿春。 十月,前秦先锋苻融攻占寿春,一面攻打硖石,一面派梁成等五万人进驻洛涧(安徽定远西),封锁淮水,阻挡晋军前进。晋军被阻,在距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驻扎。当苻竖得知晋军先锋缺乏粮草的情况后,便亲率精骑八千,兼程赶往寿春。并派俘虏的晋将朱序到晋营威胁谢石投降。 朱序不忘故国,见到谢石告诉了秦军的虚实,并劝谢石乘前秦大军未到,挫其锐气,争取全胜。谢石采纳朱序的建议,派名将刘牢之率精兵五千渡河夜袭洛涧,歼灭秦军一万五千。谢石等又率大军沿淮水前进,到淝水东岸与秦军隔河对峙。 苻坚听说晋军攻到,便与苻融登寿春城观看形势,见晋军部伍严整,又望八公山(安徽寿春北)上的草木,以为皆是晋兵,不免有些惊恐。晋军逼淝水立阵,谢玄派人要求苻融把阵地后移,以便晋军渡河决战,苻坚企图在晋军半渡时发动突然袭击,便挥军后撤。不料队伍因此大乱,朱序又在阵后连呼苻坚败了,于是秦军一退不可复止。 晋军乘胜追击,秦军死者相枕于路。苻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逃回淮北,及到洛阳,检点余众,不过十余万人。 淝水之战是前秦企图统一全国的一次战争。当时,综合各个方面的情况看,时机和条件显然还不成熟。淝水战后,南方由于战争的胜利,避免了一场大的混乱和破坏,经济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同时确定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腐朽统治 赋税剥削 淝水之战淝水战后,北方重新分裂,东晋的外部威胁解除了。东晋统治阶级加紧了争权夺利和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东晋对自耕农的赋税剥削,主要还是田租和户调两项。户调剥削大体沿袭西晋。330年(咸和五年),田租剥削改为按亩征收,一亩税米三升;哀帝时又减至亩收二升。376年(太元元年),晋孝武帝废按亩收税制,规定除在役者外,王公以下口税米三斛,383年,又增为口税米五石。 当时对人民负担最重的还是徭役。晋穆帝时,有人曾上表要求废除杂役六十多项,没有废除的当还不少。 人民为了逃避徭役,甚至自残身体,“生儿不复举养,鳏寡不敢妻娶”。沉重的赋役剥削,迫使自耕农大量破产逃亡。 内部矛盾尖锐 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同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尖锐起来。淝水战后,谢安的权力进一步增大,引起了孝武帝的猜疑,被迫出镇广陵,把中央权力交给孝武帝的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 谢安死后,司马道子独揽军政大权,并引用太原大族王国宝等参掌朝权,排斥南兖州刺史王恭、荆川刺史殷仲堪。 次年,王恭、殷仲堪以诛王国宝为名起兵反司马道子。司马道子无力抵御,便杀王国宝等,请王恭退兵。 又次年,王恭第二次起兵,殷仲堪与广州刺史桓玄(桓温之子)等人起兵响应。后来,王恭部将刘牢之倒戈,王恭被杀,桓玄吞灭了殷仲堪等势力,这次联合叛乱也就失败。 这时,桓玄占据着长江中游,刘牢之控制着长江下游北岸,高雅之控制淮南。中央直接控制的地区只有会稽(浙江绍兴)、永嘉(温州)、新安(淳安)、吴(江苏苏州)等八郡,东晋政府便把一切负担都加在这八郡人民身上。 江东起义 在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乱爆发之时,琅玡大族孙泰用五斗米道组织群众发动起义。398年,孙泰被诛,其侄孙恩逃到海上。 399年(陵安三年),司马元显下令征发江东八郡“糜喃为客者”,以充兵役,结果引起骚动。孙恩便率领百余人登陆,很快发展到数万人,遂攻陷会稽,这时,各地应征的奴客和广大破产农民纷纷响应;占有奴客的江东八郡地主因利益受到损害,也乘机“一时俱起”。 江东八郡很快为起义军所占有。东晋政府见起义军声势浩大,急忙派北府兵前往镇压。为了避免损失,孙恩率领群众二十多万人退回海岛。以后,孙恩先后三次登陆,大败晋军,曾兵逼建康。 402年,孙恩最后一次登陆,攻临海,不幸失利,投水自杀。余众由其妹夫卢循率领。转战各地。404年,卢循率领义军由水路占领广州。 402年(元兴元年)春,占据长江中游的桓玄兴兵作乱,攻入建康,杀司马道子、元显父子和北府兵将领刘牢之等,掌握东晋大权。次年,桓玄称帝,国号楚。又次年,刘裕讨灭桓玄,东晋政权落到了刘裕手中。 410年,刘裕率军北进,攻击南燕,后方空虚。卢循乘机从广州出发,分两路北伐,起义军直逼建康。当刘裕率军南下镇压时,卢循接连失败,最后赴水而死。 孙恩、卢循起义,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 东晋北方 关东地区 政权演变 东晋风流图淝水战后,前秦逐渐瓦解。原来在苻坚控制下的各族上层分子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在半个多世纪里,北方再度陷于分裂和混乱之中。自384年到439年,各族上层分子先后建立了十三个政权。 在关东地区首先建立政权者,是淝水之战中保存了实力的前燕贵族慕容垂。384年,他自称燕王,定都中山(河北定县),史称后燕(384年~407年)。 次年,慕容冲称帝,定都长子(山西长治),史称西燕。又次年,鲜卑拓跋珪称代王,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后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后燕建国后,不久便消灭了前秦在关东的势力。392年,灭丁零翟钊建立的魏国;隔一年,又灭了西燕。恢复了前燕的版图。395年,后燕大举进攻北魏,被魏军打败。慕容垂死,子宝继位,内部大乱。这时,北魏攻下都城中山和河北一些郡县,后燕被分割成两段。 398年,慕容德从邺城迁到滑台,自称燕王,后定都广固(山东益都),史称南燕(398年~410年)。410年,晋刘裕北伐灭了南燕。 后燕末年,政治更加败坏,因此上下怨叛,大臣冯跋乘机夺取了政权,称燕王,都龙城,史称北燕(409年~436年)。北燕改革后燕弊政,整顿吏治,发展农业,兴立学校,很有一番新气象。但鲜卑贵族因为利益没得到满足而不断叛乱,国力削弱,后被北魏所灭。 关中地区 政权更迭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地处酒泉盆地西缘,南临祁连山,北依马鬃山384年,羌族姚苌自称秦王,都长安,史称后秦(384年~417年)。后秦任用汉族地主,惩治贪污,整顿刑狱,废除苛法,前秦末年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变。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后继者姚兴提倡儒学和佛教,又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后秦在姚兴时一度相当强大,控制西起河西,东至徐、兖的广大地区。但连年战争造成“国用不足”,于是增加杂税,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反抗,各族上层分子也乘机作乱。417年,刘裕灭了后秦。 赫连勃勃是匈奴左贤王卫辰之子。407年,他自称大夏天王,国号夏(407年~431年),都统万城(陕西横山)。他采用骑兵游击战术,使后秦疲于奔命。 刘裕灭后秦不久,赫连勃勃又打败刘裕派在长安留守的军队,尽有关中之地。 夏国统治者非常残暴,在战争中大批地虏掠、坑杀和迁徙居民,平时常无故借口杀人。因此激起人民的极大仇恨。431年,夏为吐谷浑所灭。 河西走廊 地区政权 河西走廊是中国古代西部一条重要的交通在河西走廊地区最先建立政权的是西秦。西秦(385年~431年)是陇西鲜卑乞伏国仁所建,都宛川(甘肃榆中)。淝水之战时,他随苻坚南征,战后回到本部自立。后为夏所灭。 淝水之战前,苻坚派氐人吕光征西域。吕光攻下龟兹,“王侯降者三十余国”。淝水战后,他自领凉州刺史。苻坚死,他建立后凉(385年~403年),都姑臧(甘肃武威)。他用汉人段业、卢水胡人沮渠罗仇等五人为尚书。后因故杀罗仇,罗仇侄蒙逊和段业相继叛后凉。 吕光侄子吕隆时,内部矛盾尖锐,外有北凉和南凉的进攻,吕隆被迫投降后秦。沮渠蒙逊反叛后,推段业为主,称凉王,都张掖,史称北凉(397年~439年)。以后,蒙逊杀段业自立,后来被北魏所灭。 南凉(397年~414年),都廉川堡(青海乐都),是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后为西秦所灭。 西凉(400年~421年)是汉人李暠建立的政权,先后都敦煌、酒泉。注意发展生产,“年谷频登,百姓乐业”。又在玉门、阳关一带屯田,势力遍及西域,后为北凉所灭。 十六国时期的政权,多是以“胡”人贵族为主的“胡”、汉上层集团的联合统治。其内部矛盾复杂,各种势力对其的态度完全视其军事力量消长而定,强则依附,弱则离叛,所以这些政权存在的时间都不长。当时,各个政权间不断地进行兼并和混战,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社会生产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 魏晋以来,内迁各族多已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其处境与地位和汉族人民基本相同。其部落组织进一步瓦解,他们与汉族人民错居杂处,经常接触,民族界限逐渐缩小。各族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大都注意引用汉族地主,提倡汉族文化。于是,自魏晋到北魏统一北方的二百多年中,较早迁入内地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 § 东晋阶层 东晋顾恺东晋王朝的统治阶层大部分是由过江避难的中原名门望族与江南的土居氏族组成的,存在着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之间一直相互排挤;在东晋统治的一百多年中,中原氏族占据统治的主导地位,而南方土居氏族则一直被排斥。元帝年间,北方大臣王导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他在南北氏族之间奔走,极力劝说各族修好,但收效甚微。后来江南氏族也曾多次因不满东晋的统治而起来反抗,大大的动摇了东晋的统治。 自晋元帝元年(公元317年)至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是东晋发展比较平稳的时期,虽然在此之间也有过一些叛乱,但都被镇压下去了。元帝末年,王导之弟王敦起兵反晋,遭到其兄王导与朝臣的抵抗而未能成功;其后桓温也曾觊觎帝位,又被王谢两大家族抵制下去。公元三八五年,东晋重臣谢安病死,晋孝武帝将大权交于其弟司马道子,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他们暴虐无能、大肆剥削人民,使图谋王位的大族有机可乘。 公元三九八年,以桓玄为盟主的王恭、殷仲堪、瘐楷等人的联军占据了建康以西的州郡,使朝廷的统治被限制在东方的八郡内,开始了其衰亡的过程。 § 东晋经济 东晋壁画墓,位于十二台乡袁台子村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北方劳动人民不断南迁,既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南北劳动人民相互学习、辛勤劳动,是江南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上,垦田面积日益增多,耕作技术有很大改进,牛耕已经普遍推行,粪肥也在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江南种植。三吴地区的农业尤其发达,水利工程的兴修很受重视。人们在河道建立堰闸以控制水位,旱则开启,引江水灌溉;涝则关闭,避免泛滥成灾。又筑堰围湖,开垦出土壤肥沃、产量很高的“湖田”。因此,三吴成了江南粮食的主要产区。 其次表现在手工业,冶铁作坊如梅根冶(今安徽贵池县)与冶唐(今湖北武昌),除兵器外,多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创杂炼生鍒法,即把生、熟铁混杂冶炼,反复锤打,成为质量较纯的钢铁,养蚕缫丝技术大见提高,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蚕茧一年收获四五次,而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一年收获八次。国家专门设立锦署,使丝织业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江南河流纵横,为适应经济、军事的需要,造船业特别兴旺,既能制造载重2万斛(约2千吨)的大船,又能制造速度很快的舰只。其他如制瓷、造纸、漆器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水平。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是最大的城市,南朝萧梁时拥有140余万人口,成为各地农产业、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城内外的贸易市场10多个,来往船只成千上万。建康之外,又有成都、江陵、京口、襄阳、寿阳、番禺等地,也都是有名的商业城市。[2] § 行政区划 西晋初期疆域图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西晋政区制度承袭东汉末期的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于三国曹魏时期有司、豫、兖、青、徐、冀、幽、并、雍、凉、荆、扬十二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265年西晋代曹魏后,分雍、凉、梁三州之地设秦州,后分益州地设宁州,后分幽州地设平州。280年灭孙吴后得荆、扬、交、广四州,并将荆、扬两州与原曹魏荆、扬两州合并,共十九州。秦州、宁州曾经废止,后来复置。291年分荆、扬州地设江州,307年分荆、江州地设湘州,至此共二十一州。州以下分郡、王国。晋武帝防止野心世族篡位,制定分封制,依人口多寡封国诸王,有大国、次国、小国三种类型(详见晋朝诸王列表)。但诸王仅得租税,王国如同郡县。诸王的军权,主要来自镇守之地。郡、王国以下为县。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至于公国、侯国,其地位同县。 淝水之战前后东晋疆域变迁图 东晋政区袭承西晋,也是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辖区缩小。西晋末年,大量流民南渡。东晋朝廷为了安抚侨民及侨姓世族,以原籍州郡县名寄治别处,而无实地,此即侨州郡县。等到安定后实施土断,使其州郡领有实地,户籍和赋役与一般州郡县相同。 东晋政区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由于外族入侵与晋军北伐,北疆时常变动;四川先后出现成汉、谯蜀等国;东南疆域大致固定。晋元帝时期,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带。成汉占据四川,于347年被桓温灭。桓温发动三次北伐,一度收复山东及河南地区,后败于前燕而止。前秦屡次入侵东晋领土,此时东晋仅剩扬、荆、江、广、交、豫、徐、兖、益、宁七州,及兖、青、冀、司、幽、并、益等侨州,共十五州。383年淝水之战,前秦惨败。隔年谢玄北伐,成功收复黄河、秦岭以南地区。之后东晋内乱,桓玄篡位,谯蜀独立,疆域萎缩。刘裕崛起后攻灭谯蜀并发动两次北伐,收复四川、山东、河南及关中地区。然而刘裕因故返京,将领内乱,夏人入侵,关中得而复失。此时东晋领有扬、北徐、豫、江、北青、司、荆、北雍、东益、宁、交、广、北并、北冀、梁、徐、北兖等十七州,及幽、冀、东秦、青、并、兖、秦、雍等侨州,共二十五州。 § 军事制度 西晋的军事制度沿袭曹魏,采用世兵制。晋武帝颁布去州郡兵及封国制,并任众王都督诸州军事。东晋兵制袭用世兵制,并以募兵制补充兵力。由于中央衰落,军力外重内轻,地方方镇较不受朝廷管辖。谢安为了巩固中央,建立北府军。 西晋军队分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兵,中外军全部兵员都来自军户。中军直属中央,编为军、营,主要保卫京师,有事出征,兵力不下10万人。驻防城内宫殿宿卫、宫门及京城宿卫为宿卫军。驻防京郊,有事出征为牙门军。中军统帅为中军将军,后改为北军中侯或中领军。外军为中央直辖的各州都督所统率的军队,都督一般由征、镇、安、平等将军或大将军担任。 西晋军镇及八王封国分布图州郡兵是地方军备,西晋灭孙吴后,为避免东汉末期诸州割据再度发生,裁撤州郡兵。并改置武吏,大郡100人、小郡50人,用以维持治安。但是实际上取消的州郡兵甚少。 晋武帝颁布封国制,诸王分封郡国,大国三军5000人、次国二军3000人、小国一军1500人(详见晋朝诸王列表)。并任一些王室都督诸州军事,如汝南王亮督豫州、楚王玮督荆州、河间王颙督关中。晋武帝任诸王都督诸州军事是为了提升宗室力量避免权臣专政,但却使得地方宗室掌握军权,权力有逐渐凌驾中央的趋势。西晋都督为持节使臣以督诸军,持节都督分为三级,都督中外诸军事为最高统帅,监诸军次之,都督各州诸军事居末,和将军分统外军。 东晋沿袭西晋军事制度,但已有变化。因为皇权衰微,中军往往有名无实,同驻京师的还有扬州都督所属军队。外军大多由世族的军队组成,统军将领称霸一方,其中荆州军甚至超越中央。东晋多次北伐,确有助巩固偏安之局,但如果方镇具有野心,往往借此篡位。关于兵源方面,因为战乱军户大减,兵员改以募兵补充,或直接征兵。其中由北方流民招募组成的北府兵,屡次击败强敌,在东晋后期等级如同中军。 § 人口发展 刘曜西晋建国后人口但仍未恢复到东汉水平,八王之乱及五胡乱华更使人口数下滑。五胡乱华时发生数次大屠杀,例如刘聪、刘曜、石勒及石虎在华北的屠杀。战乱带来的瘟疫及饥荒,也造成人民大量死亡,甚至发生“人相食,饥死者十五六”的惨事。除战乱因素外,两晋人口数也因为种种因素被隐瞒。政府赋税繁重,使得百姓依附在大族或寺庙下逃避课税;当时军人及部曲、僧人、道士及奴婢是属于别籍而不入户;此外,因为战乱使大量人口外移或是迁入后隐瞒户籍。 由于北方战乱不堪,大量人民逃至南方,形成一股人口大流动。滞留北方的汉人则依靠坞堡自卫。当时主要流亡潮有六次,296年晋惠帝时期关中发生齐万年之乱,数万人民由关中经过汉中,抵达蜀地,之后协助李特、李雄立国。另一股经汉水、宛至淮河,后为石勒吸收。巴蜀动乱后,人民逃至荆湘地区,因受土豪欺压而叛乱,最后为王敦、陶侃平定。并州饥民向冀豫地区乞食,后由田甄率领,称为“乞活贼”。凉州少受战乱,众多人民前往避难。由于保留大量汉人文物制度,形成“河西文化”。华北动乱时,众多人民逃往辽东,由慕容皝设侨郡收留。后来这些侨民协助慕容皝建立前燕。 最后也是最大的一股是在永嘉之乱后由中原流向江南,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于东晋时期共有五次,分别为司马睿移镇江东时期;祖逖、祖约北伐失败南撤时期;后赵灭亡,桓温北伐时期;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时期及刘裕北伐失败时期。南迁侨姓世族成为东晋朝廷与南朝的支柱。侨民渡江后主要分布在荆扬梁益四州,有些深入闽广之地。侨民主要先安置在侨州郡县,入白籍,可以减免赋役。由于侨州郡县迁徙不定、侨民与当地人民混杂,户籍难于管理,影响了政府赋税收入。所以安定后实施“土断”,将侨民就地入户(黄籍)以裕财实兵,并使官吏丧失免税特权。在东晋时共实施四次。当时人民为重要资产,战争时不论是侵略者或是被侵略者,往往强迫人民迁移,以防资敌,尤其在华北或江淮地区常常发生。 § 社会发展 农业 晋朝孝 农业方面,由于兵事将休,在晋武帝时期就废除屯田制,将民屯田给予农民,实施占田制及荫客制,并以课田法课税。占田制及荫客制使世族占田有法可依,平民也拥有一定大小的土地,但世族大量并购土地的问题并未解决。虽然课田法使地租比曹魏时重一倍,但由于农民由赋税更重的屯田农民构成,所以负担比屯田制稍微减轻。由于被荫庇的农民只需向荫庇者交租即可,国家税收得由其他编民齐户承担,这使更多的农民转荫至大地主名下。最后政府税收短缺,世族获得经济特权。 东晋时期庄园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比北方更大。早在孙吴时期,江南经济日益开发。当时吴姓世族即拥有众多的庄园。晋室南迁后,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改善南方地广人稀的问题。侨姓世族大量开发无主地,建立方圆数十里至数百里的庄园,有效将劳动力组织起来。由于世族垄断土地,占夺田园山泽,使得贫富差距极大。所以王导曾于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实施度田收租,以改变西晋时将田租与户调合一征收;咸康二年(336年)颁布“壬辰诏书”,禁止占山护泽。这些都意图减轻百姓负担。当时庄园除了有部曲、佃客外,还有门生及奴隶。中原人士带来北方精耕细作的技术,推广牛耕加快耕田速度。东晋南朝重视水利,代有修筑。最后,南方的水田普遍开发,农作物品种增加、生产量提高(如岭南地区一年可两熟)。长久下来使中国的经济中心南移。 手工业 手工业主要由官府专营,设置少府及作部。冶炼业得到了发展,灌钢技术的发明,把生铁和熟铁混杂在一起,工艺简便,生产效率更高,钢铁的品质也更好。在热处里技术中发明了油淬,使铸铁可锻化,最后锻件成为主导地位。纺织业用麻织成的布,马钧改良纺织机,品种及品质皆提升。当时制纸业除麻纸外也利用藤做出“藤角纸”。纸张已经可作出雪白纸及五色花笺,到南朝完全替代竹简和绢锦。制瓷业在制成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并广泛在南方地区扩散。例如浙江就形成越窑、瓯窑、婺州窑及德清窑。制茶业方面,由于晋代士人习惯饮茶并提倡以茶代酒,使需求提高,种植区域进展到东南沿海。造船业归官府管理,当时大船载重达万斛以上。由于江南水路繁多,所以十分兴盛。 商业 商业方面,在平吴之后,皇室与官僚逐渐普及参与经商,并将商业活动发展到交广等边远地区。例如吴王司马晏的部下从事“市买钱帛”的簿册,对商业的参与有一定的规模。石崇任荆州刺史时,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他生活奢侈,甚至与王恺竞相争豪。晋室南渡后,中原财富大多转移至江南地区,商业仍然兴盛,最大商业中心为建康、次为江陵。由于战乱与铜量不足,铸钱不足,币值处于混乱状态。贸易也有发展,南北互市和海外贸易主要由官府掌握,私人经营商业的很多,交易的大宗物品是粮食、布帛、鱼、盐等生活用品和一些奢侈品。广州海上贸易发达,进口明珠、翡翠、犀象、香料,出口以丝绸为大宗。 § 文化概况 王羲之 在晋代,边疆民族进入中原,经过民族交会,同化于夏族之中,游牧民族带来的草原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中原汉人南下,促进了南方特别是江南的大发展。晋及南北朝时,族群大迁徙及文化交融造成南北文化分野,黄河流域由原来的中原而沦为北方,和以江南为重心的南方相对而称。当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因而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凤。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会,中国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融合,道教及佛教也在该时期逐渐扩展到一般人民的生活。晋朝虽为自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等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例如王羲之及王献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两晋的社会问题主要围绕在世族上,世族是构成社会的上流阶层,深深影响该时期。当时官学不振,而世家大族学术兴盛,尤其在南方,家学成为文化传承、发展的最重要形式。 学术思想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南朝大墓砖画。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别为春秋隐士荣启期及竹林七贤阮咸、刘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晋朝的学术思想,已由经学转为玄学为主。清谈则于士大夫之间广为流行。魏晋交替之际,司马氏意图夺取皇位,政治压抑,社会动荡,时称“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名节礼法流于虚伪或鄙视。此时世族苟且偷安,又心怀忧虑,遂以清谈代替,抛开现实,专尚理辩。儒学发展到最后已破落琐碎,着重考据而轻视义理,使得思想处于空窗期。玄学就在这些原因知下,于240年-249年间发展盛行。 玄学与道教并非同物,主要书籍为《老子》、《庄子》和《周易》,合称三玄。思想核心为“无”,玄学家认为“万物皆产生于无”。,但能主宰一切。玄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并将儒家的“名教”与道家的“自然”结为一体,提倡“名教出于自然”。该论点认为天下尊卑、上下关系本来即有,不可否认。由于要求老百姓“顺天知命”,受到当道者欢迎而大力提倡。 早在曹魏时期,何晏、王弼即提出“名教出于自然”说。西晋初年,玄学思想的代表为竹林七贤,思想各有轻重,但主要以嵇康及阮籍的思想为代表。他们崇尚“自然无为”的态度,主张“越名教而放自然”。揭露司马氏集团虚伪的“名教”外衣,对所谓“名教”礼法唾弃之。但因“任自然”观点过于极端发展,呈现出声色犬马的放荡生活。到西晋后期,玄学代表为斐頠及郭象。斐頠对“任自然”提出修正,主张“崇有论”,以矫“虚诞之弊”。郭象进一步证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学发展至此已臻终结。此时清谈之风亦蔓延到政治舞台上,握有大权的达官显要也大谈玄理,呈现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权贵。 东晋时期,放荡的行为稍微收敛,但清谈之风因为朝廷权贵提倡而盛行不衰。当时世族生活优裕,多喜于名山古刹、别墅湖畔优谈玄理,成为社交活动。朝廷及世族忽略具体事务,终日畅谈玄理,形成苟且颓废的价值观,导致东晋朝廷逸于偏安。由于佛教东传,许诣、孙绰将佛学加入清谈,与玄学互相激荡。若干僧侣也加入清谈,传达佛学,例如竺法护、道林等人。不过仍然有人反对清谈,大多为寒族。如西晋斐頠、江惇、范宁,东晋应詹、陶侃、卞壶等人,范宁甚至著有“王何论”,严厉批评何晏、王弼二人。但清谈仍历久不衰,直到隋朝方衰,唐朝中期终止。 宗教发展 慧远像,源自1921年出版的《晩笑堂竹荘画传》。 两晋时期,宗教以佛教、道教为主,但佛教的势力较道教强盛。关于佛道冲突,江南道教附儒,玄佛合流,分成两个集团,仅清谈争辩,未涉及政治权力,与北方不同。 佛教于东汉即传入中国,当时儒教兴盛,人民安定,所以少有发展。两晋时期战乱年年,豪族欺压百姓。儒教衰落,思想空虚。以致人人厌苦、家家思乱、精神缺乏寄托。由于佛教所主张的“神不灭论”、“因果报应”及“六道轮回”抚慰人心。佛教就借由深邃的义理,逐渐在中国盛行。但对于佛学内容陆续仍有争论。东晋后期,庾冰、桓玄与名僧慧远为是否行跪礼发生争论。后来南朝梁范缜还提出《神灭论》及《偶然论》,反驳佛理“神不灭论”与“因果报应”。 佛教在初期大致可分为道安的本无派、支憨度的心无派和支道林的即色派。当时东晋流行清谈,于是僧侣就借由清谈将佛理传播给士大夫,使佛教得以在南方传播。其中以支道林最擅长谈玄。南北佛教到后来形成不同学风,北方重行业,崇尚禅学、律学及净土信仰。南方重义理、注重在涅槃佛性的探讨。东晋晚期时,慧远擅长儒学,力谋佛、玄、儒融合,促使佛教中国化,最后成为净土宗的祖师之一。慧远还提倡译经,与北方名僧鸠摩罗什交流译本。法显是中国首位西行求法的僧侣,他于399年自长安出发,经西域抵北天竺、狮子国及中天竺。取得梵本戒律后,414年经海路返抵建康。他与数位名僧大量翻译经文,并将旅途见闻写成‘佛国记’,成为研究西域及印度史地的重要作品。龙虎山,建有正一观,为五斗米道的发祥地之一。道教方面,早在三国西晋时期,就出现太平道及五斗米道。后来五斗米道发展成天师道,并分成利用符水治病的符水派;信奉金丹经、房中术的金丹派;主张“无为自然”,似道家的清静派。 五胡乱华后,由于百姓遭受战乱及豪族欺压,纷纷信仰道教。民间信仰道教者大幅成长,以三吴内地及东南沿海居多。侨姓及吴姓世族也纷纷信仰,如王羲之即为五斗米道世家。后来孙恩、卢循号召五斗米道信徒叛乱,晋廷经数十年方镇压。 东晋初期,道教的架构、章法尚未形成,直到东晋中期发生改革,才形成组织化的宗教体制。当时北方道教注重功德及道规,南方则注重经法及义理。受到佛教散播的刺激,道教加速吸取儒玄思想,丰富本身理论。炼丹术盛行,深化相关理论。 东晋时,著名道士葛玄后裔葛洪,结合神仙学说与道术理论,并加入炼丹等理论,整合道教理论。他所著的《抱朴子》,外篇论时局与道德,内篇论道家学论和炼丹、养生之道。杨羲、许谧及许翙著《上清经》,最后发展成上清派,主张简化修行力法,贬斥房中术,以存神为主。葛洪之孙葛巢甫著《灵宝经》,后来也发展成灵宝派。该派以符箓科教为主,受到上清派影响,也提倡简化修行、“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对文学、艺术多有贡献。例如描述神仙之游的《游仙诗》,历代道教的神仙画。道教的炼丹及养生术包含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对科技的发展具有贡献。 文学发展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像,源自1921年出版的《晩笑堂竹荘画传》。 两晋文学脱离经学的束缚而独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发展。这是因为:魏晋的儒家精神衰微、才能重于德行,士大夫虚无荒诞;政治黑暗,士大夫备受压抑;玄佛道盛行,译经发达。在这些背景下,该时期作品的内容写实,重视技巧。因受汉赋影响,出现了骈体文,字数上四下六字,讲究辞藻华丽、雕琢字句、声律藻饰,多用对偶、典故,主要文章有赋、论及简牍,至南北朝时期达到极盛。骈文带来声韵研究,后由南朝梁的沈约定出四声。小说方面,如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及葛洪的《神仙传》。该时期的史书多为民间著作,或出现多个版本,例如陈寿的《三国志》及范晔的《后汉书》。 魏晋交替时期,稽阮文章甚佳,何晏之徒多为肤浅[23]。嵇康擅长四言诗,亦著有《养生论》。他诗风清峻,反对政治黑暗,拒绝与司马氏政权妥协,代表作有《与山涛绝交书》、《赠秀才入军》、诗十九首与《幽愤诗》。阮籍以《首阳山赋》及《咏怀诗》表现出权势害人及政治黑暗的厌恶。 西晋时期,社会繁荣豪奢,文学走向雕琢美化。此时期的作品大都清丽流畅,繁简适中。著名的有左思的《三都赋》,描写三国都城,内容雄浑闳博,完成后轰动京城。他的诗歌在艺术及风格十分高超,由于出身并非为有名世族而遭受排挤,在诗歌中显现出憾恨。潘岳的《悼亡诗》内容细腻,情感写实。陆机的《文赋》是一篇重要的文学理论,叙述思想与艺术主从关系。他的散文也广为人知,但过于重视辞藻及对偶。西晋的诗受曹魏“建安体”的影响,但渐渐讲究对偶及声韵。有名诗人有张载、张协、张元、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 永嘉之祸后,出现如刘琨之诗中带有亡国悲痛,坚忍不拔的特色,为两晋少有的风格。东晋时期,简牍之类文章,以王羲之的《与谢安书》,风格高超,闻名千里。其中《兰亭集序》提及人生哀乐相随的感叹,颇能代表当时士大夫的价值观。赋以玄言赋最多,多与清谈内容有关,例如孙悼的《游天台赋》、郭璞的《江赋》。郭璞尚注释《尔雅》、《山海经》及《穆天子传》等。他的《游仙诗》更是魏晋游仙文学的代表,诗风绝逸。该诗内容叙述脱离尘世的悠游感,实际上是反写对现实的不满。东晋后期以陶渊明甚具特色,其擅长描述田园生活,风格清新朴实,提升古体诗内涵,表现出高远纯洁的情操。其作品《桃花源记》寓意追求一个可供逃避乱世的和谐世界,富有哲理。其诗歌、散文及辞赋广泛影响后世名家如王维、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人。 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为鲜卑、羌等少数民族控制着,在历史称之为“五胡十六国”。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他们更多的接触到华夏文化,使之与汉民族逐渐发展为同一生活习惯的民族,进而被汉族融合。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原北方大体已形成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混居的人口构成形式,使中国正式成为具有相似生活习惯的多民族国家。 东晋在文学上却有一定成就,各类诗词歌赋都大盛于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有谢灵运、陶渊明、王羲之等人。而绘画、书法也有颇杰出的成就,如东晋人顾恺之的画作,王羲之的书法,都有很高艺术价值。 著名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也发生在东晋时代。 艺术发展 《女史箴图》(局部)—东晋顾恺之 由于两晋世族生活优越,产生许多优秀的艺术家。清谈带来逻辑思辨的发展,以及老庄的自然观,使艺术蓬勃发展。绘画等艺术脱离儒教后走向自由探索,逐渐发展成纯艺术。佛教的推广,寺院及佛像大量出现,带动艺术创作。佛经、佛门故事的传入也拓展艺术的想像空间。 绘画方面,受九品中正制和玄学影响,人物品鉴风气盛行,对人的外貌及言行举止观察入微。佛画传入印度艺术的表现手法,最后促使人物画技法的成熟,并奠基艺术美学。当时人们欣赏有特色的人物,在绘画上,要求生动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及气质格调。这不同于重视外在形式的汉代风格,或是强烈表现人物的三国风格。此时人物绘画或雕塑已能透过眼神手势或“飘带精神”来表达人物的内在美,以达到“形神具备”的境界。东晋顾恺之善绘仕女山水,务求传神,史称“画圣”。他所绘的《女史箴图》,强调人物在眼神的悟对与手势的搭配。衣饰襟带的飘举,身上衣裳的鼓起,似有“气”环绕全身,达到中国绘画最高评价“气韵生动”[24]。传为顾恺之所绘的《洛神赋图》亦有相同水平。至于山水画仍处于图案阶段,尚未生动,至南朝方有起色。《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 书法方面 出现很多著名书法家及书法理论。书体由隶书走向多元化,各种书体相互发展。草书由章草发展成今草,行书由隶书递变楷书之间逐渐成熟。章草带有隶味,著名有西晋索靖的《月仪帖》。今草采楷书体势、笔意发展而成,著名有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介于楷草之间的行书,书写简易且流畅,著名有王羲之的《丧乱帖》、《兰亭序》。有名的碑文有《爨宝子碑》。 青瓷器方面 在两晋为极盛时期,特别是在南方。有些青瓷器造型特殊,例如水注,有蛙型及卧羊型两种,体腔可储液体。也有造型奇伟,例如神兽尊。而谷仓罐(又称魂瓶)为三国两晋特有的随葬器物,源自汉代五联罐,用来储藏死者的粮食。其盖上常有人物塑像及佛像,罐腹则贴塑人物、神兽、鱼之类。这些造型反应当时的信仰和丧葬习俗,也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品。 科技发展 《抱朴子·内篇》宋刻版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期间,由于儒学一统的局面打破以及玄道佛的兴起,使得学术研究朝向多元化。各国为了生存或战争,多少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以确保某些地区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这些都使得科学技术大幅提升。道家对中国科技史亦带来贡献,其外丹、内丹修炼包含多种科学。外丹包括了黄白,也就是炼金术。以炉鼎烧练铅汞来提炼丹药。丹药有些有毒,但有些有功效。内丹则以人体为炉、人的精气为材料、以神为运用来烧练成“圣胎”。它的修炼方法涵盖养生学及气功。 两晋有名的科学家有地理学家裴秀、谢庄、历史地理家杜预;天文学家虞耸、虞喜、医学家王叔和、炼丹学及医学家葛洪。西晋人裴秀任地官,为地图学家。他收集史料,研究地图,完成《禹贡地域图》;科学的描绘出当时山脉水文的分布及行政区划。他总结前人绘图方法,提出制图六体的方法:分率(比例大小)、准望(物体方位)、道里(道路距离)、高下、方邪及迂真(此三项代表地形起伏所带来的误差)。西晋人谢庄依各州地理制作木质地理模型《木方丈图》,可合并为全国地理模型。这成为中国最早制作的地理模型。喜爱春秋时期的西晋人杜预也绘制了《春秋盟会图》,纪录该时期各诸侯国的都邑、盟会的分布。 虞耸为三国末期至西晋人物,他自盖天说与浑天说整理出《穹天论》。东晋人虞喜出身世家,博学好古。屡次受到皇帝邀请但不愿做官,被晋成帝誉称“守道清贞”。他于东晋咸和五年(330年)发现了岁差,计算出冬至太阳的位置每50年会向西移动一度。另外,他支持宣夜说,主张天高无穷[25],日月星辰按各自的规律运行,与浑天说与盖天说不同。 西晋人王叔和奠定脉学理论的,他把脉象归纳为二十四种,著《脉经》十卷。他又整理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重新编为《金匮玉函经》。东晋人葛洪家贫好学,拜鲍玄为师,专攻炼丹学及医学。葛洪先后完成《抱朴子》(内外篇)、《金匮药方》及《肘后备急方》。其中《抱朴子内篇》是中国史上重要的炼丹经典,于《金丹》、《仙药》及《黄白》中包含许多化学、生物学及矿物学的知识。葛洪也是伟大的医学家,他将《金匮药方》缩编为《肘后备急方》,类似今日的急救手册,在当时十分实用。《肘后备急方》也是最早记载结核病、天花的书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