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晋安帝 |
释义 | § 基本信息 姓名:司马德宗 庙号:无 谥号:安皇帝 陵墓:休平陵 政权:东晋 在世:382年-418年 在位:397年-418年 年号:隆安:397年-401年 元兴:402年-404年 大亨:402年三月—十二月 义熙:405年-418年 前任:父晋孝武帝司马曜 中国大晋皇帝(东晋) 397年—419年 继任:弟晋恭帝司马德文 § 简介 晋安帝(396─418),即司马德宗,东晋皇帝。孝武帝长子,痴呆。公元396年即位,不辨寒暑,由司马道子摄政。在位22年,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葬于休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蒋山)。 § 生平 晋安帝 晋安帝司马德宗,于孝武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张贵人于公元396年9月谋杀孝武帝后,重贿左右,伪称孝武帝是暴病而亡,同月辛酉日匆忙立司马德宗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隆安”。397年11月6日(九月庚申)孝武帝驾崩,安帝继位,立皇后王神爱(王献之的女儿)。司马德宗昏庸懦弱,继位后先后由司马道子、司马德文揽权,他始终是个傀儡。他在位期间,曾爆发孙恩、卢循起义。公元403年,被封为楚王的大将桓玄自称皇帝,废司马德宗为平固王(平固在今江西省赣州市东),命令他移居于寻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东晋中绝。不久,另一大将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桓玄被击败,逃到寻阳,裹挟司马德宗辗转于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一带。公元404年,桓玄兵败被杀,安帝才得以复位。公元418年,大将刘裕急于篡夺皇位,密令党羽,中书侍郎王韶之买通司马德宗左右侍从,伺机除掉司马德宗。司马德宗弟司马德文担心兄长遇害,整日陪侍,保护他的安全,使王韶之无法下手。12月,司马德文病,回宫休养。戊寅日,王韶之乘机入后宫东堂,指挥侍从用散衣结成带子,将司马德宗活活勒死。事后,刘裕伪称皇帝得暴病而死。司马德宗被杀后,谥号为安帝。 § 改元 405年刘裕攻桓玄,营救安帝,将他重新设立为东晋皇帝,改元。 § 大事记 义熙元年正月十九日——晋安帝被桓玄逐出建康赴寻阳。 义熙元年三月二十四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挟安帝逃往江陵。 义熙元年六月十九日——晋安帝被恢复为皇帝。 义熙元年六月二十六日——桓玄的将军桓振攻陷江陵,晋安帝被俘。 义熙二年三月二日——晋安帝再次被从叛军手中解放出来。 义熙四年——后秦攻南凉、夏。 义熙四年——南凉恢复使用年号。 义熙四年——乞伏炽盘攻枹罕。 义熙五年——西秦复国。 义熙六年——南燕亡。 义熙十年——西秦灭南凉。 义熙十三年——刘裕北伐,占领长安,后秦亡。 义熙十三年二月——李歆继位为西凉国王。 § 出生 义熙四年——未来的北魏著名皇帝——拓跋焘出生。 § 逝世 义熙(405年-418年)是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第四个年号,共计14年。 义熙元年六月十九日——桓玄,东晋将军和军阀 义熙元年九月十八日——慕容德,南燕世宗献武帝 义熙三年——慕容熙,后燕昭文帝 义熙六年——慕容超,南燕皇帝 义熙十年——僧肇,东晋佛教学者 义熙十三年二月——李暠,西凉第一位国王 晋安帝(司马德宗) § 义熙初谣二首 《宋书·五行志》曰:“卢龙据有广州,民间有谣。后拥上流数州之地,内逼京辇,应‘天半’之言。时复有谣言,龙后果败,不得入石头矣。”芦生漫漫竟天半。卢橙橙,逐水流。东风忽如起,那得入石头。 § 历史 安帝继位时,东晋皇帝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朝外许多将军实际上自立,不受君命,朝内的权力也往往落在大臣手中。安帝本愚,连话都不太会说,据《晋书·帝纪第十》记载连冬夏的区别都认不出来,因此朝廷的权力实际上完全由当朝大臣掌握。安帝初期朝廷政策主要由会稽王司马道子主持。398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不满而领兵反,安帝不得不杀王国宝来平息这场风波。399年,王恭、庾楷协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再反,叛军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被抵御,王恭被杀。与此同时,在浙江、江苏一带孙恩的叛军也非常昌盛。400年孙恩攻会稽,401年攻浃口、临海、广陵,晋军多次战败。402年孙恩直接威胁建康,建康被封锁,城内饥荒。402年安帝亲征桓玄,安帝数次战败。桓玄自封为丞相、太尉。同年孙恩为临海太守辛景所败,自杀身亡。403年1月29日(阴历402年十二月庚申),桓玄杀司马道子,从此成为东晋的主宰者。他于同年秋又自号楚王、大将军。最后于同年12月31日,桓玄篡位,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贬安帝为平固王。404年1月19日,安帝被逐出建康赴浔阳。3月24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挟安帝逃往江陵。6月19日(五月壬午),桓玄被杀,安帝复辟为皇帝。但好景不长,6月26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安帝被俘。405年3月2日(正月戍戎)安帝才再脱叛军之手。桓玄的叛变终于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南朝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409年刘裕开始北伐,攻南燕,屡战屡胜,到410年俘虏南燕皇帝慕容超,灭南燕,占领山东等地,但同时广州刺史卢循又反,乘刘裕北伐之机,向建康进兵。 到410年夏,建康再次戒严。刘裕班师南下后才解决了建康的危机。411年,卢循在交州,被刺史杜慧度杀死。 从412年开始,刘裕在朝中独掌大权,排挤和迫害与他不和的大臣,矫安帝诏以令外地刺史。 413年,高句丽和日本(倭国)使节到建康。 415年,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和雍州刺史鲁宗之以讨伐刘裕为名举兵,但被刘裕战败。 417年,刘裕再次北伐,攻入长安。418年刘裕被封为相国、宋公,同年,晋军不得不退出长安。 419年1月28日(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安帝薨于东堂,葬在休平陵。 关于晋安帝的死因,历史上传说不同。《晋书》没有记载死因,似乎是自然死,《南史·列传第十四》中称刘裕命安帝左右将他毒死,也有说被缢死的。[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