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洪钟
释义

§ 人物简介

李洪钟

1941年1月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65-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参加了国家顺丁橡胶攻关项目会战,从事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与开发工作。

1981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

1986-1988年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博士后,研究多种燃料在中试规模循环流化床中的燃烧特性和微细颗粒循环流化床的流动特性。有关论文于1989年获第十届国际流化床燃烧会议最佳论文奖。

1989年至今,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工业气固移动床和流化床结构与动力学行为的量化及调控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与好评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其中“移动床气固两相流理论及应用”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气固流态化的散式化理论与方法”获199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9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和5章,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与郭慕孙院士共同主编的我国首部“流态化手册”(316万字)荣获我国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

现任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对外工作委员会主任,流态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编委,“中国粉体技术”杂志编委会主任。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多相流专业组成员,“化工冶金”期刊第五届、第六届副主编,“燃料化学学报”第三届编委,“基础研究”编委。

§ 主要贡献

主要从事气固流态化方面的研究。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结合,建立了两相流理论以及垂直和倾斜移动床气固流动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气、固流率,气体压力和颗粒间接触应力的分布;提出V型阀与L型阀排料动力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发明了V型移动床排料阀、气控气球式高压加料器等。用自制微观摄像探头,得到快速床内瞬态聚团和稀密两相结构的照片,证实了聚团的存在,发现当纳米和超细颗粒形成低密度、小尺寸聚团时,可实现散式流态化。发现加入流化床中的铁磁性颗粒可形成“链状物”,能有效破坏气泡、沟流和聚团,实现散式流态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