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法曾 |
释义 | § 简介 姓名: 李法曾 公司: 山东新龙集团 职位: 董事长[1] § 人物介绍 李法曾带领企业实施自主创新,组织重大技术改造三十多项,热心公益事业,成立“寿光市慈善总会山东新龙集团助孤基金”,为寿光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亿元,实现利税1.3亿元,实现利润0.68亿元,实缴税金0.68亿元。 § 相关报道 民企阵线演绎“传奇之旅” 李法曾 --记2005寿光年度人物新龙电化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法曾 感动寿光2005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委员会授予李法曾的颁奖辞: 李法曾(新龙电化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如果要提绝对实力,他的企业显得弱小,但是相对于发展的速度和前景,他又使企业有了足够的张力和发展的空间,他让更多的人看到,在广袤的寿北,生产着巨大的财富和希望。他把一家濒临破产的氯碱企业,打造成多元化企业巨舰,并裹挟着一个城市的自信和激情,把扩张的脚步,带到了千里之外的内蒙古那片万里高天。 三年三翻番-- 谋略和胆识成就寿北"盐化之光" 2006年初春的阳光很暖,走进新龙电化集团,耳边是新项目工地上的机械轰鸣,眼见到的是职工们紧张有序工作的身影。产量、销售额,一个个数字在新年度开局之时不断攀升,新一轮创业的激情正在新龙人的身上积聚。 走进新龙,感知新龙,才会为新龙而感动。2006年的这个春天,我们的眼前摆着这样一组数字: 2005年,新龙电化集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利税3900万元,实缴税金2000多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0%、110%、88%。 这种增长幅度意味着:自2003年起,新龙电化集团连续三年实现销售收入翻番、利税翻番。他们给自己捆上的紧箍咒--"三年翻番"的目标基本实现。 外人看来,这是一种巨大的成功,是无与伦比的荣耀。而对新龙电化集团董事长李法曾来说,三年,他们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创业之路,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让时间回到四年前,2002年的那个春天--当礼炮在一家名为"寿光氯碱厂"的大门前炸响,当彩旗飘飘中迎来一个叫做"寿光新龙电化有限公司"的名字,这个时刻,作为新龙电化集团的重要里程碑,永远被载入了历史。 李法曾 改制了!天空中传扬着这样的消息。能成吗?忧虑、疑问,如大片阴云,随之而来,挥之不去。 面对现状,一切疑虑显得并不多余--2002年改制之时,寿光氯碱厂长期亏损,濒临倒闭,职工人心涣散,且产品结构单调,属单一的氯碱生产企业,烧碱的生产规模只有5000吨,固定资产仅有3000万元。 回顾改制时的实情,机遇的痕迹并不明显。李法曾就是在这样的境地里被推到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开始了他人生中一段艰辛与辉煌共融的洗礼。 事实证明,他拥有成功企业家的特质--超前的战略发展思维和足够的胆识。 改制当年,企业实现扭亏为盈。他还通过探明企业深层次矛盾,以改制为契机,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领导公司上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原有旧观念、旧体制,建立起责、权、利更加明晰的现代企业运作模式。 热电应该说是李法曾的"得意之作",也是新龙事业的发端。2000年热电一期项目成功运行后,2002年投资5800万元建设热电二期,2005年又投资2000多万元上了热电三期,使热电装机总容量达到3万KW,年可节省电费近千万元,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热电是新龙发展的动力和总抓手,依托热电,新龙电化的烧碱生产能力步步提升,配套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2005年,李法曾又以战略家的眼光和卓识,决定投资2亿元,建设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PVC项目。2005年4月,PVC项目顺利投产,年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 产业链条的延伸没有停止。PVC项目投产后,为保证PVC的生产原料--电石的稳定供应,2005年,李法曾决定"牵着市场的鼻子走",借助外地资源优势,发展本地主导产业,建立自己的PVC生产原料基地。在对全国电石市场充分考察论证后,新龙电化抓住机遇,投资3000万元,在内蒙古察右后旗控股成立"内蒙古新龙电化有限公司"和"内蒙古新龙建材有限公司",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目前,新龙电化PVC的深加工项目进展顺利,集团产业链条正在进一步上下拉长、内外扩展。新龙电化集团已拥有7家子公司,总资产达到5亿元,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多元,上缴税金2000多万元。它已成为产业结构合理,发展空间巨大的多元化现代民营企业。 从改制时的3000万到如今的5个亿,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还能说出什么呢?只能说,这是一项传奇的事业,这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企业领跑者。 2005年曾数次采访李法曾,每次谈到企业未来,他总是说的不多,举出几个项目,也总加上一句:"这是我们的计划,但已经干开了。"先干后说,干了不说,李法曾一直给我们这样的印象。也许无意所为,也许性格所致,但这种踏踏实实干事、默默无闻创业的一贯作风,却为新龙电化明天的腾跃搭起了更为宽阔的平台。 未来2至3年,新龙电化的新事业将会是:投资6亿元,上马氯碱扩产、热电扩产、PVC扩产三个过亿元项目,届时集团总资产可达10亿多元,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超1亿元。一个特大型现代化企业,将给我们带来更多体验传奇的机会。 "三要"管理思想-- 锻造出高效队伍,储备起后发之力 几年来,新龙电化的身价在涨,腰包在鼓,腰杆越挺越直。可他们在管理上,一直秉承着"索要"的态度,坚持着"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一切"的治企思想。 "一年一个口号。"李法曾说。每次去新龙电化集团,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厂区大门口、生产车间门口、院内横幅上…… 关于企业管理的宣传标语并不是数年不变,而是一年一变,某个子公司或生产车间内,有更具体的管理目标,如在节能降耗上,提出"斤斤计较抓管理,滴水不漏要效益"等。我们还在热电公司看到了详细的"配煤考核制度表"和"克煤必争"的竞争口号,试想,一个热电公司,每天进炉的煤需以吨计吧,他们却跟"1克"计较,以"克"这样的计量单位来"难为"自己,新龙电化的管理思想,不由让人观后叹服。 一年365天,只要不外出开会,作为高级经济师的李法曾,总要戴起安全帽,去各公司和车间里转转,看看,有时仪表他也亲自操作。在他心里,管理要看"领头雁",管理得好不好,要看这只"领头雁"领得好不好。 新龙的管理思想,就这样在从上到下,从下至上的循环过程中,得到了高效的运作,发挥出巨大能量。 "职工们变得越来越爱学习了,动脑钻研的一线职工很多。"李法曾说这就是管理的力量。近几年,新龙电化除制定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外,还创新制定了《小改小革奖励办法》、《关于在厂区内排队行走的规定》、《大学生管理办法》等系列办法。 这些办法的力量在哪里呢?我们翻开公司记录看看吧,2005年,根据《小改小革奖励办法》,公司技术创新出现数量多、投入少、见效大的特点,全年下来,仅氯碱公司和热电公司就有60多项技术改造,其中18项获得"小改小革"奖;聚氯乙烯公司有50多项技术创新与工艺改造;PVC项目中一个较有成效的改革是,厂内技术人员通过对一套冷却水装置进行改造,从每班补充无离子水80立方米降到每班补充无离子水8立方米;而聚合用的缓冲剂通过改用替代物,不仅消除了设备存在的结垢现象,而且每月节约资金1.4万元。 管理就是生产力,新龙电化的管理思想,已经成为聚力、发力的良好载体。 企业与文化结缘-- 新龙的事业,社会的企业 让我们把视线离开一望无际的工业园,离开高楼铁架,回到这间洒满温暖阳光的办公室,面对这位平和微笑的人,时时会有一种错觉闪现在脑海:他,就是那位战斗者,把企业带离死境,让企业起死回生,且重新焕发青春的人吗? "我还是讲那句话,企业发展了,就是做这么几件事,一是继续搞好企业再发展,二是提高职工待遇,三是回报社会。"每年的公司总结大会,李法曾总是旧话重提,总要加这么一个程序--"还是讲那句话"。 企业文化真正与社会文化融合,才能找到塑造企业文化核心的精神。新龙做到了--2003年"非典"肆虐,新龙电化无偿向镇机关、医院、敬老院、学校等单位捐赠价值20万元的消毒液;同年7月,在山东省慈善总会发起的"慈心一日捐"活动中,新龙电化捐款10万元;2005年,投资30万元为市三号安装路灯,并无偿提供照明用电;为解决周围村庄百姓的吃水问题,新龙先后投资10万元,帮助村委打吃水井;2005年,又为王高村、常家村修路捐款8万元…… "敬老院的老人有什么事,只要向他开了口,没有办不成的。"新龙电化一位管理人员这样评价李法曾。敬老院的老人就像他自己的老人,每逢重要节日,他从来都"有空",因为他总是有时间那么轻松地跑到敬老院,跟老人们拉家常,把带去的礼品奉上,送给老人一些惊喜。其实,背后有多少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只有他自己心里装着了。 社会的企业,社会的责任感,李法曾把这些当做己任。他关心当地经济发展,在搞好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向投资企业提供电、蒸汽、氢气、氯气等质优价廉的原料资源,搞好配套工程建设和服务,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吸引了50多家企业落户王高项目区,使王高项目区成为以新龙电化为龙头、上下游产业结构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势产业园区,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采访当天,李法曾从田柳镇党委负责人手中接到了"2005年招商引资特别贡献奖",这是对新龙奉献精神的又一次肯定。[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