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汉市中医院
释义

§ 简介

武汉市中医院

武汉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5年,1978年恢复重建,是湖北武汉地区最早的中医综合性医疗机构,并在汉阳玫瑰园和汉口台北路设有两个分院,下设有武汉市中医药研究所,并为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国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

§ 科室设置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年门诊人次近60万,年收入院病人6000余人次。开设有急诊、内、外、妇、儿、针灸、中风、骨伤、美容、按摩、痔瘘、皮肤、眼科、耳鼻喉科等15个临床科室以及药剂科、放射科、检验科、功能检查科等医技科室。开设有中医特色的按摩美容保健中心、古色古香的名医堂,荟萃武汉地区50多名知名老中医专家。

医院拥有一批现代化医疗设备,如:大型生化仪、CT、彩超、CR、腹腔镜、电子纤维镜、肠疗仪等,加强医院的科学诊疗水平。

医院“坚持中医特色、提高综合实力”的办院方向,在治疗肝胆疾病、中风、骨伤、骨病、心血管疾病、小儿疳疾、痔瘘、瘰疠、糖尿病、消化系疾病、风湿疼痛等方面积累了历届老中医的经验和传统独特的治疗技法,疗效显著,深受病员欢迎。

医院注重专科建设,在武汉地区率先成立了以名老中医专家命名的学术研究室:章真如学术研究室、张介安学术研究室,和一批湖北省知名专科的学术研究室,如脑病学术研究室,骨病学术研究室等。今年国家级专家章真如学术思想及临症研究课题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服务理念

医院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论,以“团结、奋进、精诚、创新”为医院精神,抓医院内涵建设、文明品牌医院建设,以优质的服务、过硬的技术服务患者、奉献社会,医院先后荣获“湖北省知名中医医院”荣誉称号。武汉地区首届十佳文明品牌医院。

§ 汉阳二桥分院

武汉市中医医院[1]汉阳二桥分院于1986年创建, 1989年被市政府指定为武汉市与日本大分市医学交流基地,为“武汉市中日友好诊疗院”。近年来,二桥分院的医疗业务发展非常迅速,进一步改善了就医环境,引进了更强的技术力量和医疗设备,开设了全新的手术室、康复治疗中心,儿科物理治疗中心等。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职工的40%以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已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综合实力的医院。

分院为武汉市医保定点医院,科室设置齐全,现设有内、外、妇、儿、口腔、五官、针灸、骨伤、康复、瘰疬、肛肠等科,并设有知名专家门诊、社区保健、放射科、B超室、化验室、药剂科等主要临床科室,开设床位34张,环境宽松、舒适,以人性化的管理、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专家定期查房解决疑难杂症,特殊大型先进设备检查有专车接送,可解决汉阳二桥地区部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拥有内、外、妇、儿等科著名专家,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各类疾病,擅治肝、胆、糖尿病、失眠、眩晕、心脑疾病、小儿疳积、高热、咳喘、泻痢、癫痫、妇女经带、不孕症、淋巴结核、肿瘤、痔疮、皮肤、口腔及疑难杂症等。

二桥分院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主体”、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以团结、奋进、精诚、创新的精神,精湛的医术,合理的价格,竭诚为您服务。

§ 台北分院

武汉市中医医院台北分院成立于1985年,位于汉口台北路128号,系武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科室设置:

急诊室、名老中医专家门诊、妇科、儿科、针灸科、按摩理疗科、五官科、中医美容室、注射室、换药室、B超心电图室、检验室、中草药房、西药中成药房、煎药室、制剂室。

特色服务:

1、荟萃40位省市知名中医专家为广大患者提供内、外、妇、儿、针灸、五官、皮肤、骨伤、肿瘤等综合医疗服务。

2、医技科室提供B超、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自动生化仪(血尿检验)等检查项目。

3、注射换药室开展静脉肌肉注射、血疗、雾化、清创缝合、换药、灌肠等护理治疗。

4、开展针灸、中药熏洗、多功能牵引治疗、中频低周波治疗仪、妇科、耳鼻喉激光治疗、口腔矫正等治疗项目。

5、传统工艺进行中药制剂如膏、丸、散、胶囊等加工,并开展自动化袋装煎药机代煎中药服务。

6、开设家庭病床上门服务、健康体检、代购药等服务。

7、每年开展“冬季进补”、“冬病夏治”等特色服务。每年冬至后,针对不同年龄辨证进补,运用中药调养。夏季三伏天外敷内服中药方法治疗冬季疾病。[2]

§ 科室介绍

外科

我院外科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地引进、吸收经验丰富的西医专家,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西医结合两条腿走路的格局。目前外科拥有中、西医副高以上职称医生5人,配备有腹腔镜、膀胱镜、超声刀等先进设备,能开展食管癌切除、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多种胸、腹部大型手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等微创手术,技术精湛、服务优质。病区配备术后ICU专用床7张。

传统中医药优势

瘰疬室:出生中医世家的林家父子,是真正拥有传统技术的特色专家。依赖独一无二的祖传秘方,对各种疮疡、复杂性瘘管、脉管炎、糖尿病足及手术后顽固难愈的伤口,方法独到,优势明显,在武汉市享有盛名。常年接受各大型综合医院转诊的疑难病人,解决了无数受疮疡之累的患者痛苦。

泌尿外科:对泌尿系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膀胱炎、前列腺炎等治疗方法独特,疗效稳固。通过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创建了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膀胱炎、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吸引了大批久治不愈的患者,成为中医院最具特色的专科之一。

西医外科力量

普胸、普外科:黄骏副主任医师从事外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经验丰富,作风沉稳,已成功完成各类肿瘤手术逾千例。手术风格细腻规范、应变能力强,能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方式。尤其擅长消化道肿瘤手术。

微创手术:传统外科进入21世纪后,飞速朝微创外科方向发展,腹腔镜外科是其中发展最快的微创技术之一;手术具有显示性好、损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手术部位外观美等优点。我院现已成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并在武汉市首家开展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为爱美女性带来福音。近五年来,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泌尿外科拥有膀胱镜等高科技医疗设备,可完成经尿道膀胱癌及前列腺电切术。

科室始终秉承着敬业、求实、严谨、创新的学科精神,学术气氛浓郁,工作氛围和谐,是一支团结协作、技术力量雄厚的团队,外科全体医务人员将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方针,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精湛的医疗水平及优秀的服务质

中药制剂实验室

中药制剂实验室--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

武汉市中医医院中药药剂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其前身为医院剂型改革实验室,至今已有20年历史。自实验室建设以来完成了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40余项,其中30余项达国内领先水平,8项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我院研发的肝肾膏等已获批准文号,并转让给武汉市中联制药厂生产,成为上市产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通过国家中药三级实验室验收。

研究方向

中药药剂实验室着力于中药饮片制用工艺与实用技术的研究。“制”系指中药炮制与中药制剂;“用”系指中药调剂与临床应用。

1.在中药炮制方面,实验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总结前人的炮制经验,开展湖北主产药材,重点是根茎、果实类药材的炮制工艺与质量标准的研究,促其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2.在中药制剂方面,实验室以中药内服液体制剂为重点,利用特有的提取分离技术,开展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的实验研究,特别是浸出物及其含量的控制与检测技术。同时开展医院制剂新药创制研究,为成果及产品转化提供服务。

3.在中药调剂方面,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实验研究,进一步优化小包装中药饮片生产工艺与质控标准,使小包装中药饮片质量稳定、可控,促进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推广使用。

4.在临床应用方面,为确保饮片质量,实验室充分利用医院中药工作者在中药鉴别上的优势,开展湖北特产药材质量标准及饮片鉴别的实验研究,保障中药饮片的使用安全、有效。

5.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被各行各业广泛地应用。本实验室在前期基础上,将对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信息(数据)智能化处理技术作进一步研究。

骨伤科

国家级重点专科、武汉市中部医疗服务中心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武汉市中部医疗服务中心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该科继承中医骨伤传统,配合手法、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骨伤科疾病,并将此做为立科之本;与此同时,近年来大量引进先进的诊疗仪器及新技术,开展各种复杂的手术,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取两者之长,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诊疗核心体系治疗骨伤科的疑难杂症,尤其在股骨头坏死为代表的髋关节疾病、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代表的脊柱病诊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骨伤科历经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有四个住院病区,158张床位,分为骨创病区、脊柱病区、股骨头坏死病区、及骨关节病病区;拥有股骨头坏死专科、创伤专科、骨关节病专科、脊柱病专科等4个专科和独立的骨生物学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

骨伤科人才济济,全科有医护人员60余名,其中拥有正高职称6名,副高职称4名;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7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共培养研究生12名;拥有省级科研课题1项,市级科研课题3项,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加编写出版专著1部,主编专著3部;拥有省、市级骨伤学会主任委员2名,常务委员2名,骨伤专业学术期刊编委5名。

近年来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促进了骨伤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开展,现拥有800mAX光机、彩超、大型生化仪等设备,配备有椎间盘镜、臭氧发生机、C型臂X光机、双能X光骨密度测量仪、现代化的手术室和ICU病房。

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力争发展成为规模大、专业全、治疗范围广、创伤小、价格低的中部地区骨伤病诊疗中心,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广大骨伤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特色疗法

四肢骨折脱位正骨疗法:保留了中医特色,遵循“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原则,运用传统正骨理伤八法,现场定制夹板,配合独创中药 “伤痛膏”,“消炎膏”等,对于外伤所致的肿胀疼痛有独特疗效。口服自制中药“接骨膏”,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费用低、无创伤、愈合快,深受患者好评。

股骨头坏死中医整体疗法:采取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提倡整体与局部相结合,采取中药内服、针刀松解、髋关节手法松解的三联疗法,突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特色,彰显中医药优势:中药辨证施治用以控制股骨头坏死区发展,促进坏死区域的骨修复;针刀治疗用以松解患髋周围粘连软组织、肌肉、筋膜,以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功效;而我科独创的“松髋”四法,则是利用外力,被动松解患髋,逐渐增加患髋活动度,最终恢复患髋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在国内首创牙基质填充治疗股骨头坏死,取得较好的疗效。目前,骨伤科以股骨头坏死三联疗法为核心,配合中药熏洗、氦氖激光针髋关节穿刺、患肢牵引等辅助治疗措施,对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病理变化、症状体征有明显的改善,配合行之有效的康复锻炼方法和饮食疗法,促使更快康复。通过病友会的宣教,让更多患者从股骨头坏死疾病阴影走出。

膝关节骨关节病四联疗法:我科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用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病取得良好的疗效,打破了现代医学认为必须手术才能治愈的观点,由单一的中药内服优化为中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四联疗法治疗骨关节病:中药辨证内服、外熏,针刀松解,手法松解,玻璃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腔冲洗。通过四联疗法数管齐下,不仅改善了临床症状,并力求减少其复发,使众多中老年患者恢复了健康。通过微创关节镜对关节的诊断及治疗有了新的有效手段,对严重关节损伤的患者,可进行膝关节置换。

脊柱病“三阶梯”治疗: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症、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及各种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整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常规和方法,如中药辩证内服,外熏、针刀松解、整脊手法治疗、离子导入、胶原酶融核术、臭氧融核术、常规手术(椎间盘摘除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以及高难度手术(胸段脊髓内肿瘤摘除术,颈椎间盘摘除术)。由于有一整套中西医结合“三阶梯”治疗方法,所以可以依次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就优化了各种疾病的整体治疗效果。特别对神经压迫症状重,肢体麻木痿废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后,运用中药、针灸理疗,加速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起到明显疗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使数以千计的病人得以恢复健康。在手术方面脊柱科坚决恪守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的原则,“做该做的手术,不做想做的手术”。

针刀疗法:针刀疗法是将中医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结合而行成的一种的治疗方法。我科已开展针刀疗法十余年,治疗手法纯熟、独到,有广泛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骨关节病及其他疼痛顽症。针刀疗法疗效快、费用低,使中医摆脱了“慢郎中”的形象,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消化内科

(肝胆、脾胃专科)

专科荣誉

湖北省知名专科 武汉市重点专科  武汉市优势专科

武汉市科技进步奖   武汉市巾帼文明示范岗

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和武汉市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优势项目

在国内著名中医临床学家章真如主任指导下,肝胆科以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总结了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中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胆囊术后综合征等一系列疗效显著的诊疗常规,形成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和优势。

特色疗法:

该科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养阴疏肝、疏肝利水、清泻肝胆等中医治疗肝胆病四十法。创立疏肝利胆汤等大量经验方,并研制了九种疗效甚好的中成药,其中“保肝复功丸”、“软肝和脾丸”对肝病患者具有降酶、护肝、抗纤维化、防纤维化的功效,“益肝养阴丸”从病因方面治疗乙肝也具有疗效。“消石利胆丸”治疗泥沙样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综合征、总胆管结石再生及不适应手术等胆病。

新业务,新技术

近几年来,该科引进了腹水回输仪治疗肝硬化腹水,14C呼气试验测幽门螺杆菌,结肠透析治疗肝肾功能衰竭,大型生化仪检验乙肝定量,肝纤四项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指标等多项新技术.

专家团队

章真如 国家级专家 专科名誉学术带头人。

郑 翔 专科学术带头人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曾拜师于章真如教授门下深造,对肝胆病、胃肠病及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每周一、三、五上午(门诊三楼310诊室)

陈曼芙 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湖北省医学会脾胃学会委员,主持武汉市科技局创新体系“肝胆专科建设”项目,擅长运用中医肝胆脾胃学说,对消化系统的亚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调治。擅治:肝胆病、胃肠病、老年病等。

每周二、四、六上午(门诊三楼310诊室)

刘惠武 副主任医师 章真如学术继承人 硕士生导师

擅治肝胆病、胃肠病、糖尿病等

每周二、五上午,一、四、五下午(门诊三楼312诊室)

夏鹏飞 专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

擅治肝胆、胃肠病等

每周三下午(门诊三楼312诊室)

曾浩  博士研究生 主治医师

擅治肝硬化腹水、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

每周三上午(门诊三楼312诊室)

吴洪斌 博士研究生 主治医师

擅治消化肿瘤、肝胆、胃肠病等

每周四下午(门诊三楼312诊室)

朱胜  国家师承学员 主治医师

擅治肝胆、胃肠病等

每周一上午(门诊三楼312诊室)

专科医师:

许 丹  代 琳 付桃利  喻媛媛 文晓鹏 金战勇  张 勇

脑病科

(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湖北省重点专科 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科室简介

武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经过几代专业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中医脑病诊疗体系,目前在中医脑病(中风病及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脑病科是湖北省“十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拥有一支老中青层次结构清晰,初、中、高专业职称齐备的专业队伍。科室现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5人;科室开设有两个病区、病床72张、8个专家门诊、功能检查室、脑病研究室、脑电图室、实验室、动物室。

脑病科遵循现代先进治疗理念,结合传统中医药诊疗特色,形成脑病急诊,病房,针灸,康复一体化的综合诊疗体系。治疗方面,结合专家多年临床经验及最新诊疗进展,形成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在脑血管病的急性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中药、针灸、推拿手法等康复手段,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康复,减少后遗症,体现“早康”理念。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则应用各种中西医疗法,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和后遗症的康复。从而形成急、慢性疾病并治,治疗、康复同施,中医药、西药结合的特色脑病专科。

脑病科中医特色疗法

在中风病的预防方面,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理论,重视内病外治及非药物治疗。在中风急性期以醒脑开窍为主要治则,采用中药口服、静滴,针刺等手段。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积极发挥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措施,开展中药酒浴疗、中药熏洗、物理治疗、体疗、针灸、推拿按摩、氧疗等综合手段治疗。强调以预防为主,急诊快捷,恢复阶段的多手段、综合治疗。

1、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中风病

2、自制制剂中药酒浴康复治疗中风偏瘫

3、自制制剂清脑宁口服液治疗缺血性中风

4、自制制剂调脂康口服液治疗血脂异常

5、自制制剂天地精丸治疗血管性痴呆

6、自制制剂复方莪红胶囊治疗偏头痛

7、中药辩证施治在中风病各期中的合理运用

8、头体针疗法

9、双涌泉穴穴位敷贴预防中风病

在临床实践中坚持以中医方法为主,西医手段为辅的诊疗方针,不论是在门诊还是病房,一直保持了较高的中医治疗率,不断开发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近三年又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了了数种自制中药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本专科的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以及护理,均彰显了中医特色,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促进了本专科的健康持续发展。近三年本专科的门诊量、收治病人数、病床使用率不断增长,而门诊费用、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不断下降。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就诊患者中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积极发挥了中医药在中医脑病治疗方面的优势。科室的社会影响力也在逐年增大,许多武汉市外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科研成果

脑病科在抓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同样重视科研工作,并强调以科研服务于临床。特别是近两年我们争取了数个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大大提高了本专科的科研水平。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固地开天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技术

说明:课题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0项中医特色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化的示范研究(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

2、经穴效应特异性基本规律及生物信息基础研究

说明:此项课题属于973计划“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项目下的分课题,具体实施是偏头痛临床评价的经穴效应特异性基本规律研究。

3、缺血中风综合防治方案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

说明:此项课题属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项目下的分课题。

4、脑梗死急性期各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说明:此项课题属于湖北省卫生厅立项课题。

5、天地精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说明:此项课题属于武汉市卫生局立项课题。

6、中药酒浴康复中风偏瘫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说明:2005年经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为武汉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

7、复方莪红胶囊治疗偏头痛实验及临床研究

说明:经省内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获武汉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8、清脑宁口服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

说明: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清脑宁治疗中风”、“复方莪红胶囊治疗偏头痛”、“中药酒浴康复中风偏瘫”、“固地开天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天地精丸治疗血管性痴呆”运用于临床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家坐诊时间

万远铁

特色介绍:中风 血液病 老年病

地点:门诊病房综合楼2楼208

应诊时间 :周一至周三全天

向诗余

特色介绍:中风、各类风湿病

地点:门诊病房综合楼(银杏楼)2楼202

应诊时间 :周一、五上午,周三夜诊

高春华

特色介绍:中风病、高血压病、脂代谢异常、神经功能失调

地点:门诊病房综合楼一楼急诊科

应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邱厚道

特色介绍:高血压病、脑萎缩痴呆、中风

地点:门诊病房综合楼2楼210室

应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黄金元

特色介绍:中风及其后遗症的预防与治疗、头痛、失眠、神经内科常见病

地点:门诊病房综合楼2楼208室

应诊时间:周五上午

潘德祥

特色介绍:中风及相关疾病、痴呆、眩晕、头痛、睡眠障碍

地点:门诊病房综合楼2楼208室

应诊时间:周六上午

周中元

特色介绍:中医脑病、脊柱炎、颈腰椎病、面瘫、失眠、眩晕、头痛、中医疑难杂症

地点:门诊病房综合楼2楼208室

应诊时间:周二、四、五下午

顾宜宜

特色介绍:中医脑病、面瘫、眩晕、头痛、颈椎病

地点:门诊病房综合楼2楼208室

应诊时间:周二、三上午

易平

特色介绍:中风病、面瘫、风湿病

地点:门诊病房综合楼2楼210诊室

应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李少兰

特色介绍:中风病、神经病、面瘫、针灸疗法

地点:门诊病房综合楼2楼214诊室

时 间:周二、四全天,周一、三、五上午

谌先召

特色介绍:中风病、颈椎病、疼痛病、

地点:门诊病房综合楼2楼214诊室

应诊时间:周二至周六上午

针灸科

针灸科以其鲜明的中医特色和显著疗效,在武汉市中医界享有较高知名度,为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该科秉承中医传统,结合现代医学,在颈肩腰腿痛、风湿疼痛和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众多的患者减轻了病痛。

诊疗范围:

1、中风偏瘫、面瘫、各种原因造成的脊髓截瘫、神经病变、神经炎等。

2、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

3、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4、 各种风湿痛、神经痛

5 、颈、腰椎病、肩周炎

诊疗特点:

运用针灸、中药薰洗、牵引、按摩等综合疗法治疗各型颈椎病、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能活血通络,消炎镇痛,解除致病因素,见效快,痛苦小,花钱少。

对膝骨关节病、老年性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活动受限、肿胀,关节腔积液等,行关节腔冲洗术,可清除关节腔内的病理代谢产物及软骨碎片,改善关节腔内环境,配合针灸、中药外薰洗,内服中药等综合治疗能明显缓解疼痛,消除肿胀,抑制骨质增生,改善关节功能。

采用针刺、艾灸、配合中药薰洗、外敷,运用以“多藤汤”为代表的汤剂和自制药“痹痛定”等辨证论治,适当辅以西药,能迅速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疼痛,缓解病情,防止关节变形,提高生活质量。特色疗法“隔物温和灸”对于缓解病人的症状,提高患者体质,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有较明显的功效。

发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优势,配合中西药物、理疗、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面瘫及多种神经科疾病,改善脑循环,消除神经水肿,恢复神经功能,疗效好,见效快。

该科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设有病床42张。

风湿疼痛科

武汉市重点专科 湖北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防治风湿疾病的经验和方法。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科以中医疗法为特色,以中西医理论为基础,在风湿疼痛的治疗上不断继承创新,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在武汉地区独树一帜。本专科汇集了中南地区知名的风湿病专家和教授,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风湿病专科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全面体现辨证论治的特色,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上取得了独特的疗效。

治疗范围: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风寒湿性关节痛、头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上有较好的疗效。

诊疗特色:

1.运用传统针刺、隔物温和灸、艾灸、电针、梅花针、火罐、穴位注射等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针灸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2.根据风湿病在肌肉筋骨的特点,发挥中医外治法的特色,采用中药外熏、药膏外敷的治疗手段,使药物直达病变部位,消肿止痛作用显著。

3.该科的科研成果“痹痛定”、“热痹清颗粒”胶囊,在临床运用多年,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同时该科集合多名专家几十年临床经验之精华,研制了以“藤龙汤”为代表的系列中药汤剂,依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考虑病人的体质状况,辩证论治,驱风除湿,扶正固本,从根着手,疗效巩固。

4.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服中药的同时依据病情配合少量的西药,利用中药作用持久,疗效稳定,西药见效快,止痛明显的优势,起到了既治标又治本的作用。从根本上防止风湿导致的关节变形,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友会:

我科为了增进与风湿病患者的交流,宣传风湿病的常识和防病治病的知识,每逢双月的第一个周六上午9点,在我院19楼学术报告厅举办风湿病病友会,由资深风湿病专家主讲,深入浅出地介绍风湿病的常识。我科举办病友会已有5年历史,大量患者积极参与,深受广大病友欢迎。

专家应诊时间

张荒生主任医师: 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向诗余主任医师: 周一上午,周三晚上,周五上午

李建武主任医师: 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马志毅副主任医师:周二下午,周四下午,周五下午

耿惠萍副主任医师:全天

冯彦斌副主任医生:全天 [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