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汉大学医学部 |
释义 | § 简介 武汉大学医学部 武汉大学医学部源于1943年成立的湖北省省立医学院,历经六十余年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 医学部含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HOPE护理学院;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3所附属医院,以及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口腔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学、药学、护理学等招生专业。目前,医学部共有在校生5049多人。其中,本科生3016人,硕士1198人,博士375人,留学生459人。 § 医疗人员 武汉大学医学部 医学部有一支教学、医疗、科研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1125名教职工具有高级职称,其中博士生导师16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珞珈特聘教授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全国医德楷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中国医师奖2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3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 § 机构设置 武汉大学医学部 医学部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口腔基础医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内科学<心血管病>),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2个一级学科和外科学、内科学、肿瘤学、医学检验、药理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等6个二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211工程”建设项目和“985”二期扩延项目4项。拥有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A3实验室是第一个获国家认可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并建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和海外留学人员开放实验室。 § 科研合作 武汉大学医学部 武汉大学医学部积极实施开放性办学的战略,与美国、比利时、芬兰、日本、法国等20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院校、国际组织建立了院(校)际交流关系。医学部聘请了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蒂契克博士等50余名国际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目前,医学部开设与法国南锡大学联合培养的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HOPE基金会)建立了一所具有国际水平的护理学院,与芝加哥大学就医学教育改革开展合作。 20年来,医学部已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近1700多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50多项、有36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省部、市级奖励,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0年)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2004年)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1999年、2000年)3项。公开出版医学刊物8种。 § 学院条件 武汉大学医学部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987年加名为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全国百佳医院。三所医院共有病床2800张,年门诊量150万余人次。两所医院既承担医学院的临床教学任务,又是湖北省和中南地区的医疗中心。 目前,医学院已建成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动物实验中心、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解剖学教学实验大楼和口腔医学实验中心。 实验动物中心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拥有动物生产和动物实验两项主要功能,还拥有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A3大动物实验室。 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集医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科技服务等功能于一身。该中心设有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医学免疫学研究室、脑科学研究室、结构生物学研究室和干细胞研究室。 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解剖学教学实验大楼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技术平台。 武汉大学医学部将进一步依托武汉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学科间的互补、融合,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各类医学人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