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显存位宽
释义

显存位宽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显存位宽有64位、128位和256位三种,人们习惯上叫的64位显卡、128位显卡和256位显卡就是指其相应的显存位宽。显存位宽越高,性能越好价格也就越高,因此256位宽的显存更多应用于高端显卡,而主流显卡基本都采用128位显存。

§ 概述

大家知道显存带宽=显存频率X显存位宽/8,那么在显存频率相当的情况下,显存位宽将决定显存带宽的大小。比如说同样显存频率为500MHz的128位和256位显存,那么它俩的显存带宽将分别为:128位=500MHz*128∕8=8GB/s,而256位=500MHz*256∕8=16GB/s,是128位的2倍,可见显存位宽在显存数据中的重要性。

显卡的显存是由一块块的显存芯片构成的,显存总位宽同样也是由显存颗粒的位宽组成,显存位宽=显存颗粒位宽×显存颗粒数。显存颗粒上都带有相关厂家的内存编号,可以去网上查找其编号,就能了解其位宽,再乘以显存颗粒数,就能得到显卡的位宽。这是最为准确的方法,但施行起来较为麻烦。

§ 作用

一直以来,硬件厂商们为了在硬件产品中赚取更多的利润,除了加强产品包装,增强商业宣传等做法以外,在产品自身上下功夫,以种种手段压低生产成本也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手段,可惜这种手段最终往往会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不过话说回来,虽然JS们花样多多,但对于硬件产品而言,只要在技术上能够透彻了解,就能以不便应万变,最终选择到物超所值的产品,而且这并不难。

今天先谈谈显存,大家知道显存是显卡里的重要部件,而显存对于显卡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显示芯片。谈到显存,要说的话实在太多了,不过我们在这里只是为了大家能够简单直观地理解,买到自己满意的显卡,而不是写技术论文。

显存位宽

从原理上说,显存就像一个仓库,而显示芯片就像工厂。这个仓库既可以存放工厂的生产原料,也可以存放工厂生产的产品,因此工厂的制造速度有多快,一次能生产多少产品,和显存有很大的关系。而从性能和成本上来说,显存对整个显卡来说是仅次于显示芯片的。

显示芯片的价格一般取决于芯片制造商,目前也就有nVIDIA,ATi等少数几家,芯片价格也都是公开的。这样一来,显卡厂商在显存方面压低成本就显得更容易一些。

事实上,除了显存和芯片外,显卡上的一般电子元器件(如电容、电感)加在一起也很难超过显卡成本的5%,所以显存是显卡厂商最容易动手脚的地方。对于显卡厂商而言,使用价格较低的显存自然是最容易的方式,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有几种手段:例如使用杂牌显存颗粒,使用成本较低的封装形式,使用纳秒数较低的显存,使用位数较低的显存这几个方面。而相对位数而言,是否杂牌,纳秒数,封装形式这几点是比较容易鉴别的。

显存位宽

上图从左到右就是目前DDR显存颗粒所常用的三种封装形式——TSOP,QFP和mBGA。而仔细看看,显存的品牌和纳秒数都印制在颗粒上面,例如第一个是现代5纳秒,第二个是现代4纳秒,第三个是三星3.6纳秒,相信很容易理解。

上面提到过工厂和仓库的概念,而连接工厂和仓库之间还有一条“道路”,这就是显存的数据带宽,也就是显存和芯片之间交换数据的速度。对于显卡而言,带宽的计算公式是“显存频率*显存位数总和/8”(以下简称带宽公式)。例如一块显卡采用了位数总和为128bit,5纳秒的SDRAM显存,显存运行在200MHz的频率上,那么它的数据带宽就是200MHz*128bit/8=3200MB/秒=3.2GB/秒。假如显卡使用的是DDR显存,那么还要在这个数值上乘以2,也就是带宽=显存频率*显存位数总和/8*2。

在这个公式中,显存的频率可以轻易用PowerStrip这样的软件测出来,一般大家也都清楚使用“1000/显存纳秒数”这个公式,算出显存颗粒的额定运行频率。而显卡是使用了SDRAM还是DDR,一般产品也都很明确的标示出来了,甚至经销商也都知道,再说目前的主流显卡已是DDR占绝对主流。只是显存的位数这一概念,目前还很少有人去注意,但是从带宽公式可以看出,和显存频率一样,显存位数也能直接影响显存的数据带宽值。

其实显存的位数这一点非常重要,虽然目前大多数人还是不太清楚这一概念。纵观市场,现在很多厂商看到消费者对于品牌意识的提高,已逐渐减少使用杂牌和低纳秒数显存,而是更多的在显存位数上下文章,其中用的最多的手段便是降低显存位数总和。

对于千元以下的主流显卡而言,通常一块显卡的显存位数总和=单颗显存颗粒的位数*显存颗粒的数目。比如一块显卡采用了4颗32bit的显存,那么显卡的显存位数总和就是128bit。显存颗粒的位数可以通过显存颗粒的编号查出来。

简单点说,由于DDR已是目前主流,那就只说DDR显存:一般来说,mBGA和QFP封装的颗粒是32bit/颗的,而TSOP封装的颗粒是16bit/颗的,所以一块显卡假如采用了四颗mBGA或者QFP颗粒,那么它的位数总合就是128bit,假如采用了八颗TSOP颗粒,那么位数总和也是128bit。假如显卡只采用了四颗TSOP颗粒,那么位数总合就只有64bit了。当然这个办法只适用于绝大部分主流产品,在某些产品上还是有例外,比如GF4 Ti4600虽采用了8颗mBGA颗粒,但位数总和还是128bit而并非256bit.

拿到一块显卡,首先了解它采用的显存是DDR还是SDRAM,然后看一下显存颗粒的纳秒数,得出额定运行频率,最后用上面的方法查出显卡的位数总和,这样借助带宽公式就能很容易地计算出带宽大小了。与其它芯片相同的显卡对比,即使没有插在电脑上测试,其基本性能处于什么样的水准也大致上有数了。

显存位宽

显存位宽

举个例子,例如标准的GF4 Ti4200显卡使用了8颗TSOP封装DDR颗粒,正反各4颗,这样位数总和就是128bit。厂商要想降低成本,使用的比较难以辨别的方式大致有两种:首先是只采用4颗TSOP颗粒,而每颗的容量翻倍,这样显存总容量保持不变,而且也是DDR,纳秒数也可以不变,但是位数就只有64bit了,它的带宽只有以前的一半。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DDR改为SDRAM,保持容量,纳秒数和位数总合不变,但是通过带宽公式可以知道,即使这样带宽也依然只有以前的一半。带宽减半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在芯片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速度性能至少会损失30-40%。

不必担心啊,只要正确掌握了识别方式,还是很容易避免这种情况的。顺便给出一个列表,上面列出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使用128bit DDR显存作为标准配置的显示芯片,假如你现低于这一标准,那可就要当心了。

显存位宽

§ 对显卡的影响

一、显存位宽的种类

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显存位宽主要有64位、128位和256位三种,人们习惯上叫的64位显卡、128位显卡和256位显卡就是指其相应的显存位宽。一般来说,品牌显卡会在产品包装盒或显卡的PCB上标明显存位宽大小(图1),而一些小厂商为了蒙骗用户,在显存位宽甚至不会做任何说明。显存位宽越大,性能越好,当然价格也就越高,因此256位宽的显存更多应用于高端显卡,而主流显卡基本都采用128位显存,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低端显卡都采用64位显存。

图1,包装盒上标明了256bit显存位宽

二、判别显存位宽的方法

提出显存位宽这个概念时,也许每个人都会想到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判别显卡的显存位宽大小呢?我们知道,显卡的显存是由一块块的显存芯片构成的,显存总位宽同样也是由显存颗粒的位宽组成。按照这样一个公式可以知道:显存位宽=显存颗粒位宽×显存颗粒数。显存颗粒上都带有相关厂家的内存编号,可以去网上查找其编号,就能了解其位宽,再乘以显存颗粒数,就能得到显卡的位宽,比如笔者的FX5200显卡采用的是8颗TSOP封装颗粒,其编号为HY5DV281622DT-36,查阅产品说明书得知显存颗粒位宽为16bit规格,那么我们可以知道该显卡的位宽应该是16bit×8=128bit。这是最为准确的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施行起来较为麻烦。下面教大家一个较为简便的方法。

众所周知,目前显存的封装形式主要有TSOP和BGA两种,一般情况下BGA封装的显存是32位/颗,而TSOP封装的颗粒是16位/颗。如果显卡采用了四颗BGA封装的显存,那么它的位宽是128位,而如果是八颗TSOP封装颗粒,那么位宽也是128位。如图2的显存采用了Hynix的-3.6ns的BGA封装颗粒,该显卡一共有8颗BGA封装颗粒,说明该显卡的位宽为256位。而图3的显存则采用了TSOP封装的三星-4.0ns颗粒,该显卡一共有8颗TSOP封装颗粒,说明该显卡的位宽为128位。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识别技巧,不一定符合所有的情况,要做到最为准确的判断,还是采用上面提到的计算公式比较准。其实,我们也间接的从图2和图3的对比中了解到了TSOP封装与BGA封装的大致区别!

图2,采用了Hynix的-3.6ns的BGA封装显存颗粒

图3,采用了TSOP封装的三星-4.0ns显存颗粒

三、位宽决定带宽大小

无论显存怎么改变,出发点都是因为对带宽的不断渴求,显存带宽一直是显卡一个很难攻破的瓶径所在,显存位宽在另一个方面决定了显存带宽的性能,显存带宽是指图形芯片与显存之间一次可读入的数据传输量,它是决定显卡性能和速度的主要因素,其计算公式为:显存带宽=工作频率×显存位宽/8。以Radeon 9600和Radeon 9600SE为例,二者的显存频率都为400MHZ,Radeon 9600的位宽为128Bit,其带宽就为400×128/8=6.4G/s,而Radeon 9600SE的位宽只有64Bit,其带宽也只有400×64/8=3.2G/s。从这里我们很清楚的看到,显存位宽对显存的带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在相同频率下,64位显存的带宽只有128位显存的一半(理论上,相同频率下的64位显卡性能只有128位显卡的一半),当遇到大量像素渲染工作时,因为显存位宽的限制会造成显存带宽的不足,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传输数据的拥塞,速度明显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Radeon 9600SE的性能无法与Radeon 9600相提并论的原因,所以大家在选择显卡的时务必要关注显存位宽的大小。

四、透视显存位宽的成本

大家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市场上相同型号的产品,有的采用了128BIT显存位宽,而有的显存位宽却只有64BIT,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般来说,名牌显卡制造商会按照显示芯片制造商的规定,采用符合规格的显存颗粒来生产显卡,但有的厂家为了赚取30~40元的差额,在制造显卡时不按照厂家的规定,偷工减料采用低于规定的显存颗粒制造显卡,并美其名曰“为了广大客户的利益降价出售”,这样的显卡成本低,售价也会相对低一些,但是性能下降的差距太明显,普通消费者不了解其中的内幕,一味选择所谓的“高性价比”产品,拿到偷工减料之作还以为占了厂商的便宜,没想到却中了商家的圈套,买到的产品往往是低价低性能的代表。

以NVIDIA的MX4000显卡为例,MX4000市场上有64BIT和128BIT的两个版本,但厂商还是主推64BIT的这个版本,原因很简单,MX4000可依托16Mb×16bit颗粒低廉的价格去生产,比如一片采用8颗4Mb×16bit显存颗粒,要生产一块64MB的MX4000显卡,它的显存价格成本在14.4美元左右(假如按单颗1.8美元计算)。而换成4颗16MB×16bit显存,显存容量翻番而达到了128MB,但成本却只增加了1.2美元。因此,鉴于成本的考虑,厂家可以用4颗16MX16bit的芯片生产出128M显存的MX4000,或者4颗8MX16bit的芯片生产64M显存的MX4000,但其显存位宽都只有64bit,对性能影响很大,同时以128MB甚至256MB的显存容量来作为其卖点。但如此一来,虽然可以提升显存容量,但对于性能会带来很大影响。

五、显存带宽在实际应用的表现

为了说明显存位宽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做了一个这样的对比测试(图4),从测试数据表现来看,128bit显存的FX 5200和9600标准版,都分别大幅领先于显存位宽缩水的64bit显存FX 5200和9600SE。而虽然核心架构先进,但Radeon 9600 SE的DirectX 8性能仍然远低于Radeon 9200标准版,这更显得显存位宽的重要性。

图4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128bit显存的显卡性能并没有达到64bit显存的显卡的两倍,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还要牵扯到另外一个位宽——系统总线位宽(Bus Width)的因素,因为无论显卡的显存位宽为多少,其系统总线位宽也只为32bit,也就是说无论显卡的内部是以何种速度在运行,它实际上都是连接在一条32bit的主干道上。因此128bit显存位宽的显卡性能也就没有像理论上那样达到64bit显存位宽显卡的两倍,但是基本上依然有30%以上的性能差距。所以在价钱允许的情况下,显存位宽当然是越高越好,选择一块高显存位宽的显卡也就成了必然的事了。

§ 相关词条

集成显卡

显示芯片

显存带宽

显存频率

显存

§ 参考资料

1、http://tech.163.com/tm/021023/021023_75051.html

2、http://publish.it168.com/cword/1335.shtml

3、http://bbs.cpcw.com/viewthread.php?tid=117283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