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象三
释义 朱象三

朱象三(1922年-  ),中国近现代农业昆虫学家,农学家。1947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在中国最早进行小麦吸浆虫品种抗虫性研究、豌豆象物理防治、小麦虫传病毒综合防治,以及应用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治理陕北黄土高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组建陕西省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农业科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北农学院病虫害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陕西省昆虫学会第二、四届理事长,陕西省植物保护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1950年探明了小麦吸浆虫的特性和发生、分布规律,并提出利用小麦品种抗性和天敌来防治害虫。1954年研究确定了糜疯麦是小麦条点花叶病毒病。1960起,先后发现小麦兰矮、丛矮和黄矮等虫传病毒病的发生规律,提出改变作物布局,培育抗病品种和消灭媒虫等措施,填补了中国麦类病毒研究的空白。著有《小麦吸浆虫的研究与防治》、《小麦兰矮病的研究》。

§ 生平概述

国立西北农学院:朱象三1943年考入国立西北农学院

朱象三,1922年3月2日生于河南省温县段沟村。7岁上学,1935年入开封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次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侵华战争,学校几经迁徙,在内乡县夏馆镇读完高中。1942年,辗转到陕西省西安市,在陇海铁路见习所学习。1943年,考入国立西北农学院病虫害系,从此将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植物保护事业。

朱象三在西北农学院学习4年,对昆虫学、植物生态学等有着浓厚的兴趣。1945年,他用课余时间撰写的“庭园观赏树木志”在校刊《西北农林》上发表,发现了臭椿的有刺变种。1947年,他在毕业论文“椿树害虫之研究”中提出椿树不适合造林生态学观点。毕业后,经王云章推荐留校,任助教。

朱象三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担任学生自治会委员。1949年春,他主动参加护校迎接解放。1949年5月27日,协助人民解放军接管了西北农学院,在保护学校教学设备和安全转移师生中做了许多工作。

50年代初,陕西和西北地区小麦吸浆虫、豌豆象和小麦条锈病等普遍严重发生。为开展防治研究和培养人才,朱象三受西北农林部委托,组建西北农学院病虫害研究室,任研究室主任。1953年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该室归属西北农科所病虫害系,他任系主任。1958年西北农科所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他先后担任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1年以后,他曾担任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顾问、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所长等职。

朱象三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西省第三届人大代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特邀审查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三条河流域规划组技术咨询、陕西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陕西省昆虫学会理事长、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理事和一些农业期刊的编委、顾问等职务。

§ 工作简历

1947年6月 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病虫害系。

1947年-1953年 任西北农学院病虫害系助教、研究室主任。

1953年-1958年 任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病虫害系主任、副研究员。

1958年-1980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1981年-1993年 任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顾问,兼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994年1月 离休。

§ 学术贡献

小麦吸浆虫:朱象三通过调查确定该病虫害的防治方案

一、对中国粮食作物害虫的综合防治研究

朱象三对中国粮食作物害虫的综合防治研究,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他在小麦吸浆虫、豌豆象、粟灰螟、麦蚜和麦秆蝇以及地下害虫等重要害虫的防治技术方面,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早在50年代,朱象三认为,对一种农作物害虫的综合防治的认识和研究,是害虫防治学的基础;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掌握其中关键环节,便能做到重点突出而效果显著。

陕西小麦吸浆虫早在20年代就有为害,以关中渭、泾、洛河流域的低洼阴湿地区最为严重,致使小麦面积由50%减至9%左右。朱象三在当时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深入陕、甘、青吸浆虫发生地区,探求有效防治方法和技术。根据吸浆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并通过土壤检查观察小麦抽穗前的雨期雨量与幼虫上升土表的化蛹量,以及收获前的雨水使老熟幼虫入土的密度,准确预报当年和翌年吸浆虫的发生程度。调查确认了西农6028、南大2419、西北站二号、中农28和佛手麦等抗虫品种,并对即将推广的40多个品种和杂交后代进行全面的抗虫性能鉴定和评价,从中发现抗吸浆虫品种均为长芒或曲芒,有不利成虫产卵,内外颖壳扣合紧密而不利幼虫侵入这一形态学抗虫机理,为小麦抗虫育种提供了目标。在药剂防治上提出蛹期喷撒0.5%六六六粉剂的方法,成为推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开端,并在国内首次发表了论文。该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和陕西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受到美国学者的赞誉。

豌豆象50年代初在陕、甘、宁87个县普遍发生为害,在当时一般储存条件下,出虫豆粒占77%,出粉率大减,种植面积减少,影响到牲畜饲料的供应和土地肥力的增加。朱象三从1951年起,在调查、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密闭缺氧,升高粮温双席包麦糠密闭的简易物理防治方法。1952年在武功县示范,杀虫率达100%,随后在陕西全省和陇南推广,有效地控制了豌豆象的为害。

(虫全)谷虫是陕北谷子栽培地区的历史性害虫。1954年,绥德县因谷虫为害致使谷田面积减缩了1/4。朱象三调查、鉴定(虫全)谷虫种群组成,确认以粟灰螟为主,并确定其学名为Chilotraea infuscatcllus(Sn.)的同时,重点研究了粟灰螟的主要越冬场所为土壤中的谷茬,并研究了猖獗发生与温度、湿度的关系,鉴选出多孽减害品种。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深埋谷茬,消灭越冬虫源,中耕培土保护苗茎基部以防止幼虫蛀茎入侵,条播密植以降低为害比率,种植分蘖品种并推迟播种期以减轻为害,以及及时喷洒触杀农药等系统防治技术措施。经连续几年防治,至1958年,虫口密度和谷苗枯心率都降低到1%以下。

二、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的贡献

在60年代以后的麦蚜研究中,朱象三除注意小麦品种的抗蚜性并订正了当时沿用的麦无网长管蚜和禾谷管缢蚜的学名分别为Acyrthosiphon dirhodum和Rhopalosiphum padi外,重点研究了麦蚜成灾类区的划分问题。他对麦类作物的主要害虫——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无网长管蚜和禾谷缢蚜依其发生、消长所需自然气候条件和寄主植物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再结合全国各麦区的地理位置、年平均温和降水量、小麦生育时限与相对稳定的作物布局等因素,划分中国麦蚜成灾有冬春麦混种、麦二叉蚜常灾区,早播冬麦、麦二叉蚜易灾区,北方冬麦、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多灾区和南方冬麦、麦长管蚜易灾区4个类区,并对不同类区提出了相应防治策略与技术规范要点。这是中国昆虫地理学、昆虫生态学及害虫防治学与作物生物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使麦蚜防治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成为各地部署麦蚜及其传播的黄矮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为陕北黄土高原治理作贡献

当1979年国家确定利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资金和技术,对黄土高原进行全面治理试验时,他毅然受命担任该项目的中方主任。他广揽人才,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米脂县建立了陕西省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试验站,后又扩建成为研究所,先后任站长和所长。他根据生态与经济要求,从长远与近期治理目标相结合的观点出发,运用农业生物学、生态学、经济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从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入手,建立了泉家沟治理实验区。在实验区内,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土地合理利用为基础,以农牧业和经济保土植物的发展为中心,进行多方面的试验和研究。经过10年的努力,这个面积4.2平方公里的实验区,水土流失程度减降了64.5%,人均粮食达到632千克,人均年收入542.5元,为陕北水土流失地区树立了科学治理的样板,先后有12个国家的农业科学家到陕北考察或学习。10年中,取得14项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个,以及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个人影响

拟郁金香瘿螨:朱象三请忻介六鉴定此新种

1949年以前,陕甘一些小麦产区流行“糜花”灾害,损失相当严重。按当地群众的说法,是小麦在苗期因糜子花粉落入而发生的麦茎匍匐、不穗不实的灾象。这一离奇灾害的原因一直不明。

1953年,朱象三深入这些地区进行现场考察,确认糜子不是罪魁祸首,而是一种微小瘿螨在两者之间作怪,即糜子成熟期随风落入麦田,小麦成熟期又随风进入糜田。通过试验证明,该瘿螨携带的一种病毒(小麦条点花叶病毒)造成如此灾象。据此,他提出小麦和糜子时空错位种植的措施,做到“糜麦不见面”,使得这一灾害得到控制。此后请忻介六先生鉴定,该瘿螨为拟郁金香瘿螨和糜螨两个新种。1954年获得的这一结论,是中国麦类作物虫传病毒病研究的开端。

陕北丘陵沟壑地区,长期以来小麦只在山地种植,常发生一种群众称作“寸钵”的灾害。在重灾年份,会造成大面积毁种绝收。从1960年开始,朱象三在绥德、延安重灾区设立试验基点开展研究。通过调查试验,提出“寸钵”灾害的发生与川地几种叶蝉和飞虱的大量发生有关。进一步查明,除这些害虫的直接为害外,更为严重的是传带病毒;不同的传毒昆虫可造成不同的症状类型,其中的“黑疸”和“小蘖”类型是由灰飞虱传播的小麦丛矮病,“寸钵”和“羊胡子”类型是由条斑叶蝉传播的小麦条纹花叶病和小麦簇生病。条斑叶蝉还传播小麦红矮病或蓝矮病(由类原菌体引致)。此外,还有瘿螨传播酿致的“拐节”类型(小麦糜疯病,即小麦条点花叶病)。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国在更大地域内开展小麦虫传病毒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64年,关中麦区小麦叶片变黄现象普遍发生,众说纷纭。朱象三根据麦田边缘地带和田内呈点片状的病象分布特征与蚜虫初期分布相一致的现象,进行了麦蚜传毒试验,证明这是由麦蚜传播的小麦黄矮病毒病。70年代又进一步证实小麦黄矮病毒可因传毒麦蚜的种类不同划分为不同的株系。1981年,由马世骏介绍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美国昆虫学会C组主席蔡希灼(J.H.Tsai)合作,在国内条件下首次提纯小麦黄矮病毒(即大麦黄矮病毒,BYDV)成功,由此推动了关于这一病毒的血清学、流行病学及预测预报的研究。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麦区进行鉴选、种植抗性品种和内吸药剂处理种子防蚜及冬前苗期喷药治蚜等综合防治措施,使这种病毒病在陕西和西北麦区的为害显著减轻。

80年代中期,陕西一些地方的小麦发生花叶死亡问题。朱象三亲赴现场考察,确认非虫传病毒所致,是由禾谷多粘菌传播的梭条斑花叶病毒为害的结果。他以更换品种、实行轮作进行防治,在较短时间内使该病的蔓延得到控制。

§ 个人荣誉

治理陕北黄土高原的10年间,取得14项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个,以及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58年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和陕西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受到美国学者的赞誉。1982年、1987年两次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198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农业部和人事部授予他“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 主要论著

《昆虫学报》

1、朱象三:《西北豌豆象的研究和防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4

2、朱象三:《西北豌豆象调查与防治研究》,《昆虫学报》,1955,5(1):105-114

3、朱象三:《小麦吸浆虫的研究和防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6

4、朱象三:《谷虫的防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

5、朱象三,王辅成:《麦类害虫防治手册(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6、朱象三:《小麦吸浆虫抗虫性能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374-385

7、朱象三:《粟灰螟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487-496

8、朱象三,魏学义,李经略:《小麦黄矮病研究初报》,《全国小麦病毒病研究协作组:小麦病毒病研究论文汇编》,1973

§ 人物评价

1950年,朱象三组建了西北地区第一个植物保护科研机构——西北农学院病虫害研究室,1953年组建了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病虫害系,之后又在中国农科院陕西分院(后改为陕西省农科院)组建植物保护研究所。1978年,他组建了陕西省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所。1980年,在米脂县建立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试验站(后改为研究所),在杨陵建立陕西省黄土高原分析测试中心兼陕西省农产品质量监督站。朱象三为西北地区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半个世纪以来,朱象三以他的革命精神、工作热情和对农业科学特别是植物保护科学的执着追求和贡献,表明了他是一位知识广博,思想活跃的农业昆虫学家和农业科学家。在学术问题上他总是尊重别人的见解,也同时将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同行讨论,受到大家的爱戴。他虽已离休,但仍时时关心农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青年同志的成长,受到同行们的称赞、敬重。

§ 参考资料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档案馆 http://www2.nwsuaf.edu.cn/file/zhuxiangshan/zhuxiangshan.html

[2] 专家信息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right.jsp?id=18290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5: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