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瑞芳
释义

§ 眉户戏艺术家李瑞芳

李瑞芳基本介绍

李瑞芳,女,1935年生于甘肃天水,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自幼学眉户、秦腔、碗碗腔(华剧),戏路宽,闺门旦、青衣、老旦、无一不能。几十年来,曾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尤以演现代妇女著称。嗓音甜美、浑厚园润、唱腔委婉柔和,字韵清晰;表演细腻,善于体验角色,掌握人物思想变化。五十年代,曾因演出现代戏《梁秋燕》中的秋燕而闻名,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之誉。又在现代戏《十二把镰刀》、《向阳川》、《蟠桃园》、《天池山》、《红色娘子军》、《蝶恋花》、《苦菜花》中担任主角。主演的现代戏《杏花村》,被拍摄成电影戏曲片,主演的《爱与恨》荣获陕西省省直戏曲调眉户戏艺术家李瑞芳

演一等奖。1965年碗碗腔从皮影戏搬上舞台的第一出剧《借水赠钗》担任主演。在传统戏中担任了诸如《金碗钗》、《恩仇记》、《曲江歌女》、《白蛇传》等戏的主人公。在新编华剧(碗碗腔)古代戏《杨贵妃》中扮演杨玉环、将戏、乐、舞融于一炉,以新颖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令人回味的艺术美感,1986年该剧调京演出备受赞赏。在陕西省首届艺术节中荣获表演一等奖,中国艺术西北荟萃获金奖,表演一等奖,1987年参加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首次将华剧(碗碗腔)推向国际舞台,港报赞誉;杨贵妃优美提神,李瑞芳一枝独秀,90年代首次将北欧话剧“真的真的”搬上地方戏曲舞台,并在1992年文化部艺术局举办的“金三角”交流演出及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地方戏曲新剧目展”(南方片)成都演出获金奖,表演一等奖,1994年应国际戏剧节芬兰中心邀请《真的真的》赴芬兰演出大获成功。从《梁秋燕》到《杨贵妃》、《真的真的》李瑞芳在艺术上的追求探索精神,为陕西地方戏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97年获全国劳模、省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1991年获“五一”劳动奖章,作为有特殊贡献的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李瑞芳,女,1935年生于甘肃天水,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蝶恋花》剧照代表剧目

五十年代,曾因演出眉户现代戏《梁秋燕》中的秋燕而闻名,群众中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赞誉。1956年碗碗腔从皮影戏搬上舞台的第一出戏《借水赠钗》中担任主演。

六十年代演出了《红灯记》、《杜鹃山》、《红色娘子军》、《蝶恋花》。

七十年代主演眉户剧《杏花村》被拍摄成戏曲影片。《爱与恨》荣获陕西省省直戏曲调演一等奖。

八十年代在新编华剧古典历史剧《杨贵妃》中扮演杨玉环,将戏、乐熔于一炉,以新颖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令人回味的艺术美感,1986年调京演出备受赞赏,在陕西省首届艺术节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同年在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获金奖。1987年参加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首次将华剧推向国际舞台,港报赞誉“杨贵妃优美提神,李瑞芳一枝独秀”。

九十年代首次将北欧话剧《真的、真的》搬上地方戏舞台并在1992年11月文化部艺术局举办的“金三角”交流演出中获主演一等奖。李瑞芳个人轶事

伸出左手握住了周总理的手

《梁秋燕》激励影响了整整几代人,有一家三代人都是看着《梁秋燕》走到今天的,其每代人“婚姻斗争”的经历都与梁秋燕惊人地相似,李瑞芳对此也是百感交集。李瑞芳提到了“看了《梁秋燕》”的全本———“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看了《梁秋燕》,敢于反封建;看了《梁秋燕》,婚姻不包办……”宝鸡有个署名“二妹子”的人曾经给她写过信,表示对自己的婚事非常痛苦,在舞台上十分泼辣、不管不顾的李瑞芳,此时却更多地是以一个为人父母、过来人的身份,一起分析利弊、娓娓道来,此“二妹子”后来回信说已经处理好自己的婚事,令李瑞芳颇感快慰。李瑞芳曾参加秦腔首次晋京演出和下江南巡演,在福建慰问演出时,对着电话筒给哨位上的战士们唱戏,一天晚上连演三场,唱得嗓子都哑了。而在京受到周总理接见时,她竟激动得用左手去握,“当时右手死活伸不出来,太激动了呀!”事隔几十年,李瑞芳还记忆犹新。李瑞芳还当大家心中的梁秋燕

李瑞芳虽年届七旬,但精神爽朗、谈笑风生、身轻体健。

2007年游九寨沟时,她遇到了一些陕西乡党,大家呼朋引伴,奔走相告,“快来看,这就是梁秋燕!”对于观众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厚爱,李瑞芳表示“我知足了,真的,下辈子还唱《梁秋燕》,还当大家心中的梁秋燕”。李瑞芳虽然自称书画纯属业余爱好,但她画的兰草其实颇有几分仙姿逸态,令人观之忘俗。

据悉李瑞芳的个性邮票首发式已在家乡天水市举行过了,她这个异乡漂泊的游子,回到了家乡父老中间,“真是挺感慨的”,虽然到西安已经半个世纪了,但那种对故乡的牵挂却依旧。“阳春儿天,秋燕去田间……”这样熟悉的旋律响起来时,梁秋燕已经与李瑞芳的形象合而为一,饱含秦声秦韵,在苍茫而辽阔的三秦大地上一路走来……

§ 残疾举重运动员李瑞芳

李瑞芳概述

李瑞芳,33岁,10年前开始练习举重,到现在参加了三届远南运动会、两届残奥运动会、一次世锦赛,每次都能拿金牌、破世界纪录。在刚刚结束的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她又夺得一枚金牌。因为举重,向世人证明了残疾人有时候比健全人做得更好。

李瑞芳:“1993年的时候,罗志强从英国比赛回来,我知道了有女子比赛,他离我家很近,经常路过我卖烟的地方。有一天他跟我说,你想去举重不?我当时以为他跟我开玩笑呢。我怎么能举重呢?人家举重都是健全人。第二天,李伟朴教练去我的烟摊儿旁边,他用手扎了扎我后背,跟我唠了挺长时间,他说你去试一试,好好练吧,以后肯定有前途。”

三岁时李瑞芳因小儿麻痹症,下肢落下残疾。由于身体不方便,很难找到工作,高中毕业后只好摆个烟摊儿。她想,自己是个残疾人,不给家里添麻烦已经很不错了,哪儿还敢有什么远大的抱负?那天,当李伟朴教练把她领到举重这条道上来,她一下就迷上它了。

主要成绩

2006年3月18日,在南宁举行的全国残疾人举重锦标赛上,李瑞芳以162.5公斤的成绩超了由她保持的残疾人82.5公斤以上级女子举重世界纪录。

2006年5月11日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四届世界轮椅举重锦标赛上,李瑞芳以165公斤的成绩两次打破世界纪录,夺得82.5公斤级以上级别的金牌。

2006年11月2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举行的第九届远南运动上,李瑞芳在82.5公斤以上级别比赛中,以160公斤的成绩获得金牌。

李瑞芳人物特写

李瑞芳:“一开始训练,完了会浑身疼,晚上也睡不着觉,我母亲就说,咱要不不练了,这么疼。我当时觉得既然练上了,自己可能会有个出路吧,结果半年以后,94年9月份在远南运动会上,拿了60。75公斤级的金牌,一个卧推,一个力举,我觉得那次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吧。”

任何比赛项目要想出成绩,都离不开艰苦训练。刚开始练举重的时候,举重队的条件很艰苦,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他们就在包钢的附属小学里练,再后来,又换了几个地方。卧推杠铃时,队员们必须躺在板凳上,由于没有专门给残疾人训练的器械,只好用普通凳子将就一下,这些凳子都不宽,举杠铃的时候,队员们的两个肩膀都悬在凳子外面,一用力身体就晃个不停,很容易受伤。那时侯,李瑞芳在厂里上轮休班,连续工作24小时以后再休息24个小时。经常早晨8点下班后,下午3点又去训练,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这种生活她坚持了一年多。

为了举重,李瑞芳对身体上的付出不觉得啥,只是觉得对亲人、爱人很愧疚。为了举重,她先后三次不得不延期举行婚礼。第三次的时候,为了她能够参加悉尼奥运会,她爱人硬是把已经发出去的请贴又收了回来。为了保持好状态,怀孕的时候她还是坚持在训练。女儿是2002年3月份出生的,一个月后她要参加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世界残疾人锦标赛的预选赛,只能给孩子断奶,拿着大夫送来的断奶药,李瑞芳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女儿出生十天后,她又回到了训练场。

李瑞芳:“最难忘的就是我女儿三四个月刚学会叫妈妈的时候,我一宿都没睡着觉。虽然我这一切都觉得愧对女儿,但当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我觉得这一切都化为乌有了,回来后我还跟爱人说,真的自己挺对不起女儿的。”

回想起这些年走过的路,李瑞芳特别感谢李伟朴教练,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知遇之恩和培养之恩,就没有李瑞芳今天的成绩。

§ 相关词条

董圆圆

李胜素

李爱琴

时小福

严凤英

刘兰芳

§ 参考资料

[1] 中国戏剧场 http://www.zhongguoxijuchang.com/xijumingjia/0607lrf.htm

[2] 新浪网 http://ent.sina.com.cn/2005-01-26/0523640574.html

[3] 中国广播网 http://www.cnr.cn/tbtj/200411120307.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5: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