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允则
释义

§ 人物简介

真宗初年(约998)在宋辽战争中,得到真宗器重,迁供备库副使,任潭州(今湖南长沙)、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知州。真宗景德二年(1005),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双方罢战讲和。但宋对辽并未放弃戒备,仍派驻将领镇守宋辽边境。允则任雄州(今河北省雄县)知州时,曾镇守河北东路要地,在军事上颇有建树。他从湖南调任沧州以后,看到沧州乃战略要地,而此地饮水甚缺,军民无心守卫。于是,他立即着手“滤浮阳湖、葺营垒,官舍间穿井”,从而安定了民心。时隔不久,辽兵果至。允则带兵坚守城池,不但用水不缺,还以冰代炮,打退了辽兵的进攻。真宗亲自召见他说:过去有人说你修屋凿井是搔扰百姓,现在才知道你有远见卓识,善于备战!遂提升他为镇定(今河北正定)、高阳(今河北高阳)二路行营兵马都监,负责河北东路十九个州的军事。允则以用兵作战非已之长为由不受。真宗说:“卿为我运筹策,不必挡矢石也。”并通告河北各路将领,凡重大军事行动,必经允则准许而后行。宋辽通和修好后,允则在雄州仍不放松戒备,“治城垒不辍。”宋真宗怕违和约引起冲突,责问修城之事,允则回答说:“初通好,不即宽治,恐他日颓圮,因此废守,边患不可测也。”真宗点头称是,为了既不引起辽方疑忌,又能加强戒备,允则计划将雄州城北面的瓮城(即月城)与州城合建一个大城。他先在城北建了东岳寺,用百两黄金做成供器。过了一段时间,又暗暗把金银供器撤去,并扬言是被北面来的盗贼偷去。就这样以保护寺庙为由,挖壕筑墙把东岳寺和瓮城围了进来,逐渐完善城堡,修建月堤,城外文栽树木,以防御辽兵入境。同时,他把战力求和生产结合起来。寓战于民。在宋辽接壤处,开垦荒田,挖通渠道,砌筑矮墙,打起土埂,栽植荆棘。平时,渠道可以灌溉田地,战时,就成了敌兵行动的障碍物。他把练兵习武也寓于游乐之中,每年三月初三,边民在界河祭祀水神,允则就组织水兵驾驶战船,名为竞渡表演,实是练习水战。并借拜佛经常登塔眺望辽营动向。就这样把战备巧妙地贯穿于生产、生活之中,使守御之事日臻完备。

§ 人物事迹

李允则为官清明,对民间疾苦甚为关注。在湖南潭州3年,他致力发展农业生产。初到湖南,发现该地苛捐杂税严重,农民大量逃亡,土地茶林荒芜。他首先废除了按地缴纳的地税和以房屋交钱的房税,以及以耕牛输米,牛死仍不免除的枯骨税,减轻了茶交纳官茶的数量。同时,又开仓赈济饥民,使之有食有衣。并招募无业者从军,减少流民,安定了社会秩序。他还制定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办法,供给耕畜、籽种,鼓励农民开荒,使湖南变成了鱼米之乡。后调任雄州知州,因屡经战争创伤,雄州之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他组织军民填平陷马坑,拆除废堡垒,在重视生产的同时,注重改善人民生活。原先州内百姓都住着茅草房屋,又无街道可通,往来不便。允则教给百姓伐木作檩,烧砖烧瓦,修盖木石房屋,兴建街道胡同,开辟市场,发展商业,使荒凉的雄州,变成了繁荣的边防重镇。

李允则对外交往上一方面对辽保持警惕,不忘备战,一方面主张开放边界,允许民间贸易来往,反对以往在对辽贸易上采取的关门下策和歧视态度。他在雄州开辟了对外贸易的场所“榷场”,进行“互通异物”。以香料、茶叶、书籍、漆器、硫黄等,换取了辽国的银钱、布匹、羊马、骆驼等,增加了大量收入。同时允许辽人入境,与州民游乐,这使辽宋人民加深了友情。他还对辽采取了政治宣传和感化政策。有一次,辽国的间谍被允则抓获,允则不但没有处死他,反而放开绑绳,盛情款待一番,间谍便将刺探的情况告诉了允则。允则说:“若所得谬矣”。便给他实际的兵马、粮草数。间谍要求加上封条,盖上印章。放回后不久,间谍又来,奉还原件,封条未动,而后又拿了契丹兵马、财力、地理之情报交给李允则,以表示报答。

允则不事威仪,出巡时常与老百姓席地而谈,深知百姓的疾苦。

李允则还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则任潭州(今满面湖南长沙)太守时,曾兴修“岳麓书院”,扩大其规模,并请真宗赐给诸经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因此,四方学者纷至沓来。北宋的文学家王禹 专为此写文记叙。从此,“岳麓书院”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名闻天下。

天禧二年(1018),允则知镇州(今属蒙古国),徙潞州(今山西长治)。仁宗即位(1023),领康州(今广东德庆)防御使。允则守边境20余年,对辽的情况了如指掌,边防没有发生意外。天圣六年(1028)去世,享年75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6: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