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 |
释义 | 加坡业缘社团。1947年新加坡中医师公会9月成立。前身为1946年10月成立的中国医学院。发起人为吴瑞甫、曾志远、游杏南、陈占伟等。宗旨是:以研究中医药学术,培养中医人材,开展义诊,联络医药同人感情,共谋社会福利。初期会员约200人,后增至700余人。1952年建立中华医院,1953年又建立中医学院。1961年建立中华医院第一分院,1966年后又陆续建立中华医院第二分院、大巴窑中华医院、中华医药研究院、中华针灸研究院等。第34届(1994年)会长为梁世海。 § 基本简介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是新加坡最大的中医学术团体,成立于1946年,成立的宗旨是研究中医药学术,培植中医人才,阐扬医学原理,提高医疗水平,发展义诊,为新加坡卫生保健事业作出贡献,并联络同人,共谋福利。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属下机构有中华医院、新加坡中医学院、中华医药研究院、中华针灸研究院,分别以医疗、教学、科研融为一体,同时拥有东南亚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图书馆,藏书量达八万多册。公会现有会员约1227名,每两年推举理事43名共同推动会务的发展。 在国际上,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历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执委和副主席,并积极参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筹备工作,目前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常务理事,本会顾问梁世海医师亦受委为高级专家顾问委员。 在区域上,新加坡中医师公会是亚细安中医药团体秘书处,协助推动三年一届的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的进行。该会议轮流在各亚细安成员国举办,每届均获得圆满成功。 在国内,新加坡中医师公会是主要的中医学术团体,在中医界扮演着核心作用,积极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的秘书处,负责联系和推动有关方面的工作。 中医师公会的成立 二战结束后,新加坡一些中医师意识到,在新加坡这样一个拥有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应成立一个联络中医界人士和从事推动中医药发展和研究中医学术的团体。1946年8月18日,中医师游杏南、曾志远等,在旅居新加坡的中国厦门名医吴瑞甫的倡导下,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假星州上杭同乡会举行第一次筹备座谈会。是日出席者共23人,他们是吴瑞甫、游杏南、曾志远、陈占伟、曾和生、陈瑞堂、方展纶、黄少瑜、饶师泉、许颖之、钟惠我、邓颂如、陈庆元、洪炜堂、罗晓川、关龙飞、廖沛如、黄绍文、杨一峰、陈建基、游鸿南、陈雪桥、黄文灿。 会议通过议案,成立“新加坡中国医学会”,推举吴瑞甫为筹委会主席。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终于在10月27日举行“新加坡中国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体执监理事就职典礼。新加坡中医药学大业,从此奠定基石。 新加坡中国医学会成立的宗旨如下: 一、阐扬中国医学原理,研究世界医学,博取世界医学的特长,融合贯通。 二、联络同业,共同研究中医药的学术,促进中医药的疗效。 1947年 ,在召开第二次会员大会时,新加坡中国医学会遵照当时中国所颁发的有关中医师组织名称条规,易名为“新加坡中医师公会”。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的成立,团结了国内中医师,大大加强了新加坡中医药发展的力量。成立后不久,公会竭力号召全体中医师为共同目标而奋斗,也积极地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医粹》、《医统先声》、《医衡》等定期的中医园地,都在这时期于《南洋商报》、《中兴日报》及《星洲日报》等大报刊,开辟专栏,藉以宣扬中医中药。 § 历史简介 新加坡中医学是随着中国华族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的南来而流传于民间。一百多年来,基于客观环境及社会背景的因素,中医药未有法律地位,推动中医药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民间组织。 近年来,新加坡中医药的学术和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人民生活素质方面的作用,受到广大民众的肯定,促使政府越来越重视传统中医药的价值、重新检讨中医药政策。2000年11月,新加坡国会通过了《中医师法案》,卫生部随后成立了中医管理委员会,专事处理中医药事宜。自此,中医药在新加坡确立了法定地位,新加坡的中医药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自2002年1月1日起,只有在中医管理委员会注册的针灸师,才有资格在针灸领域合法行医。自2004年1月1日起,只有在中医管理委员会注册的中医师,才有资格在中医全科领域合法行医。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在新加坡中医药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新加坡中医药发展历史的缩影。 § 中华医院 二战结束后,胶锡无价,市情不景,贫病日多,政府医院不足应付需要。中医师公会同仁深感济困扶危、救灾怜恤乃中医师之天职,遂于1952年创办“中华施诊所”,当时暂借中山会馆作为会址。两年后,中医师公会同仁一致认为必须拥有一个永久性的、可作为会员学术与医疗活动的场所,以便促进彼此间的团结、了解与合作。在全体理事与会员们的齐心合作、奔走筹募之下,于1956年购得直落亚逸街的一幢三层楼屋宇,作为公会的会所和中华施诊所的所址,并易名为“中华医院”。中华医院的医疗工作获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经常赞助与支持。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成立了第一分院、第二分院、中华医院大巴窑总院、 直落亚逸分院、义顺分院、兀兰分院。除了第一与第二分院,受政府市区重建计划影响而结束诊病服务之外,其它四院继续扩充与发展,并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 。从实行电脑诊病系统至申请ISO9001:2000国际标准品质管理证书,中华医院不断地加强其行政管理,使其更专业以及系统化。临床医疗与科研是息息相关的,中华医院在未来的发展中,更注重临床科研的工作,并与新加坡大专学府或医疗机构携手合作,共同推展中医临床科研的工作。 § 中医学院 当新加坡还是英国殖民地时,移民自中国的中医师零落散布于民间,为华族社群治病。英殖民地政府颁布施行移民限制条例,致使南来的中国中医师日渐减少,而新马一带的中医师逐渐老迈。公会的先贤意识到,新加坡的中医界面对着后继乏人的危机,而“中华施诊所”正是培养和训练中医药人才的理想场所。另一方面,当时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民众信任中医中药的心理,到处招摇撞骗,江湖郎中猖獗一时。为了传授系统的中医学,担负起训练新马两地中医接班人的任务,公会开始筹创开办一间中医专门学校。 1953年,公会创办了“中医专门学校”(1976年易名为“新加坡中医学院”)并向新加坡教育部办理了注册手续。其办学宗旨是:灌输中医药学术、培训专门人才、维护人类健康及促进新加坡医药卫生事业。 “中医专”的教学方针是“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当年的学制是四年部分时间制。中医学院的课程自1983年起改为五年制,学员在第五年的课程里,有百分之七十为临床实习,百分之三十专注在中医专修科目和临床病案的探讨。 1994年,新加坡卫生部传统中医药委员会在“传统中医中药”报告中,建议提升中医培训学院,把学习时间改为三年全日制或六年部分时间制课程。为达到上述目标,新加坡中医学院自1996年起将课程改为六年部分时间制。 学院院委与教务委员会改革了学年制后,积极整顿学院管理体系,深入了解与剖析学生学习成效,聘用专才负责专题学科 ,并于2000年初增设校外进修部(2001年易名为延续教育中心),聘请英语讲员,开展双语中医药讲座,让广大英语源流的公众有机会正确认识中医药。在推动学院的发展过程中,院委也意识到,开展全日制中医教育迫在眉睫。在公会理事、学院教务委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员和院委的通力合作下,学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洽谈合作。两校负责人多次往返两地商定聘用、课程纲要、临床实习编排等,终于在2001年联办三年全日制中医专业文凭课程,以及五年全日制学士课程,课程均得到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和中医管理委员会的认可。五年全日制毕业学员可获南京中医药大学所颁发的中医学士学位证书。新加坡中医学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办的中医硕士学位课程则于2003年正式开课。 2001年,中医管理委员会成立考试委员会,我院院长赵英杰博士受委任为考试组主席,多位学院的讲导师受委担任考试组委员和考官。学院作为中医管理委员会统一考试指定场所,协助管委会顺利举办了中医考核和统一考试。 新加坡中医学院也与中国多间中医高等院校关系密切,广泛联系,并经常进行学术交流与互访,包括中国中医研究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和广西中医学院。 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开办中医专科与专病进修意向书,并缔结为姐妹院校。 在教学计划下,学院也聘请多位中国教授来新授课和临床带教,包括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以进一步加强、提升学院的教学水平。 § 中华医药研究院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本着联络同业、共同研究中医药学术及提高中医药疗效的宗旨,于1959年9月20日 在理事会议决下,成立“中国医学药物研究院”(后易名为“中华医药研究院”)。 四十多年来,中华医药研究院历届院委主办了许多医药学术讲座及研讨会,并出版多种学术刊物,如《会讯》、《中医学报》等,对促进本会学术研究工作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同时也成立了伤寒小组、金匮要略小组、中草药研究组,也加强了会员之间的联系与学术交流。 2001年,医药研究院将中华医院140种草药编辑成册,出版《药用植物彩色图谱》,图文并茂,提高民众对新加坡中草药的认识。 2003年,医药研究院成立草药小组,对中华草药园进行美化重整后开放给会员和公众参观。 § 中华针灸研究院 70、80年代,针灸的研究和运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用普遍兴旺,世界各地掀起针灸治病的热潮,不学无术之徒趁机混水摸鱼,冒用针灸治病,自称“针灸专家”。公会为了树立严肃正直的研究风气,决定成立新加坡针灸研究机构,对外可以作为联络外国针灸界的代表,对内可以推动新加坡正规针灸研究和发展。1978年,中华针灸研究院正式成立,积极召集会员成为研究组员,广泛开展针灸研究工作。1999年7月25日,中华针灸研究院主办了第一届新加坡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竭诚邀请新加坡各中医团体的同道和马来西亚的同仁参加。当天,在中华医院三楼礼堂举行,出席者踊跃,并发表论文共二十篇。 中华针灸研究院多年来在推动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学术讲座方面不遗余力。针灸研究院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本会会员举办专题性学术讲座及短期训练课程,提高会员在针灸及其相关疗法方面的技术水平。为了配合中华医院发展专科专病临床治疗,针灸研究院也先后成立了四个专科小组,计有软组织损伤小组、中风后遗症小组,痛症治疗小组及中医男子不育组等。 § 中医药图书馆 中医药图书馆创建于1946年,即在中医师公会成立之初,由本会学术股筹办,当时叫做“图书组”;收藏了不少30年代于中国上海等地出版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的中西药书刊,唯仅供会员们参阅。当1953年开办中医学院后,就开放给学员们借阅。从60年代初期,图书组购进了中国出版中医药古籍及中文翻译版的现代医学书刊,使藏书成倍增加。为配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提高中医药学术研究工作,自1979年迁入新址(大巴窑中华医院大厦3楼)后,便易名为“中华医院中医药图书馆”,为普及医药知识,于1984年开放给社会人士借阅。中华医院中医药图书馆属于中医药专门图书馆,藏书资料以中医药为主,现代医药等图书亦兼收藏,现已登录之藏书有37100册,期刊杂志近200多种约12000余册。 1992年,大巴窑中华医院大厦扩建,图书馆搬至大厦4楼,总面积1620平方尺。馆内分为“图书流通室”和“资料参考室”,“图书流通室”储藏的书和期刊是可供读者借阅的,在“资料参考室” 收藏的中医药文献,只限室内阅读和参考,不可外借。图书馆也附设文物馆,展出新加坡中医药发展概况。中医药图书馆是东南亚最大的中医药图书馆,馆内还藏有公会几十年的活动剪报,会议记录,照片和东南亚100多种中医药刊物,期刊包括中、英、日、韩四种语言,让读者及时了解各国的中医药发展现状与世界水平保持同步。该馆也是新加坡图书馆协会的会员,为促进各馆间资料的交流。图书馆依例整理编印各专业期刊目录提交协会。图书馆之图书是按王云五先生的《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进行分类编制的,部分经过增减与修改。修订后的特点在于兼容中西与古今医药书籍于一处。大纲内容分为:总类、基础学、内科学、外科五官科学、妇儿科学、诊断学、方药学、治疗学、针灸学与公共卫生及其他十大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