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春牛 |
释义 | § 来源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到了农耕时节),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把立春叫作打春。在这一节令的庆祝中,牛便成为吉祥物。据历史记载,先秦时期,立春之日,天子要率领群臣到东郊迎春。到了汉代,先在腊月置上六头牛于国都门外,并由耕人伴之,以示黎民们勤于农耕,勿误天时。 后来,耕人演变成司掌万物萌生的芒神,牛的模型或真牛均被加以彩饰,参加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北宋时,在立春的前一天,京城开封府要向皇宫进献春牛(土牛),各重要衙署也置春牛(土牛)于衙署门前,以示各级政府重视农耕。到了立春之日的凌晨,将置于皇宫及政府各衙署门前的春牛打碎,是为“打春”。市民争抢被打碎的春牛残片,抱回家中,成为祛病、宜蚕、祈求丰年的吉祥物。从那时起,迎春、打春便成为一项重要的庆祝活动,在城市、农村展开。象征吉祥的牛,被画家及民间艺人画成迎春的年画及彩塑在市面上出售,很受人们欢迎。春牛图则成为年画、剪纸、刺绣等领域常见的题材。 § 历史 在民间信仰中,几千年来一直相信有“春牛”的存在,并且流传着一些与此有关的风俗。 旧时的农历上,常常印有“春牛图”,画面是一个牧童坐在牛背之上。传说中的春牛是一种神牛,背上坐的牧童,据说是玉皇大帝的近臣司气候之神,因事得罪了天帝而被贬为牧童。每年收成如何,就看牧童的穿着。若他穿木屐,则表示这一年多晴少雨;若是穿布鞋,就表示多雨少晴。 早在周朝时,就有立春日出春牛的活动。这一天,官府带着迎春的队伍,浩浩荡荡来到东郊八里外,祭祀泥塑的春神勾芒和春牛。人们一律穿青衣,坐青色的车子,用青色的旗帜。他们吹牛角号,唱“春阳曲”,跳着舞蹈,隆重地举行迎春仪式。 古代还有立春日鞭春牛的风俗,在迎春仪式上,挑选一人执鞭鞭打春牛。鞭牛者站立的方位很有讲究:立春在春节前就站在春牛前,立春在春节后则站在春牛后。鞭打时口中念念有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鞭打春牛完毕后,还要进行象征性的耕地,表示新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1] § 制作 “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成,用黑色或灰色布做套,用厚绵纸做头和角,画上牛眼,用布将身首连接好。[2] § 鞭打春牛 鞭打春牛立春日“鞭打春牛”,至少始于三千年前的周朝,是一种策励农耕的民俗活动。据说是怕牛休息一冬后变得懒散了,所以用彩鞭、木棍打它,让牛辛勤耕作,勿误农时。到了清代,这一迎春仪式成了举国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皇帝亲自参与,三鞭春牛,地点就在北京“东直门外一里”处。 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冷》中的 “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记述。鞭打春牛的习俗,在我国以农耕为主的地区,普遍流传。鞭打春牛,不但有 “告别冬季,抓紧春耕”的寓意,还表现出古人的原始信仰。 § 春牛舞 春牛舞春牛舞表演时人物一般七至九人,分别扮成生旦、丑角婆旦等角色表演时小生提着纸扎的小牛,丑角扶着小木犁,小旦分别担着花篮(饭篮)、小水桶,婆旦拿着大葵扇,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舞步以“十字步”和“矮步”为主春牛舞的曲调流畅开朗,锣鼓与舞蹈和谐、奔放,唱词既抒情也叙事,朗朗上口,易唱易懂春牛舞的乐器主要有唢呐、芒冬鼓、小跋、高边锣、硬锣,最具特色的是硬锣,打击时发出“嘟嘟”之音,清脆悦耳,所以春牛舞也俗称“嘟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