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春季高考
释义 春季高考

§ 简介

2000年1月,北京、安徽两地在全国率先进行春季高考的改革,不再一考定终身。

参加春季招生的考生报名条件与2000年全国统一高考招生考试的报名条件相同,但高等学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和其它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学校在校生不得报考。春季高考的组织方法、考试规则、录取等均按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的有关规定实施。春季高考

2000年全国共有29所高校参与招生,北京包括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13所,安徽省16所,共计划招收7426名学生。日期定为2000年1月19日、20日、21日三天,各科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考试内容与难度与全国统一高考相当。

第一年进行春季高考,安徽的竞争就十分激烈。本科、专科、新高职三个招生批次的总计划有6191名,而考生则有3.5万人,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理科分别比上年秋季招生的分数线高出23分和34分;专科最低分数线文理科比上年秋招的分数线分别高出2分和11分。相比之下,北京的春季高考则是逐渐升温。 2000年,北京地区计划招生人数1715人,而报名人数只有1101人。从理论上说,只要有人考试,就一定能录取。但这一年,北京在静悄悄中结束了第一次春季高考。2001年,计划招生人数却减少到1440人,而报名人数几乎增加3倍,达到3073名。今年,北京的计划招生人数继续减少,北京工业大学等12所市属院校招收1437人,可报名人数攀升到4968人。

增加春季高考,缓解了夏季一次高考对考生的压力,带给考生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鼓励一部分社会青年继续深造,从而有利于延缓社会就业的压力。春季高考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学升学的压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并且春季高考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提供了机遇,为学校探索实行学分制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加快专业改造,促进高校加快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春季招生取得了成功经验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作为新生事物,春季高考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规定和操作办法,特别是需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以使全社会对春季高考加深了解,进一步深化高考制度改革,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安徽省春季高考由于主要面向历届考生,参加招生录取的院校主要集中在安徽内或边远地区的一般院校和冷门专业,以及考生缺乏兴趣等原因。2005年1月,安徽省有关部门透露,春季高考取消。而北京春季高考在2006年也经过教育部同意取消。四个试点只剩上海一家。

§ 意义

春考的尴尬

增加春季高考,缓解了夏季一次高考对考生的压力,带给考生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鼓励一部分社会青年继续深造,从而有利于延缓社会就业的压力。春季高考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学升学的压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并且春季高考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提供了机遇,为学校探索实行学分制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加快专业改造,促进高校加快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春季招生取得了成功经验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作为新生事物,春季高考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规定和操作办法,特别是需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以使全社会对春季高考加深了解,进一步深化高考制度改革,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没落

春季高考

在纪念恢复高考30年时,几乎所有媒体都把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等地推出的春季高考,作为具有“打破一考定终身”重要意义的高考改革举措,给予高度评价。大家都知道,北京、安徽、内蒙古三地的春季高考经过几年的不景气之后,已经暂停。而硕果仅存的上海春季高考,也只不过在惨淡经营。

2008年上海春季高考,又一次遭遇冷清———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为6177人,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2302人,仅是2006年报考人数的一半;参加春季招生的普通高校,由2006年的12所,减少为8所,招生计划也从2006年的2725人,降为1568名。

为什么给考生多一次选择机会的春季高考,会走到如此境地呢?分析春季高考的制度设计,就不难明白其原因。

其一,春季高考是落榜生的机会。随着秋季考试录取率提高,落榜生减少,报考春季高考的学生自然减少。而由于春季高考被打上“落榜生高考”的标签,一些学生也不愿意参加春考被录取,复读生参加春考往往将其作为“试水”检验复习水平的机会。

其二,春季高考只有普通学校冷门专业参与录取。如果名校、热门专业参与眼下的春考,必然造成对秋季高考秩序的严重冲击,一些在秋考中被录取的学生,可能放弃录取机会,等到春考考好学校、好专业,而没有太强竞争力的学校和专业参与,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考试日程的安排

其三,春季高考被视为学校在“为改革作贡献”。参加春季高考,不是作为学校选择生源的机会,而被视作一种负担。

可见,眼下的春季高考,不过是秋季高考的补充、拾遗,没有同等的地位。所谓多次高考、多次录取,即一个学生可以参加多次同等水平的考试、每次考试成绩同等有效、均可以作为申请入学的成绩;一所学校,可以多次录取学生。这样,每一次高考,才会是每个考生和每所学校共同的机会。

春季高考从热到冷的尝试表明,如果一直维持一次集中高考的权威性,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高考改革,将很难从根本上撼动教育的应试格局。可以预见的是,硕果仅存的上海春考,如果不赋予新的内涵,也会在几年之后凋零。

§ 展望

对于春季高考“越来越狭窄的生存空间”,教育专家建议,必须改变现有的招生模式。北京春季高考招生示意图

教育问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现行的春、秋两次高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多次高考。春考只是给考生增加了一次选择机会,从它的报考对象和参加高校来看,主要是落榜生和少数高校参加的高考。它和秋考是两种不同的体系,考试成绩无法通用。不像国外的SAT和GRE考试,一年多次开考,任何一次成绩都可以用来申请进高校。其次,重点院校不参加春季招生,也是一大制约。要真正发挥多次高考的作用,还得让更多院校参与进来。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家祥则认为,春季高考只针对落榜生、往届生等,限制应届高中生。他建议,中学阶段应健全和完善学分制,这样部分优秀高中毕业生便能提前毕业,同往届毕业生、落榜生一起投入春季高考,也为重点大学参与招生创造了条件。

事实上,春季的招生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和2007年相比,2008年的招生对象和报考名额有所放宽,具有上海蓝印户口和持有上海市人才引进居住证一年及以上的考生均可参加。

专家认为,春季高考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探索,但制度仍不完善。对某些高校来说,春季高考打乱了整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如果春季高考真的到了要取消的那一天,也不必太在意,因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每所高校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招生方式,大家探索高考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止。

§ 相关信息

2008年天津春季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确定

2008年天津市春季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确定为:普通类352分,艺术类210分。

2008年天津市春季高考的报名人数为15341人(艺术类考生620人),全市共有29所招生院校参加春季高考的招生工作,安排招生计划6033个,其中,普通类招生计划5783个(含本科招生计划12个),艺术类招生计划250个。在春季高考考试过程中,全市共处理违规考生101名,其违规记录已记入考生的个人诚信档案。

§ 参考资料

[1] 东方网教育 http://edu.eastday.com/news/Newsi.aspx?id=29972

[2] 爱问知识人 [3

http://iask.sina.com.cn/b/3147223.html] 春季高考攻略 http://school.icxo.com/zhuanti/cjgk.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