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末伦 |
释义 | § 简介 末伦 壮族曲种,用壮语演唱的一种坐唱曲艺形式。 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靖西、德保、那坡等县农村。末伦是在“巫婆调”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末伦以唱为主,唱腔有靖西的上甲调与下甲调,德保的北路调与南路调,共4种。唱词句式有五言、七言及五、七言合用等数种,以七言句为多见。 它的押韵方法不同于汉族曲艺唱词的“尾字韵”,而是押“腰脚韵”。例如:“禾苗茁壮喜阳光,百花怒放爱春风”,下句中间的“放”字与上句的末尾“光”字一个韵。再如下甲调的唱词是七言六句为一段,上句末尾一字与下句第五字押一个韵,如“反动派统治残酷,对壮人狠毒赛狼。来了共产党解放,倒尽黄连汤翻身。壮乡四季春换颜,恩情记心间不忘”。前五个字有个完整的意思,后两个字加以概括并加重句气。 末伦的伴奏乐器以小三弦为主,演员自弹自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马骨胡、葫芦胡等壮族乐器。末伦传统唱词内容多为壮族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也有移植过来的汉族书目,如《文龙与肖尼》、《吴忠的故事》、《毛洪玉英》、《山伯英台》、《秦香莲》等。新书目有《黄连变甘草》,《送子参军》,《怀念周总理》等。 § 历史溯源 末伦 末伦文化源于何时,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已难以考证,但从相关的资料记载判断和现今的考察情况分析,至少可以将末伦文化的历史上追溯到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末伦以叹哀伤、叹苦楚的内容见多。 据相关史籍推测和当地等不少老艺人所述,产生于明清时期的末伦,跟山歌一样倍受民众欢迎,那时叹唱末伦是老百姓宣泄哀伤情感和不幸遭遇的重要方式,老百姓在苦闷、失意、悲伤或闲暇之际都喜欢自编自叹末伦,往往是叹唱者声泪俱下,听闻者感伤不已,所以他们的祖辈都非常喜欢末伦。 据当地的老人说富人是不唱末伦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认为末伦是下层民众所创造的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还因为他们无忧无虑,没有什么值得叹诉。 后来,人们举办丧事,也经常会在家里编唱末伦,末伦的内容主要是对死者的追忆和哀悼。据靖西县县志记载,到了清代末年,靖西出现了半职业性质的末伦艺人,他们大多是进城靠帮别人按摩谋生的盲人,这些盲人艺人对末伦凄婉悲切旋律唱调作出了调整,在按摩的过程中叹唱情节生动、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故事供顾客消遣,生动精彩的末伦叹唱往往成为他们招揽顾客的重要手段之一。 民国年间的末伦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末伦艺人不断涌现,同时产生了一批像《送夫出征》那样的著名曲目。 这个阶段的末伦艺人以梁文堂、凌雅林为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的政策感召下,末伦又获得了新的发展。1954年,文化解放后,末伦第一次在群众会演中登台亮相,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此,末伦受到了当地文艺界的重视,许多艺术团都陆续把末伦搬上舞台,使末伦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在这一时期,当地许多艺人还创作出了用汉语叹唱的末伦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人是蒙秀峰。蒙秀峰系靖西渠洋镇人,靖西文化馆副馆长,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广西戏剧家协会、广西曲艺家协会会员,受家乡壮族文化和家族文学氛围的熏陶,蒙秀峰自幼就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为他的曲艺及戏剧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曲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喜欢末伦艺术的他创作了不少汉语末伦作品并受到了文艺界的关注和认可,其中《慈母心》先后荣获广西曲艺节目评奖创作二等奖、全国曲艺新曲目比赛创作三等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瓦氏祭旗》荣获全国曲艺比赛选拔赛广西赛区二等奖,《春暖虎将》荣获广西优秀曲艺创作一等奖,《一诺千金》荣获广西“八桂群星奖”创作奖,同时,《瓦氏祭旗》、《春暖虎将》还发表于国家级刊物《曲艺》,《一诺千金》、《春暖虎将》还被收进了《艺苑新花》。汉语末伦的出现,丰富了末伦的文化艺术养分,使末伦更为茁壮成长。 在宣传推广末伦文化上,靖西县和德保县的专业和业余艺术团体都做出了不少努力,两个县从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在县、地、自治区级的文艺汇演中演出的末伦曲目有《歌唱共产党》、《吴忠的故事》、《慈母心》、《两老笑山河》、《痛说革命家史》、《怀念周总理》《怀念毛主席》《一担泥塘》、《女儿媒》、《春暖虎将》等,使末伦这朵艺术之花大放异彩,成为了最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说唱节目之一。 末伦是一种从带宗教色彩的巫事曲调中脱胎而来的民间曲艺,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曲艺曲种之一。末伦文化的产生并不是一步到住的,巫婆唱调脱离巫事活动变为末伦历经了一个“‘末能’——‘末呢’——‘末伦”’的发展演变过程,壮乡的巫事活动、土司制度和壮族人民的歌舞天赋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三大要素。 § 艺术特色 末伦 壮族末伦系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多宫、羽调式,旋律优美,风格爽朗,亲切朴素,富有感染力,曲式结构多属单乐段,周而复始。末伦艺人手抱三弦作伴奏自弹自唱。 末伦唱词有三、五、六、七、九、十、十一等字句。句数不限,数十行到百行上千行都有,唱词一般严格讲究腰脚韵,形成末伦唱词韵脚的独特风格特点,并多用“唧呀”衬词结束 主要唱本有:《夜夜听鸡啼》、《送郎出征》、《吴忠的故事》、《毛红玉音》、《二度梅》、《十朋》等。较有影响的末伦艺人有凌雅林、赵开瑞等。壮族末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壮族曲艺品种。它与北壮地区的曲艺系列唐皇、甫牙、唱天、比喻等曲种,相互依存、各显绮丽,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而广为流传。 仅就末伦一个曲种来说,还分上甲末伦与下甲末伦两个不同调式、风格各异的曲式。上甲末伦为靖西县城以北地区包括德保大部、天等县部分乡镇所流传的,其曲式为宫调式。每段落均以“哎”开头,以“哝呀罗”或“背呀罗”结尾。以靖西城郊的旧州一带为中心的南路,包括大新县部分乡镇所流行的唱腔,为下甲末伦。其曲谱为羽调式。也是用“哎”起音,以“啷呀哩”结尾。吟唱中,唱者据内容情节和人物的心境,以其细腻感人的情素滔滔诉说,随着吟唱者那诗情画意入情入境的情感变化,听者亦往往如痴如醉,回味无穷,真可谓感人至深。 音韵特色 上甲末伦的旋律音韵,有高亢激奋的高潮推进行腔。笔者以为,这除了具有来自各民族那浩如烟海的民族山歌的影响之外,还具有来自本族其他民间小调的成分。下甲末伦则较明显地来自于民族民间宗教的巫觋调。据壮族地区的地方史志记载:壮族域内众民,“俗好巫鬼”、“女巫遍地皆有”。旧时的民族民间艺人,借助于人们广为熟知的巫觋调来唱述叙事,叹吟自我,久之,遂形成为民族民间的说唱形式——下甲末伦,这是一种说法;据靖西的旧州一带口碑所传,约在二、三百年前,靖西旧州有一秀才进京应试落第回乡,终年苦闷难挨,为宣泄心中愁绪,借巫觋调发泄胸中苦闷。因其才思聪慧,所编唱词动人心弦,而他的吟唱凄婉悲切,深深牵动众乡亲的情念,人们遂相继传唱。这一传,便形成了今天的末伦。还说此佚名秀才曾创编了多个曲目,并用方块汉字记录传下抄本,但因岁月流逝,抄本流失。故现今流传的数首传统经典唱段,哪一首出自他的原创,已经无从考证。以上种种说法,不管是否真有其人,但下甲末伦调是从民间的巫唱调演变而来,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也已是文艺史家们所共识了。但就其总体行腔而论却是琅琅上口,流畅激情。民族歌舞剧《刘三姐》其中被公认为最精华的选段之一的抛绣球一场戏,所用的音乐素材,其基调就是采用了下甲末伦调改编而成。所以说下甲末伦,它来自巫觋调,但又有别于迷信女巫那种魑魅惑人的靡靡之音。加上它的表现形式既可单人说唱,又可双人对唱甚或群唱,这就使其跳将出来,以简易灵活多样的形式,使观者听者易学易记,达到了更进一步贴近群众,供人们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的目的。 语言艺术末伦 《刘三姐》 末伦的语言艺术,有其独特严谨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的讲究。五、七言体,相间运用。各唱段句数不限,后句末音押前句腰韵而行,环环相扣,有如南路壮剧中的叹调一般。句与句之间相互依存,上下挂钩,内容连贯,押韵相关,平仄交叉,一贯到底,因而十分扣人心弦。酷爱末伦的人说,每每唱起,“唱不完,停不下”“听不完,走不开”。由此可见末伦语言艺术的感染力和它赢得的深厚的群众基础,是非同一般的。 壮族末伦,除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之外,还具有特别鲜明的群众性。主要体现在传统的末伦唱段,旧社会富人们不愿唱,也不敢唱。因为多数的末伦唱段,反映的全是壮族最低层百姓的遭际与命运,唱的尽是劳动人民的苦与怨,悲与伤。是劳苦大众用于表白心扉,吐露真情,哀叹身世,倾诉愤懑的心声。因此说,末伦这一演唱艺术形式,地地道道的产生于壮族人民群众之中,它为壮族人民所拥有,为壮族群众服务,是壮族人民心目中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尽管历代的统治者从没有给予壮族末伦于应有的艺术评价,但它却世代相传,永不枯竭。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双百”方针指引下,末伦在多次的民族民间业余文艺会演中登台亮相,大受欢迎,引起重视。而后经民族文艺家和民族学者们的深入调研,挖掘整理,并对其源流、变革与发展加以系统的整理评价,将其注入了民族艺术的典籍之中。前些年在贵州省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曲艺曲种认定会上,末伦被认定为壮族的代表性曲艺曲种。全国最具权威性的专业会议作出的定论,使壮族末伦成为流芳百世的民族艺术品种而得到发扬光大。 § 靖西下甲末伦 靖西下甲末伦,唱词一般以7字6句为一段,52句式,押腰脚韵,也可间插5字句、3字句、说白等。但有时每段句数也可少于6句或多于6句,甚至采用多句体的排歌句式。唱腔以固定曲调下甲调为基础,腔随字变,句式严谨。基本结构为6个乐句,前有引腔(起式),后有尾声(煞腔)。用宫调式。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由表演者自弹自唱。 § 德保北路末伦德 铁片琴 保北路末伦,唱词以5字和7字混合的6句为基础。32或322句式,押腰脚韵。唱腔分引腔、正文、尾声。正文唱腔源于巫调,近似德保北路山歌。用羽调式。主要伴奏乐器是一串铁链或铁片琴。由表演者自奏自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