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朗梓古寨
释义

§ 简介

建筑风格朗梓古寨距桂林市82公里,阳朔县城22公里处,位于距高田约8公里的朗梓村,是一大型古民居群。朗梓村十一个保持着明清风格的古村落,村子里集中了阳朔最古老的古民居,这些民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民居艺术中的瑰宝。这个保存完好的大型古民居群包括覃氏祠堂。古宅共有60多间房屋,青砖灰瓦,风火墙高大。整个民居建筑结构严谨,布局精巧,处处雕梁画栋。民居房间中各个厅堂连柱石造型各异。在民居群中,为县里唯一的古代军事建筑,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全村。

始建于清末。现存古建筑11座,其中古炮楼2座、祠堂2座。古建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民居保存尚完好,整个建筑群结构严密、布局精巧,处处雕梁画栋,十分精美,各厅堂连柱石均为不同造型,共耗时40年才建成。该村祖先是闯王李自成麾下大将军覃氏。 郎梓和附近古登村的民间工艺加工已忧规模,如龙头拐杖、烟斗、狮子、脸谱等八大系列,主要销往东南亚、香港等地。乡球、民俗风情旅游包等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台湾、桂林、广东等地。

§ 历史

居民居住房据记载,朗梓村始建于顺治时期,至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历史。其始祖覃正尧,系广西宜山庆远人,原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部下一名战将,驻守北平。因在一次清兵入关大败北平的战役中落荒而逃,路经朗梓,见土地肥沃,水秀山清,于是便择地久居下来。而后,育有一子两孙,由于祖祖孙孙居家俭朴,勤奋劳作,至咸丰年间,覃龙生辈已人丁兴旺,家财富有。于是,请匠购料,扩建居所。也有村后传说为覃将军丢盔弃甲后的藏宝处,宝藏丰富,至今难觅,更为朗梓村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

古寨下,有一道长150米,高7米的护城石墙,墙上古藤杂攀,人们喻之为“藤墙”。每到春暖时节,藤上花开朵朵,红白相间,此时人们又喻之为“花墙”。一条小溪顺流而下,水深约1米,清澈见底,水面老鸭嬉戏,河底小鱼觅食,与整座古屋构成一幅绝伦绝妙的图画。整个建筑群结构严密、布局精巧,处处雕梁画栋,十分精美,各厅堂连柱石均为不同造型,内有一碉楼,登上可俯瞰全村,为县里仅存的古代军事建筑,该建筑群前后该建筑群前后花十年时间始建成。

§ 布局

古老的朗梓朗梓古屋位于高田镇南面,距镇中心约7公里,由一条平坦的环山四级公路相通。古时因村前有三株一丈多围的橄榄树且连年结子甚丰而得其名--朗梓。

据记载,朗梓村始建于顺治时期,至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历史。其始祖覃正尧,系广西宜山庆远人,原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部下一名战将,驻守北平。因在一次清兵入关大败北平的战役中落荒而逃,路经朗梓,见土地肥沃,水秀山清,于是便择地久居下来。而后,育有一子两孙,由于祖祖孙孙居家俭朴,勤奋劳作,至咸丰年间,覃龙生辈已人丁兴旺,家财富有。于是,请匠购料,扩建居所。所建的居所即为现在保存完好的朗梓古屋群。朗梓古屋群分两处,相距约15米,占地7000多平方米,大小共计63间,每间墙体相连,高矮错落有致。古屋中最为雄伟壮观的当数覃氏世三公祠堂——瑞枝公祠。

瑞枝公祠建于同治年间,占地约2000平方米,由天池、厢房、正堂组成。“瑞林祠堂”四字用花岗石凿成并镶嵌于大门正方,字体飘逸,笔锋苍劲洒脱。大门门方皆由青色具有不同规格的纹理花岗石组成。台湾留美博士覃崇跃1995年第二次考察朗梓古屋 时,曾对其赞不绝口,称赞那纵横错落得当的纹理,细看起来全然是一幅天然组合的精美文字图案,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字考古价值。大门的屋檐下墙壁上,整齐有序地排列着7幅长宽不等的水彩壁画,画中乌鸦戏水、春燕衔泥、渔翁钓鲤等,它们的画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堪称古屋一绝。 进入大门,位于正堂两侧的两根一抱多围的圆木柱子,犹如两位各尽天职的卫士,静静地看护着院内的每一株花草树木。正堂的左、右侧为厢房,厢房的门,由不同的图案构成,其形状如花、如草、如禽、如兽,古香古色,应有尽有,使人仿佛置身于远古的丛林之中,略有一种阴森神秘感。

在瑞林祠堂的左侧,有一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古宅,人们称之为“状元宝”。古宅的大门正方挂着一块长2米,宽0.5米的“进士”牌匾,牌匾为木制,古铜油漆刷,在阳光的照耀下,紫红发亮、熠熠生辉,这便是光绪初年举人覃孟昌的故居。“一门三进士,同堂两县官”的故事,就缘于此,至今仍广传为美谈佳话。清朝时期,该宅登科及第6人,五品骑尉及六品奉迁大户20多人,其中覃兆昉曾于同治十二年拜翰林院大学士,真可谓藏龙卧虎的福宅,人杰地灵的山庄。在瑞林祠堂右侧,有一拔地而起的古炮楼,远看尤为壮观。炮楼高30米,共七层,每层约30平方米,为大小不等的卵石伴灰浆构筑而成,让人望楼便会叹其构楼之微妙和造楼工艺之细致。迄今为止炮楼仍是朗梓村最高的建筑物。置身于楼顶,如入云中,鸟瞰古屋群高矮有序。整楼呈古铜灰黑色,正楼檐偏高俯下,呈弧形,如雄鹰展翅欲飞之势,无处不透出雄壮与古色古香之气息。放眼远眺,崇山峻岭环抱其中,一轮明月东岭初升。山岭中,果木葱茏、田野间稻谷飘香,使人又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田园山水画中,留恋忘返。古屋的右脚下,有一道长150米,高7米的护城石墙,墙上古藤杂攀,人们喻之为“藤墙”。每到春暖时节,藤上花开朵朵,红白相间,此时人们又喻之为“花墙”。一条小溪顺流而下,水深约1米,清澈见底,水面老鸭嬉戏,河底小鱼觅食,与整座古屋构成一幅绝伦绝妙的图画。

§ 特色

瑞枝公祠朗梓虽然是壮家村,它的民居完全有别于桂南壮家那种矮栏木楼,朗梓古建筑有山西曹家大院的气势、有浙江诸葛村的规模,比渔村赵家院更雄伟、更壮观。它的建筑特点南北融合。壮村,很有文化特色,吸引外国游客纷至沓来。2003年,23个美国大学生专门到朗梓考察东方古文化。

一进村,就被村头一大群雄伟的古建筑吸引住,这里的建筑古香古色,富丽堂皇,令人惊叹不已,比渔村规模更大,保存更为完好。 举头仰望,重重马头墙高高昂起,威风凛凛,那凤嘴翘天,傲岸森森,令人神情亢奋不已。低首俯视,青条石板,苔藓依依,思古之情油然而生。鼓楼纵入,庭院深深,曲径通幽,宁静舒雅妙不可言。登上炮楼,环顾四周,青峰奔涌。提起这里的地理,村民津津乐道:朗梓村处五龙抢珠之势,历出名人豪富。 据现年64岁的村中老人覃宗武介绍,朗梓的覃姓壮家是明末年间从宜州迁徙到此。覃家人耐得苦,会谋算,勤劳作,很快在这山区富裕起来。以覃兆为首的几家富豪自立祠堂,以其祖父之号——“瑞枝”为名建祠,就是至今保存瑞枝公祠——现在为朗梓村委会办公地点。分门殿、大殿和后殿三重大殿,雄伟壮观。 覃兆的远邻兄弟虽穷却读书上进。仅同治年间,覃宗武的老祖,覃兆日方在同治十二年中进士,继而覃兆昌、覃兆熊胞兄弟都中了进士,不久覃兆昌的儿子也中了进士,可谓一门四进士。这在桂林乃至广西都是少有的。

朗梓人以祖先勤读取士为荣耀,以今人手巧致富为自豪,改革开放以来,壮家人以山为本,科学种田种果逐渐致富,不少人抓住了旅游的契机,加工生产绣球、根艺、手杖,还有木雕、骨雕,把目光投向市场,巧手生财成为朗梓人的一个特色。 要说朗梓的古建筑蕴藏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但看朗梓人的心灵手巧,更有一种时代感召力。朗梓的建筑是青砖飞檐,尽管依然雄伟,但也不免有所残破,赋写着苍老的历史。而那夹杂在青灰中的新式建筑,日渐多起来,才是那“五龙抢珠”的真谛。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6:33:15